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中研院:今年GDP 2.18% 不僅保二還破二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17/07/20 第419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中研院:今年GDP 2.18% 不僅保二還破二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昨天發布經濟預測,上調今年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二點一八,主因是國際復甦情勢優於預期,尤其中國大陸第一、二季經濟成長率達百分之六點九,研究員周雨田形容:「是很大的正面驚喜。」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上調二○一七年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二點一八、較去年底預測增加○點五個百分點,並以「外需回溫、審慎樂觀」來形容今年台灣經濟情勢;中研院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也是目前各研究機構的最高值。

周雨田分析,先進國家如美國、歐元區、日本等經濟體經濟成長穩定,新興市場與開發中國家則因物價平穩,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增加,也有助於經濟發展;整體來說,全球景氣回升的狀況相當平均,成為支撐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道,畢竟外貿仍是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除了外需增溫,周雨田表示,另一項讓中研院對景氣預測較其他機構樂觀的關鍵原因,是大陸的經濟較預期強勁。

周雨田說明,二○一五、二○一六年大陸經濟成長減緩,全球包括台灣都受到明顯衝擊,不過今年大陸第一、二季經濟成長率都維持百分之六點九,比年初外界預期更加樂觀;從我國近期海關出口來看,六月對大陸與香港出口增速最大、占比重回四成,顯示大陸經濟復甦的效益確實有反映出來。

大陸近幾年推行產業鏈在地化的政策,周雨田提醒,台灣與大陸的產業鏈關係將從彼此前分工轉為大陸自己進行在地整合,這會影響台灣的出口與高科技產業;而台灣出口最重要的地區,看來還有一段時間都會是大陸,政府或產業必須關注此趨勢變動,找出因應之道。

儘管今年中研院上調經濟成長率,周雨田表示,相較前二年GDP保一、保二都破局,今年超過百分之二,大家非常興奮,但其實跟其他亞洲國家相比,台灣的數字「非常讓人不滿意」。

 
國際財經要聞
美房市回溫 兩指標彈升
編譯林筠/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6月新屋開工數在連續三個月下滑後反彈回升,攀抵四個月高點,營建許可增幅也優於預期,顯示建商正在試著滿足購屋者強勁的需求。

歐、美股市19日早盤走高,除了企業財報傳佳音外,房市數據亮眼也功不可沒。

美國商務部19日表示,6月新屋開工數較5月增加8.3%,經季節調整換算成年率後為121.5萬戶,為2月來最高。

被視為房市領先指標的營建許可6月增加7.4%,換算成年率為125.4萬戶,為2015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成長。但營建活動仍受到木材價格上漲以及勞工和土地短缺的限制。

經濟學家原先預期6月新屋開工數會增加6.4%,營建許可會增加2.6%。

美股19日早盤開高,那斯達克續創新高,歐洲股市Stoxx 600指數午盤漲幅擴大,一度上漲0.6%。

6月獨棟住宅新屋開工數較5月增加6.3%至84.9萬戶,為2月以來最高。集合式住宅開工數則增加13.3%。6月集合式住宅的營建許可較前一月增加13.9%,獨棟的透天住宅則增加4.1%。

剔除每月波動的因素,今年上半年的新屋開工數較2016年同期成長3.9%;營建許可則較去年同期成長6%。

儘管6月新屋開工數反彈回升,但已缺少去年第4季以及今年第1季的強勁動能。經濟學家將問題歸咎於供應瓶頸。18日的一項調查顯示,由於高昂的木材價格以及建築土地和勞工的短缺,7月建商信心下滑到八個月低點。木材價格在美國政府4月向加拿大軟木徵收反補貼稅後便大幅上漲。

美國東北地區6月獨棟住宅開工數增加9.3%,中西部則下滑3.6%。南部增加7.2%,6月超過一半的新屋在此開工,西部則增加10.6%,為去年10月以來最高。

 
富豪轉向 加碼房地產
編譯林昀嫻/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調查顯示,富豪投資人上季出走避險基金和股市,轉向加碼投資房產,資產配置比率甚至攀抵新高,顯示高股價和地緣政治風險令富豪投資人選擇轉回基本面投資。

美國富豪投資人研究機構Tiger 21的最新調查顯示,今年第2季富豪投資人的投資組合中平均33%配置於房產,為該組織2007年匯集資料以來的最高紀錄,換算下來年增率達7%。

富豪的投資組合中平均有4%為避險基金,比率降至歷來最低,甚至低於2008年第4季金融危機之際的約5%。避險基金經理人收費高,但投資報酬率表現不佳,是讓投資人詬病之處。

Tiger 21的訪調對象所擁有的資產介於1,000萬美元至10億美元間,合計資產達510億美元。Tiger 21創辦人索南費爾特(Michael Sonnenfeldt)表示,富豪投資人加碼投資房產是「非比尋常之舉」,顯示投資人已從避險基金和股市轉入房地產,而固定收益投資收益低迷、地緣政治風險疑慮,也是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

 
比特幣交易 中、日、瑞士喊卡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人氣竄升導致交易時間拉長,正面臨技術升級困境,為避免客戶遭遇無法預測的潛在傷害,日本、大陸及瑞士等國比特幣交易所決定從8月1日前後起暫停服務。

日本加密貨幣商業協會(JCBA)18日表示,國內13家交易所從8月1日零時起全面暫停比特幣交易,在比特幣分叉(fork)問題尚未解決前,不能提領與儲值,並預定8月4日下午4時決定何時恢復交易。

大陸比特幣交易平台OKCoin與火幣網18日也宣布,他們可能會在8月1日前後暫停比特幣儲值與提現,瑞士Bity交易所更謹慎,計劃從7月29日起暫停處理比特幣交易。

在比特幣爆紅的情況下,開始出現交易速度比創造「區塊」(block)還快的問題,這些「區塊」是用來記錄比特幣交易,這個問題導致得花更多時間確認比特幣交易。

針對這個問題,目前有三種解決方案,第一種方案稱為「軟分叉」(soft fork),「軟分叉」提高編碼交易資料的效率,好比把資料寫小一點,每個「區塊」可因此填入更多內容,第二種方案叫做「硬分叉」(hard fork),讓每個「區塊」變大。

第三種方案是折衷方案,計劃在今秋至明春間同時實施「軟分叉」和「軟分叉」,支持者將在7月下旬將公布完整技術細節,目前第三種方案似乎愈來愈多人支持。現在比特幣的最大困境在於缺乏一個中央機關決定該採哪一種方案。

比特幣價格16日一度跌破1,900美元,為兩個月來低點,19日又因贊成折衷方案的人數增加而回升至2,341美元。不過,由於目前發展還不明確,比特幣價格隨時有可能逆轉。

 
要聞
全台熱爆 供電大警戒
記者黃仲裕╱即時報導聯合報系攝影中心
今天全台熱爆,台電預估,今天全台用電量預估高達3610萬瓩,有可能再創今年新高。今天預估備轉容量160萬瓩、備轉容量率4.68%,是代表「供電警戒」的橘燈。

目前今年用電量前五高,都集中在七月份。至於歷史上用電新高,則發生在去年七月28日,用電量高達3619.9萬瓩

 
台研發費337億美元 2015年居全球第9
台北19日電中央社
主計總處發布國情統計通報指出,按購買力平價(PPP)折算後,台灣2015年研發經費規模為337億美元,年增3.6%,在全球42國排名第9,近5年增幅為6.1%,則居第13。

主計總處表示,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2015年全球42個國家按購買力平價(PPP)折算後的研發經費規模,以美國5029億美元最多,其次中國大陸4088億美元及日本1701億美元,較2014年分別增4.9%、10.5%及減0.3%,台灣為337億美元排名第9,年增3.6%。

而近5年研發經費規模增幅,以斯洛伐克平均年增18.2%居首,中國大陸13.9%居次,台灣為6.1%,則居第13。

另外,就研發經費占國民生產毛額(GDP)比率來看,2015年台灣為3.1%,低於南韓及日本,在42國中排名第6。

主計總處分析,觀察2015年主要國家研發經費的執行部門,皆以企業部門為主;其中,日本占78.5%最高,台灣、南韓及中國大陸都在7成6以上,美國則為71.5%。

政府部門執行以俄羅斯31.1%最高,台灣為12.5%,與義大利、法國及南韓相近。

不過,在高等教育部門,義大利、英、法及德國的占比分別為28.6%、25.6%、20.3%及17.4%,顯著高於其他國家,俄羅斯、台灣、南韓及中國大陸則都低於1成。

 
六廠參與福衛五號 產業鏈成形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福衛五號是台灣產學研合作的成果,台灣科技業者也有一分貢獻。包括漢翔、微像、鑫豪等六家科技公司參與福衛五號太空計畫,可說是福衛五號的產業鏈。

福衛五號為全球首顆酬載CMOS感測器的遙測衛星,負責研製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的微像科技,據了解,近期更獲得訂單,已成功賣出一顆CMOS感測器到印度。未來CMOS感測器是否有機會取代目前主流技術CCD(電荷耦合元件),則須進一步觀察。

鑫豪科技總經理邱俊豪昨(19)日表示,太空科技要產業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主要是市場需求有限。當初鑫豪參與福衛五號計畫,主要是使命感使然,希望台灣也能在太空科技中占有一席之地。多年來鑫豪投入上千萬元經費及工程師投入研發,根本就沒想要得到短期要回收。

 
政院挺雙R 打造百億產業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推動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行政院將透過體感科技基地計畫,打造台灣的AR、VR等體感科技產業,包括遴選地方政府建構示範場域、透過補助鼓勵廠商開發創新商品等,預計促成體感科技百億元產值。

「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DIGI+方案)是政府重要政策之一,行政院長林全昨(19)日特別聽取最新推動情況報告,並指示跨部會的「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推動小組儘快成立,他將親自召開首次會議。

政院官員表示,體感科技基地園區計畫是數位國家、創新經濟體方案之一,主要是遴選合適的地方政府合作,尋找技術、產業等團隊,在地方建構場域體驗應用,並帶動產業發展,補助廠商開發運用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等體檢商品等。

官員表示,體感科技主要是透過互動科技、觸覺模擬、情境感測等技術,整合AR、VR、MR(混合實境)等創新應用,導入如教育、醫療、穿戴式裝置、遊樂園、百貨公司、博物館等領域,帶來新型態的體驗經濟,引領龐大商機。

體感科技風潮正席捲全球,成為各界爭相投入的創新領域新藍海。

我國硬體產業發展已有領先優勢,未來應結合軟體,以場域進行測試及實證,協助業者強化自有產品的研發,進行銷售與測試,未來甚至可進一步作為整案輸出的展示平台,擴大商機。

 
意法封單 台廠迎轉單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受限於產能全滿,全球前五大微控制器(MCU)廠意法半導體(ST)傳出向客戶端發出通知,旗下MCU產品線接單至7月底,即宣布封單,至年底前不再接單,成為在這一波電子零組件缺貨亂象下,首度宣告有產品封單的供應商。

法人認為,意法為整合元件製造(IDM)廠,本身擁有晶圓廠,此舉若造成訂單轉向,不但將給予盛群、新唐等台廠補位的機會,上游代工廠聯電、世界先進、華邦電等也將同步受惠;而若訂單轉至沒有晶圓廠的外商,台積電也可望得利。

半導體供應鏈指出,意法半導體近日向客戶端發出通知指出,對於MCU的接單將截至7月底,未來是否接單還要等候通知,等同即將封單。

意法半導體的通路商證實,受惠於物聯網、無人機等需求增加,加上意法在MCU市占率持續增加,產能卻跟不上,手上的訂單一路排到今年底,都是全線滿載的狀態;迫於交期太長,只好不再接單。

意法半導體位居全球前五大MCU供應商,其中又以高階的32位元產品為強項,去年全球市占率有15.3%,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瑞薩(Renesas)和恩智浦(NXP)。應用範圍更廣泛的8位元產品部分,意法半導體則排名第四,去年全球市占率9.5%,排在微晶片科技(Microchip)、恩智浦及瑞薩等廠商之後。

但若在亞洲地區,意法的排名則會上升。從中國大陸媒體的資料來看,意法以45.8%的市占率成為當地第二大通用MCU供應商,因此封單的動作對供應鏈衝擊相當大。

雖然中國大陸傳出意法的MCU交期長達88周,代表超過一年半,前所未見,不過,意法代理商表示,交期大約是16周到20周,只是新接的單無貨可交,所以封單。

對於MCU產業而言,第3季算是淡季,意法卻在此時宣告封單,成為MCU產業熱議焦點。

MCU供應鏈認為,今年3月,意法位於法國的唯一一座12吋晶圓廠曾傳起火而關閉,可能使產能受到部分影響;加上意法拿到蘋果iPhone 8的3D攝像頭感測器訂單,即將步入出貨高峰期,可能在產能配置下做出取捨所致。

 
陸MLCC大擴產 台廠警戒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被動元件積層陶瓷電容(MLCC)供應持續緊張,市場傳出,中國大陸被動元件大廠風華高科準備急起直追,明年將投入新台幣近百億元擴產,MLCC產能將比今年倍增,將拉近與國巨、華新科等國內供應商產能的差距。

目前MLCC領導廠商仍以日、韓商為主,台廠則在努力追趕。這兩年來因為日商主攻車用、新能源等利基型產品領域,退出一般品市場,但是手機、電競筆電等消費性產品對於MLCC的用量增加,造成市場供應緊缺。

由於MLCC應用範圍廣泛,已成為今年以來缺貨最嚴重的被動元件次產業。台灣供應商包括國巨、華新科、禾伸堂、達方及通路商日電貿、蜜望實等。

目前國巨MLCC單月產能約360億顆,華新科也在伯仲之間。由於這幾年MLCC供應商擴產保守,才會造成這一波大缺貨情形。業界認為,若風華高科順利完成擴產計畫,將是今年兩岸被動元件廠擴產幅度最大的廠商。

業者指出,在缺貨態勢不變下,日、韓供應商第3季再度漲價,熱門品項漲幅約5%至8%,國巨、華新科也隨後跟進,最高喊漲15%至30%或更高,有的業者甚至表態,部分特殊品項交貨期會由以往的1.5個月拉長至六個月。

被動元件廠普遍認為,這一波缺貨情形至少會持續到年底。在缺貨和漲價效應下,市場傳出,大陸最大被動元件廠風華高科計劃積極擴產,明年投資規模上看新台幣近百億元。

風華高科更針對市場最缺貨的MLCC提出產能倍增計畫,單月產能有機會由目前百億顆以下,一口氣拉升至200億顆,大幅拉近與國巨、華新科的距離。

 
三星逆襲 傳瓜分台積iPhone單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南韓媒體The Investor報導,三星電子明年將為蘋果的新iPhone生產A12處理器,「分享」部分蘋果訂單,一報2013年被台積電搶單之仇。

報導指出,三星最近添購了極紫外光微影(EUV)機,該機器是最先進的晶片生產設備,三星將用此機器專為iPhone生產採7奈米製程的行動處理器。

報導也提到,三星很快就會完成新設備的測試,尋求蘋果的同意後就開始生產晶片。台積電目前仍是用浸潤式設備生產7奈米晶片。

知情人士指出,三星共同執行長權五鉉上個月曾拜訪蘋果總部,而他正是為三星拿下蘋果訂單的關鍵人物。

業界人士表示:「執行長可以利用兩家公司在OLED生產的緊密關係,說服蘋果的高層。」三星是新一代iPhone唯一的OLED供應商,該公司也是全球OLED市場的龍頭,市占率達95%。

三星到2013年前都是蘋果的主要晶片供應商,不過那一年台積電獨家拿下蘋果訂單。此外,三星的最大客戶高通(Qualcomm)也在6月委託台積電生產7奈米晶片。高通先前委託三星生產10奈米晶片,該訂單的業績占三星5兆韓元(44億美元)代工營收的40%。

為了與台積電較勁,三星已加強投資超薄技術、改善次10奈米晶片的生產環境、提高產能並加強行銷。

南韓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今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規模預估達610億美元,預料到2020年前將以每年7%至8%的速度擴張至766億美元。龍頭台積電市占率達50.6%,排名第二的格羅方德市占為9.6%,聯電以8.1%排在第三,三星電子則以7.9%居第四。

 
蘋果聯手台廠 反控高通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蘋果與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之間的官司愈演愈烈,蘋果和鴻海、仁寶、和碩、緯創四家蘋果供應商聯手反擊,19日在美國法院提出訴狀,反控高通收取的專利授權金過高,違反反托辣斯法令。

另外,高通持續擴大戰場,再赴德國控告蘋果侵害電池省電技術專利。高通分別到德國的曼海姆和慕尼黑兩地控告蘋果侵害電池省電技術專利,高通法務長羅森柏格表示,這些專利都是「重要的技術」,德國法院已經非常迅速地受理此案,約一年後會做出決定。

彭博資訊報導,蘋果、鴻海、及仁寶等業者在加州南區提交訴狀,表示高通要求為iPhone支付的權利金,遠遠超過高通正常收費水準;蘋果表示,若反訴成功,高通在返還費用與損害賠償方面可能得付出幾十億美元的成本,台廠打官司的費用則將由蘋果承擔。

高通5月時向美國南加州地方法院控告鴻海、和碩、緯創與仁寶,違反授權合約及其他與高通的承諾,並拒絕支付使用高通許可技術,企圖強迫台灣代工廠支付授權金。

四家台廠代理律師布特羅斯說,高通公開證實這起官司矛頭指向蘋果,並懲罰與蘋果合作的台灣廠商,因此這些業者決定提出反訴。

在其他訴狀中,台廠與蘋果也反對高通要求台廠就算在爭議尚未落幕前,仍須繼續支付費用。

 
股東會電子投票 創三新高
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隨著股東會旺季的結束,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提供之「股東e票通」電子投票平台之服務也順利達成今年任務。截至6月30日止,採用電子投票的上市(櫃)、興櫃公司共有1,217家,計有超過223萬人次股東利用電子投票行使表決權,總股數達2,800億餘股,不論是採用公司數、全體投票人次,還是電子投票權數占股東會出席比例,都創下新高紀錄。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集保結算所致力於發展Fintech及行動科技,為投資人提供更便捷之投票管道,鼓勵投資人利用電子投票參與股東會,這項創新作法受到投資人之熱烈響應。

為方便投資人進行電子投票,今年,集保結算所更進一步推出「集保e存摺連結股東e票通功能」,投資人可透過已開通集保e存摺APP進行電子投票作業。

今年有超過120萬人次的投資人利用「股東e票通APP」、證券商下單APP及集保e存摺APP連結股東e票通,以智慧型手機進行電子投票,已占電子投票管道半數以上,顯見行動科技已成為投資人行使股東權利的重要管道。

今年共有1,217家上市(櫃)、興櫃公司採用電子投票,這些公司占整體市值的90%,且有674家上市(櫃)、興櫃公司自願採用,首度超過強制使用電子投票之公司家數。

主管機關金管會為提昇公司治理及維護股東權益,已公告自明(107)年將全面強制上市(櫃)公司採用電子投票,今年並獲近四分之三之上市(櫃)公司採行,已為明年奠定良好的基礎。明年全面強制上市(櫃)公司採用電子投票之措施,將進一步落實股東行動主義及強化股東會資訊透明度。

集保結算所為鼓勵投資人使用電子投票行使表決權,舉辦「電子投票好處多 上萬獎項讓你抽」活動之百萬現金抽獎,日前已由電腦隨機抽出幸運獲獎投資人,此次共抽出包含最大獎郵政禮券5萬元及量販店即享券、超商現金折價券等1萬多個獎額,得獎名單已經公佈在活動網站,投資人可至股東e票通網站https://www.stockvote.com.tw查詢。

 
永豐賤賣美國子行?金管會查!
記者韓化宇、沈婉玉/台北報導聯合報
永豐銀行出售美國子行,「賤賣」的傳聞繪聲繪影。據了解,金管會已對永豐銀行展開新一波的金檢,徹查出售過程是否有瑕疵。高層官員說,外界關心的議題,金管會都會了解,只要檢查結果發現有不符常規或異常的情形,「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永豐銀行發言人薛經武表示,無法回應是否永豐正因出售案遭金管會金檢,但金管會對金融機構進行金檢十分正常合理,若有不法或違規,無論出售案是否已經交割都應該查到底。針對外界「賤賣」的疑慮,薛經武表示,永豐在重訊都有清楚說明相關細節,此交易案實際上並無虧損。

永豐銀行去年七月以三點五億美元(約台幣一一四億元),出售美國子行「遠東國民銀行」給美國華商銀行「國泰銀行」(Cathay Bank),股價淨值比一點二倍。然而,金管會之後不斷收到指控「賤賣」的黑函,金管會多次發函永豐銀要求說明,但始終未收到完整答覆。金管會今年六月底暫停審理,出售案一度瀕臨破局。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國泰銀行擔心交易案破局,會為銀行帶來無形損失,且不滿為何在簽約後衍生諸多糾紛,因此找上美國參議員,透過外交管道向我方表達「關切」。巧合的是,金管會七月就准了交易案,並於日前完成交割。

永豐銀行原本估算處分利益廿點六億元,但最近公告受匯損影響,變成七月先認列五點九億元虧損。從賺錢變賠錢,讓賤賣的傳言更甚囂塵上。

由於七月十日輪到永豐銀行接受例行性金檢,為釐清真相,金管會展開對永豐銀行為期一個月的金檢,出售美國子行是否符合程序也成為檢查重點。

知情人士說,對於出售美國子行,永豐銀行內部一直存有兩股對立的說法。一個說法是指控出售價格偏低,另一個說法則是美國子行內可能有尚未曝光的利害關係人交易,涉及的人擔心賣給美國國泰銀行後,交易會曝光,所以一直對外放話,並透過黑函阻擾出售。

 
公股行庫育才 升遷加速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大型公股行庫加緊培養中堅幹部,年度考評通過升等員額激增,包括兆豐、合庫與台企銀,今年升等人數都比去年大增逾百,兆豐更創自家新高,升等達到700多人,以及時補充中堅幹部人力,避免在退休潮與人力汰換高峰,可能出現青黃不接問題。

大型公股行庫近年來均面臨戰後嬰兒潮人力退休問題,一方面加緊對外徵才、吸收新血,另方面在眾多資深人員、單位主管退休高峰下,加快升遷速度、盡速培養接棒人力,並搭配推行優退方案、調整人力結構,讓這些行庫的中生代有機會早點升等歷練單位主管;最近各行庫考評升等結果陸續公布,出現員額大增狀況。

兆豐銀行高層主管指出,多數公股行庫一年考評升等人數大約占其總員額的一成上下,兆豐也是如此,今年因考量退休人數增加,以及因應組織改造的人力需求等,除了增加對外徵才人數,內部人力升等員額也大增至700多人,約有14%左右通過,等於比往年增加了一、兩百人,尤其去年兆豐銀遭遇美國紐約分行重罰事件衝擊,不只總行,連分行的資深幹部也受牽動而掀起退休潮,升等人數增加也有利於補充相關人力缺口。

合庫銀主管表示,合庫銀員工數有8,900多人,每年升等人數會考量整體人力狀況,今年因為辦理優退了157人,因此考評升等人數也增加,從去年不到一成拉高到一成左右。後續還有單位主管如經、副理級調整,升遷人數還會再增加,但是優退方案目前仍是激動評估,並沒有予以常態施行的規劃。

台企銀在調整人力結構上相當積極,除了徵才召募新人額度倍增,以及開始推動常態性優退方案外,今年升等人數也增加約百人,達到500多人,占全行員工的12%左右。

 
心疾隨身 吳清友誠品當藥
記者陳宛茜、何定照/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有吳先生的貢獻在內;誠品不只是書店,而是內化成為台灣人的某種品質。」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前晚因心臟舊疾驟逝,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昨天受訪時形容他「用閱讀經營生命」,創造別人無法超越的傳奇。

至於記錄吳清友創辦誠品一萬天的新書「誠品時光」,原定今天舉行發表會,誠品宣布取消。

該書昨天上市,書中吳清友透露,卅年前之所以決心創辦誠品,是因為剛動完一場心臟大手術,發現這種心臟疾病將一生跟隨。面對一輩子無法擺脫的死亡陰影,吳清友決定追尋生命的本質,誠品書店正是上天給他的藥。

卅八歲那年,吳清友被確診為先天性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手術中心臟一度停止跳動。病前,吳清友便想開一間人文藝術書店,有音樂、畫廊、咖啡館和商場。

病後,吳清友對書店的想法愈發透徹。他認為,自己想做的不只是一家書店,而是讓人安頓身心之處。書、音樂、咖啡和畫,都是為了創造優雅氛圍,「優雅才有機會讓心靈感受到從容,進而享受被安頓的喜悅。」

當時,一位哲學系碩士員工,寫了一張卡片給吳清友:「吳先生,上帝因為要你服一帖藥,所以讓你先生一場病。」吳清友認為,這帖藥就是「誠品」。

吳清友在書中解釋「誠品」兩字的意義。「誠」是父親吳寅卯家訓,「品」則象徵「品味」,「人文、藝術都需要品味」。「品」也是吳清友的堅持—做事要有品質、為人要有品格。

 
接班誠品 吳清友女兒吳旻潔面對3挑戰
記者何秀玲、李至和/台北報導聯合報
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前天驟逝,誠品生活昨天召開臨時董事會,推舉吳清友之女吳旻潔接任董事長。不過獨當一面後,她馬上要面對三大挑戰,包括大陸市場面臨封殺困境、台灣如何再展新局、以及未來如何將台灣營運帶入新市場。

少了吳清友這個精神領袖,吳旻潔如何延續父親對誠品的理想與開創新局,讓外界注目。她第一個挑戰是已經布局的大陸市場如何開花?誠品蘇州店雖率先開幕,業績維持成長,但這幾年吳旻潔最常被問及的是「上海中心店到底何時開幕?」

誠品集團原本對大陸市場相當有企圖心,希望能在大陸主要一級城市布點,把誠品在書店與商場的複合式經營模式,輸出營運智慧財;不過在大陸展店受阻後,未來誠品可能轉向揮軍東南亞。

上海店最初預定二○一五年開幕,後來時間不斷延宕。今年五月吳旻潔說,開幕須配合房東期程。如今該店傳出遭大陸封殺,可能「換人做做看」;對此誠品生活昨天表示,此時不方便單方面發表意見。

目前誠品正籌備深圳店,面積三萬平方米(合九千零七十五坪),規劃明年或後年年開幕,是否也會延宕則是未知數。

她曾提到,未來誠品將開拓新市場,目前調研東南亞和日本,希望將台灣營運經驗模式帶入。日本因零售朝精緻化發展,找到適合合作夥伴是一大議題;東南亞新、馬具龐大華人市場,兩國要全進或二選一,也須審慎考慮。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