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成立粉專後,沒多久,詐騙集團就用他的名義,成立另一個粉專。 起初他不以為意,認為邪不勝正,粉絲的眼睛是雪亮的。沒想到,假粉專的更新速度比真粉專還快,朋友的公開演講、直播授課、社群發文,立即被假粉專運用技術優勢,爬文盜圖,張貼更新。 真粉專受限人力與技術資源,不如假粉專有效率;逐漸的,從外人看來,假粉專反倒像是真粉專。 「弄得好像他才是正版,我的變成盜版一樣!」朋友氣憤不已,決定停止更新粉專,以免餵養更多材料給假粉專。 朋友的遭遇並非特例。例如,光是冒用大頭貼,命名為商周、商業周刊、商周集團的假粉專就有好幾個,它們甚至冒用商周名稱下廣告、觸及對商業有興趣的讀者,這些假粉專的貼文多數是投資訊息,均非我方發布。 我們的粉專,即使擁有上百萬粉絲,有官方認證藍勾勾,也出動一批同事巡田水、檢舉,但社群平台機制,卻不站在官方真實帳號這邊。即使檢舉,系統也未必會將該粉專下架,我們嘗試過數十次,幾乎沒有成功下架過任何一個盜版商周粉專。 我們與其他受害者,努力至今,能做的依然是透過各種客服管道,並在自家粉專上呼籲粉絲別上當。 假冒機構或名人粉專詐騙,雖由來已久,卻在生成式AI問世後光速成長。現在甚至連一般民眾都會被假冒,先騙取親友網絡與個資,再分別攻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當犯罪集團裝上AI的翅膀,不僅個人詐騙,包括企業資安、國家安全,都陷入險境。 「駭客也是看財報的!」受訪者告訴我們,台灣的績優企業成為攻擊目標,因為有利可圖。但台股上市櫃企業僅23%設置資安長,令人憂心。 未來AI手機、AI電腦普及化,AI可能從得力助手,變成洩密叛徒。當我們籠罩AI焦慮,迫不及待引進同時,也要防範資安小偷乘機潛入,埋下引信。 幸好,機會與風險是雙面刃,AI犯罪勢必讓資安產業與人才需求大增。洞悉這骨牌效應,你也能趨吉避凶,站在機會這一方。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