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職場之後,你以為只要會做事、具備專業能力,就是升遷的保證嗎?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項調查顯示,專業能力並不能保證成功,但是你的人氣卻可以。研究發現「大家都認為受歡迎的員工比較認真可靠,較容易受提拔升遷。而不受歡迎的員工則被認為自大、心機重、投機取巧,不管他們的學歷或專業條件如何,往往與加薪升遷絕緣。」
而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也顯示,一個性格友善正面、討人喜歡的員工,因為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深入討論專案與任務,自然會形成一股領導力,生產力也較高。在職場上,「受人歡迎」比起其他能力條件,更容易被看到、獲得升遷肯定。
像磁石般吸引別人接近你
仔細想想,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性格開朗熱情,很有感染力,只要有他在的地方,氣氛就活絡起來,猶如一塊磁石,吸引大家都想接近他。究竟是什麼樣的魅力,讓他們擁有高人氣以及好人緣呢?
外貌姣好、聰明才智、個性活潑…,這些單一條件都不是?對的因素。一個人是否有魅力,是從裡到外的綜合體現,包含外型、個性、待人接物、說話、行為舉止、內在涵養等。如果把自己當成一個商品的話,你需要強化「集客力」,學會如何提高好感度,在職場才能無往不利。
好感度要素1:外型陽光,個性親和
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創建松下政經墊時,擔任面試考官的機要秘書江口克彥問他錄取標準為何?松下先生說:「親和力。」
為什麼松下幸之助如此重視親和力?江口克彥在《好人緣7大法則》書中寫到,「悲觀、深沈的人,不會有人想靠近他,這種人做事自然也很難成功。」「和顏悅色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我們平常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有張讓別人想親近、攀談的表情,久而久之才能吸引人靠近。」
俊男美女並不一定就最受歡迎。看過無數美女的資生堂首席彩妝師黃玉如觀察,通常業績表現優異的美容顧問(櫃姐),多為外型不算頂美的「中美等女」,但說話柔和、不強勢,態度親切、平易近人,因此能讓顧客持續回店消費。
訓練自己有上揚的嘴角
創辦春禾表演學堂的知名藝人郎祖筠建議,「把鏡子當成最好的朋友,訓練自己有上揚的嘴角。」有些人不自覺思考時會皺眉、嘴角往下癟,「??魚的表情看起來難以親近。」
最重要的是,常保積極開朗的心!內心所想的,會反映在外在的表情,心情陰鬱的人往往眼神無神、嘴角下垂,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樂觀正面思考,是最討人喜歡的個性;名模林志玲人氣歷久不衰,秘訣就在於高EQ及親和力,永遠笑臉盈盈。
不管走到哪,微笑都是最好的溝通語言。《我真是太搶手!》書中指出,「豐富的臉部表情可以提升好感度,」以笑為例,不是張嘴笑就好,笑到眼尾下垂,會給人很真誠的感覺,這就是讓表情更豐富的要點。不善於做表情的人,可試著把嘴巴張大,訓練嘴、臉頰及下巴的肌肉,讓表情變得更活潑。
另外,想被他人喜愛,說話幽默風趣也能給人留下好印象。尤其是初次見面時,更容易快速破冰、拉近彼此距離。
好感度要素2:待人真誠熱情
「孔雀不用一直開屏,別人也認得牠是孔雀。」郎祖筠認為,自信而謙遜的人最有魅力,不需要一直張牙舞爪、虛張聲勢。
謙遜態度表現出來的是,對人的基本尊重。郎祖筠有一段時間在中視主持節目,連清潔人員的名字都叫得出來。另外,她也善於發問,「虛心請教,不僅被問的人感到開心,你也可以長知識。」
想要獲得他人喜愛,首先必須先對別人感興趣,真誠喜歡跟人交往。黃玉如在擔任櫃姐2年期間,業績嚇嚇叫,她把全部心力放在服務顧客上,一心想著如何讓顧客變得更漂亮,而不是以銷售商品為出發點,反而創造出亮麗業績。
一個有熱情的人,會讓人不自覺地被吸引,郎祖筠比喻,「冰與冰碰在一起會撞開,火跟火則會一起燃燒。」以自我為中心,或是說話冷淡無趣,對別人缺乏興趣的人,絕不會有魅力可言。
好感度要素3:察言觀色,體貼入微
肯夢AVEDA創辦人朱平寫過一篇《Manners matters》的文章,他認為Manners就是永遠替人著想,能預期到別人需要的幫助,讓每個跟你在一起的人感到舒適及快樂。
能夠讓人輕鬆自在相處的人,必定具備「同理心」及敏銳觀察力,善於察覺人際的微妙互動,能了解對方的各種情緒、感受、欲望、想法或行為,進而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應對進退得宜。
黃玉如說,優秀業務員的觀察力都很強,從顧客一進門就開始觀察對方,是會大方拿起產品把玩,還是摸一下就縮回去。面對不同類型顧客時,她的服務應對方式也會因「客」制宜,有時表現活潑,有時則走優雅氣質路線。
運用反射對話技巧
根據加拿大西三一大學(Trinity Western University)心理學小組的實驗,「具備同理心的人,50%都會善用『反射對話技巧』,」也就是從對方說話內容中,找出最有感情的單字,加以重複。例如:「我快要被調組了,真討厭!」「嗯,的確很討厭。」這段對話的關鍵字是討厭,而非調組。找出感情關鍵字加以附和,會讓人覺得你很體貼,懂得為人設想。
當然,你不必奢望每個人都喜歡你,這是不可能的事。過度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討厭的人,只會弄巧成拙,千萬別為了討好別人,而失去自我。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十二月號(463期)Career職場情報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