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媽媽的沉痛告白!當時我還出了書,教父母怎麼教育孩子!
內容簡介:十年前那一天我家變成了地獄,我的一對優秀的兒女開始拒絕上學,前程似錦的他們瞬間成了廢人,當時我還出了書,教父母怎麼教育孩子!他們可怕冷漠的模樣,甚至讓我想拿槍殺死他們!一個撼動人心的真實故事,一位校長媽媽的沉痛告白!
作者李柳南是一位國小校長,在專業領域上表現十分優異。凡是竭盡全力的她,回到家也是個盡力的母親,兒子是全校前一、二名的學生,女兒也就讀知名女校,所有人都羨慕她家庭和事業都如此成功。但某一天,她就讀高三成績優秀的兒子,突然拒絕去上學。而讀高二的女兒,不久也開始逃課。二個優秀乖巧的孩子,竟然在一瞬間拒絕所有的學習,就只是關在房間吃、睡、打電動、看電視……。當時她是學校意氣風發的老師,包攬各種研習的第一名,以過人的熱情和企圖心來帶班,家長們紛紛想把孩子送到她班上,而自己的孩子卻不願上學,這對她來說是多麼不堪的事啊!她在這樣的壓力下,曾三次昏倒送急診室,多次出了嚴重車禍,其中還動了大手術。但兩個孩子看到母親如此,仍舊像看到蟑螂一樣嫌惡……。甚至看到她昏倒後,還冷笑著說:「作什麼秀啊!」過去聽話的孩子不知何時開始變得可怕、冷漠。
用心栽培的兩個孩子不但不感激她,還將她視為仇人。那種感覺如同天塌下來一般的悲傷,內心充滿了絕望。努力跟孩子溝通無效後,她甚至絕望的想:「乾脆把兩個孩子殺掉,再自殺算了……。」某一天她再度想找兒子談,但卻被兒子逼到角落羞辱,接著又看到女兒發狂大哭的模樣。那震憾的畫面,讓她備受衝擊,原來痛苦的不只有她,孩子們更是傷痕累累。於是,她開始回顧過往,開始反思自已到底做錯了什麼?
那位母親說:我錯了。她深深的向孩子懺悔,放下一切的自尊、自我和驕傲,奮力的改變,為了找回孩子的愛,為了挽救回孩子的未來,她重新學習怎麼當老師,怎麼當媽媽,一切從頭開始……。這是一位驕傲的老師卸下自尊為孩子寫下的反省文,是一個絕望的母親找回孩子的心痛故事,同時也為受了傷的孩子和父母們,指引出了一條和解之路。還是孩子的我們,都曾在內心深深的被父母傷害過;成為大人的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是否也曾傷害過孩子?
作者介紹:李柳南 ,積極活潑又樂觀爽朗的校長,於二0一三年獲頒大韓民國教練式輔導大會「年度教練獎」。李校長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首爾教育大學,十九歲時開始擔任教師,憑著十足的幹勁,只要是她負責的班級都能拿到第一名的成績,並在各種研習中名列前茅,三十多歲時開始在教學領域擔任「培訓老師的老師」。為了避免有更多父母和她一樣以「愛」之名而對子女犯下錯誤,在韓國及世界各地針對父母與教育者舉辦演講,期望父母們更加成長,同時增進親子間的關係。
搶先試閱:〈好的對話與錯誤的對話〉
以色列父母最常對孩子說的話是什麼呢?就是「你覺得呢」、「你是怎麼想的」。在生活中聽到這樣提問而成長的孩子會怎麼樣呢?想必一定很習慣思考與行動吧?如果說以色列的教育是「教練式輔導」的話,我國的教育應該就是「教導」吧!教導是使用指示、命令、忠告來教學,教練式輔導則是透過提問幫助孩子自己發現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法。教導是填入的話,教練式輔導就是引導。接受指示、命令的孩子不需要思考,因為是依照命令去做,對於結果的責任自然落在指使的人身上,但是透過提問讓自己去思考的話,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藉由教導學習的速度會很快。工業時代的學徒制度,就是讓學徒完全仿效師傅教的方法,如果做出和師傅一模一樣的成品,便會得到高度讚賞,接著大量生產相同的物品來販賣,經濟才能快速成長。然而在現代,如果做出和別人一模一樣的商品,不僅觸犯智慧財產權,大量生產相同的物品風險也會很大。當你走在路上如果遇到和自己穿得一模一樣的人,心情會怎麼樣呢?會因為太開心而說「看來你的喜好跟我一樣,我們一起去喝杯茶」嗎?還是從遠處就開始避著對方,如果再多看見兩、三次,就再也不打算穿那件衣服了。
現在大家討厭和別人一模一樣,喜歡與眾不同。光是看三星和蘋果就能得知,兩家公司彼此都在競爭看誰先做出新的產品。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能做出新東西的人,才能嶄露頭角。用教導的方式將知識注入給孩子,就算順利成長之後,也只能達到父母、老師的程度,如果要激發孩子擁有的無限潛能,就一定要實行教練式輔導。仔細觀察以下的對話,就能更容易理解教練式輔導的概念。
【錯誤的對話】孩子:媽媽,我有事情要問你。媽媽:什麼事?孩子:我從一年級開始就討厭我的主修,可是就算轉到文科,感覺也很難跟得上,所以我就繼續待著。可是到了二年級,實作時間變得更多,我真的越來越不喜歡了。媽媽:總是要努力看看才知道對那個領域有沒有興趣啊!沒做什麼努力就覺得討厭的話,這可怎麼行。選擇主修不能只靠興趣,更何況你也不知道想做什麼。孩子:我想要當幼稚園老師。媽媽:那麼現在認真念書,以後再去輔修幼兒教育就好了。孩子:啊,可是我真的好討厭現在的課程,只要到實作時間,連看都不想看一眼,有實作的日子更不想去上學。媽媽:不然要怎麼辦啊?現在又不能轉學,也不能因為這樣就說要休學再重考吧。先忍一忍吧!不然怎麼辦?孩子:啊,現在不能換主修嗎?媽媽:你以為換主修很簡單啊?這樣出爾反爾是不行的。孩子:我想說乾脆轉到美術班,以後對於當幼稚園老師應該會有幫助。媽媽:這麼做會很辛苦喔!孩子:那麼,就只能繼續念嗎? 媽媽:對啊,不然的話就去重考。孩子:啊,那個……媽媽:所以說忍著把它念完,認真念的話,說不定就會變喜歡了,誰知道呢?總之要認真才行。孩子:是……
【好的對話】孩子:媽媽,我有事情要問你。媽媽:嗯,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孩子:我從一年級開始就討厭我的主修,可是就算轉到文科,感覺也很難跟得上,所以我就繼續待著。可是到了二年級,實作時間變得更多,我真的越來越不喜歡了。媽媽:原來你這麼不喜歡這個主修啊,那麼你想要做什麼呢?孩子:我想要當幼稚園老師,因為我喜歡小孩子。媽媽:是啊!你的個性開朗應該會很適合。目前的課程真的很不喜歡嗎?孩子:嗯,我太討厭我的主修了,有實作的日子也不想去上學。媽媽:嗯,原來如此,像你這樣的學長姐都怎麼做呢?孩子:課業就隨便應付,等之後再打算。媽媽:那麼你現在上的課程中,有什麼是有助於成為幼稚園老師的嗎?孩子:這個嘛……因為我主修攝影,是可以拍攝小孩子平常生活的模樣,或是活動的照片,感覺也可以用來布置環境,或是經營幼稚園的網頁吧!媽媽:是啊!這是很好的點子,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孩子:其他方法嗎?如果到了三年級再學影像製作應該也不錯,但能不能勝任我就不清楚了。媽媽:哇,聽起來也挺不錯耶!那麼你們那一科的學長姐有選擇類似職業的人嗎?孩子:我不太清楚,說不定去問問教授可以知道。媽媽:那麼你跟教授聊過後,我們再來討論好嗎?孩子:嗯,好。
從上述對話可以得知,儘管有著相同煩惱的孩子,但隨著不同的引導對話方法,結果卻是截然不同。錯誤的對話方式,容易讓彼此成長留下傷口,但好的對話方式,能讓孩子自己找出解答。我們比較常和孩子進行哪種對話呢?當我優秀的孩子說要休學時,老師也對孩子做了諮商,但沒有一個老師能夠理解孩子的心來跟他們對話。錯誤的對話,會讓孩子無法找出解答而鬱悶不己,長久下來孩子可能會想休學或是採取其他極端的方法,加深和大人間的衝突。進行好的對話時,雖然孩子可能會游移不定,但仍試著去相信孩子的潛在能力,並不吝於給予肯定、尊重與支持,相信孩子有找出解答的潛能,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就算進行了好的對話,學生也有能會選擇休學,不過這和進行錯誤對話的學生休學卻有天壤之別。進行錯誤的對話,學生是由於找不出答案,才無可奈何休學,而透過好的對話,學生會找到想做的事,因而選擇休學。好的對話能讓彼此成長,父母與老師為了找出幫助孩子的方法而努力,因此而成長;而孩子自己找到了解決問題方法,也變得更加成熟。
一般情況來說,大人和孩子的對話是八比二,如果大人說的話占百分之八十,孩子則是占百分之二十。可是我們家的對話,我占了百分之九十九,孩子只有百分之一,他們只能回答「是」或「不是」。進行正確的對話時,大人和小孩的對話基本上會是五比五,當然更理想的情況是孩子說的更多,達到二比八的對話,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 閱讀更多 李柳南《媽媽的悔過書:我是最成功的老師,卻是最失敗的母親,一位校長媽媽沉痛的真實自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