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 星期三

【心情點滴】熊熊/高牆內的筆友

家庭鮮活報
【常春藤生活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初級∼中級,內容涵蓋包羅萬象且活潑有趣,幫助你輕鬆快樂地學習英語。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6/27 5869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家家有本經 【心情點滴】熊熊/高牆內的筆友
【家人關係】風訊子/家有痛風男子

  家家有本經
【心情點滴】熊熊/高牆內的筆友
熊熊/聯合報
高牆內的筆友。圖/陳完玲

無意間,從網路上看到有個關懷「同學們」的「監所關注小組」在徵筆友。

想起當兵時,剛下部隊,滿腹委屈又不想驚動家人的情況下,只能寫信給其他同梯訴苦。曾在忙碌軍旅中,趁空檔創下一周寫三十二封信的紀錄。和散落各地的同梯交換彼此鬱悶,是支持我走完漫長軍旅的一大動力。

軍中地址,是個語焉不詳的代號且常在改變,信中不能透漏確切位置和任務細節,在那個剛解嚴不久的年代仍會受到嚴厲處分。同樣身不由己,我至少可以寫信、放假,但去進修的同學們,不是想寫信就能寫信,得看表現。被歸類為第四級的「新生」,只能和親屬通信,還有次數限制,一些福利也因級別大不相同。

對同學們來說,一封信的誕生,比外人想像的困難許多。當過兵的我,約略可理解同學們內心苦楚,參加說明會後,立刻報名參加寫信志工,幾個月過去,經主辦單位配對,收到第一封信。

同學大方介紹自己出生年月日和進修原因,坦白得讓人驚訝。在裡面,除了自由大幅縮水、科技也倒退數十年,沒有手機、電腦,寫信只能回歸紙筆時代。和我通信的是位年輕人,用字活潑生動,信紙上還有俏皮圖案,其實我可用打字回信,為表示誠意,我跑到書局買了信紙和信封,還特意挑選那種直式紅色線條的款式。太久沒寄信,原來郵遞區號已變成六位數,平信郵資也不知何時從五元漲到八元。

所有信件,統一用小組辦公室為基地,來往的每封信都須寄到那裡轉寄,不能自行郵寄和收信,也避開透漏自己居所的困擾。待同學們回信,主辦單位掃描後,再用電子郵件轉寄給我。

依規定,同學們得用真實姓名通信,比照對方的自我介紹,我也剖析自己一番,聊興趣與生活,只是我躲在筆名之下,想揭露多少全看自己。

太久沒寫實體信,很多字都忘了部首和形狀,好在家裡的字典只是蒙塵,還沒丟棄,不然網路也能查詢。通信讓我回到小學時光,重新學習注音和筆畫,也算另類進修。

不知是我的真誠感動同學,還是另有原因,往返幾封信後,同學又介紹其他同學和我通信,讓我覺得受到鼓勵。

這個從疫情嚴峻、無法會客時開啟的計畫,短短兩年,寫信志工從個位數成長到八百人,想交筆友的同學高達一千五百人,來往信件加總破萬。

台灣大概有五萬多位同學在高牆內進修,一些人失去親友支持,寫信志工成為他們意外的家人。表面看,好像是志工給同學們關懷;仔細看,同學們也為志工打開一扇看清社會的觀景窗。

兩條原本不會交會的鐵軌,透過一封封橫向聯繫,展現許多令人驚嘆的風景,我讓同學看到我這邊遼闊的海洋,同學們也讓我看到他那邊的懸崖與峭壁。


【家人關係】風訊子/家有痛風男子
風訊子/聯合報
初識「痛風」這項家族病史,是父親晚年生病住院時。

那日下了班,我急忙煮了父親前一天吩咐要吃的虱目魚粥。他尚能自己進食,於是,我在他病床周圍閒步。

「哎喲哎喲,你莫佇我的跤兜走來走去。蓋疼啦!」「是按怎會疼?」

看著父親露在被單外的腳板,腫如剛蒸好的米龜,伸手輕觸,父親又哀叫起來,詢問醫生才知是痛風發作;連風吹過都會痛的病,肯定不好惹。

在父親過世後,幾個哥哥因年事漸長,也陸續吃苦。四哥曾略帶哀怨地說:「阿爸什麼都沒留下來,就『痛風』留下來了。」

未想外子到了六十歲,也跟上「家族流行」。從初感不適到急遽發作,不過半天時間,他完全無法行走,哀聲連連,勉強力持,才能到醫院就診。有了幾次的發作經驗後,外子也才知道如何與痛風和平共處。

另一號患者是小兒子。那些年他被派駐外蒙工作,有回他傳訊回來,說要在北京待個幾天再返台。當我和外子開車去接他,匆匆走出閘門的旅客都散了以後,跛著腳的他才緩緩出現。

我忙問:「怎麼了?」「痛風啊!」「啊!啊!啊!你才三十出頭,怎會有痛風?」「遺傳啊!外公、舅舅、爸爸都有啊,所以我也有啊!」

看他手推著大行李箱,腳趿著拖鞋,艱難地行走著,心疼不已,不知不覺淚流個不停。

細問發作過程,他道:「我到了北京,先逛胡同,接著到全聚德吃烤鴨,接著就發作了。」「那你沒看醫生?」「不看還好,旅館老闆娘介紹診所給我,卻是個蒙古大夫,一針打下去,更痛更腫了,接著兩三天,我只能痛著,躺著,連打滾都不行。」

「蒙古大夫不是在蒙古才有的嗎?怎麼你在北京也會遇到?」我又無厘頭地亂想著。「媽……」兒子無奈地看著我,又說:「有一點我挺安慰的,就是還有能力拒絕別人的幫助。在北京機場時,地勤小姐看我走得那麼辛苦的樣子,想要用輪椅推我,被我婉拒了。」「那,你你你,就這樣拖著痛腳,搭上飛往桃園的飛機,又轉車到台北火車站,再回到花蓮?」「是的,回來就安心了。」

返家途中,我的淚仍止不住。

這三個我生命裡最重要的不同身分的男子呀!父親痛風發作時,我不捨,但沒哭。丈夫痛風發作時,我感同但無法身受,也沒哭。兒子痛風發作時,我哭了。

到了政府認證的老人階段,我對「愛」,又別有一番見解。


  訊息公告

理想工作找不到?靠自己畫職涯路徑圖!
本次邀請到聯合利華臺灣香港永續發展與企業傳播事務負責人蕭錫安。一位永續負責人,如何一路打造出心之所向的工作藍圖?歡迎收聽 Podcast,聆聽永續長親自分享!

費里尼經典電影場景 特萊維噴泉投擲錢幣重返羅馬
「特萊維噴泉」是羅馬著名的景點,它多年來出現在不少經典作品之中。像是費里尼1960年的電影「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裡由性感女神安妮塔·艾格寶Anita Ekberg所飾演的美國女星希薇雅Sylvia跳進噴泉的那一幕已經成了大家心裡的經典鏡頭。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