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出版者言】鴻鴻/黑眼睛文化,我的邊緣游擊

聯副電子報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6/25 第744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書評•新詩】崎雲/大化的感應
【書評•小說】畢信王/跨時代的命題:小看網路,才會致命
【出版者言】鴻鴻/黑眼睛文化,我的邊緣游擊

  今日文選

【書評•新詩】崎雲/大化的感應
崎雲/聯合報
《個人之島》書影。(圖/聯合文學提供)

推薦書:羅智成《個人之島》(聯合文學出版)

島嶼的突出有其地理學上之原因,涵蓋空間與時間性,有其降沉、浮出,標新、殊異,有其保守文明的萌發與毀滅之後的遺跡。正如羅智成的詩作所云:「在龐大星空下泫然欲泣/像宇宙中一隻躊躇滿志的蜉蝣」(Un.33),有了「情志」,一切便都因此而有了意義。相較《地球之島》的反文明,新作《個人之島》更傾向由小我的日常情思出發,檢索、定位過往的生存痕跡。

是書三輯,由對萬物涵渾型態的指認——「未命名的詩行」開始,多札記式的短篇,新絕句體式亦未曾缺席。輯二「個人之島」則是對過往活動空間記憶的鉤召,因主題的聯繫,《光之書》中的〈觀音〉,《傾斜之書》的〈星星〉像自遠處所傳來之光的訊息收錄在此,讀者亦可看出詩人在語言運用上不同時期的策略與改變。輯三「51%甜言蜜語」延續了《地球之島》對詩歌聽覺元素的嘗試。

《個人之島》裡,不少詩句仍關注著大系統和小人物間的關係。如「窩藏在亞熱帶童年/白日夢裡的冰河期/就此消失/整個宇宙渾然不知」(〈Un.1〉)、「捷運系統今天運載了百萬名乘客/並沒注意到一個睡過站的小孩/和他沒有作完的那場夢」(〈Un.5〉),不知與不注意所呈現出的陌生感,來自彼此浸潤的不發覺。無論人工的(捷運)、還是自然的(宇宙),都一再暗示小我在大化裡,大化也在小我裡;小我是大化造作之因,大化也是小我對世界產生敬慎之因。

「人類不該站在這兒的/有些僭越又有些冒犯/大自然一直想癒合他/收回不該窺探的風景」(〈蘇花公路〉),有敬慎則和諧,無敬慎則戰爭,是書時常由此展開認識論之鑰匙、文明存續的討論。於是病毒、植物、貓、花、雨、手機等成為詩人再次深入觀察的對象,個體內在心裡的諸多造境,則是對宇宙大化的感應與象徵。此種主題上的「和諧」,也過渡到了詩作的形式表現上。如〈甜言蜜語〉,除第一節外,二、三、五、六節的首句開頭皆以「當」作為起首聲響與情境的發動;第四與第七節則以「但」字開頭,如懸磬一擊,不僅為情緒鋪衍張力,也為詞語的音響提供欲揚先抑的樞紐。

這一類「聲音」的嘗試,在輯三中常以整齊且迴環反覆的類句、跌宕的音聲為形式來呈現,簡白、直接,若行吟的歌者隨口所占,讀誦之間有其迷人之處。《個人之島》充斥著私我的意義與碎片,是歷時性的詩性空間之生成,於宇宙誕生的大爆炸後那邐迤至今的長長的低鳴之中,似無機,但秩序底定。在意義與聲音之中,那是萬物尚待命名之初,詩人指物賦形之始,是現實與幻夢的相互浸潤,也是詩人創作史的再一次檢閱,更是對宇宙大化的感應。


【書評•小說】畢信王/跨時代的命題:小看網路,才會致命
畢信王/聯合報
《致命登入》書影。(圖/鏡文學提供)

推薦書:吳曉樂《致命登入》(鏡文學出版)

祖克柏在世界中心呼喊元宇宙時代來臨,線上線下的界限不再,虛擬成為實境,實境益發虛擬。同時,我們漸漸發現「人設」取代了個性,社群演展成為每個人的自我修練。《慾望街車》白蘭琪的「我才不要現實,我要的是魔法」值得每個人掛在臉書IG推特簡介。

但千千百百的童話故事告訴我們,魔法會消失,馬車總會變回南瓜。在這很難說是現實被擴增了,還是反之的時代──擴增,其實來自幻象的侵蝕,當夢幻泡影退去,現實被削弱,形銷骨立的金身具現,人們失去的是否遠大於得到的?

因此,儘管吳曉樂的《致命登入》在2021年回頭談網路遊戲(這個千禧年左右的產物)的危殆,不免顯得懷舊,乍看予人一種當年爸媽發現你玩網路遊戲時皺眉表示不悅跟擔心的既視感。

然而作家回望必有因。就吳曉樂個人,《致命登入》結合她過往關心的女性在社會上的動彈不得,與階級如何消弭人之個性,讓《致命登入》顯現一種遲來卻命中的當代提問:如果夢幻泡影不會消失,虛擬與現實等值,一晌網路貪歡的善男信女們,得到的有沒有可能等於或大於失去的?

攤開故事,小說寫主角陳信翰意外獲得超能力,能發現人之死期的徵兆。然而陳信翰只是普通不過的凡人,扛不住能力越強責任越大的招牌,便自我封閉成類似繭居族的存在,讓父母擔心不已。之後,他透過網路遊戲《世界樹》認識女子夕梨,發現後者命不久矣。

小說在此展開成宅宅想救人得先自救的故事。透過這非英雄救美的套路,吳曉樂展示網路滲入現實肌理後的全景──當人們向無邊無際的網路展示自我,想遁逃於虛擬,卻不小心付出了真心,便容易成為被操控的對象。由是,我們來到或許是《致命登入》最重要的題目,PUA。

或恰巧或小說家的眼光神準,《報導者》在2021年底推出「愛×騙×機器人」專題,指出疫年之下,孤寂與對未來的不確定,使網路交友詐騙來到史上高峰。其中的關鍵,便是網路帶來的「沉浸式體驗」,與各式「社交工程」讓加害者便於分類、找出受害者。總歸而言,網路讓被騙這件事變得更容易了,而《致命登入》則進一步幫我們畫出關聯圖。

當代社會人們問起「如何成為一個全新的人」,最快的方式就是創建帳號,打造人設,但與此同時不啻於在網路這個黑暗森林發出信號:嘿,這是新的我,我在這裡,快來看我。因為越多人觀看按讚點愛心,全新的「你」便越快重建。

到底,《致命登入》努力不說教(但超能力的設定讓我有些遲疑),試圖接住那些需要一個全新的自己的人們。或許,這是吳曉樂最溫柔的一本小說,而它對網路的想像其實是中性的──主角因為網路走出家門(聽來相悖),不怎麼帥氣的救人,活出新人生;但也正是網路這工具讓夕梨陷入PUA集團的陷阱。

如果說《致命登入》裡的網路世界看起來仍危機四伏,這是因為小說試圖告訴我們:網路其實跟人生一樣真實,甚且,它就是人生的延伸,兼具輕盈與沉重,快樂與苦痛,也有債有償。


【出版者言】鴻鴻/黑眼睛文化,我的邊緣游擊
鴻鴻 (黑眼睛文化 藝術總監)/聯合報

▌草莽經驗是策展大型文化活動的最佳培訓

小時候在重慶南路書店見過一種書,只有素色封面,內文全空白,可以買回去自己寫,滿足出書慾。出版商很聰明,不用打字、校對、印刷,一本筆記本就可以當書賣。我內心蠢動,但是下不了手,主因是這無字天書跟一般書籍定價一致,覺得太划不來。但是從那時起我就知道,自己想出書,雖然寫什麼還不曉得。

我的第一本書《黑暗中的音樂》出版於26歲時,由楊維晨的曼陀羅詩社印行。但我算是半個出版商,除了自己出錢,自己決定字型,還跟畫家朋友阿平一起貼版。出了書自己拿到書店鋪貨:從獨立書店如書林、香草山,也鋪到各家金石堂及前一年剛開張的誠品──在沒有電腦連線的時代,即使連鎖書店也是憑各家店長口味,決定收不收寄售、可以留幾本。然後每次逛書店就去巡田水,若發現賣掉了,就趕快把收據拿出來請款,同時補貨。

三年後我接編《現代詩復刊》,更在原有經驗之上大展手腳。除了詩刊,也出版一系列叢書,包括創刊者紀弦老大的最新詩集、楊小濱的第一本詩集,以及復刻黃荷生的《觸覺生活》,當然財源都是元老如梅新、林泠、鄭愁予、楚戈張羅,我只負責跑腿。除了自己鋪貨,也用另類方式宣傳。自己是戲劇系畢業,就動腦筋去跟誠品借場地,找小劇場和音樂、舞蹈界同好跨刀,以每期詩刊當文本,發展詩的演出,目的是賣書。起先大家純義務,入場也免費,後來還賣起門票,收入按演出者人頭均分,賓主盡歡。渾然不知這些從編輯、設計、印刷到宣傳、發行的草莽經驗,讓我搞起個人出版得心應手,也竟成了後來策展官辦詩歌節與文化活動的最佳培訓。

▌獨立出版,可以善待每一本書

「黑眼睛文化」成立於2006年,從發行我的詩集《土製炸彈》起步。這本書設計成革命小冊,當時誠品採購見印刷粗糙,還拒絕銷售,經《民生報》報導,反而意外成為宣傳。黑眼睛多角經營,出版行政庶務全委由一位專職人員處理,早期黑眼睛沒有辦公室,還須借行政家當庫存。後來寄生在劇團底下,才偷得辦公空間,但行政也必須身兼多職,包括場地管理、活動協力,用兼職的酬勞,才養得起不賺錢的出版。

近十年來黑眼睛就我和行政小米兩人,加上經常合作的幾位接案美編。出書頻率平均兩個月一本,這樣才能照顧到每本書的行銷。記得多年前詩友零雨在時報出版詩集,人人稱羨,但得不到特別宣傳,因為大出版社會把重點放在看好暢銷的書上;幾個月後,這本書就在書店下架,無影無蹤。那時我才知道獨立出版的可貴,也成了我後來自己做出版的使命:可以善待每一本書,而且只要出版社還在,就永遠不會下架,還會不時想出新點子,促銷滯賣的舊書。

▌越是無人想做的書,越感興趣

一開始黑眼睛就打定主意,只出詩和劇場。後來創辦《衛生紙+》,也是基於同一原則,每期刊載劇本。在還沒有黑眼睛的年代,我曾幫唐山書店編過二十本「當代經典劇作譯叢」,後來就用《衛生紙+》夾帶劇本引介行動。因為在書市,唯一比詩更難賣、更邊緣的類型,就是劇場。

無論做出版或是做劇場,我都有一種「補破網」心理。越是無人想做的書,我越感興趣,這才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命名的主要依據,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在我心目中不只指時代,也是指藝文環境,我特別喜歡在邊緣打游擊。因而我從來不跟同業搶書,反而拚命往外推。

衛生紙詩人捧第一本詩稿前來,我通常都會請他們先洽詢其他出版社,真的投遞無門,黑眼睛才接收。這時我就像那個把空白筆記本當書賣的書商,提供舞台給作者完成他們獨一無二的作品。然而,就算在黑眼睛出過一本,我最期待的就是,下一本能找到別的出版社開拓讀者,所以罕有連出兩本的紀錄。唯一例外的是小令,可能是因為私愛的第一本《日子持續裸體》回應不如預期,我心有未甘,又接連出到三本。不過很開心的是,她的第四本詩集找到了新主人。同樣是在抱不平的心情下(這種好書怎會沒人要出?),破格出版了何景窗散文集《想回家的病》。而我和智海合作的小說漫畫《灰掐》在絕版後,智海自己的nos:books要改版重出,我也欣然同意。

也許更大的任性是出版四方田犬彥文集。在沒有補助的情況下,獨立出版根本沒本錢規畫系列叢書。然而得識四方田先生以來,深深折服於他的求知熱情和觸類旁通的精闢觀點,便請作者開出選單,他列了六本不同領域代表作,除了獨到的電影研究《李香蘭與原節子》,還有自傳、飲食文學、詩集、散文,以及冷門的遊記《摩洛哥流謫》;我還追加了自己想讀的《高達的女人們》及珍貴的日本古典文學導讀《感恩日本書物》,竟然一路出到八本!另外又跟奇異果文創推薦了他的漫畫評論《漫畫的厲害思想》。除了為許多詩人的第一本詩集作嫁、為現代派大將秀陶出版生涯自選集《會飛的手》,這套四方田系列我視為自己踏上出版之路的最大報償。

▌眾志成城的另一取徑,是出版詩選

可能也是因為把出版視為行動,我對美編的要求,向來以實用為主。封面書名不能太小,書背的字要能看到……太特殊的開本、太搞工的包裝,通常被我敬謝不敏。我的原則只有兩個:一是要好翻好讀,二是上架後(不論是書店或自家書架)要容易找到。這兩點能達到,設計風格就任憑作者和美編喜歡,然而也是因為作者喜歡,有時我還是不免向美編的偏好讓步。

回想起來,我做出版跟做劇團的想法似乎一致,就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冷僻的傑作能夠因為個人努力而面世,實在比自己出書更開心。因此,我認為做製作、策展,甚至僅僅敲邊鼓推介,都可視為一種創作,都可以讓世界朝自己欣賞的方向,更近一步。這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眾志成城。

眾志成城的另一取徑,便是出版詩選。用選集來策動觀點革新,為時代留下紀錄。包括六四詩選、同志詩選、勞工運動詩選、新一代的媽媽與爸爸詩選,及爵士詩選,後者並進而促成了一張黑膠唱片專輯《爵士詩靈魂夜》,讓黑眼睛朝音樂出版跨界──或許也是因為音樂產業的式微,讓我再度產生了那種,想在邊緣的邊緣打游擊的動力。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