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打破對博物館的古板印象 文•圖/劉興旼 2018年7月,基於對於博物館工作實際運作與理論上有何差異的好奇,我選擇到史前館實習兩個月,實習場域位於康樂本館,工作項目以展示教育為主,包含與來館民眾接觸及交流,盡可能完善得體服務他們的詢問與需求,並隨時觀察情況提供協助。另外,除了協助檢查並確保館內配備運作正常外,亦會測試或介紹、展示這些裝置,並配合館內活動做宣傳以達推廣效果。 我在館內的實習工作大致分為兩類,例行性及短期階段性任務。前者有特展展廳顧展與服務、DIY區服務、常設展廳服務(包含圓桌櫃台與展廳裝置與來客的巡視)、教育資源中心服務、館內Beacon(藍芽定位感測器)的拆卸、重新著色歸位與相關APP程式測試回報等。後者的階段性任務包括協助特展佈展與展出期間相關活動,以及協助暑假營隊活動的進行。 「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展廳的工作,主要是引導來客如何正確合宜使用展場的全罩式耳機來聆賞原住民音樂,並密集巡視檢查耳機是否有毀損或是無法正常運作的情況。因耳機屬於容易損傷的消耗品,通常觀展民眾並沒有看說明指示牌的習慣,就直接自行操作耳機,在調整過程中有的會不小心凹折脆弱的銜接處導致電線外露,器材損耗率太高導致可供替換的備品不足、無法及時更換等情形,使參觀民眾無法有更完善的體驗,這是較為可惜之處。另外,亦有發現即使耳機外觀完好無損,但仍無法正常使用的情形,通常是電量不足或是自行連接到廣播電台等,這樣的現象也會對民眾觀展體驗的流暢度與舒適度造成妨礙。 【詳全文】▲TOP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