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蘇納克宣布七月四日舉行國會大選,這場大選無論誰贏,都得面對英國經濟困境。
這個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受到二○一六年脫歐、新冠疫情拖累,二○二二年俄烏戰爭又帶來能源與食品價格飆升的衝擊,英國疫後經濟成長率名列G7末段班,只比因能源飆漲影響工業產出的德國好一點。
路透報導,經過這些衝擊,如今英國民眾荷包大受影響。英國中等收入民眾現在比德國同樣階層的民眾窮困百分之廿,也比法國中等收入民眾窮困百分之九。
二○二二年通膨失控高峰期,英國通膨率一度飆到百分之十一,創四十年新高。這導致民生物資和能源等各項物價全面大漲,當時傳出許多收入較低的英國人為了省錢買食材,冬天忍耐受凍盡量不開暖氣。
今年第一季英國經濟成長略見起色,但國際貨幣基金預估,今年英國經濟成長仍然只有百分之零點七。
二○一九年,保守黨時任首相強生以「完成脫歐」為號召贏得英格蘭南部年輕人和北部藍領支持,在當年的國會大選大勝。然而,保守黨治下的英國經濟不但未因脫歐而起飛,強生本人更是鬧出在疫情封城時開趴的「派對門」醜聞。繼任首相特拉斯推出的減稅措施,導致英國公債和英鎊價位暴跌,迫使特拉斯十天後收回成命,她本人也只當了四十四天首相就閃電下台。這次風波,更讓選民認為保守黨經濟施政堪稱無能,保守黨支持度也因此跌落谷底,至今未見起色。
支持度低迷之際,外界原本預期要到十月、十一月再行選舉,蘇納克卻決定七月舉行,是一九四五年以來首次。有何盤算?
政府內部人士透露,蘇納克認為,經濟環境不大可能比目前更顯著改善,紐約時報說,下半年英國通膨料將再次反彈回升,加上他推動移民轉安置非洲盧安達的計畫七月上路後恐引發反彈,提前選舉利多於弊。
政治新聞網Politico.eu分析,英國四月通膨年增率下滑至近三年來新低,消費者物價指數降至百分之二點三,移民轉送盧安達計畫尚未發酵;將於六月中登場、為期一個月的二○二四年歐洲國家盃足球賽盛會,英格蘭有望繳出佳績,七月四日適逢八強賽前夕,分析稱,蘇納克肯定認為「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