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在一年前,我們還難以想像世界會變成現在的樣子;這使得企業領導人必須倉促地進行調整。無國界世界的神話,已開始崩塌。美國和英國這兩個開放市場的傳統支柱,正在搖晃,而中國正把自己定位成全球化最堅定的捍衛者。2016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震驚歐盟,而美國隨著總統大選的進展,有關全球化的新聞報導變得愈來愈負面。 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就職美國總統一星期之後,貿易戰爭的恐懼情緒突然竄升,《經濟學人》(Economist)刊登一篇名為〈全球企業撤退潮〉(The Retreat of the Global Company)的封面故事,文中宣稱:「過去三十年最重大的企業理念深陷泥淖,而規模優勢和……套利已經耗損。」奇異(GE)董事長暨執行長傑佛瑞.伊梅特(Jeffrey Immelt)也在談論該公司從全球化轉往在地化的「大膽轉向」。 但在這個不確定的時刻,大舉從全球化撤退,對企業真的是正確的做法嗎?或者,如果沒有收拾行李回國,他們是否應該把專注於在地化,也就是在銷售產品的地點生產、甚至是創新,當成最好的策略選擇?至少,我的研究結果顯示並非如此。還記得十年前,企業領導人認為世界正在變成「平的」,而不受國界限制的全球企業,很快就會主宰世界經濟。事實證明,這種過分誇大的言論是錯的。今日面對新保護主義者的壓力,而大喊要從全球化大規模撤退,同樣也是過度反應,過度轉向相反的方向。對於全球化的狂熱,雖然有一部分已轉趨悲觀,特別是在美國,但全球化尚未經歷嚴重的反轉。即使真的發生了,也不能稱之為全球化的終結:錄音機上的「倒帶」鍵和「停止」鍵,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全面撤退,或是過度仰賴在地化,會阻礙企業運用各種目前仍然有效、未來也會持續有用的全球化策略,跨越疆界和距離來創造價值。今日的動盪情況,使得多國籍企業有必要略微調整策略、組織結構和社會參與方式。本文的目的就在釐清一般對於全球化正在改變(與沒有改變)之處的普遍誤解,並提供指導方針,協助領導人決定在哪裡競爭與如何競爭,以及檢視多國籍企業在這個複雜世界中的角色。 全球化走向 對全球化的未來產生的質疑聲浪,在2008到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開始浮現。但隨著總體經濟情況改善,這種陰霾被晦暗不明的各種觀點取代。例如在2015年,短短三個星期之內,《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就刊出羅柏.薩繆爾森(Robert J. Samuelson)的〈以曲速前進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at Warp Speed),以及編輯部執筆的文章〈全球化的終結?〉(The End of Globalization?)。 面對這種模稜兩可的情況,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檢視數據資料。為了解全球化的實際演變,我和史帝芬.奧特曼(Steven Altman)匯整了兩年一次的DHL全球連結度指數(DHL Global Connectedness Index),該指數追蹤國際貿易、資本、資訊與人員的流動(見表:「全球化並未陷入反轉」)。這個指數裡對企業最有意義的兩個構成要素,就是商品貿易與外國直接投資,這兩者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受到重創,但在那之後就都沒有出現類似的衰退。2015年貿易大幅下滑,但幾乎純粹是受到價格影響,原因是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和美元升值。更新後的資料顯示,2016年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部分是因為美國打擊稅負倒置(tax inversion)。完整的2016年資料目前還無法取得,但納入考量人員與資訊流動之後,或許會強化全球化程度持平、甚至提高的結論。...【閱讀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