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誰說香港科網已死


【跟我學日語—基礎報】提供寒暄問候、感謝、致歉、願望等日文情境對話,讓你在各種場合下做出適當的應對。 你和孩子之間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跟【李崇建•親子QA電子報】一起面對親子問題,歡迎家長、老師提問!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5/22 第3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周推薦 後李光耀時代 新加坡的反思
精彩摘要 這個通訊錄內置16億個電話號碼
大時代�示 投資大師借古知今作出部署
活動快訊 換本雜誌看世界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訂閱優惠

     
後李光耀時代 新加坡的反思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作為領導人楷模的李光耀所開創的這種模式,對新加坡自己來說也已經不夠用了。新加坡政府如果想要保持住他留下來的光輝遺產,就必須更廣泛、更大膽地去思考。

當我10年前第一次和李光耀會面的時候,未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那是2004年12月,他在曼谷發表一場演說,認為有關美國已經衰落的說法言之過早。他聲稱:「美國,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經濟體,今後許多年仍將如此。」演說結束後,我向這位新加坡國父提出疑問:考慮到中國的崛起,他是否對美國的前景太過樂觀?

聽到這個提問,他轉動了一下眼睛,帶著他標誌性的爽朗風格開玩笑說:「你這個美國人怎麼這麼壞?」然後講解了一番這個瞬息萬變世界中的競爭機制。時至今日,在李光耀退出歷史舞台之際,我被時局變化所帶來的諷刺意味所觸動。現在,當亞洲的崛起開始挑戰李光耀所建立的那個引人注目的經濟體時,輪到新加坡來面對自己是否還能與他國競爭的問題了。

隨著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新加坡國民開始反對本國長期以來所奉行的開放性移民政策,這個地處東南亞的城市國家,開始面臨有關其身份認同的嚴峻問題。李光耀早年的成功是基於一系列獨一無二的因素。當亞洲「四小龍」中的香港、韓國和台灣依靠生產率的提高來推動增長時,新加坡的辦法是利用國內儲蓄、把勞動人口分配到報酬較低的工作崗位,以及讓政聯公司(government linked companies)發揮衝鋒陷陣的作用。經濟學家克魯格曼(Paul Krugman)曾把這種模式比作史達林領導下的蘇聯,雖然一度成果斐然,但如今顯然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現在的問題是,新模式應該是什麼樣的。HIS Global Insight 的經濟學家比斯瓦斯(Rajiv Biswas)稱:「對新加坡來說,如果想要保持亞洲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國家的地位,就必須維持強勁的生產率增長勢頭,以支持穩定的薪資增長,同時要使單位勞動力成本得到控制。因此,新加坡今後的成功,將依賴於經濟向較高附加值行業的持續轉型。」

李光耀之子、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一直在努力提高新加坡的競爭力,但結果好壞參半。5年前,新加坡政府開展了一項為期10年、耗資26億美元的生產率提升計劃。但是,最近幾個季度工人生產效率的平均增幅只有0.5%左右,並沒有達到預期中的2%至3%。

在這個過程中一直缺少的因素是什麼?規模、專注和膽識。要實現真正的轉型,必須採取更加有的放矢的辦法,而不單單是從這個國家高達2980億美元的經濟產值中劃出115分之一用於支出。向那些給員工分發手提電腦和iPad的公司提供現金折扣的做法,達不到任何效果。就連衡量標準—將國內生產總值除以勞動人口的做法—也是錯誤的。新加坡需要更能說明問題的指標,例如,零售行業平均每平方英呎的銷售額,或者建築行業每人每天的平方英呎工作進度。

但是,真正的問題還在於不夠大膽。2010年,新加坡政府公佈了計劃,將把該國研發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不足3%提高到3.5%,這幾乎不夠催化一個創業高潮。新加坡需要更多的創新,要為軟件、生物技術、能源、物流和衛生保健等各行各業提供資金幫助,用於前沿技術的研發。考慮到移民問題所引發的激烈反應,新加坡必須讓現有的550萬人口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而不依賴新移民。

實現這個目標的方法之一,就是縮小政聯公司的超大職能。這些公司在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是一種必要的強大勢力,但現在它們阻礙了更具有創新精神的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機會。星展銀行(DBS)的經濟學家佘(Irvin Seah)稱,為了實現公平的競爭環境,新加坡應該幫助這些中小企業,從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和越南等發展更快的經濟體的增長中獲益。

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東盟)的10個成員國目前正在積極地降低貿易壁壘。為什麼不給予小企業優惠待遇,讓它們與周邊經濟體達成合作關係呢?另外,在困境中掙扎的歐洲中小企業也非常渴望能到海外市場組建合資公司。新加坡可以利用歐洲的技術、經驗和影響範圍進一步實現國際化。

顯然,新加坡要保持住這位傳奇國父治理下的輝煌業績,唯一辦法就是創新。正如該國政府所瞭然於胸的,這個城市國家的未來依賴於新的創意、產業和工藝,以及高附加值的細化服務。這就要求該國更加努力地改革目前仍過多依賴死記硬背的教育體制。初創企業可以利用新的稅收刺激政策,而一個更強大的社會安全網絡,則可以鼓勵企業家勇於冒險。

對於李光耀作為「溫和獨裁者」的功績,歷史學家們的爭論將會經久不息。然而,當我行走在那些領導層遠不如新加坡穩定的亞洲國家的街頭時,我很想知道,如果這些國家在李光耀的領導之下,它們的經濟會有多麼強勁。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作為領導人楷模的李光耀所開創的這種模式,對新加坡自己來說也已經不夠用了。新加坡政府如果想要保持住他留下來的光輝遺產,就必須更廣泛、更大膽地去思考。

【更多完整精彩內容,請下載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AppleAndroid 繁體版APP】

這個通訊錄內置16億個電話號碼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瑞典初創公司Truecaller立志創建一本「全球電話簿」

「每個人都想追隨成功企業家的方向,而我們卻走在了他們的前面」

互聯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淘汰了電話黃頁,而現在,一家名叫Truecaller的瑞典初創公司打算對白頁(White Pages)和它們的線上版做同樣的事。雖然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通過一番快速搜索找出大部份公司的電話和位址,但要找到某人的準確資訊卻不那麼容易,特別是在電話簿通常沒有收錄手機號碼的情況下。「如果你到白頁網上去搜索艾倫,你永遠也找不到你想找的那個艾倫。」Truecaller的聯合創辦人馬莫迪(Alan Mamedi)表示說,「這也就是我們產品的過人之處。」

2009年,馬莫迪和大學好友紮令阿蘭姆(Nami Zarringhalam)一起創建了Truecaller這款應用程式,它可以將自己的1億多名使用者記錄在冊,並拉出他們的連絡人列表,對其中的名字進行比較和整理。雖然這款免費應用程式看起來很像一本標準的智能手機電話簿,但它與眾不同之處是所有使用者的電話簿是相通的;你只需鍵入一個電話號碼就會跳出相應的名字、頭像和其他一些聯繫資訊,如位址、電郵、Twitter和Facebook連結。如果你有想要查找的人名但沒有他的電話號碼,那麼只需鍵入名字,這款應用程式就會從存儲的16億個電話中幫你縮小搜索範圍。

Truecaller的搜尋是以你和你要找的人有多少共同連絡人為基礎,所以假如你要找一位和你一起參加過某次會議的張三,那麼他可能會出現在你搜索名單的頂端。你只需點擊他的檔案,這款應用程式就可以提供連接你們的服務。此外,Truecaller還可以幫你遮罩不受歡迎的電話。對於那些被使用者舉報為騷擾電話的號碼,這款程式也做了記錄;一旦收到它們的來電,你的手機就會顯示「被標記為騷擾電話」,而你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接聽。

去年,該公司總共籌集了8000 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來源包括KPCB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和泛歐投資公司(Atomico),後者也就是Skype的創辦人曾特羅姆(Niklas Zennstroem)創立的科創風投基金。馬莫迪不願意透露自己公司的估值,但他表示自己預期這款應用程式能在今年年底突破3億用戶。市場研究機構CCS Insight的分析師迦納(Martin Garner)則表示,Truecaller的成長過程和對風投的吸引力很像WhatsApp,也就是Facebook去年花了220億美元收購的一款通信應用程式,只是Truecaller似乎並沒有對Facebook形成WhatsApp那樣的競爭威脅,而那也是WhatsApp身價高企的原因之一。Truecaller擁有65位員工,從去年開始招募投資,因為Facebook的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那之前曾經表示,他預期自己的社交網站下一個10億用戶將主要來自一些快速發展國家的移動用戶端,譬如印度,而Truecaller有5500萬用戶都在印度,因為那裡沒有大型的公共電話黃頁,且很多人都是用預付話費手機,很難追蹤到號碼。「每個人都想追隨成功企業家的方向,而我們卻走在了他們的前面,」馬莫迪說。

諮詢公司Gartner Group的研究總監艾柯姆(Jessica Ekholm)則表示,人們對Truecaller這樣的眾籌資訊應用程式還有一個擔憂,那就是隱私問題。「消費者對應用程式的安全意識還只處在冰山一角。」她說。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擔心自己的連絡人名單外泄可能帶來安全問題,這款應用程式的增長也可能會放緩。

紮令阿蘭姆則表示,Truecaller對此設置了足夠的保護措施,包括可以設置自己的資訊對誰可見,並只有在獲允之後才能察看個人詳情。非Truecaller的用戶在有人想通過這款應用程式和他/她聯繫時會收到一條短信,而要從這款程式裡清除自己的資訊只需一個按鈕。「你不會接觸到你不該接觸到的內容,」紮令阿蘭姆說。

不過Truecaller也面臨著競爭,那就是大量從電話公司和公共管道獲取資訊,以廣告或訂閱形式獲利的電話黃頁服務。馬莫迪堅持說,它們的內容不如他的眾籌電話簿全面,而他打算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嘗試盈利。關於具體的盈利方式,馬莫迪不願意過多透露,但有一項可能就是收取商業性推廣刊錄的費用。「對此我們有很多想法,」馬莫迪說,「我們相信自己的辦法非常可行,但我們不想操之過急。」

【更多完整精彩內容,請下載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AppleAndroid 繁體版APP】

大時代�示 投資大師借古知今作出部署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美國量寬成效未定,滬深港股市又藉中國寬鬆政策大肆炒作。全球金融局勢詭譎,中港市場風起雲湧,在這樣一個大市代,五位香港投資大師,如何借古知今作出部署?他們的資產組合又有什麼啟示?

哈佛大學歷史學家Niall Ferguson在他的名著《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的前言中舉例:在2006年,全球的經濟總值為47萬億美元。但各國股市總值更高,達51萬億,而各地債券合計68萬億,未平倉的衍生工具更厲害,總值473萬億,是經濟總值的十倍。

「地球恆星被金融恆星矮化了,」Ferguson行文幽默但不失諷刺。無可否認,沒有任何事情能阻擋全球金融的崛起,無論是911恐襲或中東戰爭。然而,2008年夏天發生的金融危機,就向世人發出了警告:「所有泡沫最終都會爆破;看漲的買家數目遲早不及看淡的沽售方;貪心最後會變成恐懼。」

Ferguson相信:「每個重要的歷史現象背後,都有一個金融秘密。」歷史不斷重演,所以認識過往的金融興衰,對社會日後的發展至為重要。他與另外22名學者,曾經在2010年聯署向當時的聯邦儲備局局長伯克南警告,指當局的量化寬鬆政策不但不能刺激就業,而且還會扭曲金融市場。五年後的今天,美國的失業大軍少了,杜指屢創新高,環球金融市場包括上海、香港都節節上升。面對這樣的一片歌舞昇平,Ferguson早前接受彭博社訪問時,仍然不為所動:「當大家因此慶祝的時候,這牛市其實伴隨重大的金融市場扭曲。」

美國的量化寬鬆成效至今未能定論,但大中華的投資者已急不及待,藉著憧憬中國或將推出量寬而炒作一番。上證指數在4月27日攀上4527點高位;香港恆生指數在復活節後,因受到內地寬鬆政策的消息刺激,每日成交額由過去不足1000 億港元,急增至超過2000億港元。

這樣的一幕,是否可以持續上演?又或者這是另一個風暴的序幕?五位香港權威基金及債券經理,在這大時代,會怎樣借故知今,部署金融�星的急速運轉?

陳柏鉅是Niall Ferguson的追隨者,愛研讀金融發展史,於歷史中尋找啟發,再從宏觀經濟數據,來判斷市況及作投資決定。

「人最緊張的時候是遇到意料不及的突發事情,caught you by surprise。只要透過大量的資料閱讀,為每一項數據、消息,全部逐一分類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然後你便心裡有數。」具有超過25年投資經驗的景順首席投資總監陳柏鉅平靜地說。每天晚上,當陳柏鉅的妻子在收看近來於中港台熱播的《武則天》時,他便在旁邊不停閱讀當天的電郵,「每天數百封,有很多不同的分析、看法,我堅持每天都要完全讀完,我才可以清楚掌握每天發生的事。」過去七年來,不少周末,他都回公司研究經濟數據,為準備周一早上的例會,向其他基金經理分析經濟形勢。

「這樣掌握的資訊多,知道在發生什麼事,我便可以很快能給出個看法。我兒子總是說我很judgmental,這個可能是職業病。我的責任是看到數據後拿出個看法,判斷形勢好或不好,然後轉化為資產管理行動。」陳柏鉅負責帶領景順亞洲區(日本除外)的投資團隊,於2013年及2014年獲《亞洲資產管理》雜誌選為「年度香港最佳投資總監」,景順於全球管理的資產達7924億美元。

【更多完整精彩內容,請下載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AppleAndroid 繁體版APP】

換本雜誌看世界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訂閱優惠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享譽全球的重量級財經雜誌《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於2014年5月2日在台灣以雙周刊形式銷售。《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的獨創、獨特及獨立風格,將為台灣讀者帶來全景式、具深度的全新閱讀體驗。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於香港創刊,結合兩岸三地財經、文化和藝術菁英編輯團隊,報導資本市場熱點公司和話題,深度研究新經濟下社會變革的要求,讓讀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瞭解世界潮流,成為世界經濟舞台的主角。每期內容聚焦全球經濟發展,深入分析公司產業趨勢,剖析政治政策,追蹤科技,解構市場金融 ,探索ETC智趣生活,再加上最權威的彭博觀點,帶給讀者全視角的國際財經資訊。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每期售價台幣 130元,可至全台7-11、誠品、金石堂、機場書店、法雅客、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等通路購買。除了零售,也歡迎長期訂閱,立即訂閱即享有優惠,原價每年26期3380元,優惠價2699元(每本約103元)。

訂閱即贈送一年份iOS版APP閱讀權限及商務人士專用可攜式LED燈 (USB插頭,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訂閱總代理:台灣英文雜誌社
Tel:02-2361-2151
Fax:02-2375-2670

搶先看!幾米創作全新繪本作品
越後妻有的風土人文特色,啟發了幾米的創作靈感,在實地探訪之後,幾米以JR飯山線為故事場景,加入當地獨特的生活與環境風貌,創作了全新繪本作品《忘記親一下》。

飲食革命 「我們吃的」影響我們未來
「飲食革命日」發起人、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認為,讓孩子學會烹飪技能,知道如何選擇真食物,棄絕加工品,做出更好的飲食選擇,「是我們能教給下一代最有價值的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