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聯合報社論/藍白難合,問題在心態,不在民調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爸媽的育兒神器、育兒神隊友【育兒生活Mombaby Lifestyle】,讓爸媽輕鬆自在,寶寶開心成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0/02 第556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農業部的黑色荒謬劇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藍白難合,問題在心態,不在民調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科技監控 金融犯罪有效防逃
民意論壇 副閣揆有赴立院備詢義務
重構制度 解衛生所醫師荒
交通新制應進階智慧執法
台海衝突論 美動機何在
「神入」中共世界觀 正確解讀訊息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一場大火 燒出當代公司治理核心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農業部的黑色荒謬劇
黑白集/聯合報
進口蛋風波宛如八點檔連續劇般,毫無冷場地狂燒了一個多月,近日農業部更提告上網貼出「綠蛋」照的民眾,警方也配合演出,辦案超音速。涉嫌教唆蛋商改標的農業部與中央畜產會,本身就該被調查,但檢調遲遲沒動作,結果農業部與畜產會竟先對民眾提告,還有比這更荒誕的事嗎?

農業部提告理由是,因不實言論及錯假訊息流傳,造成民眾緊張恐慌。問題是,民眾對進口蛋信心崩盤,不是因有人貼出綠蛋照,而是農業部與畜產會的資訊不透明,畜產會寧可被北市府連續開罰也不肯交出進口蛋製品流向清單,正是這種遮掩作法,才導致人心惶惶。

但更荒謬的是檢調,雖已有六個地檢分案調查,多是地方政府積極查察,檢調處於被動。進口蛋關鍵的角色:超思、農業部、畜產會,檢調迄今不動如山。對比過去南檢破獲「黑心澱粉」案、彰檢查獲頂新飼料油案,為民眾食安把關,本應主動偵查犯罪的檢調,現在卻成了不告不理的法院,難怪被嘲諷是政治工具人,只看政治風向與顏色辦案。

上月陳吉仲請辭生效當天,台灣高檢署舉行一場「加強打擊境外茶混充台茶」記者會,台高檢檢察長張斗輝對「境外茶混台茶」侃侃而談,當被問及「境外蛋混台蛋」卻快閃避答。檢調為何如此消極,這一幕一葉知秋。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藍白難合,問題在心態,不在民調
社論/聯合報
二○二四大選即將進入百日倒數衝刺階段,四位主要總統參選人民調支持度維持階梯隊形前進: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持續領先,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和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在伯仲之間,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如果加入戰局則殿後。但各種民調都顯示,賴清德的聲望,不敵民眾對下架民進黨的渴望;如果藍白合,就能改變隊形,超越賴清德,下架民進黨。問題是,投票日近,整合路遙。

此時回顧廿年前的「國親合」,或許於今日政局仍具參考意義;甚至就當前兵凶戰危、民心望治的情勢來說,眼前的「藍白合」,應比當年的「連宋配」更迫切。

二○○三年二月十四日,國親兩黨主席連戰與宋楚瑜舉行「連宋會」,兩人簽署「國親政黨聯盟備忘錄」,以行動促成二○○四年在野聯盟。連、宋早在選前一年多就醞釀整合氣氛,而國親政黨聯盟備忘錄也達成三大共識:一、推動黨對黨的合作,共組國親政黨聯盟;二、正副總統搭配,宋主席尊重連主席意見;三、兩黨將合組聯合執政團隊,以解決台灣的經濟與兩岸等重大難題。在野整合不是只喊口號,更要展現實際行動。

「連宋會」當天正好是情人節,外界喻為國親兩黨政治聯姻。願意屈居副手的宋楚瑜強調,人民心中所想的,就是讓國親能真正結合、台灣能真正結合的力量。現在距離二○二四大選剩一百餘天,人民心中所想的就是下架民進黨,也支持藍白合,但藍白卻還在隔空嗆聲。民心望治如昔,但政黨氛圍大異。

時空環境大不同,導致「連宋可配,藍白難合」。國親因為前總統李登輝情結而分裂,但兩黨系出同門,儘管宋楚瑜民調高於連戰,但國民黨實力大於親民黨,且二○○○年首度政黨輪替的空前壓力,內外環境逼得泛藍不得不合,連宋配可謂順水推舟。反觀如今國民黨頻為藍白合敲邊鼓,民眾黨則欲拒還迎,時見反覆;事實上,如果沒有足以服眾的整合方案與機制,當然誰也不服誰。

二○○四年大選,國親聯盟從總統搭檔到立委選區布局,彼此都有細部執行計畫和對談窗口,戰略、戰術兼具。廿年後的在野大聯盟卻各懷鬼胎,選前倒數一百天,時間不利於分裂的在野黨。侯柯郭三角習題可能有千百種解答,有人提議各做四年、有人提議行政首長或立法院長交換,甚至「比民調,輸的退選」都出籠。但各種務實空想交錯的答案,也正凸顯整合難度。

蔡政府挨批「朽木為官、禽獸食祿」,賴清德曾任閣揆、副總統,當然也是共犯結構的重要成員,但藍白合至今只聞樓梯響,放縱民進黨繼續霸道橫行;在野陣營爭強互扯的力道,遠大於下架民進黨的意志,導致台灣社會籠罩濃濃的下架民進黨氛圍,賴清德民調卻依然一枝獨秀。

大敵當前,在野陣營「合則雙贏,分則三輸」。提前一年聯姻的連宋配,都打不贏陳水扁的執政優勢,更何況藍白不合,賴清德將是最大贏家。蔡政府執政八年以來,兩岸陷入空前危機,「台獨金孫」賴清德若再接棒,台海終無寧日,社稷動亂,百姓為芻狗;在野黨若心中有人民,都應該放下成見。事實上,藍白合問題在心態,不在民調。

政黨合作要有誠意,但藍白陣營只有相爭與放話;政黨聯盟需要方案,但藍白陣營只見抬價與抬槓;藍白合還需要時間討論、說服與磨合,但時間並不站在藍白陣營這一邊。蔡政府失德失政,人民期待下架民進黨,台灣才有機會撥亂反正,在野黨必須認真回應人民的呼聲。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科技監控 金融犯罪有效防逃
社論/經濟日報
2019年7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案,建立完整防逃機制,避免被告潛逃規避訴追、審判或判決確定後的執行。法務部長蔡清祥當時對媒體聲稱此次修法就像開啟防逃的電子天網,要犯想逃也逃不了。然而事隔四年,國寶集團前總裁朱國榮因涉及掏空、內線交易、炒股三項金融弊案,遭高等法院各判八年、16年徒刑與限制居住所,但在提起上訴之後,今年9月中旬潛逃出境。法院是在開庭時,朱國榮未現身,才發覺其已逃亡;此案宣告蔡部長口中的電子天網存在重大漏洞,要犯想逃還是逃得了,刑事訴訟法修正案的執行面出現重大問題。

刑事訴訟法條正案所建立的防逃機制,主要著眼點是在保護被告人權與國家刑罰的有效執行,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在偵查、審理之被告羈押階段,被告可以聲請停止羈押,法官許可時,如認為有必要得命被告遵守下列事項:接受適當之科技監控設備(例如:電子手腳環,就是蔡部長所說的電子天網)、限制住居所、交付護照旅行文件、不得處分特定財產。在判決有罪確定後,此次修法增訂檢察官於必要時得於法院送交卷宗前執行,以及檢察官認為受刑人有逃亡之虞,得逕行拘提及限制住居。

針對偵查、審理階段,上述防逃機制,比較有效的是科技監控設備。而限制居住所(通常搭配每日向派出所報到),已屢屢被證明是沒有效果的,過去從警方發現被告未報到、到通報法院,皆有時間延誤,這段時間要犯早已逃逸。交付護照旅行文件,只是防止其從機場出境,但潛逃出境是不需要護照的。最後,限制處分特定財產並無法限制要犯財力,特別是金融要犯大都在國內外有財產。至於科技監控機制,去年初司法院、法務部共同委託高檢署建置科技設備監控中心,研發新一代電子腳環、手環、監控手機及電子圍籬等高科技裝置及設備。

針對外界質疑朱國榮案,為何沒有使用科技監控設備?高等法院指出金融重大案件若未羈押,法院通常是以鉅額保金,例如:本案是5億台幣,加上限制居住所並定時向派出所報到。而本案被告尚非如同性侵犯或家暴犯等,會對他人或被害人造成即時性的危險,故實際鮮少以電子腳環方式監控。

高等法院對本案防逃機制的說明,5億的保金似乎在賭被告的財力,特別是被告二審被判八年、16年;同時,這些都是舊的措施,其防逃效果有限。至於,未採用科技監控的說法,高等法院強調的是防止再犯,而非著眼於防逃,亦使2019年之刑事訴訟法增訂防逃機制失去真正的意義。雖然近日另一金融重大被告樂陞前董事長許金龍在判決確定後(十年徒刑、2億保金),有如期入監服刑,但防逃機制的有效性,不能取決於被告的財力與潛逃能力。

金融重大案件的真正「完整」防逃機制,首先是法院不要再相信高額保金、限制居住所是有效的防逃措施。這些被告一般掌握優渥的資金,並且配置於國內外,在考量一、二十年的牢獄之苦,幾億元的保金有可能會被視為可接受的代價。法院不要忘了司法防逃機制是在保護國家法律尊嚴,但是我們經常看到重大金融犯罪被告潛逃出境,其不僅浪費數年的法律資源、對不起受害人,也讓人質疑法律存在的目的。

因此,我們建議法務部、司法院必須盡快建立有效的科技監控設備與配套措施,並落實執行。這些設備如同是考驗政府科技監控實力與被告如何「反科技監控」的能力。政府不僅要在科技監控設備不被破解、破壞,而且發現被告離開限制居住所時,能夠及時有效的逮捕,才能確保國法的執行。

   
民意論壇
副閣揆有赴立院備詢義務
蘇子喬/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新/聯合報
近日進口蛋爭議延燒,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率相關部會首長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並接受立委質詢,但執掌進口蛋跨部會協調,且兼任行政院消保會召集人的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並未隨同赴立院列席備詢。對此,陳揆表示「副院長不能上台備詢」,鄭文燦也表示副院長不赴立院備詢是行之有年的慣例和制度。此一事例存在一個值得思考的憲政議題:行政院副院長究竟基於什麼理由,可以不到立法院備詢?

在我國憲政運作中,行政院副院長之所以能夠長年以來不到立法院備詢,主要是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規定:「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院長與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憲法上述條文中,確實僅提及立委質詢的對象是「行政院院長」與「行政院各部會首長」,並未列入「行政院副院長」。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依憲法上述規定,關於立法院院會中立委質詢的對象也僅列入行政院長與各部會首長。以上憲法與法律規定,遂讓行政院副院長可以「於法有據」地逃遁,而不須到立法院備詢。

但掌有決策權的行政院副院長,憑藉憲法規定的漏洞而規避到立法院備詢,既違反我國憲政體制中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的根本精神,也造成行政院副院長「有權無責」,明顯不符憲政體制設計理應權責相符的基本原理。

事實上,為了避免行政院副院長完全逃遁立法院的監督,仍可依據憲法第六十七條關於立法院「委員會得邀請政府人員到會備詢」的規定,要求行政院副院長到委員會備詢。該條文中的「政府人員」涵蓋範圍甚廣。根據司法院釋字第四六一號解釋,基於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的精神,行政院各部會首長及其所屬公務員,除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受外部干涉之人員(例如檢察官、公平會等獨立機關成員)外,於立法院各委員會依憲法該規定邀請到會備詢時,皆有應邀說明的義務。

毫無疑義的是,行政院副院長乃屬於憲法第六十七條中的「政府人員」,也當然是釋字第四六一號解釋中的「行政院所屬公務員」,因此行政院副院長應有到會備詢的義務。只是,行政院副院長到立法院備詢的場合,將不是立法院院會,而是立法院的委員會。

總之,即使行政院副院長不到立法院院會備詢尚稱於法有據,但副院長依憲法規定仍有到立法院委員會備詢的義務。過去行政院副院長不到立法院備詢的慣例應該破除,如此才符合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以及權責相符的憲法基本精神。

   
重構制度 解衛生所醫師荒
陳曾基/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院/聯合報
九月卅日聯合報頭版披露刊國內「不山不市」鄉鎮衛生所的無醫情形,尤以苗栗、雲林為甚。事實上,在平均綜合所得名列全國前茅的新竹縣,亦有此困難,全縣十個平地鄉鎮裡,三個衛生所沒有醫師,仰賴台北榮總新竹分院與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支援。兩家醫院人力有限,僅能每周支援兩節門診。衛生所醫師除了例行醫療(門診、巡迴、居家)、預防保健、公共衛生,還須負責衛生行政業務(例如:體檢、行政相驗),若無常駐醫師,難以便民。

一般認為,目前窘況肇因於九十七年至一○五年公費醫學生停招。果真全然如此,為何以往公費醫師來去匆匆,兩年服務義務結束,不再留任?如果執業環境並未改善,縱使未來公費服務期限延為十年,留得住人,留不住心,工作態度未必適任。

影響醫師就任衛生所的因素有六點:一、薪資:基本薪資不高,遠低於市場行情。二、交通:大多數醫師教育與訓練係在都會裡,取得專科醫師資格時,年過三十,多已成家,考量配偶工作、子女教育與生活機能,較難舉家搬遷。三、聲譽:新手初入職場,甚少打算固定地點終身任職。未來目標不論是教學醫院或基層診所,衛生所醫師資歷似乎相對加分有限。四、休假:衛生所通常僅有一名醫師編制。醫師請假,整個醫療業務停擺,卻不易找到代理人。五、進修:華人世界裡,追求更高學歷,人之常情,醫師亦不例外。衛生所休假不易,影響在職進修機會。六、教職:留在醫院的醫師通常會申請醫學院教職,待在衛生所的醫師則難。

社會型態與價值觀念改變,現在診所醫師較少單獨一人開業,要求年輕醫師長年就任鄉村衛生所,強人所難,制度難以為繼。建議政府可仿效衛生福利部「醫中計畫」的精神,補助醫師薪資,由衛生所鄰近的社區教學醫院來聘僱醫師,擔負支援責任。一位醫師既已願意到社區醫院服務,應較不會排斥支援鄰近衛生所。鄉村衛生所徵才重任,轉由醫院承擔,衛生局與衛生所亦可避免風險,聘用到不適任醫師,難以解僱。

支援醫師可一周僅支援衛生所六至七節時段,在醫院保留一節門診,類似社區醫療群的共同照護門診,將衛生所病人安排到醫院進行檢驗與照會。衛生所常駐醫師多為家庭醫學科或內科系醫師,每周其餘時段,醫院可安排不同科別醫師支援,提供居民更多種類醫療服務。

支援醫師正式職缺仍在醫院,享有醫院醫師同等福利,參與院內學術會議,較能與同儕密切聯繫,而非長期孤軍奮戰。醫院有較多醫師,平時互相代理,較能保障支援醫師休假與進修的權益。醫院為教學醫院,通常與鄰近大學或醫學院有建教合作關係,亦能提供醫師取得教職的機會。支援醫師未來另有高就的話,教學醫院資歷有助謀職。

簡而言之,以社區教學醫院為中心,鄰近衛生所為衛星,連成一體,以集體的人力,提供全面醫療服務,維持鄉村居民醫療品質。

   
交通新制應進階智慧執法
李克聰/消基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聯合報
今年六月卅日開始實施《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新制,包括提高未禮讓行人罰則、增加違規記點、增加民眾檢舉交通違規項目、提高無照駕駛罰則、加重危險駕駛罰則等。其中開放民眾檢舉違規項目從四十六項增加到五十九項。實施新制以來,民眾檢舉加上科技執法之交通違規件數大幅增加;以台南市為例,每月逕行舉發案件近十萬件,其中近六萬件的交通違規駕駛人涉及違規記點處分,問題十分嚴重。

實施新制後,民眾抱怨連連,政府必須檢討其對交通安全之改善效果。檢視A1類事故(當場或廿四小時內死亡)及A2類事故(受傷或超過廿四小時死亡)資料,在實施新制前的六月,全國A1及A2事故,共有一五七一五件、一五四人死亡、二一○七六人受傷;實施後的七月及八月,分別有三二二六七及三一二三三件、一二五及一二三人死亡、四二九二七及四一○六六人受傷。雖然死亡人數減少約二成,但事故件數及受傷人數都明顯增加約一倍,效果不如預期,因此應以問題導向檢討新制之執法方式及效果。

分析目前民眾檢舉案件數,較多是違規停車、未依規定使用燈光及不遵守標誌標線行駛,科技執法則主要是在路口實施多功能偵測取締闖紅燈、占用機車停等區、不依標誌或標線行駛等違規,還有路段區間測速及違規停車偵測取締等。

建議應以交通管理3E(工程、教育宣導、執法)思維,並採行PDCA(計畫、實施、檢視分析、改進)方式檢討。交通工程方面,應以用路人視覺及認知,檢視交通動線規畫的合理性與安全性,滾動式檢討用路人違規與事故原因,做為改進依據。因此實施科技執法前,應檢視執法區域交通工程設置的完備合理性;如左右轉專用車道前,是否設置車道預告標誌以預先提醒?禁止停車執法前,是否有符合需求之臨停合法車位,或畫設供臨停三分鐘之黃線?尤其貨車面臨裝卸停車格不足,導致駕駛被迫違停被取締,因新制違停被記點,一年十二次就須吊扣駕照二個月,嚴重影響其生計。必須先有問題導向及符合需求的交通工程、然後對民眾有說服力的教育宣導,最後再實施交通執法,才能使民眾願意配合,達到改善交通安全的良性循環效果。

整體執法方式包括當場攔檢、民眾檢舉及科技執法,應進階至更人性化之「智慧執法」。在行政資源有限下,建議優先取締嚴重違規及影響他人安全之違規,因此交通法規可調整為,賦予警察對輕微違規以勸導取代處罰之裁量權。至於路口事故,常因行經路口未減速慢行,以致無法停讓而肇事;建議應在非號誌化路口前設置減速標線,強迫其減速慢行,並以科技偵測另一方向有來車時之標誌或標線動態預警,如仍違規未減速則以科技執法取締。

路段事故主因是超速、未保持安全間距及任意變換車道,建議應加強未保持安全間距及任意變換車道之科技執法。並應機動調整科技執法設備之位置,以發揮設備有限下之執法效果。至於最嚴重的逼車危險駕駛,則應增加鼓勵民眾以行車紀錄器檢舉的誘因,以彌補科技執法之不足。

   
台海衝突論 美動機何在
王亮/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台/聯合報
俄烏戰爭後美國不斷的宣傳,台海危機升高將危及世界經濟,部分西方主要國家基於國家利益,也立即加入鼓吹。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日前於受訪時再次強調,台海發生衝突對全球經濟將是災難,且數以千萬計的人將面臨軍事威脅。台海是美中衝突的重要著力點,當然要結盟採取一些行動,而台灣是這個同盟的要角。

全球化、供應鏈等都是一種連結,這本可雙贏,但一旦因激烈競爭到將可能取代對方,就可能會發動衝突,尤其是長期占優勢的美國。

過去美國為對抗蘇聯,與中國在經貿、科技等方面有過連結,近年來中國崛起後,美國反過來利用這些過去與對方連結的產物,企圖壓制中國而引發許多衝突;這就好像貌合神離的夫妻,彼此無法忍受對方的存在,但又無法完全脫鉤,就將過去關係的產物,拿來做針鋒相對的籌碼及武器。運用到地緣政治裡,經貿、移民、半導體、網路等都拿來當武器,台海衝突當然要當做籌碼,總統選舉也可作為美國國內爭取選票的凝聚工具。

就像當年抗蘇有北約一樣,反中抗中也必須有同盟;美國需連結台海附近主要國家如日、韓、澳、菲等國,但要連結這些國家需有連結劑,台海危機就是最好的連結劑。它不斷的鼓吹台海危機對周邊國家在生命財產、經濟、安全上的威脅,以此強化結盟,自認這是更有效率、更有效的手段。

其實,台海低成本衝突早已開始,衝突的手段與武器很多,有形和無形的都有;戰爭與和平的邊界線早已被消弭,新的鬥爭發生在網際網路、邊境管制、科技、供應鏈及經貿體系中。這些鬥爭如全面展開,也會影響人民的生計、生活及生命、財產,與武器戰的影響層面不會相差太多,受害者也從軍人變成包括平民,影響的人更多更廣。

台海危機是美、中、台三方交互作用的結果,受害最大的是台灣人民。美國口□關切台海危機,但卻以高姿態對話,一直都無顯著的成果。而台灣方面連對話都未積極設法去做,戰略以聯美嚇阻為主,危機無法降溫。

對百姓而言,最重要的是生命財產以及生計,人民本身也必須對國內外政治及兩岸關係有充分的認知與判斷,發揮強大的影響力,為本身的安全福祉盡一分力量。

   
「神入」中共世界觀 正確解讀訊息
黃健群/工業總會大陸處處長、大學/聯合報
時序進入十月,兩岸關係即將進入深水區。十月十二日大陸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初步結果即將公布;十一月卅日對我聚碳酸酯的反傾銷最終判決將出爐;還有甚囂塵上的ECFA終止與否。大陸上述每個經貿舉措,都將造成台灣經濟的動盪及兩岸經貿關係的改變。

就以十天後就要見真章的貿易壁壘調查來看,依據陸方「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卅三條,陸方若判定貿易壁壘成立,可採取手段包括雙邊磋商、多邊爭端解決機制及其他適當措施等。但在目前兩岸關係下,陸方願意與我雙邊磋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不願意將兩岸問題國際化前提下,也不可能將此案提交世界貿易組織的多邊爭端解決機制。因此,各界研判,陸方認定台灣違反公平貿易前提下,可能採取對等商品制裁或是跨項目制裁。當然,亦有一種可能,是僅公布調查結果,但不急於提出制裁方案。

依照迄今陸方透露的訊息,台灣被認定違反公平貿易的可能性相當高。值得注意的是,大陸一方面對台祭出各種經貿制裁,並增加軍機繞台頻率;但另一方面,卻又對台持續提出融合發展政策或所謂惠台措施,同時釋放希望擴大兩岸交流意願。許多論者認為,這是陸方一貫的經濟、軍事極限施壓及和戰兩手策略,藉此壓縮台灣選擇空間。然而,解讀陸方政策思維,必須「神入」(empathy)中共的世界觀、價值觀,才能確實掌握其舉措背後真正目的。

基本上,作為對台政策的頂層邏輯,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對台總體方略」,清楚揭露了其對台經貿戰略,主要包括:一、解決台灣問題必須在大陸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二、透過交流促成融合發展,並爭取台灣民心;三、新型兩岸關係必須「以陸為主」。

基於此,可以推斷,大陸當局現階段要面對的外部問題,主要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的圍堵與封鎖;內部要面對的是經濟下行壓力下就業等諸般問題,解決台灣問題並非大陸現階段的當務之急。

其次,兩岸的產業合作,有助大陸邁向高質量發展、科技自主創新及產業升級轉型。最後,兩岸關係的穩定及兩岸經貿紐帶的維繫,有利於大陸對台政策的施為。

對大陸來說,無論是貿易或投資,台灣市場占比都不大;因此大陸和台灣要求經貿上的實質平等,政治意義都大於經濟意義。大陸當局一連串的軍事、經貿舉措,其真正的意涵還是為了促談。此時大陸最期待,亦最符合其利益的,是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甚至台灣,一同管控分歧,進而深化合作。對大陸來說,建構一個具操作空間的兩岸經貿結構,才符合其利益。因此,如何正確解讀訊息,以多維辯證的思維因應接下來的兩岸經貿變局,才是爭取台灣利益的最佳方式。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一場大火 燒出當代公司治理核心
方元沂/聯合報
屏東明揚國際工廠大火導致員工與消防員嚴重傷亡,不僅肇事主因,公司治理也再度成為熱話題。事故發生前,明揚國際才剛發布營收和獲利創新高,要強化競爭力拓展海外市場,如今形象重創股價大跌,屏東縣政府亦公布該公司堆放嚴重超量的高易燃有機過氧化物,用以儲存的倉庫未與作業空間分離,亦未擬定消防防災計畫。員工安全、消安、風險應變、督導機制…都已呈現公司治理的缺失。

企業若只追求財務表現和獲利,輕忽對環境、社會及治理的重視,不善盡社會責任,一旦發生事故或弊端,不但損失慘重、須負法律責任,更會遭到投資人與消費者抵制。這也是為何ESG已成為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指標,尤其要將ESG的良善管理內化為企業文化。

ESG的「G」指的是公司治理。九○年代美國能源巨擘安隆公司一連串財報數字造假的醜聞爆發後,公司治理快速引起全球重視,更多人理解完善的治理結構才能避免造假不實,確保企業真正的競爭力和永續力。

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發布的「公司治理原則」,是國際最受重視的指引文件,今年九月剛通過新修正的原則,包含要重視「確保有效的公司治理架構」、「保障股東權益,公平對待股東」、「機構投資人、證券市場及其他中介機構」、「落實董事會責任」、「資訊揭露及透明性」,到新增的「永續韌性」等六大面向。

值得關注的「永續韌性」原則篇章中,OECD指出,董事要能引導公司將環境和社會的外部成本內化;負責公司決策的董事受託責任中,要包括建構出公司的治理框架;揭露與永續發展的相關資訊,應一致、可比較並可信賴,包括理性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或投票決策時,會認為重要的回顧性和前瞻性重大資訊。

此外,公司治理框架應允許公司、股東和利益關係人之間進行溝通,就業務策略相關的永續發展事項交換意見,並評估哪些事項要被視為「重大事項」。公司治理框架也應確保董事會在履行其監督及領導決策、風險管理和內部監控系統等關鍵職能時,能充分考慮重大的永續發展風險和機會。

同時,公司治理框架應能考慮其他利害關係人的權利、角色和利益,並鼓勵公司、股東和利害關係人之間積極合作,創造能提供優質就業機會又有韌性的永續發展公司。

我國金管會已將OECD公司治理原則納入重要政策,今年公布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中,更將引領「企業淨零」、「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文化」、「精進永續資訊揭露」及「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其中值得企業關注的是,在二○二三年台灣上市櫃公司治理評鑑中,亦將「維護股東權益及平等對待」、「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推動永續發展」列為關鍵評鑑指標。

面對永續世代環境社會與經濟「共融發展」的典範轉移,ESG已是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公司治理尤其是核心功能。建構重視永續有韌性的治理框架,才能翻轉傳統追求獲利的企業經營模式,杜絕投機造假的行為,進而推展永續經營的企業文化。(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院長)

   
Show you the ropes. 不要真去拿一條繩子!
公司來了新人,主管請你�羾lease show him the ropes.�苤劬hat Ropes? I don't have any ropes."千萬不要以為是要拿什麼繩子,如果這樣回答就糗了。原來…Show someone the ropes的意思,是教…(某人)如何工作,是商場常見的表達。

iPhone 15、國防展登場 蘋概、軍工挑強股
近期9月財經資本市場兩件大事需留意,一是13日蘋果(APPLE)新手機iPhone 15登場,二是航太暨國防展將於14日展開。蘋果新機儘管受高通膨與升息影響,末端需求疲軟,從整體台廠供應鏈來看,或許激勵財報成長不大,但著眼於新技術應用,仍可從概念股中挑出相對受惠的強勢股。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