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繁榮的年代,商品不斷被製造,代表著地球資源不斷被消耗。臺北市立美術館推出《製造×意義》展覽,18位/組臺灣藝術家透過藝術創作,帶領民眾思考能源消耗、環境汙染、社會公平等議題,期待藉由藝術的力量,喚醒人們愛護環境的心,讓未來的製造變得更有意義。 北美館館長林平認為,展覽以多元媒材呈現公民意識對未來世界的想像與參與,特別是新生代藝術家在物資充裕的環境下成長,卻能反思工業製造與大量消費的議題,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尤其難能可貴。
本次展覽融和文學詩意,以六段發人深省的文字構築不同的區域。像是文句:「物之始終/人類文明的系統在欲望之海中,製造一座又一座垃圾島嶼」帶出了藝術家的想像,以及難解的垃圾與汙染問題。范曉嵐從城市各個角落收集了各式棄置用品,再以宛如雪花般的白色噴砂,覆蓋封存這些生活之物,完成裝置作品《世界之無法想像》。破損的桌椅子、被淘汰的鍋碗瓢盆彷彿不被打擾的安靜沉睡,顯露出當代生活的集體品味,以及人們對過剩物品的無感。
文字片段「寓言•預言/筆下的寓言是一篇篇寫實敘事,彷若另一個預言」,呈現藝術家對環境的寓言式想像。黃薇�^的油畫作品《吞食系列》,將大自然隱喻成毛茸茸的巨獸,以緩慢、逗趣姿態,吞食著人類的公路建設;林書楷的裝置作品《陽台城市──積木城市語錄系列》,則以家中模具廠棄置的木製模具,拼湊搭建出想像國度。展場中布滿模具搭建的高樓建築、工業器械與科幻交通工具,就像正在大興土木的城市,表現都會區多變的樣貌。
藝術家也透過影像創作,表達對環境的關懷。曾於中國大陸從事地質評估工作的楊哲一,創作《造山》影像作品。他將數萬噸礦山的爆破過程倒轉再製,試圖逆轉慘遭迫害的山巒命運;在煙霧瀰漫中,山勢被重新建構,也讓人從毀滅的場景中看到重生的力量。袁廣鳴的錄像作品《能量的風景》,以核電廠、核廢料儲存場、台中廢棄住宅、蘭嶼國小為拍攝場景。在鏡頭的推移過程中,電子音效不斷放送,強化了詭譎的氣氛,暗示核災來臨時的駭人慘況。
行動藝術也是藝術家表現心志的手段。張碩尹的行為藝術計畫《斜紋夜蛾》反映了全球的糧食危機,他在美術館內建構一處溫室,栽種甘藍菜植株,孵育專吃花卉蔬菜的害蟲斜紋夜蛾幼蟲。連續三日,他住在溫室中,每日煮食高蛋白的幼蟲充當食物,再收集尿液經由給水系統灌溉菜圃,滋養植物;期間,他也不荒廢創作,所有作品皆展示在展場牆面上,展現了小型生態圈和低碳生活的無限可能。
另一場關懷地球的行動則維持了九年。晁瑞光在台南社區大學成立了海灘廢棄物監測社團,九年來,在台南海邊撿拾海洋廢棄物,成果呈現於《海灘廢棄物監測行動紀錄》。他將這些廢棄物加以分類、統計,當不同款式的打火機、拖鞋、飲料空殼整齊排列時,竟成就了奇異的觀看視角,藝術家也透過這項行動紀錄,讓民眾正視海洋汙染問題,避免使用一次性產品,減少垃圾產生。
找個時間來北美館逛逛,見識藝術的創造力如何反映環境問題,如何促使地球更美好吧!
《製造×意義》展覽
時間:即日起至8/30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3樓3A~3B
網址:www.tfam.museum
【完整內容請見《臺北畫刊》七月號570期】。
手機、平板請下載
【《臺北畫刊App》iOS版】。
【《臺北畫刊App》Android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