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

不NG企劃術 向新創學創新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每一波漲潮,《財訊月刊》的讀者都賺到了!!訂閱【財訊電子報】讓您邁向致富之路,從劣勢成為贏家!!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5/02 第38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不NG企劃術 向新創學創新
FREE Walk身障版鋼鐵裝
 
不NG企劃術 向新創學創新
作者/佐佐木哲也、黑木昭博
越來越多的企業致力於開創新事業。近來的新事業裡,IT技術已然不可或缺,使用者對於IT技術的期待也遠勝以往。

在開創應用IT技術的新事業之際,首要任務為擬定企劃,內容包括對象為何、要建立什麼樣的商業模式⋯⋯等。但就算用改良既有事業的「傳統型」流程來推動,往往也不甚順利。因為此時需要的是符合「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這個目的的全新手法。

其實,在從事管理顧問工作的現場,也經常遇到為新事業企劃進展不如預期所苦的人。

導入大眾IT技術

為什麼會不如預期呢?因為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時的企劃,與「傳統型」,也就是改善既有事業,或既有IT系統時的企劃,性質是大相逕庭。在此,我們試著比較改善既有IT系統,與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這2種企劃的定位。從對象的IT系統、事業上的目的、IT系統使用者這3個觀點來看,2者間的差距可說一目了然。

傳統型企劃的主要對象是基礎系統。事業上的目的是業務效率化或削減成本。集結長年以來的業務知識與技術,培育出追求效率化的系統。此外,所規劃的IT系統,其使用者基本上僅限於公司內部的事業部門。

相對於此,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的對象,主要以活用Web系統或智慧型裝置的系統為中心,其事業目的除了開創新事業外,也進一步轉為擴大收益。這背後反映出,企業經營高層與事業部門已經感受到,若只是追求效率的話,現在的事業在不久的將來終將面臨極限。若不開創新事業,就無法在市場上存活下去。

IT系統的使用者也有所變化。除了公司內部的事業部門,公司外部如一般消費者操作的IT系統也日益增加。

在企劃對象的IT系統僅局限於公司內部時,也越來越無法忽略一般消費者的存在。如今,IT技術也已經與一般消費者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大眾對各種應用程式也能輕鬆上手。將這種以一般大眾為對象的應用程式及支援技術導入企業內部IT系統的案例,已不再罕見。因此,在規劃公司內部的IT系統時,研究是否導入以一般大眾為對象的IT技術也成為必要之舉。

5步驟規劃新事業

由於2者間有這些差異,所以在聽取使用者意見之際,應該徵詢的內容、詢問的方式、彙整企劃的步驟等,必然也會有所改變。就算如傳統型做法一般,使用問卷調查等方式蒐集到現狀的問題點,也很難從中發現開創史無前例新事業的線索。

那麼該如何改變才好呢?運用Web服務等IT技術提供服務的新創公司(Startup Company),無疑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對象。新創企業在開創新事業之際,首先會去摸索眾多使用者能夠接受的新「價值」。然後經過不斷摸索、驗證,試圖開發出打破使用者既有常識或知識、提供「新體驗」的服務。新創企業的這些做法,其實無論企業規模,在試圖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時都相當有效。

仔細觀察新創企業企劃新事業時的流程,可以總結出幾項共同的做法,大略可分為5個步驟:1.理解「潛在需求」。2.描繪出「開心的5年後」。3.鎖定「問題」。4.把構想「具體化」。5.準備「動員」環境。

然而,好不容易總結出的企劃,若無法獲得公司內外利害關係者的同意,就很容易發生企劃推動進度不如預期。企劃完成時並不是終點,還必須努力以求能確實推動。

軸轉創造最短路徑

基本上,這5個步驟依序推進,但並不代表永遠按部就班就好。

舉例來說,在步驟3鎖定問題後,又回到步驟1,再次確認使用者的潛在需求,並且活用這個步驟所得的意見,才進入步驟4把構想「具體化」,以及步驟5準備「動員」環境。

此外,在步驟間來來去去的狀況也屢見不鮮。譬如,在步驟4將構想轉化為肉眼可見的形式後,去確認使用者的反應。再根據這些反應,回到步驟3重新鎖定問題,再重複步驟4。

甚至還會發生,根據各個步驟努力過後的結果,重新檢視研究後的內容,然後大幅轉換方向的狀況。這樣的方向轉換稱為「軸轉(Pivot)」。像這樣在步驟間的反覆來回與方向轉換,從習慣「傳統型」企劃手法的觀點來看,或許會覺得「一直在重做(Rework),效率極差」。但在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的過程中,這絕不是重做。就結論來說,這樣不斷摸索的過程,很多時候反而創造出史無前例新事業的最短路徑。此外,研究課題的假設時期與研究課題的抽象程度會因步驟而異。如前所述,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時,不僅要確認現況,甚至必須想像未來的樣子,並研究為達目標該做些什麼。因此,有些步驟是用來研究在相對近的未來、較為具體的內容;另一方面,有些步驟則是研究在相對遠的未來、較為抽象的內容。

擬定企劃的態度與產出有所改變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介紹了有關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的5個步驟。在此做個總結,比較一下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的途徑與「傳統型」途徑的差異。

首先,關於使用者前提條件的設定就有所不同。傳統型途徑的前提是「能從使用者身上明確地問出需求或課題」。相對於此,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的前提條件則是「使用者無法明確回答需求或課題。即便有需求,也無法化為言語」。因為從零開始開創的新事業,試圖尋找的是未來的需求。

擬定企劃的流程也有所不同。在傳統型途徑裡,首先向使用者聽取他們想要解決的課題,然後提供解決方案。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時,從構思、發現課題到解決方案,都和使用者一起思考、創作,這樣的手法稱為「共創」。傳統型途徑重視構想的系統化,但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時,則需要更開放的心態,不受限於既定概念,且願意做各式各樣的嘗試。

事業構想的產出也不一樣。傳統型途徑產出的是根據問卷調查結果整理出的課題一覽表等,屬於較為客觀、綜合性的內容。但在從零開始開創新事業的途徑裡,主觀且實驗性的產出增加,例如以繪畫表現構想的「構思草圖(Idea Sketch)」等。

潛在需求表面化

在構思活用IT技術的新事業企劃時,就算胡亂地聽取使用者意見,或進行問卷調查,往往無法得到期望中的答案。即便使用者真有潛在需求,也沒人能用深入淺出的說法表達出來。因此,在從零到1開創新事業的企劃當中,必須把使用者難以用言語表達的需求,也就是將「潛在需求」表面化。

該怎麼做呢?首先要摸索出企劃對象,也就是使用者的「價值觀」。所謂的價值觀是指,在所屬企業、組織中被視為重要的事,負責業務所涵蓋的不成文規定、思考模式、溝通或判斷的基準。

掌握了使用者的價值觀後,就能推測出課題,亦即企劃的對象。然後,以企劃者觀點也能感同身受的價值觀為出發點,進一步發現Why(本質性的目的、使命)。不一定要依序進行,但重點是掌握住「1.摸索出價值觀、2.推測課題、3.發現Why」這3個步驟。

摸索價值觀的方法包括:1.現場觀察、2.深度訪談、3.透過對話撰寫「個人史」等等。1.和2.主要在摸索使用者價值觀時能發揮效果,而3.除了使用者,也有助於找出與自己公司或所屬部門等「企劃者本身」共通的價值觀。

現場觀察建構價值觀

現場觀察,顧名思義,就是前往使用者所在的現場,直接記錄下當場所見所感的手法。把觀察所得內容做成摘要,與所有相關人員共享。現場觀察的重點在於,盡可能廣泛地蒐集使用者的表情、聲調、現場氣氛等等非語言的資訊。因為這些資訊將成為掌握主觀價值觀時有力的線索。

在廣泛蒐集非語言資訊時,要特別留意4個訣竅,包括:1.以4∼5人一組為單位進行觀察、2.暫時放下自己的假設、3.觀察時,要完全進入使用者的角色、4.試著思考為什麼「理所當然」?

1.的做法能確保多元的觀點;2.能防止因為先入為主而遺漏或無法蒐集到資訊。3.的目的在於,透過站在和自己不同的立場思考,來尋求更多不同的發現。4.的做法則因為很多時候自以為理所當然的背後,潛藏著平常沒有發覺的目標與課題。

此外,在現場觀察時,有時也會攝影或錄影。在攝影時,推薦各位採用筆者群所設計的方法─「構想相機」這個方法就是把在現場觀察時所拍的照片,貼滿會議室等處的一整面牆,來推測影中人的心情或煩惱,把發現到的事寫在便利貼,然後貼在照片上。透過眾多成員的參與,可以在短時間內整理出討論材料,理解使用者的價值觀。(本文摘錄自《打破思考藩籬,開啟全新商業模式的企業創新法》一書部分精彩內容)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8年4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FREE Walk身障版鋼鐵裝
採訪整理/季平
福寶科技致力於研發行動輔助機器人商用產品,讓下半身癱瘓的身障者得以重新站起來。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巫震華任職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多年,他與團隊所開發的保全機器人已技轉台灣2大保全公司,至於團隊所開發的陪伴型機器人也已技轉華寶通訊。巫震華說,投入FREE Walk研發,得從2011年說起。

當年,一群身障者向政府請命,希望透過國家技術能量協助他們再站起來,而經濟部技術處把這項任務交給工研院機械所。巫震華回憶:「接到這項任務時,我跟團隊都覺得很有意義,因為可以幫助下肢癱瘓無法行走的人重新站起來。」之後,巫震華團隊成為華人第一支投入外骨骼機器人技術研發的團隊,催生第一代FREE Walk,進而在2017年2月獲緯創資通投資,成立工研院新創公司──福寶科技。

輔具革新 輕薄上陣

  一如電影《鋼鐵人》中的男主角,穿戴式「外骨骼機器人」FREE Walk讓脊髓損傷者猶如「鋼鐵人」般,仰賴動力輔助重新站立、坐下、行走及上下樓梯。考量到許多行動輔助外骨骼機器人過重、效率較差及環境適應不佳等缺點,研發團隊不斷進行軟硬體改良,以輕量化、高效能驅動模組及適應步態控制等設計突破技術限制,終於打造出更安全、方便及人性化的新一代行動輔助機器人FREE Walk,機身重量僅20公斤,厚度不到7公分,擁有4顆馬達,電池續航力2小時,每小時移動速度2公里,可連續使用4小時,上下斜坡角度由+3度到-5度,而且穩定度更高,身高150∼195公分的傷友皆可使用,乘載重量100公斤。

60位年齡介於20∼72歲的男女使用者表示,他們可以獨立穿脫FREE Walk,不用擔心身體平衡與重心轉移等問題,若以枴杖輔助行走,更接近一般人的走路方式,出門在外可以攜帶備用電池,為FREE Walk充電也很方便,從完全沒電到充飽電約需4∼5小時,電力可支撐連續走路2小時,若是斷斷續續使用,支撐一整天也沒問題。

至於20公斤的重量對身材嬌小或較為瘦弱的使用者來說是否會感到些許吃力?對此,巫震華解釋:「因為使用者是踩在機器上,所以不會感覺到機器的重量,好比瘦弱者進入沉重的電梯內,搭乘者不會感覺到電梯的重量。」穿戴式「外骨骼機器人」FREE Walk為研發團隊贏得2016年全球百大創新獎(R&D 100 Awards),同年8月,該公司與日本最大醫療代理商USCI Japan簽約,2018年可望將產品推廣至日本10家以上的重點醫院,此外,FREE Walk外骨骼行動裝置也獲選台灣精品代表,前進美國拉斯維加斯CES消費電子展。

多方揣度不便利

為了貼近身障者使用情境,巫震華也主動研習人體生理學,充實人體知識,進一步了解機器與人體骨骼、肌肉該如何相輔相成才能盡善盡美,人機一體。「身障朋友對於再站起來的渴望,是支持團隊持續投入技術研發的動力,團隊宗旨並非拘泥於有形的商品產值,而是讓我們的知識與科技創造無形的商品價值,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回饋社會,只要工程上可以克服,我們不會放棄任何個案。」巫震華說。

在研發過程中,研發團隊也碰到一些難題,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想像傷者的「不便利性」,巫震華說:「研發過程中,我們拜訪了許多醫師與物理師,還有不少病患,據此建立資料庫,另外,如何將使用者需求轉換成實際可行的工程規格與參數,也是比較困難的部分,至於產品開發後在測試驗證上也碰到許多盲點,畢竟我們都是『正常人』,很難揣度身障者的使用感受。」

經過5∼6年的持續耕耘,測試與修正,研發團隊終於找到FREE Walk的最佳狀態,「相較於國外已開發的同類產品,FREE Walk算是重量最輕的,所以使用者在穿戴過程中相對舒適,不費力,走路步態也趨近一般人的樣子,而在穿戴過程中也不會造成皮膚受傷,因此在國內外參展過程中獲得許多正面讚賞與回饋」巫震華說。

拚當2.3萬人的腳

福寶科技台灣區業務代表舒天縱對於FREE Walk為生活帶來的便利性非常有感。2011年4月,一場車禍導致舒天縱脊髓損傷,從此半身癱瘓,180公分的他只剩110公分,他說:「坐輪椅很不方便,比較高的東西拿不到,即使只有1、2階台階,對我來說都是寸步難行,處處要麻煩別人,心情非常難受。」即使家中可以為他改造成無障礙空間,但外面的世界卻不可能處處都方便,直到FREE Walk研發團隊找上他協助測試,他的人生從此黑白變彩色。

FREE Walk透過髖關節及膝關節的動力輔助,降低坐、站、行走與轉位時的能量消耗,同時也解決傳統輔具耗費手臂力量的缺點,因為可以自行穿脫,更符合使用者需求。透過舒天縱的使用者回饋,研發團隊可以細部調整機器人的功能,讓使用者與機器人融為一體,使用上更為便利、安全。

有了FREE Walk,舒天縱又能過正常人的生活,自己走路、出門、開車,不只找回自信心,也找回臉上的笑容,他說:「像我這樣的脊椎損傷人士超過2萬3,000人,雖然我是殘疾人士,坐在輪椅上,穿戴FREE Walk再輔以枴杖協助,我又能站起來,希望可以推展FREE Walk,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傷者。」

Smile Your Way

對許多身障者來說,早已不抱「再站起來」的希望,「但我們看到每個使用者在使用FREE Walk後再站起來的感受是很強烈的,他們都會露出發自內心的由衷笑容。」巫震華說。

不過,礙於醫材法規,FREE Walk在台灣仍處於臨床階段,但在國外,例如:日本法規較為多元寬鬆,福寶科技便先以日本作為推動行動輔助機器人的第一個市場,對於國內市場的推動與佈局,巫震華說:「我們希望2018年年底前台灣法規可以鬆綁,讓更多身障者可以使用FREE Walk。未來,若台灣食藥署核准FREE Walk在台販售,除了參與醫學機構或研發單位計畫,我們也會發展不同的營運模式,儘量滿足不同經濟狀況的身障者,比如:租賃、到訓練機構或運動中心付費使用等,希望更多民眾可以因為穿戴FREE Walk而改善生活品質,甚至因此改變人生。」

展望未來,福寶科技期許可以在2019年前成為全球下半身癱瘓專用行動輔助機器人的龍頭品牌,至於新的研發計畫,巫震華說:「我們會將現有產品技術推展到不同應用需求上,像是方便銀髮族使用的行動輔具,或開發適合肢體負擔較重工作者的外骨骼裝置,以降低肌肉與關節負擔,一如公司的Slogan,我們的使命就是Smile Your Way!」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8年4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