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過後,電視圈再度恢復一片死寂與沉默。喧囂之後,觀眾期待的轉變,似乎還不見端倪。寬頻盒子送上各國精采的節目單,終於有了不一樣的選擇,但是這些新競爭者的加入,是更增加了本地內容創作者的經營困難,還是可以跳脫南韓綜藝的框架和巧婦無米的悲情呢?
傳統電視收視人口逐年遞減、老化,但實際上很多節目,並未受到仍然留在電視機前觀眾的青睞。因為收視調查的基礎是一樣的,所以大家對於外來節目和本地自製節目的差異比較,多數會認定是預算規模的問題。創意必須要有商業價值,但是預算大小是創意不可抗拒的唯一天敵嗎?人才的流失,全然是被大市場挖角,還是本地電視媒體經營者提供的工作模式與願景,吸引不了優秀的人才呢?
面對人才問題,電視圈首先反映出「Boss」要重新定義了!如何吸引更多新血加入,可能不再是面試主管對應徵者履歷、能力的審核而已。而是相對位置的角色互換,由面試者主導:「你可以提供我什麼發揮的舞台」,「我想想看這是不是我要的」!由此看來,如果「不好玩」,恐怕會吸引不了天馬行空、創意無限的新血加入。而仍然在陳舊的創作框架或經營理念裡,如何會生產出耳目一新的作品呢?
台灣的綜藝節目問題是不是就出在「不好玩」?從綜合台到新聞台,大量預算低廉的談話性節目都在賣的是「吐苦水」,從民生到政治,從娛樂八卦到產業經營,全台都在「吐苦水」,電視節目的娛樂目的,似乎被「苦水」淹沒到連療癒價值也沒了。更吊詭的是,2015蓋洛普年度全球幸福指數調查,台灣排名59,南韓是117名,遠遠落後台灣,照理應該比台灣人更多「苦水」,但很多韓綜卻讓台灣觀眾看得哈哈大笑。
和其他產業一樣,媒體內容販售的熱銷商品,是「夢想」不是絕境,是歡樂不是苦痛。正如同金鐘獎要肯定是節目好不好看,而不是製作者背後有多努力。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已經是1989年的事了,台灣電視人什麼時候才能走出自我悲情呢?令人期待又著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