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No.308 史前館國寶故事系列2:談喇叭形玉環與鈴形玉珠之佩戴方式─來自卑南文化公園PNPAB7的啟發、從另一角度看家鄉文化:104年度「聽•&


【跟我學日語—基礎報】提供寒暄問候、感謝、致歉、願望等日文情境對話,讓你在各種場合下做出適當的應對。 【信誼奇蜜0-3歲育兒報】提供育兒教養資訊、和孩子共處的好點子、爸媽經驗分享等多元教養育兒內容。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0/01 第30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國寶故事系列2:談喇叭形玉環與鈴形玉珠之佩戴方式─來自卑南文化公園PNPAB7的啟發

博物館頻道

  從另一角度看家鄉文化:104年度「聽•說•我們的故事」培訓研習側記

回想•迴響

  2015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遺址公園實習趣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博物館花絮

坎寧路:澳洲當代原住民藝術展  

  由澳洲辦事處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作辦理的「坎寧路:澳洲當代原住民藝術展」(YiwarraKuju: The Canning Stock Route exhibition),自9月18日起至12月13日在史前館二樓迴廊展出。此展精選澳洲國立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數位輸出作品,呈現澳洲原住民藝術家用部族文史和地方故事創作的藝術作品,希望臺灣觀眾透過此展能對澳洲原住民文化有更多的認識。也體認到這些關於家族、文化和家園土地的故事故事可以追溯得更遠,並永遠留在原本居住在當地的原住民及其家族的心中。

  開幕活動在下賓朗部落卑南歌謠吟唱與霧鹿國小學生們的精彩布農族傳統八部合音及報戰功等表演下揭開特展序幕。澳洲辦事處代表雷家琪(Ms. Catherine Raper)表示,澳洲這條坎寧路跨越3個沙漠,9個不同的原住民語族,約有1,850公里長,是澳洲最長的歷史畜牧及產業道路,也是原住民和非原住民的歷史交會地。此展源於一項350人參與的長期計畫,參與者沿著坎寧路,努力收集原住民社群中失傳的故事,透過原住民藝術家的詮釋,呈現關於社群、合作與和解的歷史。2014年起,澳洲國立博物館精選十一幅作品將其數位化並開放國際巡迴,目前已至土耳其、印度、中國、智利、菲律賓等地展出,頗受好評,他非常高興能將此展介紹給臺灣東部的民眾。

  史前館王副館長長華表示:澳洲原住民藝術在臺灣並不常見,其獨特的視覺表現為人所著迷,符號系統更承載深刻的文化與故事,尤其許多藝術家經歷了「失竊的一代」的傷痛歷程,他們表現在作品中的生命故事,值得同屬多族群社會的臺灣所借鏡深省。史前館為臺灣第三個巡迴點,除了與東部民眾分享精彩的澳洲原住民藝術外,也希望讓更多台東地區的孩子們趁著此批畫作在臺東時,得有機會更感受原住民與土地的歷史。不管是原住民孩子看到其他地方原住民長輩敘說土地的創作,或是非原住民孩子看見他國歷史進而反思台灣,都希望為下一代築起一個相互理解與包容的橋樑。




文•圖/邱瓊儀

 


 

  史前館國寶故事來到系列2,介紹喇叭形玉環與鈴形玉珠的配戴方式。在卑南遺址有少數女性石板棺的棺主會同時佩戴這兩種玉器,製作的技術非常精密,快來目睹當年出土的情形。

  由本縣國小辦理的在地小小解說員研習培訓活動,第二年持續邀請博物館擔任協辦單位,也讓館員的解說與教育專長,有機會在部落文化推廣的場域發揮陪伴的作用,累積修整讓每一年的辦理成效更好。

  在遺址公園組服務的實習生,主要實習的工作項目是甚麼呢?帶領各式各樣的環境教育體驗營隊,這是一定要的啦。加上公園又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夜觀」活動讓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史前館國寶故事系列2:談喇叭形玉環與鈴形玉珠之佩戴方式─來自卑南文化公園PNPAB7的啟發

文•圖/葉美珍•李坤修


國寶喇叭形玉環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五組指定國寶包括喇叭形玉環、鈴形玉飾、人獸形玉玦、長玉管及蛙形玉飾,分別在持續數千年的玉器傳統中出現於不同時間點,各代表一種獨特玉器品類。出現比較早的是喇叭形玉環與鈴形玉珠,幾乎是同時性的玉器,因為在卑南遺址有少數女性石板棺棺主會同時佩戴這兩種玉器。

  卑南遺址陪葬鈴形玉珠與喇叭形玉環之石板棺埋於較深層位,故知這兩類標本屬於早期階段,存在年代介於繩紋陶時代至素面陶時代,即富山文化至卑南文化之間。這時葬俗已採石板棺葬,標本多出自石板棺。故推測卑南遺址出土的喇叭形玉環與鈴形玉飾早期流行年代,約距今4000年前至3500年前。

  早期玉器除喇叭形手環、鈴形玉珠外,還有方形玉玦及小管珠。1980年代由臺灣大學執行之卑南遺址發掘範圍內出土1500多具石板棺,其中有埋於較深地層之9棺出土喇叭形玉環、鈴形玉珠、方形玉玦其中之一至三項,都伴隨有小管珠,小管珠是常見的基本玉飾。

詳全▲TOP

 
 

從另一角度看家鄉文化:104年度「聽•說•我們的故事」培訓研習側記

文•圖/李思燕


介紹學長姐。

  有幸參加今年由臺東縣政府教育處主辦、臺東市南王國小承辦、臺東縣普悠瑪文化發展協會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協辦的臺東縣104年度國民中小學「聽•說•我們的故事──在地小小解說員培訓研習」活動,擔任隨隊合作指導老師。雖說過去我曾經在卑南文化公園協助三屆「文化小尖兵」小小解說員培訓活動,同樣是培訓小小解說員,但隨著培訓對象不同、培訓時間長度不同,挑戰也就不同。
  為什麼要培訓在地小小解說員呢?認識家鄉文化是一個重要原因,藉由讓孩童擔任解說員的角色,來從另一角度看家鄉文化。不採用課堂上課的方式而用體驗式的教學引發學生興趣,結合學校、部落、博物館等多元資源的體驗與訓練,全方位養成學生的表達力與溝通力,磨練學生知、情、意等有效溝通的互動能力,不僅開拓學生豐富多元的學習經驗,更可培養學生對在地文化敏銳的觀察力。

確定解說目標

  「在地小小解說員培訓」營隊是兩天一夜的活動,想要在短短兩天活動中,把完全不了解或稍微知道一點點卑南族文化的學員,提升到可以說得出、介紹得出卑南族文化,這對學員和老師們都是一大考驗。

詳全文▲TOP

 

 

2015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遺址公園實習趣

文•圖/呂佳玲


製作凍凍果

  我是今年到史前館實習的實習生,在卑南遺址公園服務。在公園這邊,我們舉辦了各式各樣的環境教育體驗營隊,古早味童玩營是我覺得非常有趣的一個營隊。

  營隊主題是五○年代的童玩活動,我們帶著小朋友穿梭在時光隧道中,體驗古今不同的童年樂趣。我們一起製作了充滿濃濃古早味的竹蜻蜓,還玩了傳統式的打彈珠,製作了五○年代的小點心凍凍果,一起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新體驗,真的是非常有趣。如果有機會,真想邀請大家再次來到遺址公園,一起參加「古早味童玩體驗營」。

  另外,遺址公園這裡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公園內所有的樹種都是屬於臺灣原生種,沒有路燈以及多於的光害,夜晚的卑南遺址公園,可說是非常熱鬧有趣呢!也因為有這麼多生態資源,我們舉辦了「夜觀」活動。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請至臉書「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

特展:

  • 坎寧路:澳洲當代原住民藝術展
    時間:104年9月18日至104年12月13日
    地點:本館第三特展室
  • 趣•逛:史前專「享」店 ─ 文創特展
    時間:103年12月12日至104年12月12日
    地點:本館第三特展室
  • 人神盟約:排灣族maljeveq展
    時間:103年12月30日至104年12月30日
    地點:本館常設展廳B1通道
  • 重返水思路:Kiwit奇美部落特展
    時間:104年8月1日至105年6月22日
    地點:
    本館第一特展室
  • 羊年特展
    時間:104年2月20日至105年2月6日
    地點:本館二樓迴廊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遠古的臺灣故事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玉見臺灣.點亮國寶-臺灣史前玉器特展
    2015/7/1(二)∼2015/10/31(六)
    臺電大樓人文藝廊(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2號)

主題講座及研習:

  • 發現澳洲原住民:一段肯認的旅程
    時間:10/1(四)14:00~15:00畫作導覽/汪冠廷(莫泥畫室)
    15:00~17:00主題講座/葉淑綾(國立臺東大學副教授)
    地點:本館60人教室(提供研習時數3小時)
  • 從友善農業與休閒觀光產業談部落發展
    時間:10/30(五)14:00~17:00
    地點:本館60人教室
  • 文化資產環境監測技術研習
    活動日期:104年10月06日(二)
    授課地點: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04年09月15日止。
    報名方式:採線上報名,請至文化資產學習資訊平台
  • 臺灣東部巨石的現況與保存維護規劃
    活動日期:104年10月14日(三)14:30~16:30
    主講: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葉長庚研究助理
    報名方式:請逕上本館報名

主題活動:

  • 本館主題導覽(較適合親子參與)
    活動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上午10:00及下午3:00各一場
    活動人數:每場次20人(因場地限制,請包涵)
    請至本館二樓展示廳入口處登記
    〔9月〕VuVu的神祕圖碼密碼
    〔10月〕石話石說
    〔11月〕我是傳奇--台灣國寶魚
    〔12月〕回味遺失的衣角in部落

 

 

 

其他活動:

  • 部落農青一起聊
    地點:台東市中興路191號(臺東糖廠內)
    10/30(五)19:30-21:00 kituru咖啡 費用:低消入場
  • 部落遊學到奇美
    與知名原住民網站粉絲頁《MATA TAIWAN》合作辦理共三梯次,第一梯次10/03-04、第二梯次10/24-25。(詳細報名訊息請至《MATA TAIWAN》查詢,還有早鳥與團體優惠喔!)
  • 國際女童日•臺灣女孩日
    2015/10/11(日),未滿20歲女孩憑相關證明文件於當日免門票參觀本館。

影片欣賞:

  • 里山台灣 滄海桑田桃花源
    2015/10/10(六) 15:00~17:00 
    地點:本館視廳中心

特展教育活動:

  • 聽導覽、點點畫
    10/14、10/28(週三)下午14:00~16:00│費用:每人材料費酌收40元 
    洽詢電話:089-381166轉523、592集合地點:教育資源中心│人數:一場限30人,需事先報名
  • 奇「享」天空彩繪熱氣球
    時間:上午10:00-11:30下午14:30-16:00•體驗價20元/單張
    地點:本館第三特展室
  • 太陽的印記:吸管花飾品
    時間:10/18(日)14:00~16:00 │教育資源中心│材料費50 元
    報名方式:本館報名
  • 聽繪本故事玩戳戳樂
    日期:10/18(週日)10:00-11:00
    地點:教育資源中心 講者:故事媽媽
    免費,每場限25人採預約報名,報名請洽(089)381166轉523、592,如預約未額滿,則開放現場報名。

  》卑南文化公園

  • 卑南遺址千年古道探秘
    活動日期:2015/10/17(六)  9:00∼11:00
    活動費用:酌收活動材料費120元
    活動內容:本活動將引導民眾認識卑南遺址形成原因、環境特色,探訪河階崖仍然存在的一段步道。(古道須鑽行灌叢,幼兒不宜)
  • 與種子的對話
    活動日期:2015/10/24(六)14:00∼16:00
    活動費用::酌收材料費100元
    活動內容:每一株植物的種子皆有其獨一無二的面貌,有長形、圓形、卵形等千奇百怪的模樣,借由一雙巧手就能讓種子以不同樣貌延續他的生命。
  • 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104年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文化公園DIY體驗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我們會隨時更新動手做的項目,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們對這塊學習園地更加熟悉與認識。
  • 104年公務機關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體驗活動計畫 (更多訊息
    為響應政府鼓勵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提高公務人員多元學習能力,帶動創新與活力,以提升服務品質,本館卑南文化公園推出生態教育、人文素養等政策重點宣導的學習體驗活動計劃,俾使公務人員藉由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活動,增加不同的背景知識,提升專長能量,促進廣域專業知能與工作效能。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4年9、10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