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喜廚房創辦人楊七喜從為街友送餐,到成立餐廳推廣共食剩食,最近發起群眾募資,希望國人一起參與剩食議題。 | | 以共食終結剩食 七喜廚房要用肚皮拯救世界 文/李政青;攝影/梁榮志;圖片提供/七喜廚房 當全世界都因為共享經濟而發燒,台灣有一群人正默默的「用肚皮拯救世界」。他們透過共食終結剩食,目的是為了減少食物的浪費,推動足衣足食新生活運動,為你我的餐桌添加甘味。 2月底,天氣還溼溼冷冷,中國醫藥學院旁的育德路上車水馬龍。七喜廚房即將於4月份開幕的新店面──「育德路剩食餐廳」也正在緊鑼密鼓裝潢中。 七喜廚房創辦人楊七喜衝勁十足的說:「我們要建立中區剩食轉運站,並且推出套盒,裡面有甘苦人用剩食做的調理包、調味罐醬。」由於新餐廳位處鬧區,可以把共享剩食的理念推廣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這裡的「剩食」,是指菜市場裡當天銷不完的食材,因為缺乏保冷設備,菜販自己也食用不完,只能忍痛丟棄當作廚餘,非常可惜。 | | 菜市場裡的人情味,讓收菜的志工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感動。 | | 一位難求的社區剩食廚房 「角落微光」是一家2015 年成立的社會企業,創辦人是張景皓,他也是國內最大英國留學資訊網站「Hello 早在去年4月,七喜廚房在華美街開幕後,主推的「共食剩食」計畫,就獲得相當多的迴響與支持。 他們每天到向上市場收集菜販賣不完的蔬果,整理分類後,交由志工烹煮為各式美味料理,每晚以自由定價、以物換餐、勞力換餐等三種方式,邀請大家「用肚皮救地球」。 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七喜廚房目前固定與六家菜攤、兩家水果攤合作,每天可收到10至14公斤的蔬果。並且有六十幾位志工報名協助,其中二十餘人固定排班。當然,慕名而來的食客也愈來愈多,讓七喜廚房外不時大排長龍。 由於餐點自由訂價,收入能夠打平房租、水電雜費支出,有時甚至能有幾千元的結餘;人員的部分,則透過調理包、便當的販售所得,也足以支付。於是,儘管廚房運作不到一年,楊七喜也迅速決定開一家真正的剩食餐廳,請來專業廚師,在午餐時段販售咖哩套餐,晚餐則維持原本華美社區廚房的運作型態。 展店看似一帆風順的背後,楊七喜卻始終背沉重的債務壓力。採訪這天,她正為一筆即將到期的待付款項暗自傷神,原來是投資人臨時抽手,留下一百多萬元的資金缺口,三天後就得付清,她輕歎:「我最大的困難就是錢,禮拜五就要付錢了,可是我現在沒有錢。」 | | 七喜廚房推廣共享剩食的觀念。 | | 從借錢開始的社會企業之路 對楊七喜來說,面臨資金困境已不是第一次,回憶過往,她說:「我是借政府救濟金起家的。」二十五歲時,她生了場大病,用盡手邊的錢,不但跟政府申請緊急急難救助金,又跟朋友借了4萬元,才度過難關;這些錢成了她後來投入社會企業的資金。 隔年,她開始批發紙膠帶販售,並將盈餘的50%捐出。但她深知這並非長久之計,如果沒有做出一個有「高度」的東西,就不會持久。 因為楊七喜的母親是流浪動物保護協會第二屆總幹事,她自小就耳濡目染,深信幫助別人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她將這樣的想法運用在紙膠帶的生意上,把社會議題融入品牌設計,「玉蘭花行動沙龍計畫」於焉成形。 「玉蘭花行動沙龍計畫」的第一款設計,是專為參加反核大遊行的「祈願核止」紙膠帶,接著還推出台中老屋、六色彩紅、印度女童繡村、台灣花布歷史組曲等系列,前後設計了五十幾款的紙膠帶。每款設計都融入大家關心的社會議題,並將販售所得捐給相對應的社運團體。 楊七喜原本還打算要在三輪車上架個木箱,將所設計的紙膠帶交給街友販售,扣除成本後,回饋五成盈餘支持街友,可惜後來因為資金不足,始終無法如願。 過了一年多,她乾脆做起街友送餐,將販售咖哩餐及調理包的三成利潤當做送餐成本,透過人安•創世基金會送餐給街友。至於每天賣不完的咖哩餐,丟掉可惜,所以用「共食剩食」的方式,邀請大家一起共享。 沒想到這項「共食剩食」計畫引起廣大的迴響,光是試營運期間的一篇文章,就被轉貼了近三百次,大家都誤會這裡是間剩食餐廳。楊七喜思考後,決定順應這個美麗的誤會,將七喜廚房做為推廣剩食的基地。 | | 用剩食烹調出來的食物,品質也能不輸高檔餐廳。 | | 用剩食烹調的食物不輸高檔餐廳 「台灣每年被丟掉的食物有一萬三千座101大樓那麼多,足足可以讓五倍的台灣人吃到飽。」 說起台灣剩食的嚴重程度,楊七喜忍不住張大雙眼、提高音量,「台灣的糧食自有率只有三成,但是我們還可以丟掉那麼多的食物,我覺得非常誇張、不可思議。」 透過七喜廚房,她希望讓更多人重新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才叫好生活?「我們去菜市場的時候,習慣挑好的菜,習慣購買很大很好的東西,卻沒有想到這個好是不是過度了呢?」她希望傳遞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想帶領大家思考:豐衣足食也許太過,足衣足食就夠。 推廣共食剩食以來,儘管七喜廚房內人氣沸騰,但楊七喜很清楚,多數人對於剩食依舊認知不足:「到現在還有人以為七喜廚房是收廚餘的,把人家餐桌上不要的東西拿來吃。」也有些人認為「那些剩下的東西,就讓需要的人吃好了,我不是那個需要的人,為什麼要去撿人家不要的東西?」 每當遇到這些情況,楊七喜就很心急:「只要來過七喜廚房就會知道,我們烹煮的是最新鮮的菜,是因為賣不完、才被丟棄。」為了讓剩食的觀念從小眾帶入大眾,在熱門商圈開一間真正的剩食餐廳益顯迫切,「我們要打破大家對剩食的印象,烹調出來的食物絕不會輸給高檔餐廳,因為我們的用料都是好的」。 | | 從一個憨人楊七喜開始,七喜廚房現在有了夥伴與志工團隊。 | | 創意帶動公益,憨人作企劃 不過,為了理想往前衝的同時,負債的壓力卻如影隨行。幾年下來,楊七喜的負債缺口最高時接近三百萬元,最近狀況好一點,如今為了開新餐廳,負債可能又將攀升,但她始終無畏艱難:「一般的企業想賺錢就是要投資,過程中一定有很多艱難,我選擇了社會企業、做剩食議題,是因為我想讓大家跟我一樣看到未來的可能性。今天我是借政府救濟金白手起家,如果連我都能成功,還有誰不能做?」 楊七喜想用「企劃一個商業模式,解決一個社會問題」,像「玉蘭花行動沙龍計畫」、「七喜廚房」都是在這樣的思維邏輯下產生。在所有商業模式的最源頭,她成立「憨人作企劃」,讓這裡像個實驗室,目前已構思五到十個企劃,每一套都有自己相對應的營運模式。 例如「 ㄕˊㄕˊ二手衣交換所」,除了做為二手衣的流通轉運站,最重要的是讓街友有個淋浴間,可以乾淨清爽挑選自己喜歡、合身的衣服,以煥然一新的形象走出來。 還有更早之前的「蜂遞」計畫,期望為台中的公民意識及獨立藝文資訊打造一條低價並且廣泛的實體通路,以比郵局便宜的價格遞送相關資訊。努力了兩、三年,目前已串連上百間台中在地店家。 正如「憨人作企劃」的標語「以創意帶動公益,創造善念循環」,回過頭,華美街上的七喜廚房顯然就是這個理念的具體呈現。 「我們每天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食材,可能是自己烤的蛋糕、自己種的蘿蔔,很多人會用他們的方式來支持我們,感動的故事說也說不完。」楊七喜說。或許就是靠這種超強正能量的加持,讓她走過一次又一次的困難與低潮,持續勇往直前。 楊七喜小檔案 出生:1985年 學歷:新民商工資料處理科 經歷:19歲開設網頁設計工作室;26歲前從事百貨、夜市、直銷、保險、餐飲等超過二十份工作;26歲開始投入社會企業。 七喜廚房小檔案 成立日期:2016年4月16日地址:台中市華美街40號 電話:(04)2376-6717 網站:https://www.harendo.com/ 剩食餐廳募資計劃: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15325 TOP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