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超載無處不在,從不間斷的新聞,到持續湧入的電子郵件。作為這些大量垃圾資訊接收端的人腦,也就是你的大腦,彷彿包括下列配備:能吸收資訊的吸塵器、短暫記憶的收納箱、整合資訊的攪拌機、儲存長期資訊的記憶庫、丟棄資訊的垃圾處理機、特別的回收再處理機器。若想管理資訊超載,最關鍵的做法就是有效利用上述的所有功能,而若只是用你的大腦,把待處理清單上的事情劃掉,真是大材小用,浪費了這個非常複雜的人腦機器。但很少有人養成讓大腦發揮最佳效能所需的習慣和生活方式。 管理資訊超載的核心,是知道該用哪一種功能,以及如何與何時使用。下面六個原則,告訴你如何在忙碌的工作日當中,以有利於大腦健康的方式,來管理資訊超載。 設定吸塵器: 如果你讓大腦吸塵器維持在預設功能,它會把路上碰到的所有資訊都吸進來。你必須微調它的回饋設定,從「全球」調成「在地」。 在地回饋是指反思剛剛發生的事,全球回饋是指反思先前所有的活動。訓練大腦進行在地回饋,它就能更有效率地同時處理多項工作,管理更多資訊和進行更多工作。所以,如果你有一堆工作要處理,就先進行「不專心的」短暫休息。在這段休息時間,記錄你最後完成的那件事,單純評估它進展的情況,以及它和下一個工作的關係。避免思考一整天的工作。 為收納箱設置過濾器: 短期記憶就像裝滿想法的杯子,是有極限的。所以,當有不需要記得的東西占據記憶杯空間,或是讓你分心時,格外令人困擾。因此,你必須過濾一整天的資訊。你可以採用兩種做法:主動與被動。 「資訊過多」是一種自我談話形式,可進行被動過濾。它傳送訊息給大腦,叫它不要吸收剛剛聽到的事情。主動過濾是為大腦做好準備。不要等到資訊過多的那一刻到來,而是預先為大腦做好忽略過多資訊的準備。例如,臉書網頁的訊息通知聲,是你可事先就決定忽略的事,或者,你也能關閉電腦的通知提醒。 打開攪拌機: 你可以連結一些想法,以便為大腦清出空間。連結想法時,能把想法配對,你的大腦就可以處理更多資訊。人在專心的時候,大腦處於「收集」模式,而不是「連結」模式。你必須在一天之中穿插不專心的時間,來打開大腦的連結迴路。 當你面對太多資訊,應做反直覺的事,也就是那天要增加額外的工作。但這個額外工作必須有趣,以便打開你的連結迴路。例如,走路讓你的想法「長出腳來」,這能促進連結與創意,而在室外走路又勝過在室內的跑步機上走。...【閱讀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