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李登輝的「東京康乃爾之旅」


【e研快樂日語初級報】提供日文初學者實用生活日語,以及東京旅遊資訊,體驗日本文化並將所學用於生活中。 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7/29 第354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動物不是「物」
聯合報社論 聯合/李登輝的「東京康乃爾之旅」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薪資資訊透明化 鼓勵企業加薪
聯合晚報社論 聯晚/史觀的堅持與包容
民意論壇 其實,我也很想摔帽
小國手沒竿 政客別傷口撒鹽
穩柱!朱主席接競選總幹事吧
已無「法理台獨」 必須面對「心靈台獨」
課綱爭議/尊重學生的現在與未來
課綱爭議/稱「中國大陸」、「台灣」 沒錯!
課綱爭議/回到理性原點 進入歷史沉澱
釣魚台被送人 宜縣長不吭聲?
去梯言/歷史不可以亂「拔」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動物不是「物」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日昨一則有關「寵物煉獄」的新聞,新北動保處破獲非法繁殖販賣寵物的場所,兩百多隻貓狗關在二十坪大空間,挨餓,染病,遭割除聲帶。任何人聞之能不心情悽慘?問題是,在養寵物風氣日盛的今天,懷裡摟著紅貴賓逛大街的時髦人士,或以展示家裡名種貓犬為榮的貴婦名媛,會不會暗自心驚:自己買來的心肝寶貝,在這「寵物煉獄」的結構鏈裡,占了一個什麼角色?

台灣社會其實沒資格因非法養殖場的慘況而大驚小怪,事實上,類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發生,每隔不久就爆出山區、郊外發現大批棄養貓狗,共同特徵是名種、受虐、被割聲帶、過度生育,利用殆盡就被丟棄等死。業者振振有詞「市場需求」,可見寵物販賣乃這種罪惡之淵藪。在此同時,每年各地收容所數以千計的貓狗被安樂死,雖然今年初的動保法修法朝向零安樂死目標,但「領養代替購買」還未能形成風氣,也才讓惡質繁殖業者不斷有活動空間。

以今日台灣「文明」的程度,可能連小學生也被教導過要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但許多動物仍然被視為「物」,任意轉手販賣丟棄,且看公部門帶頭的行徑:財政部打算把退訓的緝毒犬拍賣,引發民眾抗議,但關務署仍解釋,緝毒犬乃「國家財產」,不能無償轉讓民眾認養。這種對動物的概念,與奴隸時代有何不同?

西班牙一小鎮最近透過公民投票,賦予鎮內貓狗「鎮民」的身分地位,受到「作為住民,不管是否為人類,都應受到尊重」的條文保障。台灣的愛護動物人士看見如此環境和風氣,會多麼羨慕!最低限度,先向社會宣傳「動物是生命,不是物」的概念吧。

   
聯合報社論
聯合/李登輝的「東京康乃爾之旅」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李登輝的此趟東京行,可稱為「東京康乃爾之旅」,其後座力將彈射到蔡英文身上。

一九九五年六月,李登輝訪問美國,在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說,八面風光。但康乃爾之行是透過遊說公司勉強促成,造成了美國白宮、國務院及國會的重大摩擦,並成為當時兩岸關係急遽惡化以致斷裂的拐點。

當年,李登輝與北京尚維持密使過從。李透過密使,希北京支持其康乃爾之旅,藉此衝高他次年總統直選的得票率,並保證他將大幅改善兩岸關係。但北京卻因李登輝對康乃爾之旅幕前幕後的兩手操作,對李失去信任,當時即以台獨定性此事,謂李登輝「已經在台獨深淵裡滾得連泥帶水」,甚至發出「武力保台」之論。北京與李登輝建立在密使上的私密關係,就此反目破裂。

接下來的幾個月,北京與李登輝不斷惡言相向。次年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發生飛彈危機及美國航空母艦通過台灣海峽,而李登輝亦因北京以武嚇介入選舉而贏得大選,但兩岸關係已急轉直下。至二○○○年,因李鋌而走險倡兩國論,又發生宋楚瑜出走,使國民黨輸掉總統選舉,卒致李登輝被國民黨逐出,轉身變為台獨旗手。這一連串變化,關鍵皆在康乃爾之旅。

其實,李登輝在康乃爾之行的操作,仍可謂謹慎與保留,論述尺度亦僅及「中華民國」及「主權在民」而已。北京是因美國原表示不允此行到後來放行,及稍早的司馬遼太郎事件,與發現有台獨人士參與接待工作等,而升高了與康乃爾之行的對抗,以致一發不可收拾。

相距二十年後,此次東京行,李登輝個人的政治角色雖已不如當年康乃爾之旅時的總統地位,但他在台獨陣營的政治象徵地位卻已大幅提升。若謂當年北京對李的康乃爾之行,容有過度解讀或誤解之處,此次東京之旅已無誤會可言。

李登輝二十二日在東京國會議員會館的談話有三點特徵。一、是正宗的台獨論述。主張「脫古改新」,「應當徹底釐清台灣與中國延續半世紀以上的曖昧關係」,「(要)擺脫『一個中國』、『中國法統』的約束」。二、承認其兩岸操作皆出自權謀變詐。例如,謂《國家統一綱領》是出自「於是我心生一計」,只是用在欺騙北京及「對我心懷疑懼的國民黨當權派」。三、其台獨主張以「借殼上市」為主體,保留中華民國之名,但掏空中華民國的歷史、憲政及精神內涵。

李登輝的自我見證,示範了許多台獨人物的共同性格。一、台獨思維雖有變貌,但深入骨髓。二、以權謀變詐為操作,無政治誠信可言。三、借殼上市,自欺欺人。如今,李登輝已不操持實際國政,北京對其無施力之處;但北京若視李登輝為台獨之代表,而認為民進黨及蔡英文是另一群李登輝,則雙方互動之發展,必然會受李登輝東京行的衝擊。也就是說,李登輝以東京行在自己臉上塗政治胭脂,但其後座力會彈射到正在參與總統選舉及有可能當選的蔡英文身上。

李登輝攬鏡自照,蔡英文首當其衝。康乃爾之旅當年造成的情勢,與蔡英文在李登輝東京行陰影下的處境,有幾點差異:一、李與北京交惡時,在一九九九年,李登輝發表「兩國論」,陳水扁則同年公布了《台灣前途決議文》。亦即,陳水扁非但未被李所挾持,且有分庭抗禮的態勢,但蔡英文卻迄今跳不出李的陰影。二、李是老台獨,太陽花及反課綱是小台獨。蔡英文今日處在老小台獨包夾的情勢中,此與當年陳水扁以《台灣前途決議文》區隔台獨大異其趣。三、李沾沾自得地將台獨標榜為權謀變詐的操作,使台獨人物更加喪失內外信任;而蔡英文在「ECFA傾中賣台」至「ECFA概括承受」的諸種變異,亦無可信任。三、蔡英文的「現行憲政體制推動論」,在李登輝公然揭示的「借殼上市」論述下,尤難建立可信性。四、康乃爾之旅的時代,兩岸關係比較隔絕,北京愚至發動飛彈事件;但此時此際,兩岸已至肌理血肉相連,雖不動飛彈亦可能「地動山搖」。

李登輝的東京行,極可能激化及深化北京對台獨情勢的認知及判斷,雖不能回應李登輝,但箭頭會指向蔡英文,這可視為李登輝把一顆引信著火的政治炸彈交到了蔡英文手上。

李登輝在二○一二總統大選投票前夕,曾在台上將蔡英文摟入懷中。至今,蔡英文仍未脫此懷抱,而李登輝亦不容她脫離。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薪資資訊透明化 鼓勵企業加薪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台灣近年來勞工薪資停滯,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夢魘。雖然經濟成長放緩,但每年總還有2~4%不等的成長率,若經濟有成長但薪資不漲,似乎意味著成長的果實被雇主「獨吞」了。這也引申了這些年來,台灣的企業主益發地「貪婪」了,但如果這種薪資不漲的現象不是台灣獨有,而是所有已開發國家的普遍現象,那可能就有更多背後的原因值得細究,歸咎全球企業主都變得更為「貪婪」似乎牽強。

薪資不增的一個可能解釋,是因為中國大陸和印度等新興國家的興起。這當然是個極為明顯的現象,而且對勞工薪資造成了兩種效果:一是當全球對經濟生產總需求增加的速度比新興國家勞工投入全球市場的速度慢時,已開發國家勞工的相對需求必然減少,導致其相對薪資下降。其二,是當新興國家攫取了巨大市場訂單之後,必然激發全球市場更激烈的競爭,導致已發開國家的企業必須投注更多的設備和研發,才能有效地進行全球競爭。就是這些研發和設備的投資,侵蝕了大量的經濟成長果實,導致勞工窮忙卻無法加薪。這種說法最近被國內一份調查初步證實;觀察國內半導體業的巨大投資還在如同滾雪球一般成長,似乎得到了驗證。但是否確實無誤,有賴更嚴謹的學術研究,進一步證明。

另一個可能的答案,在於全球民主競爭日益激烈,各國執政黨紛紛以更多的福利措施來討好選民,這些福利措施常常以間接的企業支出來展現,例如工時的縮減、假期的增加、勞工保險的雇主負擔提高等,導致企業主的負擔提高之後,已經無力進一步提高勞工薪資,其結果造成了「勞工薪資」表面未漲,而「實質待遇」卻是提升的矛盾現象。但由於這方面的研析較為複雜,嚴謹且完整的研究有限,導致事實真相如何,目前也是晦暗不明。

無論如何,在鄰近新興國家勞動所得快速成長,而我國勞工薪資卻文風不動下,若政府無法提出有效策略,終難避免民主政治下敗選的結果。因此,如何在財政困頓之下,研提出既不耗費財政、但卻有效的措施,已經是政府無可逃避的責任。

一個簡單、但卻有效的方法,是在網站上提供各企業薪資水準和加薪幅度的資訊,在透明的薪資資訊下讓企業為爭取傑出雇員而形成加薪的良性競爭,來帶動常態加薪的現象。其作法建議如下:由勞委會(或金管會、經濟部)設立一個企業勞工薪資網站,其中包含兩個子項,一項顯現企業的平均薪資水準,另一項展現企業近三年年均加薪水準;然後,將企業的兩項資料以排名方式,由高往低逐一排列。如此一來,求職者可以非常簡便地了解哪些企業的薪資水準較高、哪些又是薪資調整幅度較高的企業。其效果有二,一是方便求職者選擇高薪企業,以免耗費大量求職時間之後,才發現錄用的企業薪資不如理想;二是讓高薪企業得到獎勵,因為它可以吸引大量的求職者,因而可從中篩選最好的人才,獲得高薪或常態加薪的獎賞。

此作法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可能涉及「營業秘密」被公開,或是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然而,「營業秘密法」所稱營業秘密,係指「方法、技術、製程、配方、程式、設計或其他可用於生產、銷售或經營之資訊」,平均薪資或加薪資訊應非屬「營業秘密」;且因屬平均值,也非屬「個人資料」。若還是認為有疑義,也可以從鼓勵企業志願參加來開始辦理,並逐步擴展。

鼓勵企業加薪,須讓加薪的企業獲得「鼓勵」,又不會耗費大量社會資源。「公開企業薪資資訊」是一個符合上述原則的良方,建議勇於任事的行政院立即採行。

   
聯合晚報社論
聯晚/史觀的堅持與包容
午後熱評/聯合晚報
歷史記載國家、社會的記憶,難免受政治與信仰影響,在紛雜混亂中,很難有單一標準,只能盡可能地尊重多元與歧異。我們在紀念對日抗戰、釣魚台主權,乃至於高中課綱的爭議,多因政治信仰歧見,不容易達成共同的看法。

1895年到1945年,台灣因甲午戰爭緣故,由清政府割讓給日本,日本二戰戰敗投降,台灣又回到中華民國政府管轄。50年的歷史分割,李登輝那一代台灣人「昨日是日本人,今日卻成了中華民國國民」,被撕裂的身分認同可以理解。

但是更早的人從清的臣民,被迫接受日本殖民,他們反抗日本統治,一樣存在認同的艱苦。台灣割讓日本之前,不是汪洋中的無主之島,沒有自外於中國大陸,與清政權關係密切,不僅移民入台,也在台設府置縣。

中華民國的建立,在歷史脈絡上繼承清政府。1945年台灣回到中華民國懷抱,1949年因國共內戰,兩岸分立分治超過半世紀;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台灣島歷史與中華民國更緊密。

不同階段歷史,對台灣不同族群,有不同影響。李登輝主張釣魚台歸屬日本,那是他的認知,是受到日本背景影響下的認知,我們理解同情,但是無法認同。

很多人批評,我們不是正常國家。當國家處於分裂狀態,怎會正常?台灣內部又有統獨歧異,更不同於其他國家。紀念抗戰或者高中課綱爭議,多因這個異狀使然;日本是以戰爭逼迫清割讓台灣,站在中華民國立場,關於台灣,當然是日本割據,豈只是輕描淡寫的日本統治。

現在的史觀,是從中華民國建國以來的延續,改史觀,若要否定中華民國存在,現實上並無可能。

我們能毫無顧忌討論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臧否兩蔣,社會往前開放,對於歷史見解無政治限制;可是有了自由空間,少了多元,只允許台灣觀點,卻不容中華民國觀點,距離真正的開放與包容,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民意論壇
其實,我也很想摔帽
彭懷真/東海社工系副教授(台中市/聯合報
陳偉殷在對光芒經歷了大起大落,前十一位對手都被輕鬆解決,後十三位卻被打了六支安打,在六局就被總教練換下場,從投手丘到休息室,連續用肢體動作表達不滿,最後氣得摔帽。我回想自己多次類似激烈反應,我後悔嗎?還有,我該怎麼解釋摔帽動作?

有次在教堂聽牧師講道,他以有修養的人會發脾氣來證明「世人都犯了罪」,我完全不能同意。有時發脾氣會產生犯罪的行為,但不能與犯罪畫上等號。有修養的人如果真的發脾氣了,不能否定平日的修養,反而顯示他的確很生氣。

在被換下來的瞬間,陳偉殷就是很生氣。他氣什麼?有些遠因,有些近因。上周他三十歲生日當天登板,表現很好但金鶯二比三輸給洋基他吞敗。那晚的生日蛋糕一定不好吃,他難免會想到這幾個月在隊裡的不開心:隊友火力支援不夠、總教練莫名其妙的調度、自己領的薪資偏低…。

我想到自己擔任學務長時很多不開心甚至摔公文的往事。職場上,你我總是要面對很多莫名其妙的事和不懷好意的人,尤其要面對讓自己再三抓狂的上司,偏偏對方就是有權力折磨自己。他們有如經常咆哮的獅子、奸詐的老狐狸、胡亂咬人的鯊、長相醜陋的鱷魚、暗藏鬼胎的毒蛇、全身帶刺的豪豬、只看到一點瑕疵就撞過來的公牛、看重頭銜勝過一切講派頭的大猩猩、夕陽西下才出現只會撒大便害自己加班的海鷗…還有表現不佳卻坐領高薪的同事,陰險狡猾的鼠輩、坐在窩上啼叫的母雞、到處撒尿擴充地盤的狼、派系分明的斑馬、小動作不斷的猴子、潑灑翻滾自己愉快卻害人收拾善後的河馬、看來疲憊不堪欠缺熱情的大象…。

自己,日復一日做牛(只能是水牛不能當公牛)、做馬(不得不對無能的上司拍馬屁)、做狗(有時真像走狗),賣命卻得不到肯定,有表現有貢獻卻比不上會在上司面前諂媚阿諛的同事,怎麼會不想摔帽子摔公文呢?

在職場打拚遇挫,父母、配偶、朋友、牧師、神父、和尚、諮商師、社工師、老師…,都勸我們要忍耐,不要發脾氣,不要火冒三丈摔東西。各種金句、格言、寓言故事、前人經驗、勵志書…,都提醒自己要忍耐有修養。各種紓壓的道具放在辦公桌上,各種洩憤的玩偶擺在身邊,都在提供抓狂時的替代品。但,總有些時候,「我就是很氣很氣,我就是像陳偉殷那樣的生氣。」

陳偉殷賽後解釋:摔帽是自己沒投好,他用「自責」的說詞取代了「責怪教練」,這是種無奈但現實的反應。所謂修養,往往少不了「自責」,透過反求諸己,使自己提升。聖經建議:「快快聽、慢慢說、慢慢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不成就神的義。」的確,每天面對少了人性偶有獸性的各種上司同事,如果跟著「向下沉淪」,可惜了自己。相對的,經歷了種種折磨,還能「向上提升」,多些神性,會好一些吧!□

   
小國手沒竿 政客別傷口撒鹽
曾清淡/資深媒體人(台北市)/聯合報
都是竿子惹的禍,導致我國田徑新秀葉耀文隨隊飛抵哥倫比亞,卻因為沒有竿子可用,黯然退出世界青少年田徑錦標賽。事件傳回國內,政客們藉機在傷口上撒鹽,紛紛撻伐,一些鄉民們則進行非理性的圍剿,矛頭全指向全國田徑協會。

從結果論,田協當然有錯,錯在雖然透過各種管道努力交涉,臨到比賽時選手卻依然無竿可用,英雄無用武之地。

田協秘書長王景成在記者會中鞠躬道歉。可是,外人並不理解田協在賽前作過多少折衝,努力想把竿子送到哥倫比亞,包括從五月起就分別向多家航空公司、國際物流及報關行交涉。另方面也向生產竿子的美國UCS公司洽購與托運,想直接從美國空運竿子到哥倫比亞,結果這些努力都徒勞無功。

同為田徑選手,出國登機時,短跑、跳躍或跨欄項目選手通常只要帶著釘鞋就可;撐竿跳高選手和教練最勞累,因為選手使用的玻璃纖維竿長約五公尺,搭飛機托運手續非常繁雜,除須提早申請外,還得避免在運送途中受到任何損害,否則比賽時易生折斷而造成人身傷亡的危險。

葉耀文就讀於士林高商,是昔日撐竿跳高名將王文祥的得意門生,今年五月曾在卡達榮獲亞洲青少年田徑錦標賽金牌。這趟中南美洲之行,路途迢遙,途中必須在美國、巴拿馬兩度轉機,關鍵在於巴拿馬飛往哥倫比亞的那一段航程,航空公司是使用小型飛機,無法載運長長的玻璃纖維竿。

田協在折衝過程中曾一度見到曙光,比賽主辦單位曾經回報,最後一段航程的航空公司回覆可載運竿子,七月初卻又拒絕。田協還透過駐巴拿馬台北代表處代為交涉,沒有成功。

田協這些努力落空,只好轉向主辦單位尋求協助,大會在六月底回覆已經準備一系列UCS品牌的竿子,並符合中華隊教練之前提供的竿子長度與硬度,七月初再獲確認,田協於是讓葉耀文隨隊啟程。未料到了哥國,大會並未履行承諾,葉耀文未圓出賽夢,也逼得田協打算在國際田總會員大會時討回公道。

體育界長期的努力和付出,即使未獲掌聲,也不應容許政客們作無謂攻擊,況且這些政客們平常對體育事務漠不關心。

   
穩柱!朱主席接競選總幹事吧
鈕則勳/文化大學廣告學系教授(台/聯合報
洪秀柱總部重要人事喬不定,王金平與關中婉拒出任主委,掌兵符的總幹事人選亦無下文;兩職務相比,實際操盤的總幹事重要性遠高於象徵性的主委,在洪選情告急的當下,總幹事人選才真是急如星火。倘朱立倫若能擔任競選總幹事,除對洪的選情與朱本身都有利多,更能穩住洪陣營的混亂局面。

朱擔任總幹事便能將洪的政策立場與對特定議題的看法與黨中央同調,減少洪陣營與黨中央磨合的時間,強化一致性論述,便於行銷宣傳。基於此,與其另找賢能來擔任總幹事,還不如朱以黨主席兼總幹事,簡化溝通環節,爭取時效,亦可破除黨內高層不挺洪的傳言。

朱立倫始終不願披掛上陣競選總統,許多支持者多不諒解,而黨內對於洪的提名一直有雜音,也不無藉卡洪來挑戰朱領導權威的企圖;朱不如主動出擊,擔任總幹事一方面穩住洪的選情,另方面借力使力來重塑主席領導權威。畢竟朱若能擔任實際操盤的總幹事,多少能予支持者主帥親征的印象,來緩和他不願參選的負面惡感,而以朱的選戰經驗亦能補強洪的弱勢,更能藉由選舉步調回穩來凸顯績效,強化黨內治理能量。

競選總幹事多為政治能量指標,朱若能總綰兵符讓洪選情倒吃甘蔗,能勝選,朱政治行情勢必水漲船高,只要洪不是慘敗,朱即便謹守承諾辭黨主席,支持者還是會肯定朱跳火坑的義助情誼,政治能量仍後勢可期。

總幹事人選也是競選傳播策略中的重要操作,人選亮眼便能主導版面、提振士氣、統整軍心,以現今傳聞人選來說,要達到這樣的傳播效果都不可得,遑論協調選戰事務、擬定決策與危機處理。基於此,在支持者成全朱立倫不參選總統的心意後,朱就以擔任競選總幹事來做個回禮吧!

   
已無「法理台獨」 必須面對「心靈台獨」
童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北京應當嚴肅看清情勢:未來,不太可能再有「法理台獨」,真正的問題在「心靈台獨」。

李登輝此次在日本的演說,及太陽花事件與反課綱事件,皆顯示「借殼上市」已是台獨的主流。更改國號及另制憲法,不再是台獨的訴求;新的台獨操作,是維持中華民國的國號、國旗及相關政治符號,但不斷掏空中華民國的歷史、精神與法統,切斷與「中國」的關聯。

反課綱事件,將一九四九年前的中華民國史併入中國史,再將中國史併入外國史,則一九四九年前的中華民國即成外國;而認為,一九四五年「接收」台灣(否認「光復」)的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此後的中華民國即進入了四百年台灣史的領域,並被台灣消化。李登輝說,一九九六年前的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後的中華民國始「正式脫離外來政權統治」,「台灣已經朝向擺脫『一個中國』,以及終止『中國法統』的道路邁進」。

這般的台獨論述及操作,不必更改國號、國旗,不必「正名制憲」,不必走「法理台獨」的路線,卻是在歷史意識、國家精神與憲政法統上掏空了中華民國,切割了「中國」,實現了台獨,這就是「心靈台獨」。

「心靈台獨」一詞,是借用習近平「心靈契合」的語意。兩岸關係的最後解決方案,必然涉及「心靈」。人民心靈所趨,縱無「法理台獨」,卻可能有「心靈台獨」;反之,縱有「法理統一」,卻未必能有「心靈統一」。其實,在統獨之間的任何其他兩岸解決方案,心靈皆是最後的歸趨。而心靈契合是知易行難。

過去,北京認為,「反獨」即可「促統」;因而,一面反獨,又一面「去中華民國」。但是,在台灣現實情境中,反獨的下一步並無可能走上統一,反獨的下一步其實是要台獨先回到中華民國再說。相對而言,過去,台獨認為,反統的必經路徑是先以「正名制憲」顛覆中華民國,但如今亦已警覺,反統必須以中華民國為憑藉。

過去,北京與台獨一樣,都要「消滅中華民國」。如今,當北京悟知必須使台獨先回到中華民國之時,台獨也已覺悟,既不能「正名制憲」擺脫中華民國,就改採「借殼上市」。亦即,台獨不能在「法理」上顛覆中華民國,即改從「心靈」上脫離中華民國。如此一來,當北京盼望台獨先回到中華民國再說之時,卻是回到了一個已漸被台獨掏空的中華民國。

蔡英文說:「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她只是要予人「不走法理台獨」的印象,但她迴護李登輝及支持太陽花與反課綱,則是繼續醞釀「心靈台獨」。其實,當李登輝的老台獨,與太陽花及反課綱的小台獨沆瀣一氣,蔡英文已成為台獨的囚徒。

北京不能空論兩岸統一。兩岸在取得終極解決方案之前的過程中,有兩個重要元素:一、這過程是長期的,短期內解決不了。二、這過程是心理的,在這長期中,台灣人在心靈上能否經由中華民國而維繫住多少的中國意識?

其中的必然之理是:中華民國愈被掏空,台灣人在心靈上的中國意識當然也必愈趨淡漠疏離。掏空中華民國,也就掏空了中國。

中華民國被掏空,正與「心靈台獨」同步等速進行。倘若台灣人始終覺得,中華民國只是造成台灣可能被「中國」併吞的風險因子,他們可以借「中華民國」的國號為保護傘,卻不可能真正支持中華民國在「中國」的意義與價值,尤不可能經由中華民國而歸向中國。因此,必須使台灣人在心靈上感知「中華民國是一部分的中國」,而不是終日陷於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併吞的憂慮恐懼中,要在大屋頂中國的概念下,中華民國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隔海對等分治,台灣人始能建立中華民國的尊榮感,重新尋思兩岸問題的解決方案。

北京當知,反獨不能促統。反獨是要台獨回到中華民國,且不是掏空借殼上市,而是回到一九一二年法統延續至今的真正中華民國。如今卻是:台獨不走「法理台獨」,北京對它硬不得;但眼看著「心靈台獨」愈走愈深,又拉不回。這是北京的求仁得仁,或種瓜得豆?

北京不承認中華民國,真正的中華民國就不易在台灣站穩腳跟。尤其,北京不能陷於「一手要台灣撐住中華民國/一手又要否認中華民國」的自我矛盾之中。當台獨以「心靈台獨/借殼上市」來掏空「法理的中華民國」時,北京就必須以接受「法理的中華民國」,來避免台灣走向不可逆的「心靈台獨」。

李登輝及太陽花、反課綱的「心靈台獨」操作,其實與蔡英文的「現行憲政體制推動論」互為表裡。蔡英文奪取政權,外圍型塑心靈。兩岸今日問題的關鍵在於:「法理的中華民國」挺不住,遂使「心靈台獨」蹈隙趁虛而入。法理立場終敗於心靈因素,這正是北京一手造成的結果。

   
課綱爭議/尊重學生的現在與未來
王之相/南開科大副教授(南投縣)/聯合報
在政治事件上,我們對於學生的包容是個很有趣、也非常矛盾的現象。

學生所以得到格外照顧,甚至有時還特別把學生抱在懷裡不讓法律動他,首先是由於他們是尚未成熟的「孩子」,還在學習階段,所以擁有比同年齡而不具學生身分的年輕人更多關照與寬容。但如果基於這個理由,尚未成熟的孩子們又何以反具有超成熟的知識能力,而在政治事件上得到更多傾聽?學生何以比不具學生身分的同齡者擁有更多犯錯特權?我猜可能因學生乃是「未受汙染的智者」。

未受汙染的智者,特別容易成為名校學生的冠冕,事實上這些學生確實也比其他學生用功,無論是一般課業或社會議題。不過,這些智者再怎麼說也只能算是初學者,所以學生運動的力量似乎更來自於他們對於「真理」的直接受洗而付諸行動,不像大人們飽經世故之後反而顯得拖泥帶水。因此,直說國王沒有穿衣服的正是這些跟國王沒有利害關係的「誠實的孩子」。不過,如果這些學生並非來自名校,效果還會一樣嗎?好像還有一些人是學生中的學生,他們才是真正被社會加持而寬待的一群。

換言之,來自少數名校的學生被社會給予任性、自戀的更大自由,而他們或許也因為這樣的虛榮而更加努力充實,以符社會與自我的期待。於是政治事件中,他們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賺到了人生意義的第一桶金。許多學生經歷政治衝突的洗禮而一夕成長、一夕啟蒙,但是將來可能的「再啟蒙」會不會是一場自我否定的噩夢?將來這批學生們要如何保持自己「不受汙染」,這壓力可能是你我難以想像的。此外,這麼年輕就掌握了一把真理之鑰,只有一把鑰匙將來要怎麼開啟其他的門窗呢?

討厭這些學生的大人,請尊重他們的現在;愛護這些學生的大人,請尊重他們的未來。

   
課綱爭議/稱「中國大陸」、「台灣」 沒錯!
張世賢/公共政策研究者(台北市)/聯合報
昨「平心靜氣看反課綱運動」一文,沈富雄說錯了。為何稱「中國大陸、台灣」,不稱「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大陸、台灣」或「中華民國大陸、中華民國台灣」?

「大陸」是一個地區,要明確,指「中國大陸」?「美洲大陸」?「歐亞大陸」?「非洲大陸」?當然全稱「中國大陸」。既然是地區名,不宜冠國名。

「台灣」是一個地區,已明確,大家都知道在哪裡,不必再冠「中國」。

想到一次在香港舉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某位中國大陸的學者,指責香港學者的論文應標明「中國香港」,不能只標「香港」。一時間大家都很緊張。某香港學者說:「香港?全世界哪個人不曉得香港在哪?標『香港』名稱,大家就知道了,就夠了。」贏得全面掌聲。

   
課綱爭議/回到理性原點 進入歷史沉澱
林法/公(彰化市)/聯合報
每逢學運,五四健將、前台大校長傅斯年必被提及,其「若有學生流血,我就跟你拚命」的說法更成了經典名句。當然,有人在「學生有犯錯權利」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為學運既要鼓動風潮,便不該以體制強求,所以即便觸法也該寬容相對。

這次未成年高中生衝撞教育部,政府應否撤告容有討論空間,但在公僕受傷,等同公權力受到嚴重挑釁,誰又該為此畫下界線的質問中,「法治」似乎又成了唯一答案。因此,即便處在五四那個國家危難、政府無能的關鍵時刻,傅斯年也堅持非暴力原則,而不惜與激進分子公開決裂,並強調「夾縫中的自由主義」,認為造反有理式的橫衝直撞無法濟事;這樣深刻的提醒,對包含學運在內的任何社會運動都當有衡平之效。

當時北大校長蔣夢麟這麼形容傅斯年:他不但善於謀略,更有著犀利的一支筆,好比公孫大娘舞劍般的光芒四照。反課綱的學生們,若要理想持續發光發熱,除了不寫錯字的「一支筆」,更當加強你們在「夾縫中求生存並挺進」的謀略,這不該從政客的口中或煽情的媒體找答案,而當回到理性的原點,並且進入歷史的沉澱!

   
釣魚台被送人 宜縣長不吭聲?
魏世昌/軟體工程師(宜蘭市)/聯合報
李登輝訪問日本時,宣稱釣魚台主權屬於日本而非台灣。總統府重砲抨擊,「否認擁有釣魚台的說法,都是喪權辱國。」洪秀柱也表示,「喪權辱國莫此為甚!」

外界呼籲蔡英文表態,有人要求在野黨針對李登輝談話表明立場,也有人問台獨人士是否同意這番言論,但是筆者實在好奇,為什麼大家沒問宜蘭縣長林聰賢的意見?難道釣魚台不是和龜山島一樣隸屬於宜蘭縣頭城鎮嗎?面對李登輝踐踏國家尊嚴、損害宜蘭人民權益,身為地方父母官怎可悶不吭聲,又有何道理彷彿不干己事?

   
去梯言/歷史不可以亂「拔」
公孫策/聯合報
正在台南舉行的世界「U十二」少棒賽,中華隊全勝進入複賽,但是似乎並未引起多少國人注意。回想四十多年前,中華少棒初揚威國際時,全台灣(包括海外留學生)是如何為之瘋狂。如果周日勝古巴那一場,鏖戰到延長賽,最後以再見全壘打獲得勝利,發生在四十年前,可以想像那會是何等狂熱場面—全台灣每一台電視機前都爆出歡呼!

如此情境俱往矣。

四十年前的台灣正開始起飛,少棒揚威國際適時帶動了台灣人的自信心,一時間,各種「台灣第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台灣傲立世界。曾幾何時,台灣人的自信心幾乎跌落谷底,當年旺盛的企圖心不見了,只見追求小確幸。巧合的是,棒球狂熱也跌到了谷底。

國人為什麼對棒球失去了熱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打假球事件。一個假球事件會造成棒球熱情致命的傷害。

《戰國策》的寓言。惠施對田需說:「楊樹的生命力很強,橫著栽能活,倒著栽也能活,折斷了都還可以活。可是,如果讓十個人種楊樹,卻叫一個人來拔,那就一棵楊樹都沒有了。為什麼?因為『樹之難,而去之易』啊!」

棒球運動就是「樹之難,而去之易」,再多人支持,一次打假球事件就毀了。

同樣「樹之難,而去之易」的,是歷史。

反歷史課綱的高中學生攻占教育部長辦公室,部長為此興訟,民進黨藉此興波,洪秀柱則藉此要蔡英文「勇敢宣布台獨」。

本文不擬討論歷史課綱內容(我有很多意見,另外再談),可是,這件事情明顯有「藏鏡人」在幕後操弄。而「藏鏡人」最糟糕的,還不在鼓動高中生以遂其政治目的,而在於「拔去」了歷史之後,卻沒有替代史觀。

歷史是我們整體民族的「昨天」。錢穆說:「我們一定要活在有明天的今天,才有意義。而如果沒有昨天,又哪來今天?又如何思考明天?」

年輕人追求小確幸,就是一種「不思考明天」的徵兆,在這種境況之下,還做「拔去」史觀的事情,實不可原諒。

對歷史的詮釋不同,最好的辦法是讓歷史去解決。說得露骨些,政治的輸贏是當下的,但歷史不是。今天誰「贏」了,百年後卻未必。所以,為了今天的政治輸贏,拔去下一代的「昨天」,以致毀了他們的「明天」,非但不道德,更是歷史罪人。

   
小心,這些徵兆就是「產後憂鬱症」的警訊!
莫名想哭?覺得一切都是我的錯?做什麼事都不對勁?如何警覺自己身體發出的憂鬱警訊?讓心理師媽媽提供心情溫度計與抒壓策略,陪媽咪走過低迷幽谷。

文森•梵谷的死亡疑點
「文森•梵谷在奧維麥田因瘋狂而舉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沒人知道這個藝術史上最大的號外,百餘年後竟然變成了一場難解的謎題。讓我們一起找尋梵谷死亡真相的蛛絲馬跡!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