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林縣為求垃圾減量,將於5月起加強垃圾破袋稽查。 | | | 雲林縣今天起加強垃圾破袋稽查,縣長張麗善臉書宣導該政策,卻意外引來許多網友反映各清潔隊資源回收標準不一,環保局已請各清潔隊加強教育訓練,並落實執行。「便當盒、餐盒到底是垃圾還是回收啊?小朋友的玩具,明明是塑膠,跟車人員也都說是垃圾啊」、「 我們分類了,可是清潔隊員叫我全部丟垃圾車」、「牡蠣殼要算一般還是廚餘?」,不少網友提問如何區分垃圾與回收物,其中又以塑膠、餐盒、骨頭、魚刺等如何區分,最讓民眾困擾。 雲林縣環保局副局長林武宏表示,許多塑膠製品都是複合材質,回收處理成本高,反而更不環保,因此僅回收單一材質且乾淨的塑膠類,餐盒回收也必須先清潔,至於魚刺、骨頭本屬生廚餘,但因硬度高,會造成堆肥處理設備故障,因此魚刺、骨頭請民眾先以垃圾處置。 雲林縣在2016年實施垃圾破袋稽查,當時成功將全縣每日垃圾量減至280噸,但時間一久,垃圾量又悄悄增至300噸,環保局統計發現,垃圾中有高達2成是生熟廚餘,因此將再度加強破袋稽查,目標在年底前將垃圾量減至250噸。 林武宏表示,各類資源回收項目將在官網公告,至於標準不一,甚至有清潔隊員為便宜行事,要求民眾將回收物當成垃圾,將要求各公所教育訓練,並落實執行,5、6月為破袋稽查勸導期,將針對非透明的垃圾袋隨機解袋稽查,7月起若有違規將開單告發。 環球科技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陳泰安說,他勤做資源回收,但多次被清潔隊員「退貨」,有的清潔隊員根本不收任何塑膠回收物,不同認知標準,讓他難以適從。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