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14日公布,即日起對台灣生產的聚碳酸酯進口中國大陸,課徵16%到22%的臨時性反傾銷稅,台化(1326)、奇美等指標廠商出貨直接受影響,也衝擊台灣石化產業的競爭力。大陸此時做出這項決定,警示意味濃,政府要有應變措施。
反傾銷稅主要是制裁外國廠商低價銷售行為,雖然只是針對個別企業,但稅率偏高,有時甚至高達三位數。所以產品一旦被課徵反傾銷稅,即使屬於臨時性質,廠商也會立即面臨成本驟升及風險增加;通常在進口巿場占有率驟然下滑,甚至歸零的情況。
2022年台灣聚碳酸脂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約8.8億美元,占總出口約83% ;同時也是大陸最主要進口來源國,占有率將近四分之一。中國大陸目前對聚碳酸酯的最惠國關稅為6.5%,聚碳酸酯也屬於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早期收穫項目,早已享受零關稅,被課徵反傾銷稅的影響程度會更加嚴重。
世界貿易組織(WTO)明確規範反傾銷制度,目前各國反傾銷規定也大致符合WTO原則,中國大陸也不例外。但由於反傾銷制度易於使用,一直被詬病具有高度貿易保護色彩。反傾銷制度之所以爭議大,不在於規定本身,而在於調查程序的失真,以及計算價格的偏頗。
以往反傾銷措施主要是由歐美先進國家引用,但許多開發中國家也群起效尤,反傾銷已成為各國主要貿易保護工具。WTO迄今共有617件爭端解決案件,其中就有約四分之一的143件涉及反傾銷措施,高於WTO其他特定性議題。
台灣過去也不乏被中國大陸課徵反傾銷稅的案例。但是由於此次中國大陸公布時機,正好是賴副總統出訪巴拉圭過境美國,陸方強烈抗議,形容賴副總統是「麻煩製造者」,台灣也不甘示弱強力駁斥,雙方隔空交火。再次驗證近年來大陸對台灣的經貿制裁,都是在政治齟齬之後,又因觸及到ECFA早收產品,使問題更為複雜。
不過以陸方觀點而言,本案例早在2022年11月即已立案開始調查,期間中國大陸有正式通知台灣,也有依據反傾銷規定要求被調查的台灣企業填答問卷,並舉行公聽會,各方有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一切調查程序合法,與其他兩岸政治衝突事件無關。
與其為此問題陷入爭議,不如認真看待並積極因應。以聚碳酸酯為例,大陸一直是台灣最主要的出口市場。由於石化業高汙染屬性,在國內發展受限;再加上台灣內需市場有限,確保出口是維持石化業競爭力的關鍵,但是政府目前因應陸方反傾銷策略仍然是「協助企業分散市場,以降低依賴」這種千篇一律的說法,未來實應有更積極做法。
反傾銷調查好比一不定時炸彈,可以在任何時間,針對任何產品啟動;而且通常調查程序冗長,課徵稅率偏高且時程久。預估未來仍會是各國主要貿易保護措施;特別是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情勢低迷,在國內消費意願低落,產業普遍產能過剩,而出現通貨緊縮。為維持國內企業生存,中國大陸未來引用包括反傾銷措施頻率,預估也會大增。
雖然目前政府及產業公會均有協助企業因應傾銷調查,但未來應多方面強化。尤其在事先出口預警、回應問卷調查,以及價格計算認定上,應提供業者更多的協助。
近年來隨著兩岸關係緊張,中國大陸持續擴大對台灣的貿易限制。雖然每次大陸宣稱手段名正言順,但台灣大多認為對岸是將經貿問題政治化,雙方各說各話,毫無交集的結果。
在大陸每增加對台灣一項經貿限制措施,雙方不信任感就增加一分,經貿對抗程度也上升一分。聚碳酸酯的傾銷,只是冰山的一角;在兩岸關係不佳,欠缺溝通管道下,未來兩岸經貿紛爭,也會有增無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