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連假,蘇花公路蘇澳至東澳九宮里路段坍方,進出花蓮逾萬行旅被阻在路上,甚至多開十小時車繞南迴才回到西部。但是,「給花蓮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不全然是工程問題,務實之計,必須儘速完成國土基本資料建置,讓道路開發取得科學的支撐。花蓮對外交通除陸路改善,海運也需納入常態規劃,而不僅是陸路出問題的「備援」角色。台灣公路興建,國道有嚴謹的鑽探、地質調查,然追溯至清末沈葆楨來台後的蘇花省道興闢,其實談不上科學支撐,是日據時期理蕃路、步道、臨海道串接而成,光復後又數度改善,才略具雛型。然而,順著山形、溪谷開闢的道路,天災的不確定性非常高,因為缺乏國土基本資料可參酌。
糟糕的是,台灣迄今沒有完整的國土資料建置。一拖二十多年的「國土計畫法」去年五月才頒行,後續的國土計畫、縣市計畫都還在作業,「國土功能分區」更遲到民國一一一年才實施。九宮里此次崩坍路段,之前三天降雨不到五十毫米,也無地震,竟然落石高差接近一百八十公尺,幾乎是全山壁崩離,顯見此處環境劣化;照理應勘定後劃為環境復育區,遺憾的是我們的國土資料還在建置。
沒有科學的國土調查,工程即便完成,必然無法常態維持,眼前的例子是中橫上谷關至德基路段。一九六○年通車的中橫公路,工程條件嚴苛,端賴榮民袍澤一一克服,但九二一地震仍扯裂上谷關德基路段,其後雖有多次修復建議,然地質界現勘,發現位處斷層帶上方的地質破碎,不足以負荷公路通行;果然,九二一後該處便道多次毀損。
東海岸、太魯閣的公路落石頻仍,公路養護除坍方搶通,至多每天清晨巡路清除山頂「浮石」,對山體安全、復育則無著力餘地。另個問題是道路路廊選訂,雖然交通部訂有技術規則,但常攙入政治、環境角力;九宮里坍方蘇花改一期工程路段,即被批評是環保與政治的妥協。
面對頻繁坍方,搶修單位最常用的工法是挖填方,把崩坍的山體向內剷削,產生的土石方推下山谷或岸邊,堆積、夯實成路基,鋪上瀝青就算完工。這次蘇花搶修採貨櫃工法,堆置貨櫃做為擋土牆,也只是阻擋小落石的緊急處置。這些搶修工法,雖是受限環境不得不然,但其實並不牢固;路基如此,崩坍的山體沒有岩錨固定,下次降雨、地震,隨時可能再崩坍。
蘇花公路除了落石,還讓用路人畏懼的,是六成以上的砂石車。三十五噸的聯結車呼嘯而過,大大增加中小型車行車風險;即便蘇花改完工,若砂石車用路現況不改,蘇花仍然是畏途。過去公路界曾建議,花蓮砂石改為船運,經台北港轉運西部平原,讓出蘇花專做景觀道路,花蓮才有營造「慢活」的條件。這其實是切中肯綮的倡議。
蘇花塞車惡夢,交通部的調度慢半拍,二十八日封路,中橫、南迴全塞爆了,三十日才想到海運應派上用場。因為官員們的冷氣辦公室與現實脫節,交通部所訂「蘇花段海運備援標準程序」,規定陸運斷了才啟動海運「備援」,而不把海運當常態運具。
經過連假封路噩夢,交通部應該先改掉海運備援角色,其實往來花蓮永遠不塞車的路是海運。除將海運納入常態設計,交通部還得嫻熟操作,以這次花蓮港的混亂,以及合富輪航行到蘇澳因潮差靠不了港,都顯示航港局不進入狀況,甚至之前未曾演練過海運備援作業。
花蓮人需要一條回家的路,特別要強調「安全」。搶通有其必要,但更要弄清楚工程條件,地質破碎、陡峭山壁的不利條件下,不是硬幹能解決問題。還是需先確認環境承受力,在可承受的前提下著眼永續重建,否則將有搶修不完的坍方。
藍色公路備援奏功,應能讓花蓮人及交通部跳出蘇花改的死胡同,重新思索如何營造安全回家的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