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聯合報社論/任意解職史雪燕,賴政府還有什麼不敢?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12/20 第586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立院之「寶」重現江湖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任意解職史雪燕,賴政府還有什麼不敢?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低利率時代走到終點
民意論壇 振興技職教育莫再遲疑
農業部別把錯甩鍋學校
班班亂象必須引以為戒
環評的漏洞 政府帶頭鑽?
缺防災意識 工地管理短板
憲法裁判走調 才該被藐視
防制二手菸害 應與時俱進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立院之「寶」重現江湖
黑白集/聯合報
藍軍立委發動突襲,將選罷法修正案送出內政委員會。綠營立委兩日後占領委員會主席台,阻止追認議事錄;青鳥桴鼓相應,號召人馬去國民黨部抗議。但一天下來,綠營的聲量冠軍卻是綠委王義川,他咆哮議事人員不給自己倒水,一路罵到院長韓國瑜「搞什麼東西」。不但被藍營譏為「巨嬰」,同志也知「霸凌」是敏感詞,沒人幫他辯護。

藍營「強迫取分」的作法確有可議,綠營顯希藉此重演服貿協議引發太陽花集結的戲碼。但王義川的驚天一鬧,絕對是對醞釀情緒澆冷水。民眾想起的恐非太陽花,而是上屆的「3Q哥」陳柏惟,以及更早的民進黨「三寶」林重謨、蔡啟芳、侯水盛。

陳柏惟的離譜發言引人側目,「三寶」則以江湖突梯本事博觀眾笑罵,在媒體效應上都有滾雪球的作用。當年三寶得知「受封」,非但不自慚,反而愈發變本加厲發揮「寶」的奇才。同樣的,王義川若非看到大批媒體鏡頭對準自己,大約也不會「起乩」那麼帶勁。

當年三寶在扁政府後期竄紅,接下來,便是民進黨的超級滑鐵盧。3Q哥一度是票房保證,但隨後的選舉,他所屬的台灣基進黨得票由三.一五%跌至○.六九%,徹底泡沫。

政治人物乃至政黨,要靠選民認同才能持久屹立。王義川若只想當網紅,還是繼續上電視比較快。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任意解職史雪燕,賴政府還有什麼不敢?
社論/聯合報
內政部以「未依國籍法放棄國籍」為由,將具有「陸配」身分的南投縣前縣議員史雪燕解職。儘管史雪燕是遞補就任、且已卸任,她都曾是民選公職無疑。內政部以一紙具高度法律爭議的行政命令,就輕率否定民意,將違法濫權發揮到極致,也為未來憲政運作埋下莫大隱患。

內政部將史雪燕解職,顯是為了阻擋同樣具有陸配身分的民眾黨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李貞秀可能遞補立委,因而「超前部署」。去年,民眾黨欲提名「中華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聯盟秘書長」徐春鶯為不分區立委,「陸籍人士取得我國國籍者」是否必須放棄大陸國籍才能就任民選公職,即曾引發論戰。當時陸委會立場鮮明,表示「國籍」和「戶籍」是不同概念,兼具外國國籍者於任職公職時應放棄其他國籍。後來徐春鶯婉謝提名,風波才暫告平息。

但陸委會的說法似是而非,也強詞奪理。無論《憲法增修條文》或《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未把大陸當作「國家」,因此沒有承認對岸「國籍」問題。在實務上,大陸人民也不可能因取得我國國籍,就被允許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長期以來,對於取得我國國籍的大陸人士參選或出任公職,都以放棄大陸「戶籍」為要件。此一慣例,才是合憲、合法且保障人民參政權的做法。

史雪燕於二○一八年參選,二○二一年遞補為南投縣議員,次年年底爭取連任失敗卸任。外界討論徐春鶯案時,即以史雪燕之例,作為陸配「不需放棄國籍」也能就任公職的例證。事實上,陸籍人士參選而就任公職的不只史雪燕,有些人仍現任村里長,難道內政部也要把他們解職,討回薪水?果真如此,數十萬來自大陸的公民豈非被剝奪了參政權?

若內政部自認如今的認定正確,那麼過去讓史雪燕及其他陸籍人士就任民選公職,便是錯誤的。換言之,前兩任內政部長徐國勇、林右昌都涉及瀆職,應作為而不作為。對此議題,林右昌去年只說「依法處理」,而不敢強行解職;那麼,內政部長劉世芳憑什麼覺得自己更高明?

內政部解職史雪燕,可說是直接落實「兩國論」。這固然迎合了民進黨神主牌,卻與憲法增修條文對兩岸的定位扞格,這已不僅是「昨是今非」,更是自己造法、擴權釋憲。

內政部的「暴衝」是自作主張,還是高層授意?在賴政府「全面對抗」的氛圍下,此舉恐非只是為了擋住李貞秀出任立委,而是要封殺所有取得我國國籍的陸配之參政空間,並宣告政府「沒什麼不敢做的」。

由於事涉侵犯人民權利,此案即將進入行政救濟程序。除非訴願、行政法院撤銷內政部處分,否則即使行政救濟失敗,或者最高法院中止裁判聲請釋憲,此案都將進入到憲法法庭,以釋憲或憲法法庭判決作為最終裁決。這也將會使「史雪燕解職」危機,上升到不同的層次。

有學者認為,內政部此舉便是要將「兩國論法制化」;一旦此案進入憲法法庭,即可成兩國論法制化的最後一塊拼圖。近日立法院審查大法官被提名人,準大法官被詢及對史雪燕案的看法,皆避而不答。以目前大法官的意識形態及對民進黨的言聽計從,做出「兩國論釋憲」亦不讓人意外,這也可能將兩岸緊張帶到更棘手的局面。

賴政府違背憲法與法律規範,任意解職民選公職、剝奪數十萬陸配的參政權,完全出於一黨之私,濫用權力肆無忌憚。此時此刻,在野黨應該主動出擊,對史雪燕案聲請釋憲,讓民進黨的詭計無所遁形。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低利率時代走到終點
社論/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8日決定再度降息1碼,符合市場預期。但最令金融市場震驚的是,無論會後聲明的用詞,各項經濟預測與利率預測點陣圖,以及主席鮑爾在記者會上的談話,都明示Fed已經準備踩下「煞車」,明年將減緩降息速度。更重要的,則是Fed已調高對長期(中性)利率的估計值,這意味著低利率時代已經結束。□

這次的會後聲明雖只增加了4個英文字,就是未來在考慮進一步調整目標利率區間時,將注意「幅度與時機(the extent and timing)」,但資深的觀察家都能理解明年的降息路徑將是「更慢、更小」。□

「點陣圖」說得更為清楚,預測明年總共只會降息2碼,遠低於9月時預測的4碼,亦即平均每4次會議(半年)才降1碼。背景原因,則是官員已將明年底通膨率預估值調高0.3個百分點,經濟成長率上修0.1個百分點。依據「泰勒法則(Taylor rule)」的最適利率公式計算,則最適利率應為3.9%,與Fed的預測值完全相同。□

Fed此舉,基本上符合「一切看數據」的決策原則。11月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升2.7%,升幅高於10月的2.6%,核心CPI則是連續第4個月都是年升3.3%,而Fed重視的個人消費支出(PCE)核心平減指數年升幅也回升到2.8%。另一方面,美國勞動市場仍然緊俏,實質時薪比去年同期上升1.3%。之前Fed主張大幅降息的根本論據,在於貨幣政策對經濟活動已具有「約束力」,Fed對於通膨持續趨向2%目標更有信心,因此更應重視失業增加導致經濟衰退的風險;然而最新數據卻顯示通膨依然黏著,甚至蠢蠢欲升,就業則依然穩健,因此原先的降息路徑也必須相應調整。□

Fed減緩降息速度的另一項主要原因,則與川普勝選有關。其一,鮑爾11月會議時還強調,對川普新政策可能產生的影響抱持「不猜測,不揣測,不假設」的原則;但這次他已改變說法,表示決策官員的經濟預測已經開始將川普主張的政策納入考慮。畢竟川普強調的擴大減稅、提高關稅及遣返移民等主張,都具有明顯的通膨性,而「三不政策」純屬自欺欺人;而現在鮑爾終於在「三不」之後,又加上 「不漏過」。□

其二,從10月川普勝選的機率升高以來,金融市場持續上演「川普行情」,美股迭創新高,比特幣漲破106,000美元,家庭財富也再度上升,都證明目前利率並未使金融情勢吃緊,鮑爾沒有理由再認為貨幣政策仍具有約束力。華爾街日報及彭博資訊都發表社評,主張Fed這次會議就不應再次降息;而且在過去三次FOMC會議中,兩次都有委員對降息決策提出「異議」。因此Fed這次雖再度降息,但不得不修正明年的降息路徑,否則內部爭議將益發激烈,對鮑爾本人及Fed的信譽都將造成重大傷害。□

這次會議的另一項重點,就是決策官員又再度調高對長期利率(即中性利率)的估計值,目前已達到3%,比一年前高出0.5個百分點。再依據「泰勒法則」,並代入長期經濟成長及通膨預測值,最適利率也恰恰是3%,但之前Fed對「中性利率」的估計值一直遠低於此一水位。鮑爾還強調,由於利率接近「中性」水位,Fed的決策已處於「過程中的新階段」。這很可能是因為Fed終於認真看待人口減少、去全球化、綠能轉型、地緣緊張等長期趨勢,都具有推升通膨的潛力,因此Fed必須提高「中性利率」的估計值;在較長期間,甚至不排除Fed調高通膨目標的可能性。□

綜合觀察這次會議的各種信號,明確顯示美國以往的低利率時代已走到終點,對各國的經濟成長、匯率動向,以及國內、外金融市場的長期影響自不待言。各國決策官員與投資人面對此一新情勢,除了審慎以對,還是審慎以對。

   
民意論壇
振興技職教育莫再遲疑
饒達欽/台師大工業教育系名譽教授/聯合報
每天打開報紙及電腦求才頁,真是人於浮事、事於浮人。賴總統任職行政院長時說,台灣有缺工、缺人才等五缺,莫可輕忽!何以致之?有人謂:技職教育式微,制度趕不上時代需求,且教育機構及社會人士誤以為改制「科技大學」即是解方。

關鍵是,人才培育既非計畫經濟所控,亦非市場經濟導向能應變者。改名、改制乃因應時代而衍變,既提升人力素質又兼籌國力發展,一舉兩得,卻恐是新瓶裝舊酒,無力改變「有疾致病」窘象!故建議如下:

宏觀面:第一,建立高層次、高戰略性的國際性技職教育諮議委員會與分組制度,備諮詢、領導、興革、永續發展政策的功能。第二,薈聚各部會協作,以利產學人力資源規畫與布局,強化人力因應、應用與稽核調控。建置產業、教育與培訓機構間之鏈結與合作平台,群策群力,務實而作。

中觀面:首先,廣納各類專才、通才於技職教育課程委員會,並建立技職教育課程人才庫。其次,課程宜三年一小修,六年再精進,七年以上大修,以推陳出新。復次,每年宜進行課程、教材意見普查,並建立國內外技職課程與材料資料庫,供比對、比較、參酌及改進研發用。再者,建立技能檢測之效標與規準,與國際企業並駕其驅。

微觀面:其一,強化技職教育師資培育單位能耐,此時應以「技職教育」學院紮實設置為鵠的,以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系所融合衍成。教育部應糾正師資培育單位被迫裁撤、分拆招生,防止人去樓空,兩頭皆空!其二,慎選委員成員,視其專業精湛度任用之,每年注入新血騰籠換鳥,加速創革。其三,課程改進並非科目內容增刪、時數調整、項目易換,而是新舊元素如何採廣域範圍、精實融合。美國技職教育採用「職群」(廣義產業整合)理念,主要職群只有十六個,台灣卻是多到令人訝異,因為不肯移樽就教,故閉門造車。

最後,邀請系統工程與分析專家,參與技職變革與課程規畫發展。第一階段應釐清來龍去脈,完成系統組織圖、系統專案項目關係圖、資料圖、問題圖、案例圖、品質控管圖等,並導入大數據及AI建模,不能老是靠某些人「說了算」。第二階段,將調查資料公布周知,並由秘書處提案討論。第三階段,循序而進,技職教育制度與人才培育為國家大事、經濟發展瑰寶,應速建立可長可久之政策與制度。

環觀歐、美、日各強國,半邊天下,能育才及舉才,技職教育功不唐捐,足令人深思與汗顏!火車雖過站,仍需急起直追,莫等待、莫遲疑。

   
農業部別把錯甩鍋學校
黎亦農/教(嘉義市)/聯合報
行政院長卓榮泰拍板定案,下學期起全面停辦「班班喝鮮奶」。各國小總算可以恢復正常作息,不必鮮奶一到校就如同防空警報響起,全校陷入混亂狀態,而教師們也不必再盯著學生把鮮奶喝完,可以鬆好大一口氣。

但是關於停辦班班喝鮮奶,筆者身為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認為有兩件事必須釐清。首先,有媒體報導是因為全教總出面反對,所以行政院才會決定停辦這項照顧學子健康、替學子們補鈣的政策,這種一邊美化錯誤政策,又一邊找「替罪羔羊」的做法非常惡劣!明明整個政策從決策到執行都漏洞百出,配套也不夠完善,因此才造成教育現場的諸多亂象,如今卻想把過錯甩鍋給替學校教師發聲的全教總,而農業部卻毫不見檢討之意,實在相當不應該。

其次,班班喝鮮奶停辦後,這學期選擇喝豆漿的學生,其權益要由誰來負責?按照農業部的規畫,這學期總共會喝四十四次鮮奶,選擇喝豆漿的學生卻連一罐也沒有拿到,農業部是打算就這樣蒙混過關,把這些選喝豆漿的學生當次等公民、把喝不到豆漿的責任也推給學校?還是要負起責任,把喝豆漿的次數給補足?農業部絕對還欠學生家長們一個公允的說法,不應該逃避責任!

行政院停辦班班喝鮮奶的錯誤政策,這種壯士斷腕的做法雖值得肯定,但行政院團隊更應捫心自問,為什麼會搞出這麼大的烏龍而難以善後?如果只想止血而把責任往外推,那麼日後絕對還會再出現這種低級的錯誤政策。

   
班班亂象必須引以為戒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聯合報
我的女兒是基層教師,她和許多導師的共同困擾是,上午的下課時間都在「緊張」中,因而影響如廁。有一回她正在上廁所,學校突然廣播「鮮奶提前送達」,被迫匆匆趕回班上分發鮮奶,並盯著學生喝奶。

「班班喝鮮奶」就像空襲警報,當鮮奶車抵達學校,不管老師和學生正在做什麼都要喊停,趕緊處理鮮奶。缺乏冷藏設施,須立即分發鮮奶讓學生喝掉。

和營養午餐相比,鮮奶送達更難掌握。餐車十點多到校,鮮奶車到校時間更亂,校園上午都在「備戰」中。

七點多鮮奶送達,或剛吃早餐,或尚未吃完乃至還沒吃,因而有些人喝不下鮮奶。十一點多送來鮮奶也是困擾,學生營養午餐吃不下,廚餘變多又浪費食物。

女生如廁時間較長,怕「鮮奶警報」突然響起。學生玩瘋了、沒聽到「警報」,或是性子野、不理睬「警報」,也影響喝奶。有的學校範圍大,學生較晚回到教室,等他們拿到鮮奶並喝完,已是上課時間。

下課時間過了一半,或是快上課了卻遇鮮奶車到校,勢必影響正常上課。學生請假,鮮奶怎麼辦?教室裡又沒冰箱!

「下學期還想喝鮮奶?」絕大多數學生都說不要。寶貴下課時間被占用,鮮奶送達時間不定,擾亂生活秩序、影響師生心神。象牙塔裡的政策草率制定、缺乏配套又和實際校園脫軌。

如今「班班喝鮮奶」雖喊卡,但過程中的諸多困擾乃至亂象,政府應引以為戒,不要再添亂。

   
環評的漏洞 政府帶頭鑽?
王醒之/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聯合報
環境部在短短四十幾天內,火速通過中火二期與高雄七接的環評案,緊接著下個月排審的則是基隆協和四接,這幾個狀似獨立的能源開發案,合起來看,其實是環境部配合行政院進行的「化整為零」環評攻略。若以非都市土地的道路開發為例,總長超過十公里以上必須依法經過環評,但如果開發單位技術性地切割為三段,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規避環評;雖然「合法」卻完全不合理。

台灣到底該依賴天然氣到什麼地步呢?預計到二○三二年,國內將有七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總儲氣槽數量會達到四十九個、儲存量部分則可達五點一bcm。若以人均儲存量來比較,台灣竟會是日本的二點二倍、韓國的一點七倍;地狹人稠的台灣,未來儲氣槽密度更會遠超日韓!但台灣到底需要多少天然氣?深度依賴天然氣發電會新增多少碳排總量?對國際碳關稅的課徵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這些從未經跨部會總體評估、人民公開檢驗過,只見政府對天然氣的狂熱。

這幾個燃氣發電的開發案,說穿了是政府帶頭大鑽環評法的制度漏洞,僅審查、通過個別開發案,卻刻意忽略重大開發案之間,對環境、社會、氣候變遷的連動影響;迴避了天然氣用量暴增、碳排總量不減、甲烷逸散更多的總體性評估;更不敢面對經濟部日前才提出「深度節能」、「地熱開採」的超前部署規畫,反而凸顯協和四接的開發並非必要。

此外,協和四接案對基隆港未來營運的衝擊與國防城市安全的影響,過去幾年都沒有在環評會中完整討論,國防單位與航港單位疑似都被下了「封口令」。

但所有基隆人都知道,未來興建在基隆港嘴的兩座儲氣槽,距離最近民宅僅四百公尺、距離海軍威海營區僅一千四百公尺、距離國防部列管的要塞堡壘內木山營區僅一千九百公尺。

然而依據中油LNG儲槽洩漏危害風險評估,「儲槽已陷於火場時,其周圍一千六百公尺應立即隔離」,但從未見過國防部在環評會中對此表示意見。

另依據台電去年委託海大所做的操船模擬試驗與水工模型試驗,結果均指出,為了LNG船停靠卸收天然氣而改變基隆港外港港型,將導致港池內平均波高增加、淨穩度降低,甚至LNG船的操船高風險航次比例過高等問題。雖民間航港界均表示反對、擔心「滅港」,但交通部也始終未敢於環評會中表示意見。

以上這些問題非但沒有釋疑,且公民團體認為協和四接將「重創基隆港營運」、將成為「北台灣門戶軍事焦點」、將「威脅基隆城市安全」及「地方政府並未同意」等重要議題,更已超出大部分環評委員的專業或職權,而這些問題的決定權竟完全押在環評會中!

環評程序已經變成不當開發案的「加速器」!針對協和四接案,行政單位確有必要在下個月環評會之「前」依據行政程序法,由經濟部召開聽證會對外界說明更上位的評估,才有可能形成社會共識,而非躲在個別環評案中「打帶跑」,讓環評程序一再淪為「能源暴力」的打手。

   
缺防災意識 工地管理短板
郭志揚/工業安全技師(苗縣苑裡)/聯合報
昨天下午開車經過鎮上的連鎖超市,恰逢路口紅燈停車;等紅燈時看了超市牆邊,有電瓶車電池交換充電站,充電站旁放了一只乾粉滅火器寥寥充數,心裡正想著這些鋰離子電池熱失控燒起來,至少得用上數以百噸計的水才控制得住,擺一只無法滅火的滅火器居然能混過去,業主跟地方政府消防局這種防災意識與知識,真是太馬虎了!

此時收音機傳來,全聯興建中的倉儲工廠發生駭人聽聞的火災,據火場消防隊統計,由失聯轉為罹災人數仍在上升中。火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火災發生之後,民眾仍未能督促政府訂出有效的防範對策,或這些對策打折執行以致無法收效。

全聯主業是物流及民生用品零售,廠房營造建築並非其可控制的本業,在沒有催促趕工的前提下,這次火災死傷與經濟損失責任,應由負責營造方完全承擔。然而令人憂心的,正是國內營造廠對於分包商共同作業工地的管理,實在無法令人放心;如依報導揭露,起火點位於地下室的隔熱保溫材料,被施工火星引燃,那麼若未確實管制工地物料存儲與高危險性的動火作業,致使隔熱保溫材料被明火引燃並加速引燃其他可燃物,則地下室封閉場所火速迅猛造成人員傷亡即事出有因。

營造業工地依施工專業需求實施分包,然而分包商的管理卻是國內營造廠的短板。據報導,此次案例顯然動火作業管理存在缺失,簽派許可時,未能落實高危險性材料與明火隔離。恰如前述超市牆邊充電站的滅火器,看似有防範,實則沒效果,只要不出事則得過且過。工地上的高危物料,如乙炔氣瓶、氧氣瓶、瓦斯罐、防水塗料、油漆稀釋劑、隔熱保溫泡棉、保麗龍、機械引擎燃油;加上產生明火的高危機機具,如電焊機、砂輪切割機、乙炔火炬等多不勝數,這些物品的存放早有規範,然而再多的規範都難逃使用鐘點工(臨時工)欠缺危害認知、未落實防範危害訓練的弊端;這種訓練並非有簽到即可,而是需要鐘點工人員及雇用點工的分包商,能確實指認出危害在哪?為什麼產生危害?及應如何防範危害、積極參與共同作業會議,決定施工流程與動火作業簽派,以確保安全無虞。

近期勞動部職安署已發布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職安署應把握此機會,提出消防法立法後被削去的職場防火管理機制,畢竟發生火災造成勞工死傷的職場,不論是工地或工廠,都是由勞工的雇主所管理,與一般場所之所有人與受眾均有所區別。火災特性規模與一般場所更無法相提並論。

火災的職災預防,應充分回顧、記取事故經驗,並據以回饋至法規修正而施行。主管單位必須依據風險程度,提列治本或防範未然的方案與法律規範,以要求雇主從組織、人事上承擔職責。期盼政府能在勞工賠上生命、業主付出經濟損失後,重視人命和經濟損失,從根源上提出更有效的措施,防止此類職災的發生。

   
憲法裁判走調 才該被藐視
邱子安/專欄作家、NGO兼職人員/聯合報
「藐視國會群眾」以少數包圍在野席次占多數的國會,十八日又上街頭,把修正憲法訴訟法列為罪狀。這些呂秀蓮口中「以為抗中就很神氣」的新世代,一直是站在勝利者那邊,享盡了大法官繞過多數決以捍衛執政黨的戰果,從來不是近年來憲法判決犯錯下的受害者,也難怪「抱團械鬥」,不能讓憲法法庭判決的產量降低。

這些意圖重現太陽花場景的「藐視花」,主張憲法訴訟法不能修,是為了保障人權。「藐視花」真的瞭解在許宗力帶領下,憲法法庭表現如何嗎?他們不懂。他們不是在婚姻中堅守忠誠的元配、不是年金改革中被羞辱剝奪的退休公教、不是期盼有公正外部司法制度以免於職場霸凌的公務員、不是在戒嚴時期一心為國投入公益的慈善團體、不是財產和權限被充公的農田水利會、不是擔憂健康風險不想吃下萊豬的地方選民。「藐視花」對近年來的憲法判決墮落到何種程度,十分無知。

上述涉及婚姻、地方自治、文官等憲法上的「制度性保障」,在許宗力上任之後都神隱、淡出了的憲法舞台。大有問題的是,人民引述以前的判例來期待大法官救濟,換來的卻是憲法裁判裡對舊見解的隻字不提,彷彿從未有過這些判決。例如,定調通姦罪違憲的釋字第七九三號、法院審判要保障離婚自由的一一二年憲判字第四號,卻沒有出現婚姻的制度性保障;解釋地方議長記名選舉合憲的釋字第七六九號、宣判地方議會無權立法限制萊劑的一一一憲判字第六號,卻沒有出現地方自治的制度性保障;解釋年金改革合憲的釋字第七八一至七八三號,卻沒有出現公務人員的制度性保障。

甚至在許宗力還不是司法院長時,曾在釋字第五八三號不同意見書中很明確表達「制憲者…讓司法權直接掌懲戒…強化對公務員權益保障的意圖,彰彰明甚…」。時隔十六年,人民拿著同一個憲法問題,又向大法官求救,審理一一一年憲判字第九、第十號時,許宗力卻直接神隱迴避,導致憲法判決大轉彎、護航行政權,認定懲戒是行政的原始權限,狠搧公務員一個大巴掌。

憲法法庭在許宗力任內,解釋愈寫愈長,人權保障的理解卻愈來愈撲朔迷離。許多期盼以舊見解來救濟的人民,落得被冷處理。大法官們卻連承認新官上任三把火,坦白承認自己不再援引舊見解、負起道德責任的勇氣都沒有!如此憲法裁判,真的是多多益善?只怕這才是「藐視花」們最該認真藐視的事。

   
防制二手菸害 應與時俱進
陳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南市)/聯合報
近日校園有很多工程,多次看到工人在校園內抽菸,若勸阻還常被對方怒斥。拍照錄影後,卻不知如何檢舉。

菸害防制法於八十六年三月頒布,一一二年修正部分條文。其中第十八條明訂學校全面禁菸,違反者處新台幣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鍰。

然而發現有人在校園抽菸應如何檢舉?經查,衛福部網頁問答集「想檢舉二手菸害應經什麼手續?」得到如下項目:

「得就近向所在地衛生局檢舉或以市內電話撥打菸害諮詢及檢舉服務免付費專線,檢舉各類菸害違規案件,請提供「檢舉人」之基本資料(例如姓名及聯絡方式等),及「被檢舉人」相關違法事證(例如數位照片、錄影檔案)、違法事實、時間、地點及項目等。」

原來從二○一二年至今,檢舉二手菸害只能透過電話,卻要求提供數位照片、錄影檔案等資料;試問市內電話如何提供?不但無法線上受理,竟然連電子信箱都沒有;花了很多經費宣導民眾檢舉,唯一檢舉方式竟只有電話一途!

各級學校網頁都有宣導不可抽菸,又說明校方以規勸和教育輔導為主;學生或其他檢舉人需自行撥打免費申訴服務專線就近通知當地衛生局,仍只有市內電話一途。

無怪乎違反菸害防制法之稽查成果,經中央與地方「加強稽查執法」,近二年每年疑似違反菸害防制法案件數,各僅查得二千多件,都只注重違反第十五條「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廣告」;二手菸害防制卻沒有檢舉成效,只有透過問卷調查「推估」禁菸公共場所的二手菸暴露率「下降」。希望衛福部與時俱進,立刻研議開辦線上檢舉,以落實菸害防制的執行成效。

   
Review, adjust, sync…科技業常見的英語口誤,你說過嗎?
在科技業工作,英文使用的頻率很高,就算跟國內同事溝通,也會「半中半英」,也因此很多英文字已經融入日常工作中。這些字因為太常出現在中文裡,反而會成為中式英文的常客。讓我們來看看幾個例子。

會賣的人講「好處」,不會賣的講「特色」
對銷售員來說,與「探索需求」同等重要的任務,在於將商品送到客戶手上。好不容易把商品做出來了,如果客戶不買單就沒意義。為了讓客戶購買並使用商品,需要有出色的說明與提案能力,讓客戶了解商品的好用之處。這裡有個重點:區分商品的特色和好處,並向客戶說明清楚。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