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

母失言、子背鍋:看血友少年的台版冷血劇


【carol的私房教養】為做童書的總編媽咪Carol從教養可愛孩子的經驗及相處中,分享其最真切的心情與心得! 電子商務產業變動快速,【SmartM 電子商務週報】提供各國最新、最即時、最實用的網路行銷業界動態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2/26 第468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爆料也得「順時中」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母失言、子背鍋:看血友少年的台版冷血劇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從《美國工廠》看大陸人口紅利
民意論壇 為大考中心主任請辭獲准叫屈
人命關天 別陷媽祖於不義
我的未來 非他辭職可補救
國是論壇該走入歷史了
漫畫/紓困漏了他
十六拆燈棚 主燈何處去?
聯合筆記/開後門的政府
人道不容政治考量
綠地變光電?請台糖繼續務農吧!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爆料也得「順時中」
黑白集/聯合報

新冠肺炎侵台滿月,防疫教條從「相信政府相信黨」變成「順時中」。先前人民配合蘇貞昌吹牛皮,沒病不能戴口罩;現在是別讓指揮官陳時中不高興,否則輕者如柯文哲多話挨批,重者像民眾叩應發言卻害電視台被法辦。

政府確認疫故白牌車司機的傳染源為浙江台商,台商之父叩應到電視台喊冤:「別針對我孩子,他沒生病」。這也是眾人之惑:為何台商一家沒事,載他的司機卻身亡還感染四個家人?但陳時中不高興了,怒批「亂爆料讓我心情亂了,社會都亂了」。

不可憑個人直覺評論疫情,這是對的。但綠委王定宇亂爆料「司機弟弟也開白牌車」,「接觸範圍更廣,像吸血鬼一個咬一個」,這有比較理性嗎?車行澄清疫故者之弟非白牌車司機,但綠委只要「順時中」,亂發言就沒事。

武漢包機返台,陸委會說乘客都是合法入境;綠委陳亭妃卻宣稱,機上符合規定名單的只有五十人。這在影射包機「偷渡」大陸人,成了生化炸彈,危言聳聽,怎不見陳時中及時平亂?

網紅學政客吸人血拚人氣,前外交官造謠,稱湖北血友病童「生父母都是中國人」,且鑽漏洞取得健保。網民因而出草要政府「放生病童」,陸委會澄清病童及生父母都是我國國籍,網軍則還擊:「陸配媽說中國好,孩子就不能用健保。」

這些藉疫情淘金的人,利用「沒選台灣國籍自己承擔」爆料炒作仇恨,只要「順時中」就無往不利。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母失言、子背鍋:看血友少年的台版冷血劇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幾經波折,身陷大陸湖北的血友症少年小宇在藥物行將用罄之際,取得當地政府特許自成都搭機返台,趕上開學,也為兩岸政府「究竟誰沒人性」之爭解了套。儘管小宇已經返台,但台灣民眾對他的身分論戰卻未止歇,這部因小宇母親言論違逆當道、不順網民的「戰完國籍、戰母親」冷血劇,仍持續上演。

少年小宇的故事,堪稱是這場兩岸因防疫而衍生的政治大鬥法中,最高潮迭起、也最具戲劇性反轉效果的一齣。從最初武漢台胞呼籲蔡政府放行包機返台未果,兩岸政府因而放話互嗆;隨後我方「千里送藥」傳佳話,不旋踵又傳藥劑已經告竭,政府為德不卒。遂又由陳時中宣布藥劑早已備妥,斥少年母親「得了便宜還賣乖」;然後,劇情又逆轉為藥開了卻仍未送過去…。種種反轉再反轉的劇情,讓人看得眼花撩亂。

其間,網路鄉民煽風點火、添油加醋,連所謂「前外交官」都趁熱軋上一角,聲稱少年之母先嫁台灣人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後離婚改嫁給中國人才生下血友少年,少年和母親均無中華民國國籍云云。這番「身分起底」說立刻在網路論壇炸翻鍋,連當年放寬大陸人士納入健保的前總統馬英九也被拖出來討伐,隨即,要求修法杜絕大陸人士使用健保之聲四起。

所幸,陸委會一紙聲明,再次翻轉這齣冷血鬧劇:原來少年的生父確為台灣人,小宇更是貨真價實擁有中華民國國籍和身分證的正港「台灣之子」,母親也合法擁有我國國籍。但殺紅眼的網民仍不罷休,立即轉移戰場批評小宇母親之言行毫無「台灣價值」,指她拿台灣、吃台灣、用台灣,卻嫌台灣、罵台灣、讚中共,其子小宇不配享用健保。

多虧少年小宇的這番生命與人倫的煎熬,讓國人注意到誰應優先登機的問題,也暴露蔡政府無肩扛起政治壓力、卻一味屈從民粹的真正面目,因而在人道考量當前時選擇了國籍歧視為判準。當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出「當初沒有選擇我國國籍,就要承擔自己的選擇」的名言時,也讓自己的政治顏色蓋過專業。

多虧少年小宇,讓民眾再度見識政府處理假新聞的「雙標黨」作風。一些小老百姓因一時不察轉傳朋友訊息,就要被約談、裁罰;但前外交官散發完全不符事實的訊息,卻不見政府採取任何處置。難道只因前外交官是「自己人」,就能輕輕放過?也由於少年小宇,人們看到就算陸委會深夜闢謠也無助定紛止爭,讓被仇恨沖昏頭的社會復歸平息,也無助阻止仇恨言論恣意蔓延。若連一個血友病少年都不放過,台灣的言論自由有何值得驕傲?

更讓人憂心的是,這股網路冷血飆風還變本加厲,從標籤化上綱為妖魔化。首班武漢包機返台時,機上的「台灣媳婦」陸配被刻意寫成「中國籍人士」;如今,更進一步把小宇的母親形容為「中國黑寡婦」。如果說中共樂見台灣分裂對立,散布這些言論的人,還真是「居功厥偉」。

失去人性的政治,不可能落實為民主。患病的少年是台灣之子,硬要他為母親的言行負連帶責任,絕不合理;不顧其性命安危者,則更是冷酷。這種心態,已不止是言論犯或思想犯要不要受懲的問題,而更像專制國家才有的株連三代、罪及妻孥落伍思維的復辟。號稱民主進步的台灣,竟可假藉「防疫」之名夾帶如此褊狹的仇恨歧視言論,藉由鍵盤網路四溢橫行,豈非自甘墮落?

許多人應該還記得五年前溺斃在土耳其海灘的敘利亞三歲難民兒童艾蘭。艾蘭的犧牲,告訴世人:即使仇恨再深、政治鴻溝再大,都不應阻止人們對孩子及時伸出援手。遺憾的是,在少年小宇的奇幻返台過程中,我們看到太少的悲憫,卻被太多的仇恨敵意嗆到難以呼吸。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從《美國工廠》看大陸人口紅利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及其夫人蜜雪兒投資成立的高地製片公司,推出的首部作品《美國工廠》,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中國玻璃製造商福耀集團到美國俄亥俄州代頓投資,重新啟用前通用汽車公司組裝廠改為玻璃工廠的故事。

故事的主軸講述中國福耀玻璃集團在美國設廠後面臨的重重困難。福耀2014年在代頓僱用了2,000名失業的美國工人,一開始工人因重新獲得工作而興奮不已,但中國雇主與美國工人間的蜜月期卻沒有持續很久,中美文化差異、勞動力的素質與習性,乃至資方與工會之間的矛盾逐漸浮現。影片揭示著中美製造業的優勢與劣勢、資方與工會的角力,以及自動化對製造業的衝擊,提供各種反思的素材。

過去40年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在經濟上取得的成就世所罕見。中國經濟持續快速成長主要來自四個紅利,一是全球化,這是需求面的大紅利;另外三者均為供給面的紅利,分別是人口紅利、改革紅利及透支(環境生態與弱勢者)紅利。其中的人口紅利,以中國勞動力之眾,工資相對於競爭對手之廉,幾乎讓所有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無招架之力,中國也因此成了「世界工廠」。

從1980年代開始實施的一胎化生育政策,導致出生率大幅下降,近十年來中國勞動人口開始相對緊俏,工資也快速上升。簡單地說,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快速消蝕,伴隨著土地價格快速上漲等其他因素,不少製造業開始外移到工資還處低水平的東南亞和非洲地區,也有考量運輸成本而移到美國。中國人口紅利已然逝去成普遍共識,然而《美國工廠》的例子,似乎提供另一個角度的觀察與省思。

《美國工廠》的故事顯示,人口紅利並非只有「工資」單一個衡量指標;《美國工廠》給我們的啟示是,測度人口紅利有更完善的指標就是「勞動成本」。勞動成本,同時考量了工資與勞動生產力。工資低但勞動生產力更低,並不意味著勞動成本低;工資高但勞動生產力也高,也不意味著勞動成本就高。

至於勞動生產力則取決於勞動力素質,泛指勤奮度、刻苦耐勞力、服從與紀律意識、聰敏度,及追求財富與成就的積極性等。毫無疑問,中國勞動力的普遍素質,即使就全球範圍來看也是名列前茅,中國福耀集團在美國工廠的故事,最大意義就是凸顯美中兩國在勞動力素質上的重大差異。

一國勞動力素質的表現,除了受後天的教育與訓練的影響外,更多地恐怕取決於一個國家或民族先天的民族性,換言之,與民族基因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這讓我們想到了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經濟學經典鉅著《國富論》,《國富論》中指出,國家致富之道無他,只要切實尊重市場機制,讓市場經濟那隻看不見的手充分自主、不受干預地運作即可。

這本在1776年出版的書,在20世紀受到了另一位經濟學大師馬克斯的挑戰,馬克斯看到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固然有效率上的優點,但也會導致所得與財富在分配上的兩極分化,因此主張計畫經濟。兩種理論各擅勝場,各有認同與追隨者,於是就在20世紀進行了一場耗時幾乎一個世紀的大實驗。兩種理論、兩種體制的實驗終於在1991年因蘇聯解體獲得驗證,此後市場經濟一統天下。

市場經濟一統天下迄今已有30年歷史,但已採行市場經濟的各國經濟表現,並未如亞當斯密所言,都走上致富之路。究其原因,不止一端,但各國在民族性及勞動力素質上的明顯差異必為關鍵因素。就此而言,中國的人口紅利其實並未完全消失,以勞動力素質為內涵的另類人口紅利仍然存在且持續存在,並與既有的人才紅利合流,共同為中國今後的經濟增長增添動力。

   
民意論壇
為大考中心主任請辭獲准叫屈
張鎮華/台大數學系名譽教授(台北/聯合報

大學學測成績公布,數學科滿級分人數創歷年新高,後續恐引發甄選超額篩選情況。大考中心主任張茂桂火速請辭負責,大考中心董事會閃電准辭。個人很為張主任叫屈。

首先,數學科滿級分人數增多,主因在試卷,若要負責也應當是出題委員,大考中心主任因此獲罪,於理不通。因為數學領域課程綱要的討論,本人和這兩任大考中心主任有所接觸,對於他們積極任事,勇於改進的精神,感受極深。像這樣難得的人才,大考中心董事會應再深思,不宜輕言准辭。

其次,數學科滿級分人數增多,其罪在「後續恐引發甄選超額篩選情況」。就我審視這兩年來的數學題目,覺得都出得很適中,是符合數學課綱精神的試題,若因為「難題只有一題」而獲罪,我們就要問,學科能力測驗的目標為何?是要檢視學生對於學科的能力是否足夠,還是要出一些難題,把大部分學生考倒,只挑出少數「合格」的學生?

要出一份充滿難題的數學題目其實很容易。早期的數學考試向來如此,題目中有許多難題,學生普遍數學低分,也因此視數學為畏途。近年來,大考中心出題力求合理適中,也逐漸挽回學生對數學的喜愛,我認為應給他們掌聲,而不是責備。若只因分發的技術問題,就走回頭路,把考題又朝競試難題方向引導,將又回復到早期,僅為成就少數學生,把大部分學生都打趴的慘況。

要區分學生,還有許多方法可以做。例如將十五拉大到廿級分。況且甄選學生不是光看一個科目成績,還有種種關卡,只看我們有沒有善加利用。學測應是門檻,不是區分學生的主要關口。

最後,如果要談試題的技術層面,我覺得選擇題是使得試題變容易的一大元兇。同樣的內容,即使是填充題,都比選擇題來得難,來得有鑑別度。可是,我們一向以容易閱卷、有「標準答案」為藉口,把所有題目都變成選擇題,這不但降低難度,也讓學生養成凡事總有人提供參考答案選擇的思想。縱使是在日常生活,遇到事情,總是要自己設法突破,期待別人給你路選擇的心態,成不了事。

個人認為,就出題技術而言,只要將目前的選擇題改為填充題(英國國中會考就都只有填充題),同樣的內容都會變得難一點,而更有鑑別度。期待國內的各類考試應朝此方向思考。

   
人命關天 別陷媽祖於不義
李明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監事/聯合報

大疫當前,大甲媽祖遶境廟方仍決定照辦,大甲鎮瀾宮及新港奉天宮主事人員強調已開過會研商,沿途將做好環保衛生和防疫消毒,相信媽祖神威會保佑國泰民安,大家平安健康。

如果堅信媽祖會護佑眾生,又何必強調將加強防疫?萬一有遶境信徒染病,是要歸責媽祖未予保佑?主事者防疫工作沒做好?其他信徒衛生習慣不良?還是本身自主健康管理不佳?

媽祖崇拜是台灣宗教信仰非常重要的一環,但若就民眾信仰程度而言,仍是有相當差異,由堅信媽祖是極為靈驗的神祇,到將她視為民俗象徵者都有,但共同點是「慈母意象」,媽祖將大家視為其子民,恩澤、寬容、諒解、慈愛,因而我們會尋求媽祖的賜福,但不太擔心萬一做錯事她會懲罰我們,這種對慈母依戀的集體心態,在信徒爭相觸碰鑾轎或媽祖神像時,可明確感受到,就如同小孩子拉緊母親的裙角尋求依附與安全感一般。

既然是慈母,媽祖固然給了我們絕大的安全感,但信眾需要為自己的決定負完全責任,有些行為固然有些離譜,例如廟會活動找來一大堆鋼管女郎跳熱舞,這總不能推說媽祖愛看,但反正帶動熱鬧氣氛,大家高興就好,慈愛的媽祖也不怪罪。如今疫情當前,人命關天,豈能以媽祖未反對為理由,就做出對全國影響深遠的危險決策,這是陷媽祖於不義,絕非虔敬信徒該有的作為,希望廟方三思。

   
我的未來 非他辭職可補救
鄭紹成/大學教師(台北市)/聯合報

大學學測放榜,前晚先用Line告知在補習班的女兒,數學滿級分偏多、大考中心主任辭職負責消息,女兒只回了一句:「我的未來不是他辭職可以補救!」

對於一個不滿意去年入學成績決心重考,又再一次遇到數學沒有辨識度的嚴重出題錯誤,女兒只有一句話的回覆可見其感慨。

科舉時代掄才,主考官員主試出錯,削職為民、發配邊疆、廷杖砍頭多有;現在考題由大考中心把關,考題經過五階段審測,居然還會出現嚴重疏漏,難以想像。去年數學科目滿級分已破紀錄,今年又成長一倍,一次的錯誤已不可容許,二次的誇張錯誤,我回給女兒一句「錯誤的決策比貪汙更可怕。」

五年級生的我常用自己高三休學在家自修考上國立大學,鼓勵雙胞胎女兒,只要努力一定會考上理想科系。她們回我:「那是以前啦!現在努力讀書也不一定如此,申請入學已把指考名額都快搶光了。」

誠然,少子化讓入學申請成為大學搶學生的首要管道,此所以近年來各大學都大幅提升申請入學名額,更高額備取名額到令人咋舌地步(去年交通大學材料系正取廿二、備取一七一;長庚大學醫學系正取五十六、備取二三九)。前段學校合格申請者均表現優異,為免遺珠之憾故高額備取。但如果大費周章,讓學生和家長準備資料、南北奔波,大學教授又要費時費力審查資料、面試,到最後讓考生幾乎統統有獎,只是產生「進入先後」名單,是否是社會資源變相浪費?

多元入學管道確實讓學生多了繁星、申請入學、指考等不同的升學方式,但這也造成學生入學素質不一,前此也有國立大學因為學測入學學生數學能力與念完高三之指考入學學生有差,另開加強班之情事;今年台灣大學醫學系也有第二階段筆試,不啻是否認學測的篩選功能。又如果通過學測申請到大學入學之學生,不需要有高三下的學習就能勝任,那教育部何不直接縮短高中就學時間?

身為家長也是大學老師,深切體會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有優渥家庭背景,可以打造出適合入學申請的亮麗書面審查資料;當國立大學學生大都來自社經地位較高家庭(二○一六年研究資料,台大將近一半的學生是來自台北市、新北市,其中大安區又占最多數有六點八九%),現在的大學入學方式已經讓台灣未來的階級分立只會更加明顯,而不會模糊消弭。

面對少子化,大學競相爭取先有學生、落袋為安,申請入學幾乎成為主流,再加上這兩年出現出題辨識度問題,主事者若不能有通盤和長遠性改革和規畫,台灣動盪不安不會是因為政治因素,而是教育的星星之火開始燎原,貧富更不均、階級更對立。

「我的未來不是他辭職可以補救!」但台灣年輕人的未來,則是要靠主事者來創造和挽救。

   
國是論壇該走入歷史了
陸裕麟/前國會助理(台中市)/聯合報

新國會伊始,廢除國是論壇的主張又被討論,這個廿多年前的產物確實該走入歷史了。

國是論壇係依立院議事規則第廿二條:出席委員得於院會時間上午九時起,就國是問題發表意見,不得逾一小時;依抽籤順序,每人發言三分鐘。

當年安排國是論壇,是前立法院長劉松藩鑑於在野黨立委常占據發言台、杯葛議事,經朝野協商建立的制度;前立委盧修一也居關鍵角色,連前院長王金平都曾在書中盛讚是創舉。畢竟在那個媒體不發達,資訊傳播管道有限的時空下,讓立委諸公有盍各言爾志的機會,似乎是民主的展現。

不少委員避免因質詢準備不足反被官員洗臉鬧笑話,能夠在議場中央當主角,暢所欲言點名部會或行政官員罵個三分鐘,占盡主場優勢不用白不用。

國是論壇委員發言,基本上仍是由助理事前代筆,立委登記發言後仍不知道要講什麼主題的情況一再發生,有時甚至直接拿黨團提供的參考稿來讀。

趕鴨子上架的結果,就是既不通順也不達意,最後淪為讀稿機。某黨團過去還曾以提供的國是論壇參考稿被委員採用比例高低,做為單位績效,甚為荒謬。

議場二樓空蕩蕩的記者席,通常只有助理一人為立委打卡拍照,未來放在文宣刊物上;彷彿對 選區議題已有所主張,之後怎麼落實就是行政單位的事。

新媒體時代,立委表達意見機會無所不在,立法院視訊直播點閱率遠不及立委開直播。不審法案的國是論壇、簽到卻不出席的立委,無法取得具體而有拘束力結果,不如專注在委員會質詢。

   
漫畫/紓困漏了他
本報訊/聯合報
   
十六拆燈棚 主燈何處去?
王秋寅/退休副教授(南投市)/聯合報

二○二○年燈會主燈「森生守護」,打破傳統窠臼,贏得很高評價。是否要原地保留?仁智互見。我們且看歷年元宵主燈的歸處。

楊英風的《飛龍在天》燈贏得讚歎,最後落腳西湖渡假村,那時觀光局還規範定時點燈,如今安在?高雄愛河旁有馬年主燈,不說你可能都忘了。台中市第一次羊年主燈,就留在台中中山公園原址,一直到台中市第二輪羊年,她才又被整裝亮相,至今還在,但在台中高鐵站的羊年主燈,就不知情歸何處?兔年主燈留在苗栗,現默默守著客家大院。

主燈跟生肖連結,多少限制了創意,有時還真分不清楚它是什麼跟什麼?屏東黑鮪魚主燈,配合在地產業,又情繫大鵬灣,算是天時地利人和!其他的主燈,可就沒這麼幸運。南投馬年主燈被安置九二一文化產業園區,昂首貓羅溪,南投縣每年燈會在此舉辦,牠多少還能沾點光。

森生守護、乃至花博的機械花,要不要留在后里森林園區,都值得深思。森林園區位處偏遠,要點燈吸引遊客再度蒞臨,恐不是容易的事。上海世博台灣館,在世博很吸睛,蔡依林還唱了主題曲,熱心台商將她拆解運回台灣,期望在新竹市再展風華,也不過是半年賞味期。

花博的機械花,在燈會改為永晝心,用心改裝加強了燈光,比原來更有看頭,但是燈會整個人潮都在尋找無人機,機械花難免落寞。

《過年謠》「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拆燈棚」。十六拆燈棚就是要收回玩樂的心,回歸正常。如森生守護、機械花有保留價值,倒是想到水湳經貿園區中央公園、東區帝國製糖株式會社的湖濱,腹地夠大、交通便捷,一定可點亮台中夜空。

   
聯合筆記/開後門的政府
鄭朝陽/聯合報

有些歷史場景會一再重演,好比在野黨常批評執政黨黑箱、傲慢,等到在野者執政之後,又做出以前痛罵對方的事。所以,歷史學家曾說「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且屢試不爽。

近來好多件事湊在一起,都有今夕是何夕之感。拿行政院廿日通過的「國土計畫法」修正案為例,改了最關鍵條文,就是直轄市及縣市國土計畫每五年通盤檢討一次的頻率,可以不受「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計畫」限制,引發社運界「氣噗噗」。

有人批此舉架空國土計畫,是開倒車、造成國土潰爛的後門;也有人痛罵蔡政府挾八一七萬票的壓倒性勝利,修法擴權,重啟苗栗大埔事件之類的野蠻開發,甚至趁著全民防疫之際趁火打劫。這些砲火以往都對著馬政府,如今卻轉向蔡政府,豈不怪哉!

國土計畫是什麼碗糕?多數民眾搞不懂,但隨便舉幾個例子,就知道影響之大。好比全台林立的「蚊子館」、「蚊子港」等,只憑中央與地方首長、民意代表的喜好與利益導向,砸下數千億元蓋出眾多既不經濟也不實惠的閒置設施,浪費巨額公帑,也犧牲環境,至今還難善了。

那些各地拆不掉、還不斷在農地長出來的違章工廠,毀良田、汙染農作物,甚至造成產業不公平競爭,政院和立院還要全力護航,朝就地合法想方設法,結果一把無情火不僅燒掉違章工廠,也拖著多名打火兄弟陪葬。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當中的軌道建設等工程,也多是即興式的選舉支票,即使為後代子孫高築債台,花錢也不手軟。這些建設與亂象,都是缺乏上位的國土計畫指導所致。五年前在各界殷切企盼下,終於訂出一部國土計畫法,盼能建立公共建設、產業開發及土地分區使用的合理性與程序正義,終結如大埔事件的濫權開發。

藍綠、朝野當年好不容易取得共識,把開發的「後門」關掉,卻在蔡政府連任之後重啟,拿「國家重大建設」當擋箭牌。內政部的意思是國際政經情勢變動快速,政府要留一手因應變局,況且過程也有公開展覽、公聽會等「民主」程序,會傾聽民意。

重點是,過去為了蓋科學園區強徵民地時,難道沒有公開展覽、公聽會?結果為何仍是狗吠火車?問題出在重大建設常挾帶與財團等特定對象的曖昧利益,讓人民對政府失了公信,讓「重大建設」成了遮羞布!

   
人道不容政治考量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台北/聯合報

滯留湖北的血友病少年終於回到台灣了,但過程中卻充滿波折和政治口水,令人不免懷疑台灣的人道精神哪去了?

人道精神簡單說就是關心人最基本的生命和生存狀況,關注人最卑微的幸福程度。不幸的是,在這次事件中只看到有人質疑學童的媽媽是陸配,說她愛共產黨,甚至以訛傳訛,不經查證就轉傳該學童是大陸籍;更有立委說,學童第二次所需的藥已經送出,孰不知只是國內已批准。試問,如果學童真為中國籍,是否就可以見死不救?就算該媽媽真的說過感謝中共,她就沒有搶救兒子生命的權利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就不符合高舉人權至上的台灣價值。

本次任務隨行的護理師張莞爾,才真正體現出聞聲救苦的醫德、台灣最美的是人的寫照。反觀那些有意識形態和政治目的的人,應該汗顏才是。

醫生沒有選擇病人的權利,一如教師沒有選擇學生的權利一樣,政府更有照顧人民的義務和權利。現在還有滯留在湖北的學子和老弱,政府站在人道和照顧國人的立場,何不答應大陸派機的要求,前提是機上需有我方醫療人員隨行,抵台後,我化學兵徹底消毒,人員依國內規定檢疫隔離,飛機須即返回大陸,國人才會感受到政府愛護人民的心。

最後,向國內所有投入防疫新冠肺炎的醫護人員致敬。

   
綠地變光電?請台糖繼續務農吧!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系教授(基隆市/聯合報

台糖公司計畫將萬巒屏東沿山公路兩側兩百公頃平地林,改成光電園區,引發反彈。

台糖從務農賣農產品轉而發電賣電,配合政府能源轉型大政,可以理解。但犧牲耕耘多年,普受好評與喜愛的平地林地,去換取太陽光電,難以得到社會大眾支持;就算最後勉強運轉發電,接下來的太陽能,乃至其他再生能源推展,不難想見會受到更大挑戰,阻礙永續能源在台灣發展前途。

台糖自民國八十六年起推動全民造林,至一○六年造林累計一二二九七公頃,並舉辦論壇,邀集產官學專家,討論平地造林規畫及利用方式,作為未來林業發展規畫方向。台糖指出,全民造林、平地景觀造林、綠色造林,環保林園大道計畫增加淨化空氣品質、涵養水源、生物多樣性維護及碳吸存等效益。

發展太陽光電,需要穩健持續發展!面對傳統能源,太陽光電要能嶄露頭角進而得到持續支持,靠的絕非短暫光芒,而是持續、令人信服的實惠表現。以太陽光電取代大片好不容易長成並有效減碳、清淨空氣的成熟樹林,不僅無助發揮太陽光電優點,更會汙名化並消耗社會對太陽能乃至再生能源的支持。

目前世界上達成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的前幾個國家,包括冰島、瑞典、哥斯達黎加等,他們的成功,在於多元利用當地先天優勢,充分發揮再生能源因地制宜特性。

在台灣,主要源自植物的生質能源,不僅是百分之百本土能源,且優越的生長條件,也可望確保來源穩定,彌補風與太陽能的不足。

自二○一一年以來,世界生物能發電每年都穩定成長超過六%,一八年更增加超過八%。以歐洲為例,EU3(德、法、義)的再生能源中,生質能占近六成。

官員談能源轉型,最常引用德國。德國的生物氣快速成長,運轉的生物氣場從二○○五年的二千七百座,成長到一五年的二萬座,可供應電力約是德國總發電量十七%。德國農民從生物氣發的電可饋入電網,獲得補貼。理想情形下,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餘熱,還可促使該廠達最大能源效率。

生質電力,指的是利用生物質量發電,其電力系統技術包括直接燃燒、共燃、氣化、熱分解及厭氧發酵。隨著許多國家積極透過引進生質能取代燃煤發電,改進空氣品質,生質能發電可望在未來持續成長。

全球生質能發電以林木為主要燃料來源,其他包括農業殘料及經過分類垃圾。從永續角度看,生質能源可降低生命周期的空汙與溫室氣體排放,避免對社會、環境及經濟造成衝擊,並對整體能源體系的去碳做出貢獻。

台糖在農牧業貢獻卓著,又引領全民造林;未來請台糖繼續保有並經營樹林,同時也在追求永續能源上扮演更稱職的角色吧。

   
缺電、吸霾、增碳 人民陷矛盾輪迴
蔡英文總統力推非核家園,乾淨能源可能遲遲無法取代核電廢除後的用電缺口,火力全開又衍生空汙大問題,如何往綠色經濟轉型,將是台灣能否進一步升級的關鍵。

防武漢肺炎只戴口罩?6個時候別忘了要洗手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與其一窩蜂搶口罩、花大錢嘗試各式各樣的偏方,不如注意這6個洗手時機,是預防傳染病最簡單、有效又經濟的方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