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總統候選人為了黨產清算、公布財產、軍宅爭議爭執不休之際,工商業界看到的卻是今年2月開始,出口連續十個月下跌,10月更創下歷年以來最大跌幅,台灣經濟成長面臨保1%戰、產業環境處於「六缺」難關,但是業界對於台灣經濟發展的殷殷期盼,即將成為國家未來的領導人,究竟聽到了嗎? |
全國工業總會早在今年7月底已經提出「2015工總白皮書」,並陸續在各大場合提出台灣產業環境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缺德等「六缺」困境,但明年1月總統選舉在即,至今仍遲遲未見三位總統候選人提具體的經濟措施,為了不讓台灣政治惡鬥搞垮經濟發展,工商業界只好化被動為主動,聯合向參選人提問並從業界觀點提出政策建言。
圖一、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期許台灣新的領導人能帶領台灣走出困境。
攝影:吳碧娥
民粹政治限制台灣產業發展投資趨於保守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憂心,台灣國會政治空轉,社會對立成為世代交替發展的阻礙,有利於產業的政策,被視為圖利廠商和財團,企業對未來感到悲觀,外國對台投資也將趨於保守,不利於產業發展。新的領導人如果不能帶領台灣走出困境,未來台灣將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與考驗。
令業界擔心的是,許多重大財經法案,例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勞工加班工時上限調整案,都躺在國會中未能順利推動,換屆之後全都要重新再來,對於健全經濟有不利影響,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對於國會改革提出兩點建議:政黨協商應透明化,若協商不成,應在一個月內付諸表決;其次是程序委員會不應隨意阻擋法案排入議程,讓法案能盡早在立法院獲得充分討論。
圖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圖左一)12月22日受邀與工商團體對談,左二起為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工業協進會理事長許顯榮、全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秦嘉鴻。
攝影:吳碧娥
政治干擾經濟 法案空轉推不動
因2016年大選的日益臨近,兩岸經貿關係依然面臨更多政治因素的干擾,包括《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服貿貨貿協議、桃園航空城特定區計畫案及政府組織再造方案等五大案,都因為藍綠的對立而無法順利檢討與推動。這些都是台灣參與全球化趨勢的重要法案,在大陸及全球經貿加速整合進程之下,台灣經濟已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停滯及空轉,應加速參與區域經濟組織和談判ECFA,因為我國主要貿易的美國與中國大陸,都已經和日本、韓國完成ECFA,並達成TPP、RCEP協議,台灣卻未與任何一個主要貿易國完成ECFA的談判,影響未來台灣產業競爭力,恐造成產業外移或空洞化,產業界也不斷呼籲,大陸是台灣重要的經貿地區,兩岸關係牽動經商的順暢,政府應積極洽簽對台灣有利的區域經濟組織及自由貿易協定,以保障台商企業在大陸經商的權益。
全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秦嘉鴻指出,近二十年來由於政黨對立,影響民生、經濟法案甚鉅,修法淪為政治攻防,未能就實質法案內容加以檢討,導致法案無法配合產業需求與時勢俱進,拖垮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像是都更條例、外國人投資條例等法案,都因政黨各持己見、為反對而反對,遲遲未能完成立法及修法,進而影響各產業發展與投資意願。各政黨應該要摒棄成見、消除意識型態,以產業發展為優先。
圖三、全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秦嘉鴻(圖右一)。
攝影:吳碧娥
創造經濟發展與環保雙贏的產業環境
近來也因環保爭議衍生許多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的矛盾,像是台中、彰化、雲林等中南部6縣市政府聯合簽署宣示「禁燒生煤及石油焦政策」,以及高雄市議會通過要求有埋設管線企業須將總部設在高雄等,由於中央政策必須與地方政府管理相互融合,否則地方政府所制訂各項自治政策,可能衝擊國家政策的整體性,造成一國多治的混亂局面,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會影響投資意願。
高雄市臨海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張德雄分析,地方政府會就工業管線、空污排放、燃料等產業相關事項制訂自治條例,多是因為地方政府無法取得合理的稅收分配比例,造成地方抱怨承受工業所帶來的污染,卻拿不到相當比例的經費。中央與地方政府應加強溝通,不應各自為政,使業者無所適從,不合理的規範和限制恐將箝制產業發展;此外,財政收入不宜過度集中在中央,應重新檢討規劃中央地方權責管理,和稅收公平性的問題,兼顧地方與產業的發展。對於企業來說,政府只有一個,相關政策的推動應有一致性,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攜手合作,以利企業遵循法規。
圖四、高雄市臨海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張德雄。
攝影:吳碧娥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第149期:工商產業界的心聲 總統候選人聽見了嗎?】
推薦閱讀:
◎ 成長與分配並重,蔡英文力推五大新興產業
◎ 談兩岸經濟交流 宋楚瑜:我是和對岸討論事務的最佳人選!
◎ 朱立倫:創新、開放、自由為經濟成長動力來源 法令必須全面鬆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