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證件年齡60歲、身心卻在40歲!剖析「最有錢,卻最被低估消費力」的一代

若無法正確顯示 請點選這裡查看

最新出刊報

1880期|2023.11.23


曠文琪

商業周刊 內容長

「現在六、七十歲的人,不管是體力或心理年齡,其實都跟四十歲差不多!你可以稱呼他們新四十族群。」

alive資深主編曉翔在一次內部會議提及。

大家紛紛點頭贊同!

蘋果的庫克六十三歲,今年得到奧斯卡影后的楊紫瓊六十一歲,同齡的還有影星湯姆.克魯斯,全球最年長程式設計師若宮正子,六十歲才開始學習上網。當大家以為六十歲就要退休熄火時,卻有人越活越壯闊、自由。

這也是我們稱呼他們為「壯世代」的原因。當人生餘命變長,如果你只是想遊山玩水,偶爾上上社區大學課程,就從退休年齡一路「撐」到老死不無聊,難度真的很高。

畢竟,這個人生第三階段的長度,比你我從小學到大學的時間還長。但我們多數人在退休前只盤算金錢新關係:我要如何存夠多的退休金,才不會老了無法存活,卻忽略了其他新關係也同等重要。

它包含居住新關係、消費新關係、人際新關係、職場新關係等。

比如,我以後想跟誰住、住哪裡?

離開同事圈後,我未來要(能)跟誰來往?我想建立怎樣的人脈圈?

我其實還想跟社會連結,可以做什麼工作,繼續發揮影響力,但又合乎體力限制?

這些新關係,可能偶爾會在你腦中飄過,但卻從未被當作重大事項,審慎評估。

但就如同企業轉型,人趁最有資源的時候盤點試錯,才能做出最合適的抉擇,一旦隨波逐流,你的人生第三階段可能只剩下:養生、養病、養老三個關鍵字。

主筆郁萌、和懋與自明在這期報導中,對壯世代有截然不同於過去的觀察。未來,商周會持續關注這個議題,除了因為這群人是台灣最有錢,但最被低估的一個世代;更關鍵的是,你我看待他們的態度,正決定台灣走向超高齡社會後的結局,何以至此?請見本期封面故事的報導。

「我們此刻對衰老的觀念,就是對自己未來生活的預言。」跟您分享文中我最有感的一句話。



專題報導


不可錯過


限時免費讀







立即下載商周Plus APP,隨時獲取新知識!

此郵件是系統傳送,請勿直接回覆

商周官網 | 客服中心 | 取消訂閱

Copyright © 1999-2023 Business Weekly a division of Cite Publish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周聯絡處: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2樓
客服電話:(02)2510-8888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8:00 (例假日除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