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劉克襄/何妨來場台灣麵包博覽會


【遠流親師悅讀報】介紹繪本、青少年選書與教養議題,讓家長與老師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一起快樂「悅讀」。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名人堂電子報
2015/05/28 第67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劉克襄/何妨來場台灣麵包博覽會
聯合報/劉克襄
近些年,跟別人討論及台灣麵包的定義時,腦海總會先浮昇一個旅行的圖像。一位戴著斗笠的越南農婦,雙手捧著豐碩的地方物產。

初次看到,因距離較遠,未加細查,直覺以為是販售越南稻米,又或者是越南河粉。後來近瞧,才驚覺是法式麵包。在越南大城的街市,這類婦女販售的景象相當常見。那一根根橢圓的長棍麵包,清楚地告知著,此款食物早已轉化為越南人的主食。有些更在麵粉裡加入稻米,創造更輕軟的質地。切開對半時,依不同時節摻合更多在地食材,形成他們獨一無二的品牌。遠在台灣,走進外勞密集活動的商圈,我們也不難看到,此一法式麵包的流行。

多數以麵粉為主食的歐洲國家,當然都有其代表的麵包。麵包的意義也遠遠超出食物,孕育了非物質文化的精神。在亞洲,除了越南有此內化,日本也早已走出多樣的精緻風味。相對於此,八○年代以來,台灣的麵包雖從點心內容走入主食以及生活必需品的階段,但我們自己的特色是什麼,好像也說不出具體的所以然。

或許有人會提及蔥花、紅豆或波蘿等等。這些基本款,確實跟我們過往的生活緊密結合,現今仍是最熱賣的麵包種類。但總覺得略嫌貧弱、不足,深受日本影響,少了一個整體性的豐富總合,可以涵括出家園物產的多樣意義。若是對照法式麵包,這種狀態愈加明顯。

然回顧晚近十年,台灣的麵包師傅參與國際比賽,為台灣爭取了不少聲譽,許多國內外麵包商家紛紛在大城市設店,打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麵包烘培盛世。有些麵包甚而不再是尋常吃的食物,反而慢慢地形塑成禮品。相對地,食安問題的浮現,則讓麵包的製作添增了在地食材、新鮮好料,或者糧食自主等議題。

我們能否研發出代表性的台灣麵包?下一個十年的麵包烘培盛世有可能浮現?接觸了許多業者,大家都有類似共同關心的議題。未來的麵包產業發展,明顯需要重新定義和修正。

如是迫切,不知我們有無可能,經由多回研討,尋找到交集和共識。前幾日,參加「台灣麵包論壇」時,大家便激盪出興辦麵包博覽會的想像。期待未來能透過此一節慶活動,尋找出代表台灣的麵包。由美好麵包的議題領頭,帶動更多人關心地方物產和農業生態。一併創造更適合的麵包製作環境,邀集年輕人參與。

那次論壇,好幾家烘培業者也帶來各種新產品。他們努力地以在地風物為食材,摸索新麵包的口味。本土小麥的廣泛栽作,各類米食品種的融入,都有多方實驗。連粽子、刈包等也有人在嘗試和麵包結合。麵包不只是單獨實用的食品,更能與各式食材料理創造新境,隱隱然成為一個趨勢。

既然大家都在嘗試,若真能固定有一博覽會形式,大家集聚一堂,透過麵包進行多樣對話,想必是可以共享的一樁美事。台灣麵包的款式,麵包文化的意義,說不定也能應運而生,進而帶出地方物產的活絡。(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我不玩了!」孩子輸不起,怎麼教?
「一定要贏」、「我不想輸」一遇到挫折感,孩子總說「我不玩了!」 生活中的「輸」與「贏」,如何教導孩子坦然面對?得失心、成就感,怎麼轉為「包容」與「勇於挑戰」?

這種香菇到底有沒有毒啊?!
下雨過後,常看到地上長出又大又好看的菌菇,除非你是專家或菌菇達人,建議只觀察和紀錄,不要動手摘採或輕易食用,要記得「路邊野菇不要採」,以免得不償失。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