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福利快訊!孕婦、嬰幼兒3/20∼4/10看牙醫免費 嬰兒與母親 作者/周品攸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為了配合3月20日「世界口腔健康日」,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攜手合作,自108年3月20日至4月10日,舉辦「2019兒童口腔健康週-孕婦嬰幼兒愛心親善牙醫院所」活動。只要是懷孕婦女或15歲以下兒童於活動期間持健保卡,前往貼有「孕婦嬰幼兒愛心親善牙醫院所」貼紙之牙醫診所、醫院就診,即可享免掛號費之福利(須負擔部分健保費用),以實際行動關懷孕婦女、嬰幼兒與孩童口腔健康,建立「長牙即看牙」之正確觀念。 前往親善牙醫院所前,請先電話確認與預約,以節省等候時間!孕婦嬰幼兒親善愛心院所名單可至牙醫師公會網站查詢。 媽媽更要注意口腔衛生,保護寶寶健康 孕婦懷孕後,因荷爾蒙產生變化,因經常發生孕吐、口腔衛生習慣不佳、吃過多堅硬或酸性的食物…都會造成牙齒的酸蝕現象,此時若衛生維護不佳,就容易產生蛀牙、牙齦發炎等情形,而這些情況也可能引發牙周病。 有研究指出,若孕婦有嚴重牙齦炎、牙周病等口腔問題,胎兒早產或體重過輕的機率會增加7.9倍,因為牙周病菌會順著血液跑到子宮附近,很可能會在附近區域產生發炎性物質,造成胎兒早產。 此外,生下寶寶後,媽媽的口腔衛生更加重要,在與新生兒寶寶親吻、擁抱的過程中,口腔細菌也可能跑進寶寶嘴裡,增加寶寶蛀牙率。因此衛生福利部呼籲孕婦、媽媽平時就應做特別重視口腔健康,才能免除牙痛困擾,若發現牙齦有出血、紅腫等狀況,應積極治療,別壞了一口好牙又傷害寶寶。 4小步,換一口好牙 1.減少含糖飲食 2.每天至少以1000ppm以上含氟牙膏刷牙二次,並使用牙線清潔 3.接受定期口腔檢查及洗牙服務 4.使用氟鹽、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等含氟的清潔口腔用品 嬰幼兒長牙後,口腔衛生不可少 寶寶出生6個月開始,家長要觀察口內是否有白色牙齒長出來,一旦開始長牙,務必做好口腔清潔。長牙過程會長達2年以上,雖然多數不會有不適症狀需要緩解,但如果都不刷牙,容易因奶渣或食物殘渣留在口腔,在長牙過程引起牙肉紅、腫痛及發炎情形。 醣類食物容易導致蛀牙,尤其是開始吃副食品後,所添加的米精、麥精、米飯類或是配方奶等,都會增加蛀牙機會。此外,隨著我國飲食精緻化,高油糖鹽食物隨處可及並唾手可得,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7年指出,糖是造成齲齒發生重要因素之一,當口內細菌代謝醣類產生酸時,會造成牙齒硬組織去礦物化,進而導致蛀牙。因此,建議嬰幼兒與孩童減少含糖食物的攝取頻率,以降低齲齒發生的機率,維持良好口腔衛生。 5原則,預防寶寶蛀牙 1.一長牙就應至牙醫診所或醫院進行口腔檢查,氟化物能有效預防蛀牙。健保給付6歲以下的小朋友每半年接受一次塗氟,定期檢查一般3∼6個月看一次,但也要看寶寶牙齒狀況,蛀牙風險高或已經有蛀牙,建議每3個月回診。 2.潔牙時使用含氟牙膏及牙線,每天至少以1000ppm以上含氟牙膏刷牙二次,照護者須協助與監督。 3.寶寶出生後6個月後可由父母協助,學習使用杯子喝流體食物,減少用奶嘴的機會;6∼9歲可接受恆牙大臼齒窩溝封填服務。 4.減少含糖飲食。 5.避免含著奶瓶睡著,可以的話,應慢慢減少夜奶次數,能戒掉最好,不過若是高需求寶寶,建議晚上喝完奶一定要清潔口腔。 更多即時育兒新聞,請參考【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