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人到老年一個人住 單獨不孤單


【Money錢電子報】貼近生活,全方位的實用理財指南;公正客觀,深入淺出,提供您正確的理財資訊!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7/04 第313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老來是寶
證嚴上人專區 衲履足跡 永不退休
慈濟脈動 人到老年,一個人住 單獨 不孤獨
焦點專欄 六月二日豪大雨災後 穿上雨鞋 奔向北海岸
老來是寶
近年來,由於臺灣步入高齡化社會,老年議題開始引起廣泛的討論。證嚴上人提醒大眾:「老來是寶!」長者可以發揮無上的生命良能。他們在青壯時期為社會貢獻,建立家庭,養育子女成為日後社會的中堅分子。自職場退休,完成家庭責任後,人生進入黃金年代,有閒暇從事自我成長,或投入志工行列,以豐富的處世經驗和智慧為社會服務。如報導中的貞霞師姊所指,人生到老,真正的「依靠」何在。即把握當下,持續付出己能,持續在故里發光,在故里安然老去,寫下時代變遷下「老來是寶」的雋永篇章。
衲履足跡 永不退休

【靜思小語】四弘誓願與誠正信實結合,行菩薩道沒有退休。

慧命無損

與清修士談話,上人表示,菩薩道是生生世世要走的大道,沒有退休,也不能停歇。資深者要陪伴中生代、新生代,不只是消極地陪同做事,必要時還是要給予指導。

「四弘誓願」是學佛不可缺少的根本之法,要因應此一時代,做出實際可行的法。不是獨善其身,而是「誠心誓願度眾生」,有憐憫眾生的慈悲心。

「正心誓願斷煩惱」,行菩薩道,要守好本分不脫軌,關懷天下人、天下事,但是不受污染;方向正確,才能斷除煩惱,運用無為法清理自己的心。

「信心誓願學法門」,如果沒有信心,無法恆持學佛的心、行菩薩道的念;有信心、具有因緣果報觀,才有辦法步步精進向前。

「實心誓願成佛道」,認真踏實、身心行道,直到天地之間的真理展現在自己所力行的這條道路上,身心與天地宇宙合為一體。

上人強調,慈濟人不能沒有誠正信實,也必須守持四弘誓願。五濁惡世,災難頻傳,要救度眾生,也要懂得保護自己平安,才能出入人群而無損身心、慧命。

誠正信實

與宗教處同仁談話時,上人言,四弘誓願是佛法的源頭,誠正信實是慈濟的源頭,將四弘誓願與誠正信實結合,是行菩薩道的動力來源。

「如果沒有誠意,菩薩道也就無法向前進。」上人感慨,佛教的流傳,之所以有正法、像法、末法,逐漸衰弱,是因為學法、傳法者絲毫的偏差,年久月深,與佛陀的原意愈偏愈遠,以致世間惡濁混亂。人人我執深重,總是想要別人依從自己、誰也不讓誰。

如果各人有各人的想法,難以合和,志業發展也會停滯。「各人有強項也有弱點,要將優點集中起來,彌補彼此的缺點;不要讓優點弱化,而是要協助、鼓勵他們不斷進步。鞏固精神能量,掌握慈濟的精神原點,不使偏差。」

有老人,沒問題

臺北內湖慈濟人返回精舍,報告聯絡處與環保教育站的布置,融合科技與環保巧思的各項作品,令人讚歎。

上人肯定志工的用心,並表示內湖環保教育站是慈濟環保志業的指標,有許多高齡志工作見證,做得很歡喜。「他們付出無所求,若要教他們分享心得,人人都說『感恩』,感恩有這片天地可以讓他們發揮,覺得自己老來還有用處,而且發揮守護地球的大良能。」

許多人討論高齡化社會的老年長照問題,上人則希望身體功能尚佳的年長者持續活動筋骨、活絡腦力,不要放任機能退化;可以到遍布各社區的慈濟環保站做分類,找到生活重心。

「若聽到來訪者說『老人問題』,我都會告訴他們:『社會,有老人,沒問題!』因為高齡環保菩薩用心為大地付出,有豐富的環保知識,如此有智慧、有良能,天天過得很有尊嚴,哪有問題呢?」

上人也感恩師兄師姊長年投入心力付出,讓年長的環保志工在環保站做得如此歡喜。「每個人都會隨著歲月逐漸老化,這是人生的自然法則;這分人與人之間相互照顧的精神,要永遠留存與維持。」

上人鼓勵大家:「善用時間,身體力行佛法,以言行感動人、帶動人。真正珍惜自己的身體,不是養尊處優,而是善用此身成為載道器,把握此生種下善因緣,讓慧命持續增長。」

共知,共識,共行

二十二日,與菲律賓慈濟人談話時,上人表示菲律賓在「以工代賑」的慈善救助方面已經打穩基礎,可以擴大應用這個方法扶助當地貧困人。

菲律賓的環保志業,同時擔負慈善救助的責任,讓貧窮的居民有工作機會,由慈濟「以工代賑」聘用他們做環保,藉此機會教育,日後也能進入社區推展環保理念,讓家家戶戶有共知、凝聚共識,並帶動大家「共行」環保。

菲律賓災難多,發放時,慈濟人都會介紹「竹筒歲月」,帶動受災居民日存點滴助人;久而久之,讓居民養成好習慣。上人叮嚀,這分愛心要細水長流,用心維護。

人到老年,一個人住 單獨 不孤獨
撰文/李委煌
攝影/黃筱哲
人孑然出生, 也獨自離開,在人口高度老化和獨居戶數量高升的臺灣社會,如何 「單獨」 好好生活, 已是多數人的現實課題。

根據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資料預測,二○二五年、也就是八年後,臺灣高齡人口將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而這個老人數字比例,正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定義下的「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

今年初,臺灣的高齡人口首度超越幼年人口,「老化指數」破百。臺灣人口老化速度,堪稱世界第一,未來不用十年,年輕人可能會明顯發現,身旁長輩愈來愈多;尤其高齡化、少子化兩頭跑的傾向,更拉大了兩邊人口數差距。

除了高齡化趨勢飛快,臺灣的「獨居戶」(one-person household)也超越了所謂的「家庭戶」(family household),占了全臺總戶數的三分之一,一人生活成為當前家戶型態的「主流」;也因此近年來「一人戶經濟」崛起,個人式的消費市場趨向愈加明顯,而傳統所謂的「家庭」定義與內涵,恐怕也得重新詮釋。

若將上述這兩個社會現象連結,「既是高齡又獨居」的比例,甚至占了獨居戶中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平均每五戶一人居住的家庭�堙A就有一戶是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輩。

臺灣獨居戶的成長跟高齡化一樣快,堪稱是迥異過往獨居概念的「新獨居時代」。如何「單獨」好好生活,已是未來多數人的現實課題。

儲蓄「人際關係」

獨居式的生活,已非年輕人所特有,愈來愈多中老年人因各種理由而獨居;不婚、喪偶、離婚、子女分家或無法撫養,是臺灣長輩獨居的四大主因。

現代社會崇尚年輕美好,對於年老的印象,似乎容易與造成負擔、沒有貢獻等負面形容連結,更別說長輩又加上獨居,讓人不免聯想老來晚景淒涼;殊不知這也是種成見。

慈濟志工五十年來陪伴過數十萬臺灣弱勢家庭,這些接受政府、民間社會福利照顧的家戶,僅有一部分是獨居長輩,足見「弱勢」和這些背景並無直接相關。

無論是基於什麼原因成為獨居戶,都不該被刻意浪漫美化或標籤醜化,一個人的生活,就跟一個家庭一般,都有許多問題需要去準備與面對。獨居戶的生活,尤其是長輩,未必跟「孤獨」畫上等號,因為一個單獨(alone)的獨居者,不代表就要活得孤獨(lonely)。

「單獨」這個字詞是美的,即是人單獨地出生,同樣也單獨地離開,它是人客觀的存在本質;但「孤獨」這詞卻是種不足或欠缺,一種主觀的負面心情,一種不圓滿的形容。

日本作家藤田孝典在《下流老人》書中,說明收入極低、沒有足夠的存款、沒有親友可以依賴的長輩,就容易陷入老後崩壞的境遇。他進一步建議,若不想落入老後貧窮的處境,就需要儲蓄「金錢」與「人際關係」,而後者的貧窮比金錢的不足,恐怕更容易讓人淪為下流老人。

每個人都難以離群索居,若不願與人互動甚至足不出戶,那獨居者就真成了人際疏離的「繭居族」了。

無論是否獨居,長輩透過參與志工組織、信仰團體或社區學習機構等,都能激化生活動力與熱情,也彷彿「融入另一個大家庭」。

慈濟志工中,不乏高齡者或是獨居長輩,且並非都是身體健康、經濟無虞的老年人,但投身社會服務讓早已退休甚或獨居的他們,與服務對象或志工組織產生了人際關係的連結;老年生活變得有意義、有勁而熱情,彷彿是生命的第二春。

他們翻轉「風中殘燭」的眼光,成了另類的「上流老人」──願把握身體能勞動,並珍惜可服務付出的機會,創造出「老有所用」的價值及社會。

常說「高齡化」衍生社會問題,但證嚴上人常提及,並非是老人有問題,而是社會觀念的錯誤;老人家身心健康,還能提振力量付出,不但不是負擔,而是可以藉由「社會參與」而成為社會的寶!

六月二日豪大雨災後 穿上雨鞋 奔向北海岸
撰文/黃朱文姣、高玉美、黃淑惠、
攝影/孫保源
六月二日豪大雨在北海岸造成災情,北區慈濟志工帶著飯盒與工具湧往,勘災、家訪、送餐、清掃,拂去塵泥,找回平靜。

石門居民劉先生拿著餐盒,聆聽一旁的慈濟志工說明�堶惘陪�些菜色。獨居失明的他,熟悉久居的周遭環境,平時由寺廟支援伙食,在外工作的孩子放假會回家探望。六月二日,豪大雨侵襲北臺灣,他的住房淹水,他很感恩慈濟志工協助清理房舍;在六月五日星期一上班日,志工還專程來送餐。

前一日,新店香積志工鄭環鳳接到煮熱食任務,立即聯繫菜販預留根莖類的紅蘿蔔、馬鈴薯,再請志工林桂萬、余秀美夫妻檔,趕往黃昏市場購買綠色青菜。

六月五日清晨五點不到,新店靜思堂香積廚房來了近五十位志工製作便當,七點前即先完成四百五十個送出;鄭環鳳說,天氣炎熱,還煎了菜脯蛋,希望讓大家可以下飯。

這一天,從新店靜思堂、雙和靜思堂送出近一千兩百份餐盒到北海岸金山、萬里、石門等受災區,彌補住戶缺水缺電的不方便,也讓忙於打掃或訪視的志工補給體力。

雨停動員,致贈物資

梅雨鋒面與西南氣流夾擊之下,六月二日、三日全臺各地下起超大豪雨,基隆、新北市金山、石門、三芝、萬里、臺北市內湖傳出災情。慈濟志工等待雨勢稍緩,即出門勘災,訪視、清掃、送餐,截至六月八日共動員三千零二十四人次,協助八十五戶清理家園,並慰訪一千兩百一十六戶表達關懷。

根據新北市石門區公所統計,九個里約有五十戶被大量土石沖入,雖然居民即刻動手清理家園,然而面對滿地泥漿,無語問蒼天。淡水區志工勘災時發現,由於山上土石崩落,不只山區人家受災,海邊村落也被大量山上沖刷下來的沙石灌入。

草里社區六、七戶人家中全部是泥漿;居民說,從來都沒有想到住海邊也會遇到土石流,家�堥麭B是污泥,住在外地的家人回來清掃,已經清一天還清不完。

石門里劉啟祥里長表示,六月二日深夜即陸續有住戶回報受災,直至六月四日仍有間歇性豪大雨。他連續兩三天關懷居民,並陪同志工上山,家訪災情較嚴重的住戶。「路是昨天才通的,有的路面也受損;十七年前的象神颱風後,這一次是最嚴重的……」劉里長緩緩說著。

山�堣K十五歲的蔡阿嬤,在石門里已經獨居十七年,看到志工來訪很開心,但說起豪雨當時,眼眶略為溼潤:「水淹到我的小腿肚,我的一隻鞋子被沖掉,床鋪也有淹到,我就一直將水舀到外面廚房。」志工將物資生活包贈送給阿嬤,老人家再次紅了眼眶,頻向志工道謝。

抹去泥濘,抹去驚慌

經過訪視,志工找出較無法獨力復原的家庭協助清理環境,六月五日,北區動員九百七十人,自備清掃用具,分赴基隆基金一路、金山、石門、三芝等地區打掃。

近四百位志工來到石門區派出所後方停車場,依照總領隊蔣慶文師兄的路線分配出發;一群群藍衣志工,行走在大水退去的街道上,走入鄉親家中工作。

住家距離鄉公所不遠的江女士,罹患小兒麻痺,目前獨居;豪雨讓她家後方的石門溪及門前的小野溪暴漲,大水灌進家園,她坐困家中。「感恩里長及鄰居三個人抱著我逃出去……」大水退去,江女士回到家,面對滿地泥濘,無力清掃;還好國軍官兵及鄰居協助清運大型家具及廢棄物,十二位慈濟志工入內清掃,鏟去滿地雜物及泥水。

滿頭大汗的柳振聲師兄說:「這�埵陶\多長輩獨居,身體不好也無法打掃。大家合力讓鄉親恢復平靜的生活是最重要的;我平日有鍛鍊身體,這點工作還應付得過去。」

另一組志工負責清理不遠處的許阿嬤家。將近八十歲的許阿嬤,罹患輕度帕金森氏症,當天面對高漲的大水,驚嚇不已,雨勢稍歇時逃到二樓鄰居家中避難。

慈濟人醫會志工為阿嬤測量血壓,還好已經恢復正常。二十多名志工分工合作,清運污泥、清洗堪用的家具,並取門前野溪的水將室內每一寸地面清洗乾淨。

阿嬤說,在此住了三十幾年,第一次被大水追著逃命,回家後面對滿屋泥水更是煩惱。「你們這群好心人幫我打掃,太感謝了!」看到阿嬤眼眶盈滿淚水,志工連忙安慰:「不要哭了,災難都過去了,人平安就好。」

結束清掃勤務,志工轉往其他戶清掃,許阿嬤及江女士站在門口雙手合十道別。一整排的藍衣隊伍,手上的水桶、抹布,抹去鄉親家中的泥濘,也抹去大雨摧毀家園的驚慌與無助。人性的美善在災難後無聲傳遞,慈濟人慈悲的腳步,也將在北海岸偏鄉繼續前行。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07期

飯店業神祕富豪新布局 產業寒冬沒在怕
李方酒店集團一次出售兩家酒店,且開價都超過市場行情,讓外界相當好奇,集團總裁李銘松憑著過去地產投資,以及經營飯店20年的經驗,他的下一步將如何走?

初生之犢到京都-台灣學員音樂塾初體驗
身為當今東方最具影響力的指揮家之一,小澤征爾音樂塾每年皆會至台灣、韓國、中國三地舉行學員招考,展現指揮大師對於「音樂教育無國界」的理想。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