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1:本館熱帶雨林溫室中的普通鹿角蕨 | 圖2:普通鹿角蕨的孢子囊群長在葉子裂片頂端 | 沿著熱帶雨林溫室步道走到底會接一個長石階,石階旁有一片廣大岩壁。這片岩壁在植物園最早的規劃裡是作為蘭科植物展示空間,但隨著溫室裡喬木的日漸茁壯,樹冠逐漸鬱閉,這裡能接受的光照越來越少,蘭花也慢慢移到遊客中心旁日照比較充足的區域,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鹿角蕨,以各自的姿態在岩壁上張揚。 鹿角蕨也被稱為麋角蕨,指的是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鹿角蕨屬(Platycerium)植物。它的屬名是由希臘文platys(寬闊)與keras(角)合併締造而來,意指其葉裂片形狀有如寬闊的鹿角。有些資料裡把它自成一科,稱為麋角蕨科(Platyceriaceae),全世界目前已知原生種有18種,大多分布在舊大陸,唯一只有安地斯鹿角蕨(Platycerium andinum Baker.)分布在美洲大陸,產於安地斯山脈西側。 所有鹿角蕨都擁有兩種形狀幾乎截然不同的葉片,一種是圓盾形,包覆在植株基部生長的營養葉,另一種是呈現鹿角狀的孢子葉,但部分種類的孢子葉鹿角狀不明顯。 雖然原生種不多,但鹿角蕨以特殊造型被人喜愛,目前已培育出許多人工栽培種,很多種類差異不明顯,所以辨識不容易,但人們可以依照外觀特性推測它的親本來源。舉例來說,如果看見一種多芽、孢子葉像鹿角一樣分岔,裂片有扭轉的現象,就不難推測它有普通鹿角蕨的血統。 普通鹿角蕨原產澳洲東北部沿海的的亞熱帶林中,新幾內亞、小巽他群島、爪哇等地都有分布,是最被人們廣泛栽培的鹿角蕨。種小名bifurcatum是「二叉的」的意思,指它孢子葉前端有二岔狀分歧,所以也被稱為二歧鹿角蕨。有趣的是,實際觀察這種植物的葉片前端,可以發現不只有二岔,還會有三岔或五岔的情況發生。 鹿角蕨在原產地多依附大樹生長,營養葉也多呈現圓盾狀,許多種類不會完全緊密貼著樹幹生長,而是上方稍微外張,藉此收集枯枝落葉,再藉由其他生物分解來獲得養分,所以也被稱為腐植質收集葉。但有些種類則是整個貼在樹幹上,新葉覆蓋老葉生長,被覆蓋的葉片老化分解後就成為植株的養分來源,普通鹿角蕨的情況比較接近後者,可以跟相近的物種作區別。 植物園除了熱帶雨林溫室栽種有許多種鹿角蕨外,特展室《蕨類天堂在臺灣常設展》中也有許多不同種的鹿角蕨展示,歡迎您蒞臨欣賞。 私家秘密: 普通鹿角蕨 Platycerium bifurcatum (Cav.) C.Chr. 水龍骨科 展示區域: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