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3日 星期五

指認不認識之物

聯副電子報
【Mr.6•網路趨勢報】集結Mr.6精彩部落格內容,快訂閱【Mr.6•網路趨勢報】,讓你不錯過任何精彩文章!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7/14 第605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文學與社會系列座談4-4】指認不認識之物
【書評˙散文】從油膩到覺醒的關鍵中年
【閱讀˙戲劇】謝雪紅的三十二相

  今日文選

【文學與社會系列座談4-4】指認不認識之物
胡淑雯、黃崇憲╱主講 ◎曾稔育╱�/聯合報
黃崇憲、胡淑雯與東海大學社會學系、中國文學系師生合影。

主辦:東海大學社會學系、中國文學系

協辦:東海大學共同學科暨通識教育中心、聯合報副刊

精確的曖昧性

胡淑雯:在反覆閱讀特定作品的過程中,我再次發現了,小說的藝術威力在於,重新認識我們習以為常,過度熟識因而不識,卻自認已然看懂,再也不需要去了解的事物。並且讓我們自問:我真的知道嗎?原來我並不認識它。或者,將我們經驗了數十數百遍,卻依舊不明白的事物——那些還沒有被命名,未曾被詞彙的力量捕捉,尚未被定義的暴力穿透之事物(我總不免要想起「羅生門」,「蘿莉塔」,「性騷擾」,以及最近的「房思琪」……這些詞語,從「不在」到「創生」以致「僵固」的過程)——以精準的曖昧性表達出來,並儘量保留那曖昧,隱晦,與不確定感,讓差異活下來。小說在封存差異的同時,讓差異不斷擴增。直到每一種差異都擁有了名字也失去了名字。

黃崇憲:社會學也將妳所提到的「指認不認識之物」視為重要的知識任務邀約,可能有五種取徑。

(1)對過去歷史中被消音或禁錮的回溯性歷史系譜還原,如傅柯關注「歷史的無名者」、女性主義者所指出的「沒有女人的歷史」。

(2)對當下既存社會現象但尚未被「指認」者,如《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芭芭拉.艾倫瑞克,2010)。

(3)正在浮現的新興趨勢。過去這幾年,我開過「趨勢社會學」系列課程,曾討論過的議題包括:「從『X社會』到N世代」、「反文化□酷美學」、「生活政治與美學經濟」、「真實烏托邦的基進想像」。

(4)不認識之物之「不認識」也可能是「誤認」而對其糾偏校正,甚而進行顛覆性的翻轉揭露,如意識形態批判、馬克思商品拜物教、盧卡奇「虛假意識」等等。

(5)將不可見變為可見(making invisible visible),如布迪厄的象徵資本概念。

改變詞語的意義

胡淑雯:通過書寫的創造性,讓意義與符號重新流動,類似法國哲學說的,「將原有的意義淨空,取消或失效,以便讓其他的意義能擠進來。」重新命名,如同造字,將事物從「是什麼」,偏移到「如同」什麼。比如艾莉絲□孟若在〈溫洛克之崖〉所給出的「如同」嫉妒,將年輕女性之間的相互觀視,相互模仿,相互認同及其失敗,從比較,競爭的膚淺戲劇中解救出來,將「嫉妒」從通俗性的潰爛中提取成為一種全新的曲折,變換「嫉妒」一詞的有效性,讓它的核心產生位移。

黃崇憲:文學創作者之強項常在於直覺性的穿透力,此特有的強項常讓閱讀者有神經末梢震顫的敏感性。相對而言,社會學者必須受限於確保知識有效性之要求,有較嚴格的「SOP」(方法論、研究法、核心論證)之學術規範要求。因此,文學與社會學的知識生產模式與勞動過程可有一個簡化理念型的比較:文學家體驗世界,沒有特定預設計畫,也不系統,班雅明有力的揭示了情不自禁的「閒逛者」與藝術創新之間的關係。文學創作者一邊走路一邊收集經驗材料、生活的標本,並隨身攜帶,任其成長發育,有朝一日再從這儲備中取出未知的、意想不到的財寶。社會學者則選相反的路徑。他的出發點是一個問題,也就是一個他一無所知或者恰好對他想知道的事情一無所知的事實。從這裡提出問題開始收集和整理材料,進一步了解他所探討的經驗現象。他不是從體驗到問題,而是從問題到體驗。社會學是受地心引力制約的學門,不像哲學還可以有形上學,或文學可縱情馳騁想像力的自由。文學藝術可以「天馬行空」(無貶義),社會學卻必須「天馬行地」。

胡淑雯:但同時,創作者也需要配備足夠的現實感。美好的客觀能力,造就美好的主觀。否則,光憑那所謂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是不可靠的。以繪畫為例,那些優秀的畫家,不論他畫的是立體派,抽象主義,或印象主義,歸根到底,他們的素描能力都很強。為了讓自己的作品起飛,開創獨特的語法與風格,對現狀進行「創造性的供給」,也就是「革命性的破壞」之前,他們一個個都非常踏實地在練習,老老實實踏在寫實主義的地面。身為寫作者,在「真實」的面前(我不太敢用真相或真理這種字眼),總還是要保持謙卑吧。

孤獨、差異、善良、平等

在美學上有關聯嗎?

黃崇憲:淑雯的對談題綱提到:「孤獨、差異、善良、平等在美學上有關聯嗎?怎麼關聯?」我非常想聽淑雯多談談。因為在我聽來,孤獨,我會把它想成孤獨美學。差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差異政治。善良、平等,這些我想到的是當代政治哲學中,正義、自由、平等此難解的三角函數。可是她卻是要在美學上,談這幾個在美學上的關聯?

胡淑雯:不同的作品中,展現的每一種孤獨,都是在訴說差異。孤獨所訴說的差異,會打開我們對人性的重新了解。而所有對人性的重估,都有機會生長出一種近似於「善良」的,對人性的包容力。以下,我所提出的幾種美學層次,是沒有高下之分的:

美國小說家福克納筆下那一朵《給艾蜜莉的玫瑰》,是一種「知情」之後,「震驚」之餘,不帶價值判斷的態度。小鎮居民解除了幾十年的疑惑,「原來這裡發生了這樣的事啊……」,小說的時間就停止了。那朵玫瑰形同在說,「啊,我知道了」,此外既沒有批判,也沒有贊同。

田納西威廉斯的《慾望街車》,將女性的憂鬱,恐慌,精神病,置入重重的社會關係與文化的象徵暴力之中。對我來說,這作品的核心想說的是:節制你的力量,就是收斂你的殘忍。而你的力量跟殘忍從何而來?只因為你自居正常健康的那一邊。

《麥田捕手》則呼喚著一種救贖的可能性,但也節制地僅止於「可能性」,以及對可能性的「想像」而已。小說不會輕易地給出救贖,也不會不負責任地亂給答案。那不是美學的目的。於是我們可以讀到,卡夫卡的《變形記》或卡繆的《異鄉人》,這些作品甚至是「反救贖」的。而納博可夫的《蘿莉塔》與她那自稱變態的繼父,則根本不接受人間律法的審判。

又譬如馬奎斯,他創造了「如同」老處女之「不只是老處女」,「如同」老妓女之「不只是老妓女」,通過小說罷黜了「老處女」「老妓女」這些詞彙的意義,改寫它的常規,將字詞的成見從人類的舌尖剔除,自造自生一個唯小說與藝術能給予的,全新的倫理世界——並且,假如可以做到的話,據此創造一個全新的,文學的外部,讓虛構介入現實,讓文學撼動現實。

黃崇憲:總結來說,「社會」本來就是一多層次的存在,不管以文學創作之敏銳精準或社會學嚴謹學術規範之心智勞動,透過「陌生化」、「去熟悉化」、「重新置疑化」分進合擊地達到本次與談主題「指認不認識之物」的目的,也許都可視為一「原始的占領」,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哥白尼式轉向的認識論斷裂,或如凱薩大帝所說的:「我來到、我看見、我征服」。


【書評˙散文】從油膩到覺醒的關鍵中年
果子離/聯合報
《我輩中人》書影。(圖/天下文化提供)

去年年底,新浪微博一則以〈中年男性去油膩步驟〉為題的貼文,引發熱議,轉發上萬,隨後,作家馮唐跟進,寫〈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從「不要成為一個胖子」,到「不要停止學習」、「不要停止購物」等,洋洋灑灑共十則,轉評按讚,聲勢驚人。繼而又有女作家大談〈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女人?〉,連廖偉棠也加入戰場,寫了一篇〈如何避免一種油膩的中年猥瑣寫作〉,倒打馮唐一把:「他的文風一如既往地暴露了他就是一個精神上油膩的中年男。」一時之間,「中年」、「油膩」、「猥瑣」、「油膩中年」等詞,捲起千堆雪,成為中國社群網站的習見用語。

油膩中年,定義不一,但都指向負面。電影《女人,四十。》榮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蕭芳芳上台致詞時,披肩不慎滑下,她機智應以「女人過了四十,什麼都容易往下掉……」。男人女人都一樣,人到中年,四、五十歲,已抵達分水嶺,此後一路下滑。

二十年成一夢,此身雖在堪驚。一定年紀後,有感於過去的歲月比未來多,面對新陳代謝日漸滯緩的事實,許多作家都會以中年為題材,或樂觀以對,或長吁短嘆,描繪出中年圖像。

張曼娟新作《我輩中人》也是這樣的作品。風格婉約柔美,以散文、小說為主要創作的張曼娟,下筆自與坊間常見的勵志書不同。許多暢銷勵志類書籍,儘管讀者眾多,每每遭致某些文化界人士所不屑,何以致此?不在文辭簡略,不在形式簡單,而是觀看事物、解讀現象的過程,失之簡化,流於表相,總在粗略歸納後,套規則,得結論,告訴讀者,只要這樣,就可那樣。

幸好《我輩中人》免於斯弊,雖然有些副標題,如:「付出 讓心靈更富有」、「失去 也是一種愛」、「停止等待,善待自己」,如同勵志標語,但此書融合作者個人經驗、閱讀所得,以及所見所聞,對主題提出深層看法,不是浮泛空論。書名「我輩中人」,「中」的意涵,既指中年,也指中間。中間,說的是中年這年齡層的人,卡在長輩與晚輩、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卡在青年與老年之間,不上不下,不再輕舞飛揚,卻也不致衰頹崩落。這時期是一個轉折,轉大人的契機。

等等,轉大人不是青少年的事嗎?怎用在中年人身上?張曼娟指出,有些大人其實還沒長大,不能做自己,不能活出自己的樣子。人到中年,必須重新檢討人生的價值,重新思索幸福的定義,成為成熟的大人。

中年的品味,決定了老年的品質。把「大人學」、「中年學」配套討論,為本書取得制高點。

《我輩中人》以「寫給中年人的情書」為副題,融抒情、敘事、論述於一,寫來婉轉多情,語氣懇切。而溫和的語氣背後是堅定的態度,情感的抒發之外另有獨特的見解,例如〈自私是一種美德〉一篇,談論拒絕的勇氣;另外翻轉戴晨志《不生氣,要爭氣!》的書名,指出不要生氣但也不須爭氣。張曼娟筆下的中年人,不是油膩一族,而是覺醒的一代。


【閱讀˙戲劇】謝雪紅的三十二相
楊渡/聯合報
□《汪其楣劇作 謝雪紅》書影。(圖/允晨文化提供)

謝雪紅很複雜,複雜到每一個閱讀過、想寫作的人都有一個自己心中的謝雪紅。甚至她的老朋友,也有不同的謝雪紅。

在我讀過的謝雪紅書裡,寫得最好的,仍是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的《我的半生記》。這書之好,在於真誠,寫出一個小養女成長起來的苦難與掙扎,那種在貧困的底層,奮鬥絕望,想自殺而未成,最後在死亡邊緣站起來的心性。那種死亡的徹底感,楊克煌寫出來了。

我一直覺得,要了解謝雪紅,唯有回到那個夜晚,在鐵道邊上,凝視那個等待最後一班南下列車,準備臥軌一死的少女,想像她的希望與絕望,她的憤怒與掙扎,那堅決的死志,那種在死亡邊上徘徊的心,才能真正解開她的一生。

她的一生,彷彿就是那個少女走出死亡的成長故事的延伸。

至於她在日殖時期,和同志的鬥爭,在大陸誣告他人,陷害了誰而想握有權力云云,以及在文革時期被人鬥爭等等,也都是那樣一種怒與戰鬥的心性的延續。

然而這也只是我的認知罷了。一如謝雪紅有許多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段歷史,一個性格,一段故事。誰知道哪一個是最真實的?

雖然我曾在大陸採訪過不少與她共事的台灣人,甚至和她鬥爭過的人,但那些故事,太多糾結與細節,太多人性的深層複雜,彷彿去細寫都覺得傷心。因為,就像大陸一個熟悉台灣歷史的老前輩說的:「台灣人啊,那種內部鬥爭之好鬥與激烈,無原則的鬥爭,真是難以想像啊!」

謝雪紅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明顯的一個。

像陳芳明那樣寫《謝雪紅傳》,算是把謝雪紅「扁平化」的一種典型。彷彿她那傳奇的一生,那麼複雜的政治鬥爭,那愛恨糾纏的人際關係,那麼長遠的戰鬥歷程,就只剩下作者自己想要的政治正確,只要把謝雪紅擺進去,一切就搞定了。

至於謝雪紅那極複雜的兩面性:虛榮與脆弱、自卑與自負、權力與恐懼、慾望與孤獨、驕傲與屈辱……種種互相矛盾的性格,彷彿都被忽略了。

汪其楣曾演出過謝雪紅的舞台劇,以謝雪紅一個人的獨白,三幕劇,希望呈現她的一生與內心世界。但那獨白的內容,卻更像是謝雪紅最後的告白。用一種後設的寬容之心,充滿孤獨與懷念的情感,去向每一個老朋友告別。

劇作家汪其楣以此角度刻畫謝雪紅,使謝雪紅多了一種溫暖的、溫情的色澤,卻與我心中的想像自是不同。然亦無妨,每一個作者,總是以自己的心性,去詮釋一個寫作的對象。

謝雪紅的故事,只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看最後留下什麼了。我們這一代人還不一定可以想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