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點》時,現實竟發生與書中相同的事件。 某天,女兒問我可不可以帶項鍊上學,我反射地正要說「不可以」,突然想到書中情節,不是先拒絕,而是反問:「你為什麼想戴呢?」竟意外開始母女倆的討論。我很享受這種感覺,跟孩子的對話是「活」的,也察覺到才六歲的她開始學習思考各種可能,而且最後自己做了決定。 我很高興自己一念之間,送給了孩子名為「思考」的禮物。 而在《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裡,黃益中老師也帶學生討論各種社會議題,十足有「真理越辯越明」的本色。無論是公民運動、多元文化還是勞工權益,年輕小大人們都能在充分思考後說出一番道理,甚至親身實踐,有時,一些既定的刻板印象就這樣悄悄被打破了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