身為全球金融總司令的美國聯準會,也受不了高利率?沒錯,就在聯準會利率決策轉鷹後,它實施十幾年來第一次裁員。 儘管它沒說明裁員原因,但外電分析,遠因是美國政府債臺高築、聯準會資料雲端化,近因是利息支出大於收入,虧損擴大。 它能調動無數資金,為何繳出財務赤字?不是別的,正是它自己的利率政策導致。當它調高基準利率,公債利息、支付銀行的準備金利息都同步升高,讓它入不敷出。 試想,連聯準會都被升息迴力鏢打中,一般企業與個人,會碰到什麼問題? 最直接的就是,你的資金成本是否過高?假如是,你可能也要考慮像聯準會,縮減些什麼。 利率,是一把看不見的尺,可用它來衡量投資報酬率高低,決定減碼或加碼。當高利率常態化,資源配置也要改變。 例如,一位老闆評估自家生意,報酬率比利率還低,辛苦經營不如賺利息錢,可能就興起收攤的念頭;「毛三到四」的企業,可能被貸款利率壓垮,面臨倒閉危機;創投、私募基金、國際熱錢,都將更精打細算,唯有高於定存幾個百分點的標的,才值得投資。 現在壓力最大的一群,恐怕是因地緣政治而移動的台商,分散生產基地,意味著要提高廠房、自動化設備投資。台灣非東協成員,從台灣進口材料至東協生產,將面臨比中國更高的關稅,利率高、關稅多、移動成本高,加總起來,很考驗企業的獲利能力。 放到個人身上,很現實的問題是,你能為組織帶來的投資報酬率,比市場利率更高嗎? 的確,大環境缺工,薪資普遍看漲;但企業面臨高利率擠壓,也勢必會控制總體人事成本。因此,能為組織帶來高投報率的人,議價能力將優於低投報率的人,資源將被重新分配。 在資金成本較低時,企業對於投報率較低的單位、個人,尚可不做處理,但高利率常態化,那把選擇的刀,可能會從上空落下。 連高利率始作俑者聯準會,都逃不過自身設下的緊縮陷阱,優先裁掉能被科技取代的雇員,你準備拿出利率這把尺,思考自身位置,並盤點資源配置了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