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

未來職場,DQ比IQ、EQ更重要?

*本郵件為系統自動發送,請勿直接回覆。若無法正確顯示請點選 這裡查看

« 商周會員專屬電子報 »

商周CEO學院特別企劃 高效學習新趨勢

繼IQ、EQ之後
你最重要的競爭力:DQ

攝影者.郭涵羚
疫情之後,你是否感到公司數位轉型的速度加快,但又擔心自己的數位能力跟不上?
「日後回顧這場疫情,它一定是強化數位轉型的里程碑!」本土行動辦公軟體龍頭一等一科技總經理梁家彰說。「過去的台灣老闆不可能讓員工在家上班,覺得難以管理,但碰到疫情火燒屁股,大家的思維突然打通了,變成:『好,那遠距辦公該怎麼做最好?』」
其實,早在疫情之前,數位科技已經正在改變職場的溝通方式。
台灣最大群眾募資平台「貝殼放大」,2018年開始在員工大會使用匿名提問軟體Slido。創辦人在台上布達,台下69名員工的手機,全顯示Slido介面,各種真實聲音不斷跳出,無論鼓勵或批評,越多人按讚的評論,越會被往上置頂,形同督促老闆必須立即回覆。
智慧餐飲科技公司iCHEF把所有資訊,包括業績數字、訂單、各種文件都放上雲端系統,開放同事共同編輯,且留有編輯紀錄,可以省去很多文件傳遞、寄Email的溝通成本。「可數據量化的,線上解決,把時間用在實際需要你的現場工作。」
臉書、Twitter、Slack等多家指標性科技公司,也已宣布員工可「永遠」在家遠距工作,表示使用數位科技,去溝通和完成任務,將成常態。勞力密集產業如旅遊、零售、製造等,或許很難完全效法,但經此一役,提升個人與企業的數位能力,勢在必行。
數位智商(Digital Intelligence Quotient,DQ),指的正是能夠運用數位科技的能力。
DQ:未來職場必備競爭力
完全後天養成,大家起跑點一致
2016年成立的國際組織DQ研究中心指出:DQ,是繼大家熟悉的IQ(智商)、EQ(情緒智商)之後,在21世紀,你最需要具備的競爭力!
一個人的DQ越高,就越有機會透過電腦、手機App、大數據等科技工具,強化優勢、補足劣勢,藉此達成工作目標。從人人用得上的數位溝通(能使用數位工具和別人溝通合作)、偏向心理層面的數位身分認同(能不被線上/線下角色混淆)、或是資安領域的數位保安(能偵測、管理各種網路威脅),DQ已囊括了現代人碰到的各種數位生活面向。
不同於IQ、EQ都與天賦有關,出生就決定了六、七成,只有DQ是「人人生而平等」,大家都可以從零開始學習,完全靠後天養成。
如傳統早餐店「弘爺漢堡」,有加盟主數量超過900人,為了讓訂貨App取代人工訂貨,公司定期舉辦「點貨大賽」,訓練大家慢慢習慣看著螢幕操作POS系統,以增加開啟率,連續3個多月下來,讓400多人成功轉變,更因此減少了10%報廢與叫貨錯誤。
而露天拍賣總經理曾薰儀考量到,企業要導入新科技,由上而下的決策很重要。所以,她才是公司裡腦袋最需要重灌的人。因此從4年前開始,她每周三固定請益公司最年輕的工程師,學習電腦科學、大數據、AI等數位觀念,持續數月,以鍛鍊自己的DQ。
疫後轉型,正是投入鍛鍊DQ最好的時機,我們現在就開始吧!
客服專線:02-2510-8888 |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30~18:30 (例假日除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