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8日 星期三

【記憶藏寶圖】胡瓊尹/一元鋼琴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08/29 第4522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記憶藏寶圖】胡瓊尹/一元鋼琴
【話題徵文:攝影時代】澄羿/穿鏡穿出
【青春名人堂】印度尤/印度的額外交易成本
 
 
 
今日繽紛
 
【記憶藏寶圖】胡瓊尹/一元鋼琴
胡瓊尹/聯合報

我們在地下室裡慢慢拆琴

感恩節前夕,窗外飄起細細雪花。夏初才搬居此處的先生和我,從網站上看到了一則二手鋼琴的廣告,要價只要一元!聯絡上了琴主,我們就興沖沖地帶著三個月大的女兒前去一探究竟。

迎接我們進屋的夫婦年約五、六十歲,領著我們下樓到地下室的一間小起居室內。裡頭除了沉香色的鋼琴外,還有電視、一些書籍與DVD、電子琴、鼓,和一張舒適的大沙發,牆上還掛著好多幅照片。對方說這琴從前兒子在家時會彈上幾曲,但兒子離家後就閒置在此,若乏人問津他們就打算捐給教會了。我一邊好奇照片中的哪一位是會彈琴的兒子,一邊隨手試了試琴。泛黃的琴鍵不甚靈敏,有幾個鍵還缺了仿象牙鍵片,而琴聲則如老西部電影小酒吧內叮噹作響的陳舊鋼琴;但這琴只要一元,我們還有什麼好嫌棄的呢?

好戲接著上場了。把重達百餘公斤的鋼琴,從地下室經過僅容兩人擦身而過的狹窄階梯抬上一樓,可不是件簡單的工程。這大概也是這台鋼琴會埋沒在地下室這麼多年的主因。行事常常不按牌理出牌的先生,當下決定把琴大卸八塊,再把個部分分別抬上樓。難得琴主夫婦和藹親切,不介意我們在地下室慢慢拆琴,不但送上茶水點心,更自告奮勇幫我們照顧襁褓中的女兒。

我們進屋時是下午,等到拆完琴再幾人合力把零件一一搬上車時,已家家燈火通明,地上也積了一層薄雪。臨走之際,這對夫婦高興地誇女兒可愛,不吵不鬧(三個月大的嬰兒大概還不怕生),而提到將兒子抱在手上已是陳年往事時,則語帶些許惆悵。

最愛彈琴的似乎是女兒

被拆解的鋼琴暫時排列在我們客廳的一面大牆邊。幫它添購幾樣新零件時,我們也順便查了查琴的來歷。原來這琴已年過半百,是上個世紀中期在美國大量製造的平價鋼琴,很多美國人家裡大概都還擺著這種可充當風雅骨董的舊琴。先生趁下班閒暇之餘,花了一、兩個月,才把琴給拼回完整原貌。他怕打擾樓上的房客,總選在他們不在家時,進行叮叮咚咚單調擾人的調音大業。

琴拼好後,最愛彈琴的似乎是女兒。一開始她坐在我們大人膝上玩琴,等到會坐會站了,就自己在鋼琴前頗有架式地東敲西打。她常常這般彈上半個多小時,讓我得空煮飯打掃。不過她也極其霸道,不准爸媽碰琴,我們大人彈琴,她就在旁邊哭鬧抗議,鏗鏘琴聲配上她的花腔女高音哭聲,戲劇性十足。

轉眼之間兩年半過去了,又到了我們再次搬家的時刻。琴自然是帶不走的,我們如法炮製在網上登了廣告,卻沒料到有人竟然願意出價五十元買琴。起先我半信半疑,猜測這會不會是哪種新型的詐騙手法。兩個禮拜後的星期三,一輛車身上寫有某某鋼琴公司的白色廂型車出現在家門對面,我們才相信真有人會為了一台普通的老鋼琴, 大老遠從隔壁兩州開上好幾百英哩的路程。

初春時節細雨綿綿,只見兩個身形壯碩的大漢,迅速抬起屋裡的鋼琴,將之放上板車,一溜而下前門的幾級台階,再把琴送進後車廂裡,動作熟練一氣呵成,費時不到五分鐘!

少了鋼琴的客廳又恢復了我們初到之時空蕩蕩的模樣。我滿懷期待,下一個家裡也能夠琴聲繚繞。

【話題徵文:攝影時代】澄羿/穿鏡穿出
澄羿/聯合報
小時候拍照是大事,需要找人幫忙,因為相機屬於奢侈品;而我家出現的第一台傻瓜相機,卻是為了留下父親的遺容。父親蓋棺出殯前,我們用新相機拍了許多畫面,整卷底片只拍了父親,後來一直由母親保存著。

儘管首次接觸相機的情景令人哀傷,但我對攝影的興趣卻從此生根,第一次去香港自助旅行,便專程買下一台單眼相機;單眼相機在台灣的價格令人咋舌,在香港購買則只需付出一半代價,我的旅費也主要貢獻給它,幸而當年香港飲食也十分低廉,全程玩樂毫無壓力。

我從圖書館借了許多書籍研究攝影技巧,除了「風景」這個主題外,我更熱衷拍攝靜物以及「翻拍」,後者尤其占用大量底片,親友於是說我是瘋子。

家裡有一些黑白老照片,底片早已遺失,於是我努力練習,終於成功將它們一一翻拍,讓大家人人一組老照片,不必再爭論該由誰來收藏它們。

那個年代沒有噴墨印表機,更沒有彩色影印機,相機成了我備分重要圖片的手段,甚至錄影帶播放的精采瞬間,我也會將它定格,再用相機翻拍下來。因為錄影帶容易發霉或因絞帶而損毀,輕易反覆觀看只會讓它更容易夭折。

有些人拍照是為了留住回憶,或者分享進駐眼底的美好,而我透過鏡頭,往往能召喚出更多的創作靈感──清代線裝書收錄的漢代童謠、古琴上熒熒閃動的圓形徽位、荒村盡頭正在翻修的千年將軍墓,是它們促使我開始學習撰寫劇本,踏進另一個精采紛呈的領域,而且這個領域同樣也離不開美妙靈動的鏡頭語言。

【青春名人堂】印度尤/印度的額外交易成本
印度尤/聯合報
許多外國遊客來到印度,都有被盯得渾身不舒服的經驗,無論是在地鐵車廂、馬路街頭,還是熱門觀光景點,那一雙一雙緊跟著自己的目光,總令人惶惶不安,卻也暗自竊喜--畢竟,這種巨星級待遇或總統下鄉的場景設計,可不是天天都有。印度人在很多事情上很公平,他們喜歡遲到,也會原諒他人遲到;他們喜歡盯著別人看,也某種程度上「需要」被人盯著。這裡說的需要,是指和印度人打交道、做生意和一起工作上。

「奇怪,水怎麼沒有送來?」明明兩個小時前就叫了飲用瓶裝水,說是立刻送來,卻遲遲未到。我再跑了一趟雜貨店,印度小哥淡淡回答:「噢,妳叫的那個牌子我現在沒有貨,所以就沒送了。」就是這樣,印度從一般生活乃至商業交易的硬道理--多得令人頭痛的額外交易成本--什麼都得多問一句,什麼都得多跑一趟,什麼都得多催一聲,什麼都得多提醒一次,什麼都得多耗一點力,什麼都得多花點精神。

印度是個極度消耗精氣神的地方,這些額外交易成本,總結成一個字,就是「盯」;眼睛每眨一下就可能會有閃失,心存僥倖就必出大事。

印度在種姓遺毒之下,社會階級相當嚴明,這也某種程度上地反映在職場中。不像現代流行的開放式辦公空間,多數印度辦公室裡,主管與下屬的關係切得明顯,對上畏懼處處捧,對下傲慢擺架子。許多人問我,在這樣一個上下有序、階級分明的結構中,為什麼印度還是如此失序、難以管理又頻出紕漏呢?

或許,陽奉陰違、好鑽漏洞以及得過且過的性格,就是社會階級分明的副作用吧!這也是為什麼一向較為保守、傳統並奉印度教為主流的北印度,情況要比南印度以及其他地區來得更為明顯。如果是單次的交易,他們明目張膽地測試底線、豪賭耍賴;若是短中期的關係建立,平靜水面下,實則暗潮洶湧,那些陽奉陰違可不是眼角餘光可以顧及的,一旦把緊盯著的目光移開,就開始張牙舞爪,殺得你措手不及,不知是該嘆印度人太聰明,還是該怨自己過度鬆懈。當然,如果你很幸運地在印度找到了長期且可信任的合作夥伴,千萬要感謝祖先保佑,這個印度人將領著你在開拓印度的路上暢行無阻,珍稀物種,請好好珍惜。

印度的額外交易成本要如何避免呢?可以不盯嗎?當然不行。最明顯的例子,大概就是印度街頭那些生意好得不行的路邊攤吧!無論天氣怎麼熱,環境怎麼髒亂,蒼蠅怎麼飛舞,店老闆總是親自在大門口坐鎮壓場,不只收錢結單還做場控。可別小看這些店老闆,很多都是身家上千萬盧比、開著豪車戴著名錶前來盯人。台灣現在流行「直升機父母」,印度的「直升機主管」則是歷久不衰的潮流,不是因為他們放不下,而是他們不能放下。在印度這麼久,他們早已認知到「盯之必要」。

這樣的盯法,對台灣人而言極度不舒服,秉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傳統訓誡,我們也預設了別人對被盯的態度,並為此感到失禮。然而在印度某種程度上卻不然。曾有一次,我被一雙近乎深情的眼睛盯得受不了,不迴避直視對方,沒想到他卻對我眨了眨眼,燦爛一笑……

這種堅持而不害臊的盯,大概也可以運用到在印度的管理學。盯,盯到你發寒,叮到你知道I am watching you之後,還可以繼續直視對方不害臊地揚起一個燦笑,顯示這是一種善意,一種友好,一種你我都應該理解的相處之道。

想要來印度打拚?那麼這樣「盯」的覺悟還是得有的,而如果誤以為「盯」已是一種額外交易成本,那可就太看不起印度了!「盯」只是避免額外交易成本無限擴大的第一步罷了!

 
 
 
訊息公告
 
 
 
 
善用時間管理 我也可以免加班
現任Hoffman亞太區董事總經理的許佳齡自承,她幾乎是不加班的,「對我來說,怎麼善用時間管理,怎麼去執行規劃好的計畫,很清楚每天要完成的工作細項,全部都在規劃裡,就可以很輕鬆自在地完成。」

跟著二拍子節奏 一起來跳阿波舞
「跳也傻瓜,看也傻瓜,都是傻瓜,不如一起來吧!」傳統樂器演奏的二拍子節奏,搭配舞蹈者的聲音及隨性的集體舞蹈,四國德島縣的代表文化 —— 阿波舞。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