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勵行十年的計畫,實踐起來到底算容易還是困難?將款項自銀行匯出後,我撐傘踏著雨水漫步回家,回首這一條走了十年的路,似乎坎坷,卻又精采。滿星疊,
十年計畫的源起
十年前六月某日,月亮逐漸隱沒,太陽還沒現身,一行六十餘人在微光中集合坐上遊覽車,往機場出發。飛往曼谷轉搭小飛機,才抵清萊又再改乘小巴士,收入眼簾的風景從高樓漸成綠丘,穿梭在蜿蜒山巒疊嶂間看夕陽漸漸走遠,總算抵達目的地--滿星疊村。
滿星疊,多美的名字,但在泰語意思卻是「一個熱到連石頭都會裂開來的地方」,基金會已在此耕耘數年,既拓展少年生命版圖,也藉由教育打開泰北華人視野,我受邀跟著六十位甫升高一的學生們,到此進行為期兩周的教育志工服務。
為確實執行服務,學生們接受了各種行前培訓:備課、活動發想與彩排,當然還有認識當地文化。到達目的地後,國語、數學、英文、籃球……依照課表,學生們入班授課,我則負責整理捐贈圖書以及與當地教師交流培訓。
十四天,能做什麼?的確,教育是百年大計,需紮穩深耕,既要在地,還要持續。返家後不時想起講台下一雙雙閃亮純真的大眼睛,思量著怎麼讓這群渴望教育翻轉命運,卻又繳不起學費的孩子們安心上學?於是突發奇想:來為泰北偏鄉華文學校籌募教育經費吧!
可是身為小小家庭主婦,單憑扣存一點買菜錢,能做到的實在有限。靈光一閃,想到擔任故事志工多年,寫了好些故事,也畫了一堆塗鴉,何不自費印書來義賣呢?
為貫徹執行這項自費出版義賣計畫,我給自己訂了十年期限。應該還算容易實踐吧?其實不然。
自費印書義賣
原本單純以為把書印好、義賣、捐款,輕而易舉,未料其中大有學問。以印書為例,我只有去影印店的經驗,根本不懂印刷。經友人介紹,找了間印製名片、手冊的公司,雙方都是「繪本」印刷的門外漢,一番折騰後,看見成品,落差頗大--顏色差強人意、錯字未校出、紙張效果不佳……奇怪的是,分明毛病不少,初捧新出爐的成書時還是感動不已:啊,這就是我的「孩子」呀。
接著,把「孩子」以義賣為目的介紹給陌生朋友,也令我學到不少。每當受邀去某校或某圖書館分享閱讀時,我會多背二十本的拙作。需克服臉皮薄的尷尬,再徵求主辦方同意,最後害羞且快速地「工商服務」一下。有時原封不動地將書又背回家,有時會遇到老師或家長加碼,偶爾也有直接捐款的熱心朋友。
如此背書、寄書,也送書,囤在書桌底下的庫存一年多後清空。後來為精進印刷效果,聽取諸多讀友建議,並聘請專業美編協助,十年來已和三千多位朋友以書結緣,這都是訂定計畫之初所未預見的。
擺設文創小攤
畢竟邀課頻率不一,為義賣募款,我開始斜槓擺設文創小攤,讀書博覽會、世界書香日……都試著留下痕跡。昔時背著二十本隨意來去,但是擺攤是持久戰,怎麼布置小小桌面?如何陳列唯一的產品?該製作怎樣的文宣?我跨足到全新領域。
為省成本,嘗試用報紙將圖畫角色捏製塑型,當作擺飾;找來一口喜餅禮盒,結合廢棄皮件提把,塗繪成「一卡小書店」;用零碎布料車縫成餐袋,搭配朋友自家的花生,命名為「好書會花生」伴手禮;印製版畫做成卡片、將郵寄書袋設計成動物圖案……絞盡腦汁,只為這十年計畫能再多往前推進幾步。
單純的義賣自費出版的繪本,一不小心兼職成為文創攤主,闖進一條岔路瀏覽風景去。
編寫印製小誌zine
計畫第五年,福至心靈的我忽然決定去法國遊學,想到屆時人在異鄉該怎麼持續義賣、募集教育經費呢?嗯,來做每月一期的小誌zine介紹繪本吧。八期「讀創」,八種款式,八項主題,設計版式、練習電腦版面編輯、控制成本、一本一本手工裝幀,直到啟程才火燙燙地完成最後一期。
全數款項捐出,自己雖然囊空如洗,但舉凡摺疊、卷軸、線裝等各種裝幀方式都嘗試了,玩得非常盡興。
以盜壘姿勢滑向終點
人雖在地球另一端,但網路拉近彼此距離,遙控留守家鄉的孩子幫忙繼續郵寄義賣書籍。回國後,籌辦召開了分享會、法文繪本讀書會,再將所得全數捐出,勉強撐過第七、八年。
計畫臨尾聲,自費出版的繪本第三本剛剛出爐,新冠肺炎病毒來襲,課程取消,活動延期,幸運地憑靠熱血朋友支持,再動用家中的娛樂基金(反正哪裡都不適合出遊了),以盜壘姿勢滑向十年終點。
十年樹木成林
基金會在臉書上回顧了這些年在滿星疊的活動照片,大夥談起畫面中有位不能言語,但有雙晶亮大眼的小女孩,泰北當地朋友隨即也回應了一張女孩現在的生活照。
十年,昔時同行的學生今已成為社會棟梁,而那笑容依舊甜美、雙眸依然清透的女孩,已長成娉婷少女。
十年前,我只是個喜愛推廣閱讀的家庭主婦;十年後,我成了繪本作家、攤販、手工書創作者、回收廢材玩家、手提小書店店長……一條走了十年的路,命途多舛卻精采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