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向來如此,長江後浪推前浪是一條守恆定律,而在潮來潮往之間,一望無際的沙岸上都是歷史的堆積,偶有錯落其間的金子便是為人熟知的經典,不過在這片文明的沙岸上,金子與沙子的物質型態並不永遠守恆,有時候一顆今天還閃光照人的金子,明天就是一粒黯然失色的沙子。
廿一世紀的工藝產業正在經歷如此的價值轉變,根據二○一七年文化部的產業年報,二○一六年台灣工藝產業營業額為一○二六億元,雖然依舊名列文創子產業中的前三甲,但相較於二○一○年的一五七一億元規模,已經大幅萎縮了將近卅五%,不可不謂一件值得當局與產業高度警惕的譁然現實。然而,台灣工藝產值雖然部分肇因於台灣總體文創力的衰退,卻不只是單一市場的孤例,其實連曾經的工藝大國諸如德國、日本等,同樣面臨了黃金變沙礫的惶然失落。
上個月初,我受邀參加日本「第卅五屆傳統工藝品月間國民會議全國大會」,這場日本工藝界的年度盛會今年選在以博多人形與博多織聞名的福岡市舉行。類似的工藝展覽以前台灣也年年舉辦,但隨著國際買家減少,早已被擱置多時。而在這個工業產品才是王道的時代,日本商界與地方政府依然癡心不改、全力投入工藝推廣,我深受感動之餘也萬千感慨。尤其當我遇到幾位工藝大師一面使出渾身解數地展現自己的功底與絕活,一面卻透露著英雄無用、後繼無人的遺憾之時,彷彿聽到工藝不死、只見漸零的嘆息。
此次主辦單位安排我以「從亞洲走向世界—傳統產業的創新實踐」為題,與日本工藝家與匠人們,分享廿年來帶領傳統陶藝走向世界品牌的心路歷程,到場除了一眾國寶級工藝家與工藝愛好者之外,連其副市長中原政直先生也列席嘉賓,想要一起為傳統工藝找到一條通往世界的路。我知道他們期待聽到如何讓工藝產品普及化的策略,然而,近年來工藝產業的動盪不是來自於本身、而是時代,如果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現在的工藝產業無異於一匹逆風而行的瘦馬,奔在這條通往世界的路上不可能無往不利。
值此同時,位在世界另一端的德國,也在為它的傳統工藝尋找出路。我一結束福岡的行程就立刻奔赴柏林,一場由巴伐利亞州政府與歐洲最大陶瓷博物館Porzellanikon共同舉辦、名為「陶瓷與它的方方面面」(Ceramics and its Dimensions)的研討會,正在等我和陶瓷相關的研究者與科學家們一起腦力激盪陶瓷的未來。
有別於在日本討論傳統工藝的商業創新,我在德國的主題更偏向於材質應用上的突破:「陶瓷的未來之光」(Future Lights in Ceramics),因為Porzellanikon館長西門先生(Wilhelm Siemen)是一位多年舊識,深知我們從品牌創立開始,就朝著將科技與藝術結合的方向行進,十幾年前先引入3D打印輔助工藝製成,又從幾年前嘗試跨界醫材領域,希冀以累積經年的釉下彩與3D成型技術,讓牙齒貼片或全瓷牙冠更彷若天成。
這就是工藝產業的未來,我們一方面積極尋求和現代科技結合,再次走入千家萬戶的生活,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更忠於手感與創意等無法被科技或AI取代的藝術探索,相信在工藝不死的凋零之後,不再發光的金子也許可變成一顆種子,在這片文明的沙岸上開出不一樣的奼紫嫣紅。(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