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有AI泡沫化的疑慮,這期出手好嗎?」 「AI算力的投資能否得到回報,確實帶來疑慮,但難道就因此不投入AI應用了嗎?」這期封面故事執筆者,主筆佩珊回答。 在她看來,AI如同網路,只會更融入生活。 在AI人才最密集的城市,探訪應用AI最領先的企業,看他們如何與它互動,是「解密AI心臟西雅圖」專題的起心動念。這個城市有微軟、世界第一的電商亞馬遜,還有數位領先的星巴克,要談應用,它很夠格。 佩珊這次訪問了四十人次,也是台灣第一家進入亞馬遜AI物流倉庫的媒體。 有意思的是,二十八頁的報導中,他們談得最多的不是科技,而是人,更精準的說是,人的關係。 亞馬遜分享的是:轉型初期,其實人工智慧很笨,但是他們堅持下來,因為,工作越來越忙碌,大家已經忙到沒空說話,主管跟團隊間,只剩下「電腦背後那個人」的稱謂關係。所以,再痛苦,他們也要讓AI幫助人,讓一群人有時間同頻溝通,最終形成團隊。 共感力,不是錦上添花,而是他們的生存核心。 一個團隊不能對內同頻,就可能在轉型受挫時互相指責,內耗到沒人敢創新。在亞馬遜,一個Amazon Go無人商店嘗試了十二年,始終無法創造出相應商業成果,他們卻沒有停下,因為這就是學習必經過程,相關技術在自家商店無法實現,在其他場景也可能被實踐。 一個團隊無法跟用戶同頻,也很容易掉入數據的陷阱裡。 數位轉型出色的星巴克,用App贏取大量訂單,卻讓咖啡師忙到沒空跟客戶眼神交流。當疫後通膨,經濟狀況變差後,人們感受不到星巴克與其他飲料店的差異,竟因此減少上門消費。 一個眼神的價值,數據不會告訴你,只有人才理解。 當我們定義AI的價值是效率時,這群西雅圖企業卻說,AI,是留給我們更多餘裕去與他人共感,做對人們需要的事。 出發點的不同,其實也正決定你在AI轉型這條路上,能走得多遠。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