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接連就「女性墮胎權」及民眾在公共場所「擁槍權」作出兩大歷史性判決,兩案都被保守派人士視為重大勝利,卻引發國際社會譁然,也招來歐巴馬及拜登兩總統的重話抨擊。墮胎權案判決出爐後,拜登形容該判決讓美國「倒退一百五十年」。出現這種結局,前總統川普任內新任命三位大法官,從而損害最高法院結構平衡,是最大癥結。美國大法官共九人,川普接連任命三人,使保守派居於絕對優勢,因而在擁槍權判決以六比三領先,裁定紐約州限槍令違憲;在墮胎權則以五比四推翻憲法的保障,允許各州禁止墮胎。兩案完全暴露大法官意識形態如何影響判決,在人權議題上大開時代倒車。
同樣情況,其實也在台灣上演。我國十五位大法官,目前有十一位、超過三分之二是蔡總統任命,影響所及,近年大法官解釋與判決往往都是在迎合「當道所欲」。明年將有四位馬英九任命的大法官任期屆滿,蔡英文重新提名後,十五位大法官的同質性勢必更趨一致,讓人擔憂未來台灣的釋憲走向。
前不久大法官宣判萊豬案合憲後,行政院長蘇貞昌肯定政院辯護團隊成功說服大法官,更提醒後續還有農田水利法辯論,要以萊豬案當成功典範投入。其實不只萊豬案,在前瞻特別預算案、黨產條例、軍公教年改條例等重大爭議法案上,大法官幾乎全盤接受行政院意見,視反對意見如無物;套句黨產會說法,大法官簡直成為府院黨「附隨組織」。
蔡政府任內的大法官也被質疑限縮地方自治權。不光萊豬案,地方政府針對教師退休金年改、地方議會選舉議長與運作事項的規則制定等聲請釋憲案,大法官主流意見都認定是中央專管事項,憲法保障的地方自治權被大量剝奪,形同司法助長中央集權。
日前憲法法庭針對曾寫信向總統求救的台義爭女親權案,做出首件裁判憲法審查,遭法界強烈批評,指憲法法庭成為第四審、破壞法秩序穩定等;後續類似案件,大法官卻不受理,遭諷只因沒上書總統,大法官就不理。
蔡英文上任後,甘冒違憲爭議提名許宗力出任身兼首席大法官的司法院長,許宗力上任後不久,就把蔡英文競選時承諾的同婚案排入大法官會議議程,不意外地作出符合當局想要的釋憲結果。接下來還有死刑釋憲案,外界關切大法官是否會再助攻蔡政府達成廢死目標。
美國大法官在目前保守派穩居多數情況下,帶領美國社會走回傳統保守老路,自由派大法官只能透過意見書表達痛心疾首,提醒世人最後被破壞的是法院的權威。反觀台灣的大法官則是一味配合執政黨,淪為政治工具。
促轉會批評威權時期的大法官有侍從思維,多號解釋「配合國策」;檢視蔡政府任內大法官會議的解釋與憲法法庭的裁判,既無忤逆當道,且都符合執政黨想要的結果,如今大法官的侍從思維與政策配合度,更令人浩歎!
司法與行政、立法權理應分立制衡,大法官更有守護憲法、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的責任;政治上的多數,也不能改變憲法對人民的基本承諾。但這幾年為挑戰執政者的釋憲聲請案,被大法官們築起一道又一道的高牆擋下,不但人民基本權利屢遭踐踏,更升高中央集權風險。大法官究竟是憲法守護者,還是執政黨護航者?
如果大法官只知迎合當道、配合執政者需求,讓政府變成一言堂,逾憲越權,肆無忌憚,與威權時期的侍從思維何異?這樣的大法官,根本是創造民主獨裁的幫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