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0年前,相信很多人在出遠門或出門時間比較長的時候,都會擔心行動電話的電力不能持續那麼久,這種憂慮直到行動電話的電池效能及容量提升、以及行動電源的日漸普及,才逐漸解決;即使在出門的時候才發現忘了充電,只要帶上行動電源還是可以輕鬆出門。如今,這種憂慮又在電動車用戶或電動車潛在用戶上重現,而且有一個專有名詞「里程焦慮」(range anxiety);有報告分析,這種里程焦慮正是阻礙電動車市場發展的主因之一。然而,同樣是對電力不足的憂慮,對行動電話電力不足的解方是否可以套用在電動車上?在某些方面還真的是可以互通的。
里程焦慮(range anxiety)是指電動車駕駛認為車輛沒有足夠的續航力抵達目的地,對其在路途中拋錨的擔心,主要發生在純電動汽車上。里程焦慮一詞最早出現在1997年《San Diego Business Journal》的一篇文章中,用來形容 GM EV1 司機的一種擔憂。[1]其後,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LLC)於2010年7月6日對「RANGE ANXIETY」一詞於USPTO提出商標申請(圖1),屬於服務商標 (service mark)類型,聲稱此標示是為了「促進公眾對電動車輛能力的認知」[2]。然而,此商標於2010年10月19日公告後,申請人即遞出放棄請求,最終此商標於2011年1月27日公告被公告廢止。然而,於2020年3月5日,Murdock, Michelle以個人身份對「Range Anxiety」一詞於USPTO提出商標申請(圖2),同樣屬於服務商標類型,也同樣聲稱此標示是為了「促進公眾對電動車輛能力的認知」。該商標於2020年6月30日公告,2021年5月11日註冊,目前為有效狀態。
里程焦慮的形成
早期的電動車因其充電後的實際行駛里程有限,駕駛經常發現電池充滿電後,行駛里程最多只能達到 70英里,儘管車商聲稱可以行駛更長的里程,但事實上實際里程數都低於車廠所聲稱的數字,長久的刻板印象影響了駕駛人的信心,在某種程度上即使現在許多車款的續航力已提升至可應付日常通勤所需,駕駛人的對電動車的續航力仍有疑慮。
要消除里程焦慮,首先要做的第一次事是拋棄固有的成見,重新審視現今電動車的續行力。究竟在2024年的今天,電動車的平均續航里程是多少?隨著鋰電池的技術及品質有顯著改進,電動車的續航里程也隨之提升;現在有許多客用輕型電動車一次充電即可行駛 200 至 300 英里。要知道從台北市到高雄市約300公里,換算下來約186英里;換句話說,只要充滿電,從台北開到高雄續航力是綽綽有餘的。
以下是一部分已上市的電動車車款,預估續航里程均超過 200 英里:
(1) 奧迪Q8 E-Tron – 204至218英里
(2) 雪佛蘭 Bolt – 259英里
(3) 福特電動野馬Mach-E – 211 至 314 英里
(4) 福特 F-150 Lightning – 230 至 320 英里
(5) 現代KONA電動車 – 258 英里
(6) 日產Leaf – 149 至 212 英里
(7) 特斯拉Model 3 – 220 至 334 英里
(8) 特斯拉Model Y – 303 至 330 英里
(9) 福斯ID.4 – 215 至 324 英里
雖然以上所示均為車商聲稱或預估的續航力,而現實駕駛條件會影響實際的可續航里程數;但不管如何,現在電動車之續航里程明顯高於早期的電動車車型。假設使用者每天需要通勤往返台北新竹,等如一天約需行車80英里 (約130公里),以現在電動車的普遍續航力,即充滿電至少可行駛2天。而據統計,歐美地區人民平均每天行車約為43英里 (圖3)[3],即一次充滿電可連續開5-7天。
從以上數據觀之,好像只要不是橫越撒哈拉沙漠,應該都可以順利到達目的地或至少是下一個充電點。然而,對電動車的里程焦慮仍普遍存在,究竟是為什麼?有沒有解方?
究竟在焦慮什麼?電池容量越大越好?
為了針對里程焦慮提供有效解方,英華達 (南京) 科技有限公司資深顧問馬斌嚴在今年4月TAIPEI AMPA車電展的專題演講中提出了他的看法。
「里程焦慮」這個名詞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回想過去的汽車發展史,過去我們在開汽油車的年代,沒有人會討論里程焦慮這個問題;但當我們開始講電動車的時候,從電動摩托車開始,到電動汽車,人們便開始一直討論里程焦慮的問題。因此,很明顯里程焦慮與電動車有很大的關聯性。
那里程焦慮的生成原因是因為續航力不足嗎?馬斌嚴認為不盡然,他表示如果只是續航力不足,那為什麼不直接講續航力不足就好,而要講里程焦慮?因為里程焦慮真正在講的是補能的不方便。「我們試想一下,以前在開汽油車的時候,只要開到加油站,不管是台塑還是中油的加油站,不管開進口車或是國產車,都一定可以加得到我們要的油量,所以沒有所謂的里程焦慮。」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57期:生技產業面臨兩大挑戰:專利到期衝擊營收、創新赤字待解】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