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灣聲樂團》的演出,毫不誇張地說,我覺得上帝給四面楚歌的台灣音樂開啟另一扇門窗。首先,他們在現代編曲與古典音樂的融合功力上,展現了驚人才氣,不但賦予台灣鄉土歌謠一個可以與巴哈或貝多芬平起平坐的可能性,也讓它們擺脫了鄉土俗氣的同時,卻保留了鄉土活力;其次,他們很清楚如此上善若水、世界皆然的古典音樂形式,或可使台灣的軟實力以一種溫柔敦厚的方式,找到與全球市場的新共鳴。
「以古典音樂為平台,以台灣文化為主體,讓台灣的聲音與全世界接軌。」正是傳藝金曲獎最佳作曲人李哲藝所創《灣聲樂團》的初衷,他歷經廿年的奔走醞釀,期藉由《灣聲》的出現,能夠用跨越民族、語言與國界的音樂符號,將台灣作曲家的創作,以及以台灣素材為主的旋律做一番重新詮釋,扭轉大家對於台灣本土音樂的偏見外,也讓全世界都能聽見屬於台灣的最美聲音。
《灣聲》更期待這屬於台灣的聲音,能率先傳唱到海峽彼岸,所以正籌畫於二○一八年舉辦一系列巡迴音樂會—《琴繫四海》。民謠民歌是一鄉一地最富情感的音樂形式,如果超越疆界的民謠民歌能在台灣開花結果,廿一世紀的台灣將更有機會成為地球村概念的福地之一。《琴繫四海》音樂會第一站先登陸對岸,希冀匯集台灣傳統歌謠(如望春風、草螟鬥雞公等)、大陸各地民謠(如鳳陽花鼓、小燕子等)與華人共同經典(茉莉花、何日君再來等),並邀請當地音樂團體或素材作品一同演出,例如在崑山用崑曲、北京用京戲、廣東用粵劇等,成就一場別開生面的以樂會友,懷帶著淺淺鄉愁與濃濃善意,為兩岸人文音樂交流盡一份虔誠心力。
我也十分認同這一份虔誠心力,因為沒有人比我們這些在世界闖蕩的台商更清楚一項事實:「台灣的聲音需要被聽見」,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層面上,我們都需要以一種更加婉轉迂迴的方式,在兩岸競合與全球舞台上尋找台灣的柳暗花明。尤其李哲藝奔走醞釀《灣聲》的廿年間,也正是台灣軟實力不進則退的廿年,希望《灣聲》能以結合鄉土與創新的古典音樂為載體,逆流而上地將台灣的聲音傳唱到對岸乃至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長久以來,相信你我都聽過許多關於如何活化台灣本土文化或是爭取進入世界行伍的高談闊論,然而在實際執行上,卻總是因為內容貧乏或政治敏感而寸步難行。終於,我們等到了《琴繫四海》計畫,其內容深度無庸置疑更不涉及政治議題,只不過從夢想發起到築夢踏實,尚待各路知音的積極響應與熱心牽成,才能成全這個讓台灣聲音能傳唱大陸各地、華人世界與世界舞台的最美初衷。
我不是李哲藝的經紀人,只是台灣音樂的愛好者,誠摯希望越來越多人加入《灣聲》的知音行列,讓真正美好、鄉土不土的台灣之聲被全世界聽見!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