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出版者言】鄧小樺/二○四六,云胡不喜

聯副電子報
【udn 3C手機資訊報】提供您最新的3C相關新聞及消費情報,讓你輕鬆的掌握第一手的3C快訊。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0/28 第792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出版者言】鄧小樺/二○四六,云胡不喜
【書評|書信】李長青/時代的信,摯友之心

  今日文選

【出版者言】鄧小樺/二○四六,云胡不喜
鄧小樺 (二○四六出版社總編輯)/聯合報
鄧小樺。(圖/鄧小樺提供)

若非使命感,

那還能是什麼?

在台經營二○四六出版社已經十個月了。把九月新出的作家王璞回憶錄《故城故事》送到作者手上時,王璞向席間幾位身兼編輯的女作家說她「出書從來沒試過這麼快」,我笑笑當成讚美收下。我在香港文學館工作時,一年出八本書已是極限,這大概就是小型出版社的規模;而來到台灣,一起步就是中型出版社的一年十二本,這個量的跨度也指向層次的跨越,向我的體力與能力的限度挑戰。腦汁、視網膜、腎上腺素、多巴胺與皮質醇等等的揮霍,大概是這些構成了出版業的核心能源。

台灣的出版業較香港專業及具規模,而專業是有門檻的。繁複的行政流程築起密布的死線像邊境上的鐵絲網,篳路藍縷也要跨過去,就像二○四六現任的年輕台灣編輯莊淑婉初次竣工,把閭丘露薇小說《浮世薔薇》成品拿到手上時,情不自禁嘆息說,「喜歡見到書本人」。如果沒有這種由衷的快樂,在出版業的隆隆齒輪中是活不下去的。

當然還要有使命感。香港人比較低調,很少把使命感掛在口邊。但消耗生命而又只能勉強糊口的工作,還要一直以更高標準來鞭策自己,若非以使命感來延續,那還能是什麼呢——正在做出版的人們,你說是不是。

香港大離散時代播撒的種子

二○四六出版社的建立,乃是香港大離散時代所播撒的種子而成。起點是香港題材,姊妹出版社一八四一主打比較社科類,二○四六則偏重文藝與虛構,大概指「文學院那邊」的書。香港題材的書籍自二○一九年在台灣出版界有了比較鮮明的成績,一來是社會運動所催生的港台同命感,致令台灣本地的讀者對香港的興趣增加。而社運素來可以帶動較嚴肅的書籍閱讀潮,在苦難中連帶的是啟蒙的需求,在全世界的書店倒閉潮中,唯香港的獨立書店開得愈來愈多,社科類思想類歷史類的書需求增加,這在各出版社的業績表上應該都有反映——那數字是隱含著一些稀微的希望的。

而當二○一九年過去,在一輪港人遷台與青年在台就學的風潮中,我隱然覺得,這裡會有更多的空間給予故事與虛構。那些以個別角度去敘說的故事,以作者的風格去承托的作品,可以在新聞的客觀與數據之外,繼續疏通港台之間感知的紐帶,帶來更多複雜幽微的相互觀照,推移模糊那些人為的與政治的邊界劃分。在年初的書展講座上,春山出版的莊瑞琳提出:香港並不是台灣的外部,而是台灣的內部;因為在國際出版界的角度來看,台灣與香港本屬於同一個繁體書的巿場。實在是很有見地。

香港文學在台灣的出版素有傳統,如西西的作品由洪範出版,印刻一直有出版香港作家包括媒體人的作品(今年大作是李怡《失敗者回憶錄》),董啟章、馬家輝、鍾曉陽、謝曉虹、韓麗珠、廖偉棠等的作品也在台出版而獲佳績。因為台灣的文學獎與書獎傳統堅實,以往不少香港作家都是因得獎而獲得在台出版的機會,猶如登入殿堂。不過在二○一九後增加的在台出版港人文學作品,則增加了一些流離的性質,我的比喻是殿堂加入街頭的氣質。涉及香港的抗爭與離散之書寫,如今會在台尋找出版機會,而韓麗珠《黑日》、鍾耀華《或者時間並不站在我們這邊》之獲得書獎,更對隔岸的香港文學界造成鼓勵。到得近年沐羽《煙街》、梁莉姿《日常運動》、《樹的憂鬱》、逆彌《蓋層紀》等等的出版,更見香港青年創作者在離散與滅聲狀態下對台灣出版自由的嚮往與倚重。

公共的祕密文化

二○四六也在上述的大潮中奮力攢動,我們有自己的故事。一個新生的出版社,一邊摸索學習,搶作者自然落於下風,幸好我在香港受到不少作者信任,離散的板塊移動也會把一些作者送到我面前。二○四六的諸本書,不少是在港一時無法尋找到出版社的,明明是知名作者,寫的也是香港以前常有的題材——有機會照顧這些書我都是感到榮幸的,但一開始總會先惋然嘆息,怎麼這個都不能出。社運抗爭、文革、六四等等,本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可能只是生命日常的一部分,開明時甚至有一整個文類寫這些,政治鐘擺盪回去時又變成了「公共的祕密文化」(culture of public secrecy)。

小時候讀馮青的詩〈聊齋〉裡有兩句很記得,「如果乍遇便想起薄倖/故事變得好煩人」。如果提筆便想起紅線,那書寫也會變得好煩人。出版的自由保障一個地方的精神層面之穩定,一旦不存則菁英出走、魂魄流失。讀《出版島讀》中看到台灣禁書年代時不但文句要刪改,作者譯者的名字都會匿名或修改,寧不嘆息同感其悲,現在也有出書而版權頁全筆名的。而紅線的性質自然是摸不清看不透,以增加其恐懼陰影;而又通常毫無理性偏向荒謬,因為這樣方能彰顯權力。

將中港台的文學脈絡連結起來

然而依我所學,文藝應該在政治以外尋找自己獨立的生命;二○四六也不靠「禁書」作招徠,做文學書要堂堂正正地以文學的方法做,不迴避政治也不作政治的附庸。書腰書背,掛名推薦,都以文學先行。而我又極投入在台灣出版業的專業要求中,比如為書尋求序與推薦,本來不少香港作者都會低調免去,但我們興興頭頭的堅持做,作者們為幫助新生出版社也配合,像羅貴祥《夜行紀錄》找到王德威寫序和史書美推薦、周蜜蜜《亂世孤魂》找到陶傑寫序、陳冠中《又一個時代》找到董橋推薦、周漢輝《地納於心》找到鴻鴻和廖偉棠寫序、王璞《故城故事》找到鍾玲寫序等等,其中都有洋洋暖意,我說出書就當是離散時代的重聚。

而借出版將中港台的文學脈絡連結起來,更是一大樂事,我每每把書推給楊佳嫻請她推薦,然後她說「真的好看」我就樂不可支;閭丘露薇與張惠菁的上海因緣背後有很多參差的對照,借《浮世薔薇》出版而鉤出來;均是素未謀面,顧玉玲願意推薦周漢輝《地納於心》是因為基層關懷,洪愛珠願意推薦王璞《故城故事》是因為飲食門道,均出於摯誠同道。這裡無法一一列舉,我真是每一個推薦背後都心中自有一個小劇場,乍遇初見本應云胡不喜。而且,台灣名家的推薦真的會有助打進台灣巿場——這證明了台灣的文化社群的專業凝聚力仍可以穿透巿場消費機制。

「二○四六」誕生十個月,故事如何概括?我有時打趣,我們的男作者作品都偏陰柔,總是讓女性與弱勢說話;而女作者則傳達獨立的性格與思想,賢妻良母如周蜜蜜也是柔中帶剛,閭丘的小說女角總是在思考,而王璞敘事中常常掉臂獨行一意只要讀書寫作——而且她們總是去好多地方,地理跨度極大。這樣的形態,對於台灣社會來說未必是最主流,但可否做一個理想的他者?我並不覺得台灣與香港有必然的對立劃分,因為我本身就從台灣吸收過很多。因此我不但想像著台灣讀者會接受二○四六所出的書,我還想像著會有台灣作者願意傾近這種邊緣、離散、獨立而傾向連結的性格,把作品給我們出版。在隆隆的出版齒輪中,我們還是相信有想像就有可能。


【書評|書信】李長青/時代的信,摯友之心
李長青/聯合報
《楊牧書簡Ⅰ:致瘂弦》書影。(圖/洪範提供)

推薦書:楊牧《楊牧書簡Ⅰ:致�憬間n、�憬間m�憬雅捔甜飽G致楊牧》(洪範出版)

書信在某個程度上,適足以反映寫者性情與思想;儘管,仍與預期會公開的文類(如日記體散文,抑或爾雅版作家日記系列)有所不同,然而透過信件交通之內容話語,仍有機會讀到其中若干成分「隱藏讀者」(the implied reader)的意趣,甚至,有時也表露了些微「隱形作者」(implied author)的心跡。

書信裡的(內隱)心念與(外顯)言談,常介於若有似無間,或曰(集體)潛意識。這也許如楊牧(1940-2020)自己1966年給�憬間]1932-)信中所說的:「多來信。一年以後我們一人保存一束對方的信,整理起來,也非常有意思的。」26歲時楊牧此言,或可視之偶發心理,讀者卻也可肅然以觀。

兩個(長年)住居不同國度或地區的至交,在(還)沒有網路且越洋電話異常昂貴的年代,憑藉一封封手寫信(與必要時的傳真),維持著不易的繫聯。讀信可知,楊牧與�憬黍p絡事項竟如此多樣,面向亦廣。比如刊稿與版面商榷(�憬階D事之《幼獅文藝》與《聯合報》),比如刊物專輯主題發想與討論(�憬隄O《創世紀》鐵三角之一),比如航寄書籍、剪報、雜誌、錄影帶(《倩女幽魂》、《笑傲江湖》)、菸灰缸與茶葉(凍頂烏龍),甚至金錢方面(稿費或版稅)暫轉(匯)事宜(現金或支票),處處可見兩人堅實友誼,互訴互助,也互信互賴。

比之上述事項更顯主軸的,是兩人之間許多「溝通」;溝通是梳理、疏導與疏通,同時也有「使彼此融會或通連」之作用。兩冊書信集始於1960年8月,終於1997年4月,時代巨輪複沓著社會影響,無人能置身事外,如1979年12月美麗島事件(高雄事件)與1980年2月林宅血案,兩人信裡慨然,亦有作品產出;而在漫長幾近四十年通信歲月中,兩人溝通最多者,約莫出版與文事。

一、出版事業。兩人書信中多次談及出版相關事務,此即葉步榮、沈燕士、�憬飩P楊牧共同合資創辦的「洪範」(1976-);無論書系闢建、書市定位、洪範調性、封面、發行、作家人選甚至資金籌措等諸多議題,魚雁往返中每見熱烈討論,胸臆颯爽直陳。例如1976年9月�憬項僩赤物H中提到:「洪範的第二批書款,我建議以貸款方式籌措,公司吃一點利息,等我家喘過這口氣,再談『增資』,你以為如何?」楊牧覆信:「我今天已寫信給步榮,暫不增資,逕行貸款再說。我也把第二批書的計畫寫給了他。」又如1977年2月楊牧告訴�憬間u步榮要我寄這份『損益表』給你看」,皆不脫資金運籌與經營實務。商業有其不同於文學典論之邏輯機制,必也亦步亦趨。

至於為洪範覓人出書,更見篇幅,如商討林以亮、朱湘、劉紹銘、吳魯芹、鄭愁予、紀弦、顏元叔、余光中、周策縱等人選,或如對於《戴望舒卷》、《葉珊散文集》、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中譯本、但丁《新生》中譯本等交換看法,皆可從中得見兩人文學品味/位與詩觀。楊牧更曾在不同信中向�憬飪D出對阿盛、劉克襄、渡也、七等生、楊澤等人或作品之欣賞。

二、文事際遇。兩人皆為台灣文學史重要人物,楊牧詩散文雙傑,復有學術地位,蔚然大家;�憬陲Y時代/一代重要編者,緊密牽動文壇詩壇,涉處文學圈核心。兩人文學志業上最大交集在於詩,兩人在文學史裡最突出的角色也是詩。理性一面楊牧思深學術,�憬飯�密編輯,感性一面則同抱持守詩業,兩名詩人因而互有傾訴也時有自負:

「我感覺寫作是美麗的,而活動(開會等等)是醜的。」(�憬�1967年5月信)

「學問是重要的,要做偉大詩人簡直不可以沒有學問。這次來美,這方面對我的刺激是相當大的。我在語文上吃了很大的苦,其中也有羞辱,我在班上有一種沉默的傲氣,漸漸地他們已知道我並不簡單。」(�憬�1967年9月信於愛荷華)

「今天我收到○○○信,諷刺了我一頓,朋友一場,如此尖刻,使我很是黯然。」(楊牧1969年1月信)「此生我絕不再入任何『社』,我要做獨立的詩人……(中略)我尤其討厭寫詩論,因為我不懂詩論。」(楊牧1970年2月信)

除了以上兩類話題,生活與家庭亦有不少,信中少聰、盈盈與橋橋時常被提及。此外,也有摯友至交的幽趣小語,例如敘及林泠才情與聲音好聽,或是想剃光頭(楊牧),或是對眾人合編刊物已感厭倦(�憬間^,以及兩人時相品評各家詩人文風,個性為人,字裡行間無不坦誠亦多可愛;儘管葉步榮在這兩冊書末的「編校說明」表示,整理出此批信件「偶有不宜示人字句,以叉號替代或予刪節;未便揭露的時人,打圈隱其名」,唯書中仍有多處人事,直接載出,益顯兩人性情與交情,更讓讀者得以探看時代深明/鳴的心路景影。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