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 星期三

台灣是新的「AI牧場」

若無法正確顯示 請點選這裡查看

最新出刊報

1911期|2024.06.27


劉佩修

商業周刊 總編輯

如果有人在十年後想做台灣AI大事紀,今年六月,絕對值得記上一筆。

不但台北電腦展吸引全球目光,輝達(Nvidia)一百多家台灣夥伴浮上檯面,台灣在AI領域的優勢,也逐漸清晰。

商周的責任之一,是洞悉產業脈動,取得第一手訪問,做系統性解析,協助讀者預判未來。近日我們推出「懂AI看商周」系列,並製作AI伺服器之王、輝達台灣隊的封面故事。

這一期,我們將焦點放在AI算力產業。如果說,台灣在全球最重要的產業是半導體,下一個能接棒的,就是它。

算力乍看不好懂,前科技部部長陳良基接受商周專訪,用養牛來比喻:「你如果全部要自己整理數據、自己訓練AI模式,其實不太划算,有點像是,你要喝牛奶,結果要養一頭牛。養牛這個事情,是一個專業。」

早期,台灣很擅長做硬體,現在,有機會強化我們的軟實力。從算力提供,到興建運算中心,媒合供給與需求的服務商,以及終端的AI應用解決方案,台灣都能提供。

甚至有些業者,已發展出AI運算軟硬整合的一條龍服務,例如鴻海、華碩。還有更多中小企業,也正在進入這產業鏈,百花齊放。

假如AI終端應用是牛奶,台灣就像一座牧場,飼養著一大群牛,我們能整合資源、技術與人才,掌握每一頭牛的習性,提供精準的營養配方,做好飼養管理、疾病監控,最終提供客戶各類牛奶。

當客戶說不清楚需求,牧場還能透過資料分析與實地訪查,洞察需求,提供量身訂做的牛奶。目前台灣的AI算力產業,已能打造讓科技小白也能無痛使用的AI服務。

雖然,別人有更大的牧場,例如Google、微軟、AWS,但許多人對這些牧場有所防備,擔心大牧場知道自己配方後,會被使用或轉賣。

許多人只想養一頭獨特的牛,為自己生產特製牛奶。這不僅是商業競爭,還須考量地緣政治因素,獨立運營的牧場,將更受歡迎。

商周團隊深度採訪「AI牧場」上下游,我們發現,從兆元企業到微型企業,都加入這場AI新局。現在只是拉開序幕,下一個護國神山群,即將誕生。



專題報導


不可錯過


限時免費讀







立即下載商周Plus APP,隨時獲取新知識!

此郵件是系統傳送,請勿直接回覆

商周官網 | 客服中心 | 取消訂閱

Copyright © 1999-2023 Business Weekly a division of Cite Publish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周聯絡處:台北市南港區昆陽街16號6樓
客服電話:(02)2510-8888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8:00 (例假日除外)
o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