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3日 星期三

南洋半導體島鏈直擊》第3類半導體、封測、IC設計都去了!資金、人才正翻轉東南亞

若無法正確顯示 請點選這裡查看

最新出刊報

1867期|2023.08.24


劉佩修

商業周刊 總編輯

這或許是台灣歷史上,最接近東南亞的一刻。

看地理位置,台灣屬於東南亞,但長期以來,台灣的經濟活動與文化連結,與中美日較近,與東南亞較遠。

但中美對抗改變地緣政治,全球供應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分散並重組;台灣的科技製造版圖,也出現新樣貌。

《經濟學人》喊出新詞:Altasia,形容這現象,我們譯為「亞洲新鏈」。

其中,台灣近期投資最多、台商拜訪最頻繁的國家,是馬來西亞與泰國,它們的背後,有兩條供應鏈崛起,一是南洋半導體島鏈,一是泰國電動車聚落。台灣未來的產業動向,將與它們密不可分。

不同於西進的賽局,在這裡,台資與中資起跑點一致,在相同的遊戲規則中競爭。

但難道大家只是把中國的產能分散,在東協重新打造製造代工聚落嗎?

領軍製作這次專題的議題中心主任吳中傑告訴我,他走訪多家企業後,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一整面牆的白色小熊。

它是一家馬來西亞本地企業的咖啡廳,這家公司年營收約新台幣五十億元,卻對人才投資不遺餘力,包括完整的實習生制度;當實習生畢業,他們的主管會代表公司送上戴著畢業帽的小熊,做為祝福禮物。

當許多人稱檳城是「東方矽谷」,這家創辦人卻不以為然,他很直白的說:「矽谷是企業家精神,而不是廉價勞動力。」

他甚至說,當地教育培養的,「大部分是弱者思維人才、奴隸型人才,」但他認為,未來需要的是有使命感,能自主研發、創新與連結的人才。

因此,這家中小企業竟砸錢辦大學,企圖打造大馬的史丹佛大學,「要預測未來最有效的是去創造它。」偉特學院校長說。

他們想培養的不只是技術,更是「骨氣」。

商周團隊採訪發現,多位東南亞企業家,視當前為「百年一遇」的時刻。當地緣政治把機會推到面前,他們未因滿手訂單而沾沾自喜,反而看清自身角色,積極培養人才,不只賺一代,還要賺世世代代。

現在,台灣處於亞洲新鏈的關鍵位置,往北、往南,都有更多連結,這何嘗不是百年一遇?理解時代的脈絡,我們就能做更大的想像。



專題報導


不可錯過


限時免費讀







立即下載商周Plus APP,隨時獲取新知識!

此郵件是系統傳送,請勿直接回覆

商周官網 | 客服中心 | 取消訂閱

Copyright © 1999-2023 Business Weekly a division of Cite Publish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周聯絡處: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2樓
客服電話:(02)2510-8888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8:30~18:00 (例假日除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