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大廠宏□將邁向40歲生日。宏□榮譽董事長施振榮、董事長黃少華、全球總裁暨執行長陳俊聖三巨頭期許宏□這艘「大船」穩住後,迎接雲時代、目標穩定獲利、持續成長,在第三次再造與邁向「軟硬體加服務」品牌經營,以「新新宏□」加速重返榮耀。宏□創立於1976年8月,由施振榮、邰中和、林家和、黃少華與葉紫華等五人共同籌設,從事電視遊樂器生產、資訊產品設計及代理微處理器等項目。
宏□開張的第一天,資本額100萬元、員工僅11人,施振榮是與交大的學弟邰中和、林家和、黃少華揪團創業;施振榮的太太葉紫華更是全力相挺,公司創立初期薪水發不出來,她還曾自掏腰包支應。
為讓營運漸上軌道,施振榮等人每天工作14小時,還推動宏□與全亞電腦合辦「宏亞微處理機研習中心」;兩年期間為台灣資訊科技培訓逾3,000位工程師,為台灣ICT產業奠定深厚的基礎。
宏□發展的第一個黃金十年(1977至1987年),以微處理為核心高速的成長,推動多項電腦產品誕生,如天龍中文電腦、小教授系列學習機等,搭上全球家用電腦使用普及趨勢;免費推廣倉頡輸入法,則帶動電腦中文化的風氣。
在成功的基礎下,宏□在第二個十年開始(1987至1997年),卻因空降的管理團隊水土不服導致分歧、人才出走、資金應用失速,陷入第一次的財務危機;時任總經理的劉英武也因而閃辭。
品牌代工分家 挺過金融風暴
後來施振榮扛起拯救宏□大任,大刀闊斧的發起宏□第一次再造。在此期間將原來個人電腦品牌「Multitech」更換為「AceR」,為全球行銷增添籌碼,並採取分散式架構管理、併購TI(德州儀器)筆記型電腦部門,而且大膽起用蘭奇擔任歐洲區總經理等,帶動整體由虧轉盈,也開啟下一階段的國際化與成長高峰。
宏□第三個十年(1998至2008年)是在網路泡沫化、金融海嘯的陰影下,面臨內憂外患的新考驗,包含美國市場自有品牌業務大虧,經過多次換將,當年還一度全面退出美國市場;轉投資生產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的德□半導體大幅損失等,後來德□半導體賣給台積電。
在危急存亡之秋,施振榮啟動宏□第二次再造,於2001年將「品牌與代工」分家,讓宏□再次站起來,在2003至2010年間累計獲利逾500億元。施振榮當時在重重考驗下,完成第一次的接班布局,催生明□電通、緯創,「新宏□」則淡出製造,專注於個人電腦品牌行銷服務。
「新宏□」是以2005年王振堂、蘭奇分別接任董事長與全球執行長的職務做為分水嶺。當時宏□一路攻城掠地,全球個人電腦市占坐二望一;筆記型電腦(NB)的單季出貨更曾超越惠普,奪下全球市占第一寶座,將台灣品牌推向史無前例的新高度。
2010年,宏□合併營收6,290.6億元,年增9.6%;稅後純益151.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5.71元,三者皆改寫歷史佳績。
然而,宏□面對個人電腦市況的急轉直下,以及蘋果iPad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的競爭,「過去成功的方程式」失靈,加上蘭奇閃電離職後投奔聯想,對當時的宏□造成重大打擊。
改造集團文化 揮別虧損陰霾
宏□在2011年起連三年虧損;涵蓋提列庫存跌價損失、商標權的資產減損(包含Gateway、Packard、Bell、eMachines及倚天等)累計帳面損失逾300億元;2013年11月,時任董事長的王振堂與總經理翁建仁引咎請辭。
此時的施振榮又臨危授命,啟動宏□三度再造,更說服已退休的「學弟」黃少華出馬擔任變革委員會的執行秘書,以及延攬具備國際經驗、前台積電全球業務暨行銷資深副總裁陳俊聖出任全球總裁暨執行長,為組織注入新血。
施振榮以王道思維穩住內部浮動的軍心,確立「新新宏□」變革轉型的架構,在「啃了210個饅頭」後,正式交棒黃少華。而黃少華上任不到一年,在組織內部即29次發起大規模演講,凝聚向心力。
黃少華坦言,宏□在2011年至2013年未抓住科技典範轉移的趨勢,期間個人電腦產業年衰退一成。黃少華認為,通過變革委員會設定的組織文化改造、產品及新營運模式,是帶動去年全年走出虧損陰霾的關鍵。
2014年,陳俊聖出任執行長,宏□獨立董事暨台積電副董曾繁城、施振榮皆認為是「離開舒適圈」,加上個人總持股迄今一路上升至2,500張,也顯示出他要與宏□「共存亡」的決心。
宏□去年初改組為五大事業群。分別是筆記型電腦、固定運算暨顯示、智慧手機、自建雲暨平板產品、電子化服務。目前平板產品線微調融入智慧機事業,整合產品資源與強化開發。陳俊聖同步走馬上任,第一階段先讓公司「止血」,第二與第三階段邁向成功的計畫則正在進行。
新PC時代 開放才是王道
歷經風風雨雨、大起大落,在宏□展開為期三年(2013-2016)的三度再造背後,榮譽董事長施振榮擔任變革委員會召集人,也是宏□自建雲首席建構師,扮演協助架構王道生態的靈魂人物,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如何看新PC時代發展與宏□的轉型再造?
答:「新新宏□」三造背後的企業文化是落實王道精神,不只是科技業轉型的縮影,更是重燃改變世界熱情的關鍵。
宏□營運回穩,是所有同仁拚出來,客觀環境雖然非常惡劣,但先穩住將是再創高峰的基礎。至於PC產業的發展方面,如果生態系統沒有升級、再把PC做到世界第一大,已經沒有太大意義。PC通過穩健經營是能創造利潤,但應該要找到更高附加價值的發展,這也是「新新宏□」朝向「軟硬體加服務」經營的主軸。
當傳統PC市場成長停滯,以及從個人電腦轉向個人運算時,為生態系統利益平衡,做品牌的人面對經營考驗,就不得不思考轉向王道。
舉例而言,過往使用者、消費者是被傳統、霸道的Wintel(英特爾與微軟)架構「綁架」,沒有其他選項、只能默默接受。但當蘋果iOS與iPhone/iPad,以及Google拋出開放式Android/Chrome等架構,為消費者提供新的選項,由Google主導的Chromebook筆電逐漸普及,就走在普世王道的路上。
Google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微軟這兩年不得不痛定思痛,資源重新分配,轉向將資源分配給使用者及所有利害相關者,走上符合王道精神的道路。
問:如何看宏□組織年輕化與接班布局?
答:我回鍋前就在思考「傳承」的重要性。在宏□三造過程中,管理層將是持續的「年輕化」,這不是口號,需要適當的時機,也沒有絕對時程表。
組織方向是最重要,方向正確與敲定後,找到機會就該放手讓年輕人去做,絕對「不是進一步、退兩步」,這種年輕化的決心不是只有總經理層級,組織一層層內部的訓練人才相當重要,也是在培養種子。
未來的董事長「內定」由黃少華交棒給陳俊聖以外,五個事業群總經理之下也有數個優秀的事業總經理,系列「影子計畫」,這是培育40歲以下梯隊接班菁英,都是為長期發展的必要投資。
問:對宏□發展的期許?
答:Jason(陳俊聖)是負責PC這條大船的重任,面對市場存在匯率等不利因素,仍希望保住本業獲利的底線。至於自建雲新事業,從「說不清楚、講不明白」一路到提出構想、「找到盟友」已經逾一年。
宏□過去資源都投注在PC上,在自建雲發展腳步很快,希望增加資源在新領域,畢竟宏□目前在相關雲平台競爭對手不到十根手指的數量,應把握機會,創造價值。預計一年內招聘1,000名以上人才;相較傳統PC的標準化,雲是無所不在及更廣闊的發展領域;當新事業即將要起飛、在邁向百億元規模發展的前提是不能只看短期,而要持續投入人力資源。
從自建雲延展的新事業,落實王道精神,是宏□迎接物聯網過程中的新機會,更期待新應用的關鍵零組件多是台製,尤其在IC、服務應用與軟體,將形塑整合軟硬體實力。
我是自建雲首席建構師,相關想法醞釀是與內部多次討論凝聚共識,期盼自建雲能帶動本業健康發展,畢竟宏□開發的雲端新應用區隔過往PC設計,不是過往Windows架構的PC測試過就開賣;而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導向,讓市場成為實驗室,也就是在開發產品的初期就從使用者角度出發。
三巨頭掌舵 穩住大船
宏□啟動三度再造期間,榮譽董事長施振榮扮演關鍵推手,以自建雲(BYOC)首席建構師「Stan哥」推動宏□成長新方向;在父子同心與公司團隊上下一心,目標擦亮宏□品牌、重拾改變世界的熱情。
施振榮在度過「啃了210個饅頭」日子後交棒黃少華,未來三至五年,已內定宏□全球總裁暨執行長陳俊聖將接任董事長,「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位董座同台,被施振榮多次津津樂道。
宏□因應PC(個人電腦)轉變為personal computing(個人運算)的機會與挑戰,在加速品牌再造的系列戰略,黃少華兼任策略發展室主管,扮演宏□全球戰略官的角色,帶動宏□三度再造期間,各式合作案百花齊放,包含「網路教父」詹宏志、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和沛科技總經理有「翟神」之稱的翟本喬,都是自建雲合作盟友。
在施振榮、黃少華與陳俊聖內部形成的10人決策小組各司其職,在「便當會」以外,也強化內部溝通;今年第二波騰雲計畫、藍天計畫、7月啟動「矽谷出任務」招募台灣首屆品牌特務等,皆是一環扣一環,上下總動員的實例。
宏□在邁向40歲、品牌再造之際,穩住既有硬體表現,是以「不放棄PC」做為自建雲的「樁腳」;同時延伸發展新事業、拋棄過去成功的包袱。在施振榮眼中,宏□第三次變革是以「軟硬體與服務」並進發展品牌,才能一改過往台廠為美國大廠「打工」的經營方式;背後關鍵基礎是將王道思維融入企業文化,仰賴更具國際視野、有企圖心的年輕人,才能更了解雲端服務的使用情境。
施振榮說,物聯網帶來無限可能,「Stan哥是心理還年輕」,身為自建雲首席建構師是「老兵帶新兵」,像「蓋房子」畫出設計藍圖,一磚一瓦搭建則要交給「年輕力壯」的人落實。
施振榮談到長子宏□自建雲事業群總經理施宣輝時,他認為,目前看施宣輝不論在技術面、應用面的表現皆是超乎預期,很感謝Jason(陳俊聖)穩住大船(指PC)的全力相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