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不會死,但會讓你痛到想死 我有一個心理師的朋友,也是我的個案,有一次我在替他做徒手治療的時候,他流淚了,問我:「為什麼你幫我筋膜放鬆的時候,我想流淚呢?」我反問他:「為什麼呢?是洋蔥嗎?」 他流著淚、微笑的說:「不,是感謝,我的身體有被照顧到的感覺,身體覺得很開心。」我也很感動的點點頭:「謝謝你願意由我的手,把自己照顧好。」因為我了解他,加上他是一名專業心理師,所以他知道我在跟他開玩笑,否則我當然不會回答是洋蔥!正常來說,我會問:「你想到什麼?」藉由提問來引導個案說出身體或情緒的感受。 原來那陣子,他的個案爆量,加上各種事情忙碌,新聞訊息的轟炸,讓頸部、雙肩、頭都痛了起來,就連好好坐在電腦前打個案報告都感覺有困難。他笑著說:「真慚愧,我居然這麼忽視身體的求救訊號。」我告訴他:「你為了想要照顧更多的個案,所以忘了照顧自己吧!沒關係,記得常常來找我,讓我好好照顧你的身體。」 我的心理師朋友對於自己身體的反應,很自覺的感受到在各種症狀背後所帶來的提醒。他也提到許多有嚴重心理創傷的朋友,經常會以「身體完全沒感覺」來表現,彷彿身體不痛了、心裡就不痛了。這時候,心理師會透過他們的專業治療,帶領個案去連結身心的感受,才能真正面對完整的自己。 我有許多慢性疼痛的個案,若在療程中經評估與心理的情緒相關時,就會轉介給心理師,由兩個專業共同來提升身體與心理的能量。必要時,也可以由精神科醫師的處方用藥,系統性的讓個案能有更根本的進展。 藉由身體的動作受限、不舒適的體感,去連結你的情緒與感受,讓身體跟心理進行對話。從身體不適的部位,感受連結的情緒或事件,來放鬆身體、進而釋放情緒。相對的,也可以由情緒出發,覺察情緒出現的時候,身體哪個部位也會出現不舒服,接著設法舒緩不適感。但如果有嚴重的情緒問題困擾,建議還是需要諮詢專業的心理師,說明你正在做的運動跟身體上的反應。 ※欲詳閱更多內容,請見《筋膜疼痛對症自療》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