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信貸財務危機一度引起全球市場恐慌,在瑞士中央銀行介入撮合下,瑞士銀行最後以30億瑞士法郎(約折合新台幣990億元)出手收購瑞信。讓投資人傻眼的是,這場收購中有一個附帶條件:價值16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5,300億)的額外第一類資本(AT1)債券將被註銷,債券瞬間變成壁紙,讓投資人將損失不貲。
大多數人對額外第一類資本債券較陌生,此種債券源於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國際清算銀行為了強化銀行資本結構,2010年提出新版本巴塞爾資本協定,該協定較以往更加從嚴認列合格資本,其中第一類資本(Tier 1 Capital, AT1)包括第一類普通股權益資本(Common Equity Tier1 Capital, CET1)與AT1;其中,銀行發行長期債務工具附有轉換普通股條款者方可列入AT1,由於此種債券在銀行發生危機時,具有增強銀行自有資本的功能,故被稱為應急可轉換債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簡稱CoCo Bonds),最大特色是觸發條件的設計:如果銀行發生危機,造成資本減損導致資本適足率大降,且低於某一特定水準(例如8%)時,銀行可透過發行的CoCo Bonds轉換為普通股,來增強銀行的第一類普通股權益資本,提高其吸收損失能力,或將CoCo Bonds本金全部/部分減計或註銷,來降低銀行負債規模,提升償付能力。
CoCo Bonds和國人相對熟悉的可轉換公司債比較,相同處是都可轉換成發行公司之普通股,最大差異處在於觸發條件,可轉換公司債的觸發條件為普通股的股價是否大於事先約定的轉換價格,如果是,則債券投資人將有誘因將其轉成普通股來獲利。一般CoCo Bonds的觸發條件為發行金融機構之資本適足率是否低於某一特定水準,如果是,CoCo Bonds將強制達成普通股,債券投資人將轉成股東共同承擔發行金融機構之損失。
據Deallogic統計,全球CoCo Bonds年發行量於2019年達到最高峰共計近1,520億歐元,之後逐年遞減至2022年約685億歐元,其中以歐洲及中國發行量最大。根據AFME Prudential Data分析,大部分CoCo Bonds都被歸類為高收益債且信評則大多為BBB級至BB級,投資風險相對高。
據報載,3月22日金管會盤點,有五家銀行的財富管理客戶持有瑞信CoCo(AT1)債券約16億台幣,惟投資人透過投信投資之CoCo債券金額多少尚待清查。事實上,金管會2021年底鬆綁基金投資範圍,不限債券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平衡型基金、或多重資產基金等,都可以投資在CoCo Bonds及具損失吸收能力(Total Loss Absorbing Capacity;TLAC)債券。據報導自開放以來,投信投資於這類型債券金額已逾2,000億元。金管會開放多元投資商品是好事,惟需強化對此類商品的監理,以風險基礎來落實風險控管。
CoCo Bonds具有相當高的投資風險,此次國人持有將被註銷的瑞信CoCo債券金額似乎不高,然全球CoCo Bonds整體發行金額龐大,且主管機關在政策上也支持開放此類商品,金管會應藉此次瑞信倒閉事件,做兩件事:其一,全面盤查國內所有金融機構投資在全球金融機構所發行的CoCo Bonds及TLAC債券之總金額;其二,未來在金融機構進行壓力測試時,將此類投資商品單獨拉出來做測試,以預防未來若發生全球金融機構倒閉傳染事件,對台灣金融機構的衝擊。
由瑞信倒閉事件中,瑞信所發行的AT1債券遭註銷,金管會須藉由前車之鑑,在推動開放國內金融機構(尤其是投信)得投資應急可轉換債券的同時,亦應強化對此類商品的監理,以落實風險控管,才得以在開放投資商品及風險控管間取得平衡,也得以提前防範未來若發生全球金融機構倒閉事件,對台灣金融穩定性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