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這場選舉,需要無數的平民包青天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5/01 第447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還有人關心出口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這場選舉,需要無數的平民包青天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融入亞洲經濟整合 新領導人有責
民意論壇 馬家輝/他們與蠢的距離
吳韓會解心結…國民黨別再翻船了
政客「四年騙一次,一次騙四年」
去梯言/國防不靠和平,國力靠和平
令和…安倍富國強兵基調
公園綠地 黑道故鄉良藥
160萬台灣人吃不飽…聽誰胡謅?
國家安全與經濟 誰說必衝突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還有人關心出口嗎!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藍綠兩黨皆窮於總統初選內鬥,此際眾人都忙著撿槍、放槍,對於國家大事便草草了事。我國首季出口負成長四.二%,對大陸及香港出口年減十一.二%,三年來最慘,卻沒人管、沒人問。

受美中貿易戰影響,不唯台灣對陸出口如此,日韓等國也一樣,韓國對大陸減幅更高達十九.三%。問題是,我國對大陸出口的比重高達四成一,韓國的比重僅三成四;兩相比較,對台灣產業的衝擊更大。

這時,我們的經濟「國粹派」會說:對中國衰退是「好事」,台灣正好可以趁機分散市場,降低對大陸的依賴。話說得容易,但做起來有那麼簡單嗎?且看,蔡政府隆重推動了三年的「新南向政策」,就是為了分散大陸市場,但結果如何?很抱歉,新南向的成果是以「破功」二字總結:去年對東協的總體出口衰退○.六%,而今年前兩月則年減十三.九%,看不到任何起色。

台灣民主正在一路倒退,經貿要如何升級,可能「知難行易」嗎?「分散市場」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蔡總統藐視的大陸市場在衰退,她珍視的新南向也在衰退,民進黨還有其他壓箱本事嗎?

民進黨執政的終極祕技,不外「反中」一招。打掉服貿協議,卡死陸客來台,皆是如此。包括正在討論「自經區」議題,綠營將之簡化成:絕不能讓MIT變成MIC的變身地。試想,若能讓原掛MIC的台商掛回MIT,這不是條好出路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這場選舉,需要無數的平民包青天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台灣是「三月瘋媽祖」,但換個角度看,今年更將是全民「全年瘋選舉」。因此,患有「政治不耐症」的公民,日子恐怕會過得比較辛苦點。選舉季節不僅是屬於政治人物,也屬於那些靠選舉宣傳接單發財的產業和名嘴,當然還有新時代的網紅和酸民。至於那些沉默的大眾或傳統選民,則將被迫在不同陣營的炮火之中東閃西躲,在各種真假訊息的迷霧中狐疑觀望,覺得難以抉擇。

今年的總統初選選情格外複雜,主要因素是台灣社會氣氛和政治文化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政治人物或選民都不再接受傳統的執政接班安排,各方都自有想法。以民進黨為例,「現任總統理當代表競選連任」的潛規則被賴清德打破,他出來挑戰蔡英文,被指為「違背倫理」、「破壞團結」;但賴清德則以初選民主、支持度更高等理由,宣稱自己參選的正當性。雙方堅持不下的結果,已埋下民進黨分裂的危機,並可能因蔡總統的低支持度連帶造成綠營國會席次崩跌。

國民黨的內爭態勢,則與民進黨大相逕庭,卻更趣味多端。依照藍軍傳統的接班排序,應是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等人爭奪出賽權的局面;不料,甫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卻被熱情的韓粉力拱參選總統,富可敵國的郭台銘隨後也挾著高知名度加入角逐。一下子,那些已經領取號碼牌等待許久的人,就被擠到後頭去了。這樣的參選爆炸,對百年老店的國民黨其實是好現象,除了因為競爭而注入更多活力,更重要的是重新連接地氣,帶動喚回基層百姓的熱情。

不可諱言,賴清德的突襲,對蔡英文而言當然是一件極其難堪的事,也重創民進黨形象。但從台灣的角度看,蔡英文遭到自己任命的閣揆挑戰,說明其執政正當性已嚴重破毀,必須改弦更張。民進黨傾力為她粉飾太平,無助鞏固綠營政權,只會使台灣愈發傾圮。相對而言,國民黨的接班雖出現非預期的亂流,卻反而支持度看好,有重返執政的希望。這樣的變化,是由下而上、由外向內牽引產生,絕對是意外的改革、天降的收穫。

現在距離明年一月大選,還有足足九個月的時間,其間可能發生的變數很多,足以影響選舉結果的因素繁多。諸如,候選人本人或其團隊、家人的失言失行,朝野政黨各自的態度輕率,對特定突發事件的應對不當,乃至國家路線或政策辯論思慮不周被認為天真或偏頗,都可能使支持者心生惡感,信心一夕流失。不僅如此,在各種內爭外鬥中,往往會有許多真假莫辨的流言憑空而降,或有傷人的網路酸語四處流傳,都可能瞬間改變選民的觀感與意向。

以蔡正元指控韓國瑜曾收受吳敦義四千萬元競選經費為例,雖是臉書爆料,卻被廣泛報導與流傳,吳敦義又不果斷澄清,弄得市井間沸沸揚揚。最後韓國瑜公開全部捐款資料,原來小額捐款占了將近九成,企業捐款總計只一千多萬元,而政黨捐款僅僅十二萬元。十二萬與四千萬的差距何止千里,但謠言經過傳播與想像的添油加醋,韓國瑜的聲譽怎麼可能沒有損傷?包括韓妻配戴在胸前的項鍊式空氣濾清器,竟被誣指為價值百萬的寶石「祖母綠」,這樣的不實傳說,如何澄清得完。

正因為如此,面對這場昏天暗地的大選,台灣需要的是無數的平民包青天,來鑑別自己選出的總統不是假貨。台灣經歷過「兩顆子彈」、「非常光碟」、「驚天一跪」、「走路工事件」、「緋聞錄音帶事件」,這次不能再有人被詐術愚弄。人們可以做的,是學會識別新聞訊息的酸甜香臭,學會破解網路傳言的香精與泡沫,學會不被名嘴或網紅牽著鼻子走。有夠多的平民包青天,就有夠多的獨立理性選民,就能避免民主被少數人竊取。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融入亞洲經濟整合 新領導人有責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國民黨三位總統參選人昨天同台討論台灣經濟問題,會中談到以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之高,如何加入區域經貿組織,突破貿易困境,是台灣圖存的關鍵;但是,近年來,台灣加入亞太經濟整合,完全停擺,究竟關鍵到底是在華盛頓?還是在北京?成為話題焦點。

台灣的貿易依存度達110%,若一直被摒除於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之外,將對台灣經濟產生致命的衝擊。以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為例,2011年生效後,韓國對美國的出口由2012年的589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742億美元,成長26%;同一時期台灣對美出口,則由2012年的388億美元緩升至2018年的392美元,幾乎是零成長。相反地,台灣與紐西蘭經濟合作協定於2013年底生效後,台灣自行車整車輸出在2014-2016年成長了80%、50%、50% ,一躍成為紐西蘭最大的自行車進口國。紐西蘭透過經濟合作協定對台灣大量輸出奇異果等農作物,迫使有類以農牧產品的澳洲急著洽商,希望與台灣展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台灣產業依然強健,但是需要政府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給台灣企業一個公平貿易的環境。

2017年川普就任以後,在各地發動貿易戰,使得原先各方熱議的區域經濟整合趨於沈寂。但是,最近種種跡象顯示,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極可能驟然再起,成為推動全球新一波區域化的主要動力。

首先,是日中和解加溫加速。4月23日,日本受邀派遣涼月號驅逐艦,高懸當年侵華的旭日軍旗,在五四運動百年前夕高調訪問青島,參加大陸人民海軍建軍70周年海上大閱兵。啟航前夕,日本媒體透露安倍將以總理大臣名義,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間接暗示首相今年不會親赴參拜。海上閱艦後,習近平正式接受日本政府邀請,將於6月赴日參加 G20峰會時進行國事訪問。

其次,是印尼和印度的大選大勢底定,現任的印度總理莫迪和印尼總統佐科威,應該都能順利當選,繼續執政。莫迪和佐科威都是以全力發展經濟、人民致富為訴求,而印度是南亞霸權、印尼又是東協領袖。兩人當選連任,有助克服兩國國內以及東南亞國家對於區域經濟整合的恐懼和阻力。

再者,川普主政下,美國趨向損人利己的經濟民族主義,再加上英國脫歐、美歐齟齬,使得西方不再能團結一致,以自由經濟為核心的全球化,趨緩和弱化,迫使亞太國家加速推動區域化,以維持貿易和經濟成長動能。尤其,美國為了因應大陸崛起而建立的印太戰略,著重軍事安全,並沒有推出相關的經濟計畫。今日的大陸,年產值達14兆美元,還是資本輸出國,目前的強勢作為僅限於周邊水域,並沒有在全球遂行擴張、挑戰美國霸權的企圖,使得美國無法說服歐亞盟邦,完全支持美國對大陸的圍堵。

最後,已歷半年的美中貿易談判,極可能在今年中達成協議,讓川普能夠宣稱勝利,並挾此餘威,在下半年風風光光拉起他競選連任的序幕,同時解除亞太各國與北京簽署貿易協定可能遭到美國掣肘甚至報復的擔憂。這些發展都有利延宕已久,包括亞太16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和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協定加速談判。前者占台灣出口七成、對外投資的八成,後者也占台灣出口五成,一旦達成協議、生效施行,都將對台灣經濟產生重大衝擊。因此,未來的總統當選人,有責任避免台灣持續被摒除於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之外,所有政治領袖更有使命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引領台灣加入亞太經濟整合。做為台灣的領袖,當然要有能力爭取美日及其它鄰國的支持,但更要有智慧主動尋求兩岸和解合作,加強對北京的溝通,才能引領融入亞太經濟整合,建立台灣經濟再成長的新動能。

   
民意論壇
馬家輝/他們與蠢的距離
馬家輝/聯合報

國民黨把初選日期一再延後,王金平大喊不公道。有人比喻得很好,講明是一百米比賽,忽然改為五百米,距離變了,準備工夫也要變,他吃了大虧。

其實改變的何止是距離,連比賽項目亦被變更。

本來說好是「三成黨員投票,七成民意調查」,黨中央忽然表示考慮「百分百民意調查」,主動把包括韓國瑜在內的幾個人名放在初選名單內,由南到北做民調,誰領先,誰出馬。箇中好處是間接徵召韓國瑜,他毋須主動報名初選,黃袍加在身上,民調若勝便可代表藍營出征,難怪有人說這是「保韓條款」。

百分百民調?簡直荒唐。

如果百分百以民調高低為依歸選擇出征代表,我問你,要黨員何用?要黨綱何用?要黨代表何用?黨,還有權威嗎?還有大腦嗎?還有靈魂嗎?做黨員,尤其做黨代表,到底有什麼實質意義?黨的高層,難道會無妥善協商的能力?沒有擇善固執的勇氣?沒有辯論政策的量度?若是如此,還要黨中央的高層幹什麼?還要黨代表做什麼?如果我是國民黨員,肯定第一個跳出來吶喊抗議。

然而,不一定需要衝動如此,凡事終究要看「光明面」嘛。想一想:既然連推總統參選人這麼重要的事情都可全靠民調,其他事情當然更可。從國民黨在各縣各市的競選活動表,任何一個黨員都可要求「比照總統選舉辦法」決定參選人,列張名單,做民意調查,讓潛在選民——不管藍綠——各個表達意見,得民意者得天下,不必由黨中央決定一切。

甚至,在選舉以外,任何立法取捨和政策方向皆可交由民調決定,讓民意取代黨意,或由民意操控黨意,管你誰是黨主席黨秘書長,民意最大,民意說了算,若黨中央不依從民調結果,便是逆反民意,必須問責下台。這樣一來,即連小小黨員亦可挾民意自重,大有跟黨中央對抗的本錢籌碼。自此而後,根本不用理會黨中央,什麼都把民調搬出來便是了,百分百民調,百分百民粹,民意就是黨意,若把這邏輯推到極致,其實根本連黨都沒有太大的存在意義了。

這樣的邏輯推演下去,國民黨中央的掌控權將高速瓦解,百分百民調先例一開,無異於飲鴆止渴、自毀長城,本已危弱的黨中央,日後更難掌握黨的政策,也更難回應黨員的異議。所謂「保韓條款」,其實是自毀條款,黨中央宣告了自己的死刑,自廢武功,自閹自割,愚不可及。

台灣最近有齣熱門電視劇叫《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大可另拍一齣《我們與蠢的距離》,必讓有識之士共鳴——你們,與蠢的距離,就是零呀,可愛的國民黨!(作者為香港作家)

   
吳韓會解心結…國民黨別再翻船了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和高雄市長韓國瑜終於在千呼萬喚中會面了!縱使韓國瑜堅持「四不一被動」,也沒有在現場宣布將參加黨內總統初選;但是,爭議已久的推舉人選可以塵埃落定,也找到符合黨內和社會期待的空間了。

政治是個殘酷的世界,所有的錯誤都無法獲得寬容,對於當前十分焦躁的國民黨更是如此。尤其吳敦義和朱立倫、王金平、韓國瑜等太陽們的會面受挫,突然外圈多了隻大老虎郭台銘,加上台北市長柯文哲選或不選也吊足大眾味口,看似到手的翻轉契機徒增許多變數。

藍營的民眾心知肚明,對於國民黨來說,最好明年的總統大選和立委改選都要贏,這樣取得政權才能施展治權。即或總統大選輸掉,這位總統候選人也要能揮母雞帶小雞的效應,在立法院贏得多數席位,如此才能善盡在野黨的角色。然而,放眼當前黨內太陽們能夠捲起這股雙向浪潮的恐怕只有韓國瑜,偏偏他又深受和高雄市民有約和不少人情義理的羈絆。

政治人物都知道總統大選是贏者全拿的賭局,這一段時間深受黨內和社會責難的吳敦義應該格外能夠感受此一龐大壓力。在國民黨打滾了大半輩子的他當然知道黨內初選不是簡單的算數,解套的最好方法是,他先明確宣布不參加初選,為自已爭取到黨主席決策的高度,郭台銘的參選也替他爭取了靈活調度的空間。

深藍陣營最近頻頻聚會,大老們也紛紛向吳敦義反應。他們對於贏回明年的總統大選充滿深沉的焦慮。一邊看蔡政府紛亂的執政和民怨四起,好似勝券在握,一邊看黨內太陽遊移,柯P聲望下挫,又不禁十分茫然。

初選和徵召是兩條不同的選擇,但只能選一,是國民黨和吳敦義面對的兩難,何況它還有時限在即和必須勝選的壓力。朱立倫率先對於吳朱會以十八字「兩個全力,徵召韓全力支持,辦初選全力以赴」回應,紓解了吳敦義在黨內協調的不少壓力,雖然黨章對於總統參選人的初選或徵召沒有給予黨主席太多的權力。奈何,一些太陽們彼此各有心結,才使歹戲拖到昨天才能預告落幕,算是有驚無險。吳敦義定論和太陽們討論的題目轉為贏得總統大選和立委改選的目的和策略,也比討論個人議題高明許多。

其實,當前的國民黨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喚醒黨員的榮譽感,也喚起全民對她的信任和尊重。吳敦義的重責大任就是要讓初選或徵召都能使用公平、公開也公正的辦法,揚棄醬缸文化的換票惡習。更重要的是,國民黨得緊接著在國強民富和兩岸關係上推出感人的政策,讓全民刮目相看,才是正題。

九合一選舉讓國民黨恢復了一點元氣,也帶動了一些士氣。但總統大選和立委改選才是悠關國強民富的大事,國民黨的諸太陽們就好好地玩一場能用政策服人的遊戲吧!

   
政客「四年騙一次,一次騙四年」
朱界陽/亞洲大學總務長(台中市)/聯合報

中華民國是華人世界第一個民主自由國家,歷經三度政黨輪替至今,台灣的民主素養和政治生態卻還在紛擾困境中打滾,不但與真正「民主、自由、法治」的理想,以及「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心」的三安目標,仍有遙遠距離,甚且不無背道而馳的跡象,令人擔憂。

從國父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締造中華民國,至國民政府遷台實施民主政治以來,政壇概略出現三種類型的人物:

一是「先知先覺」,即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人,具有高瞻遠矚的宏觀、理性批判的思維,以及建設性建議的創新,憂國憂民而奮身苦打天下,能夠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開創國家新格局、新氣象,只為帶給人民更美好的生活。例如國父及七十二烈士、黃信介及民進黨創黨前輩等,都是把國家、人民擺第一的政治家。

二是「後知後覺」,即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享受前人所打天下的「政客」。所謂「打天下難,享天下易」,他們在分享國家龐大資源與民脂民膏之際,大多以個人、派系、政黨、人民為分配順序,即把私利擺第一,百姓公益擺最後。狀況嚴重時,同派、同黨、同溫層的人,雞犬升天,吃香喝辣,甚至吃銅吃鐵,導致國困民窮。

三是「不知不覺」的選民,每逢大選就有人感慨台灣選民又要被「四年騙一次,一次騙四年」。所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選情一被炒熱,支持者就有如被政客操弄的猴子,各站河岸一邊,嘶聲力竭的呼喊或對罵,甚至失去理性陷入惡鬥,而在這樣的混戰中,候選人已乘坐船隻到達碼頭,開心當選,選民則又回到崗位打拚納稅,用辛苦的血汗錢「養」當選的那批「人民公僕」。少數政客的享福歡樂,多數百姓的困苦憂愁,這種「富政客,窮百姓」的場景,每當選舉一到,總會再度上演。

雖然上述台灣政治生態的歸類並非絕對,不能以偏概全,但在總統大選氛圍被炒得如火如荼之際,難得看到優秀的政治人物卻是不爭的事實。

身為握有神聖一票的國人都應切記:為了國家,為了子孫和未來,我們要的是「先知先覺」的政治家,不要「後知後覺」的政客,更不應再繼續當「不知不覺」的可憐小選民了。

   
去梯言/國防不靠和平,國力靠和平
公孫策/聯合報

郭台銘一句「國防靠和平」給了蔡英文和賴清德新的能量,精神抖擻地從原本批韓迅速轉為批郭。平心而論,郭董那句話確實是太簡化了,國防當然不能依靠「一廂情願的和平」,也不能因為和平而荒廢了國防。然而,國防的重點在國力,增強國力卻肯定需要和平。

戰國時代起自三家分晉,也就是趙、韓、魏三家瓜分了原本晉國的土地。而晉國原本有六大家族,先是四家吞併了兩家,後來趙韓魏三家聯手吞併了智氏,也就是晉國那些大家族之間一直存在著相互算計併吞的文化。因此,在趙韓魏成為獨立諸侯之後,趙獻侯向魏文侯提議,兩國聯手攻打並瓜分韓國;韓武子也向魏文侯提議,兩國聯手瓜分趙國。

魏文侯都沒答應,但是他心頭明白,趙韓肯定也會算計要聯手瓜分魏國。於是他向趙獻侯與韓武子提出:晉的地形封閉,趙、魏、韓三國緊鄰,必須要和平相處,如果內鬥,就會被困在晉這個封閉的環境裡,統統無法發展,只有對內和平,各自向外擴張才有出路。雖然三家對如何共利沒有共識,可是都同意對內和平。

魏文侯充分利用了和平紅利:對內進行土地改革、興修水利,藏糧於民、寓兵於農,然後用吳起、樂羊等大將,向西奪取秦國的河西地,向東攻下中山國—魏國達到先富國再強兵的目標,並且突破了北方趙國和南方韓國的擠壓,成為戰國七雄當中首先稱霸的第一雄。

魏文侯的時代和處境或許跟今天台灣大不相同,但是「先富國,後強兵」的順序卻古今不二,經濟不好卻仍加強軍事,眼前有一面鏡子—北韓。

郭董的意思,其實就是「先富國,再來談強兵」,以今天台灣經濟江河日下的趨勢,未來還有多少能力買武器?如果能夠跟對岸取得默契「我不獨,你不武」,那就有和平紅利可資利用,也是魏文侯的先富國後強兵模式。

至於魏文侯如何做到富國強兵?兩千四百年前的措施當然不能套用,但是魏文侯的領導風格:壓抑貴族重用外部人才(包括庶民人才與外國人才),開明納諫不聞過則怒,當前幾位有志於選總統的該好好學一學。

   
令和…安倍富國強兵基調
賴國文/日本國學院大學日本文學博/聯合報

今日開始就是日本新的年號「令和」元年了,首次不出自中國古典,而是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萬葉集》。新年號的意義,吾人認為一是去中國化的繼續進行,二是符合安倍政權富國強兵的基調。

中華文化對日本文明最大的影響就是漢字,《萬葉集》就是以漢字發音記錄日本的和歌。「萬葉假名」也成為日本文字的起源。早在江戶時代,《萬葉集》就是日本的「國學」。而在二次大戰期間,《萬葉集》更成為「皇民文學」,許多《萬葉集》的和歌被編成軍歌在軍中傳唱,以發揚大東亞戰爭中日本民族的優越性。

「令和」的出處是《萬葉集》卷五的「梅花歌三十二併序」,以「漢文序+和歌羣」的形式,早經日本學者小島憲之指出是初唐詩的「詩序+詩」運用於和歌的新嘗試,也指出是當時大宰府文人對中國之文化的嚮往及模仿。

日本文化的特點乃是「再製」,經過「再製」的文學已不屬於中國文學的範疇,加上《萬葉集》的國學背景,才是此次改元的真正意義。

   
公園綠地 黑道故鄉良藥
呂清夫/輔大應用美術系教授(台北/聯合報

台灣的公園綠地常要割地求和,台北植物園應是最早的例子,國語實小與農委會用地便是從植物園瓜分出來的。最近屏東也在復興、萬年公園勉強塞進蓄洪池,萬年公園已開始施工,復興公園則在黑板樹幹上以紅繩綁起來,行將全部砍除,好像古代受刑人被插上立斬令牌,讓人怵目驚心,引起議員持續靜坐抗議。

這不是屏東的特例,全台莫不如此,好像設置公園是一種奢侈,非要塞進一些東西不可,大小巨蛋是大家馬上想到的,樹木更動輒遭砍,所以有人說我們難道與樹木有仇?

去年台裔美國學者郭博士( Dr. Frances Ming Kuo伊利諾大學景觀與人類健康實驗室主任)榮獲全球最大的個人成就獎Heinz Awards,因為郭博士的工作正在影響美國和世界各國的都市政策,可惜沒影響到台灣來。郭博士透過種種調查發現,公園的花草樹木會降低都市犯罪率,並紓解都市人的各種壓力,這個結論推翻了過去大家所認為的,樹木充滿陰氣,甚至暗藏犯罪之人。

國家地理雜誌在報導巴黎這個公園都市時,還提到郭博士曾將隨機分配到不同住房的女性進行了比對。其中有些房間只能看到雜亂無章的混凝土建築、柏油地面以及棒球場,另一些房間則面向芳草如茵、花木扶疏的庭院。她用各種不同的任務來考察這兩組人,從最基本的注意集中與否到關乎女性如何解決巨大生活挑戰的測試。她發現,生活環境綠意盎然的人在各項測試的水平都會比較高,至於公園是否需要塞進大運動場也值得深思。

她又根據警局犯罪統計,把都市依植物多寡分為三區,調查其個別的犯罪率,結果是:與植物最少的區域比起來,在有某種程度的綠化地區,其犯罪率少了四十二%,植物最多地區又比植物最少地區之犯罪率少了五十二%。又顛覆了不種樹的地方比樹木繁茂區更安全的傳統說法。

郭博士說,對於處處有壓力的現代人而言,在都市中與自然接觸要比過去來得重要。生活在都市中,常會有精神的焦慮,動輒跟別人起衝突,所以人們變得急躁又容易衝動。但如置身於自然之中,就會解除壓力,人的血壓就會下降,不安之感也會減少。在荷蘭及日本那種人口密集的都心市民做過大規模調查後,她發現,都市公園對於市民的健康很重要,對肥胖、糖尿病等病痛也有療效。至於對父母調查的結果發現,在戶外綠色環境中作過短期活動之後,過動兒的症狀也減輕了,而且比藥物更有效。

過去政府碰到如警察局、下水道、消防車等設置,一般視同必需品而優先編列預算,對公園綠地則視同娛樂設施,行有餘力才會想到它們。但根據郭博士研究,都市公園可以減少治安活動的成本,可用最小投資達到最大效果,所以公園綠地一點也不是奢侈品,而是黑道故鄉的良藥!

   
160萬台灣人吃不飽…聽誰胡謅?
徐世勳/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台北/聯合報

日昨郭台銘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二○一七年的演講稱「台灣每天至少有一百六十萬人吃不飽」,抨擊蔡總統沒有資格講「沒有民主只能要飯吃」。事後陳吉仲稱他是引用二○一三年馬政府時期農委會的研究報告。有如羅生門,各說各話!

其實在台灣,「糧食不足」或「吃不飽」是假議題。我們推估,二○一三年台灣浪費的食物達三六七萬噸,平均每人年浪費約一六○公斤;換算成四五○克的國民便當,每人每天約浪費一個便當的食物。若以九十公分桶裝、容量一五五公斤計算,每天廚餘量可疊起七十四座一○一大樓,其中半數糧食浪費集中在消費者端。

根據經濟學人「全球糧食安全指標」的二○一八年全球一一三國家排序,糧食自給率幾乎為零的新加坡排名第一,美國第三,日本第十八,韓國第廿五,中國大陸第四十六。台灣非聯合國會員,不列排序,不過根據估算,台灣排名第廿八。

台灣的法定糧食安全庫存,足供國人三個月食用量,約卅萬噸。但由於潛藏的嚴重稻米產銷失衡,在藍綠政府下,公糧安全庫存量常爆量增至兩三倍,過去沒看到政府開庫賑災,反賤價外銷,趁尚有價值時去化。

在缺乏公開透明公正可靠的數據下,台灣是否「一六○萬人吃不飽」,永無定論。不過我們更關心的是,政府有無持續的「官方統計」顯示台灣每年吃不飽的家戶數是在減少或是增加中?

美國糧食不安全家戶調查體系值得參考(美國不採「饑餓」或「吃不飽」等涉及個人主觀及心理狀態之字眼)。美國二○一七年有一千五百萬戶家庭糧食不安全,占總戶數十一點八%。但比率在下降,低於二○一六年的十二點三%,更遠低於二○一一年最高點十四點九%,顯示營養援助計畫奏效。

在「國家營養監測與相關研究法案」的授權下,美國農業部及相關單位自一九九五年起每年做龐大家戶抽樣調查,進行家庭糧食不安全變遷之分析,供政府研擬與調整婦女、嬰幼兒、學校營養午餐等三大聯邦營養援助計畫的參考,值得借鏡。

反觀我國只有衛生署自一九九○年起陸續辦過五次全國性國民營養抽樣調查,主要是了解與促進國人的營養健康狀況,但針對糧食安全的持續調查,付之闕如。

經濟部工業局曾有對聯「工安莫憑一張嘴 積極實踐免後悔」,糧食安全也一樣。《老殘遊記》說,「你別信他們胡謅!沒有的事!」

   
國家安全與經濟 誰說必衝突
林嘉誠/考選部前部長(台北市)/聯合報

最近國民黨、民進黨均為了總統初選提名陷入混亂局面,令國人嘖嘖稱奇。有關政策的討論鳳毛鱗角,但是從韓流崛起,執政的民進黨政府,面對威脅,全面展開凌厲攻擊。韓國瑜的所作所為及其人進貨出發大財的主張,尤其涉及台灣及中國大陸的經貿交流,被視為經濟利益有違國家安全,民進黨政府的訴求主軸之一,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的衝突,似乎呼之欲出。

護衛主權民主自由,對照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尤其兩岸經貿交流衍生的),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的衝突,將可能成為未來總統大選朝野政黨主要訴求主題之一。馬英九執政,即被在野黨批評為一味追求兩岸經貿交流的不確定或僅利於少數人的經濟利益,而有損國家主權等國家安全。

其實仔細思考國家安全、經濟利益,均有其固定的意涵,兩者並不一定衝突,甚至相輔相成。國家安全當然是國家人民至上的目標,沒有國家安全,人民生活恐懼之中,甚至家破人亡,覆巢之下無完卵。祭出恐懼牌,常常有些效果,理由不言而喻。但是民智已開的民主社會,過度的恐懼牌,除了掀起人民不必要的驚慌,成效反而不彰,甚至背道而馳。

一九四九—一九八○國民黨政府一黨專政及威權統治的年代,中國大陸的可能威脅,以國家安全為由戒嚴、動員戡亂、限制人民自由人權、參政等。從威權轉型、完全民主選舉到政黨輪替執政,中國大陸的威脅依然在,甚至變本加厲,執政者如何理性務實應對,展現領導規劃政治智慧。刻意扭曲,一味訴諸恐懼牌,造成人心惶惶,絕非良策。用香港模式即將套進台灣、新疆維吾爾族集體教育等,告訴國人不要步入後塵。危言聳聽,反而掩蓋中國大陸真正對台灣的威脅利誘,所形成立即明顯或潛在的傷害。

訴求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衝突,也要禁得住理論及實務的檢驗。國家安全、經濟利益,在學理上有嚴格界定,實務上也有理論衍生的不少具體指標。各國成立國家安全會議,頒布國家安全法律,均針對國家安全有嚴謹定義,台灣也不例外。只是何謂國家安全問題,有時候人言言殊莫衷一是,政府有責任釐清,向國人說明。

經濟利益更是顯而易明,經濟成長、分配、穩定,構成經濟發展,也是總體經濟利益,以及個人經濟利益。相關的指標,不少國人耳熟能詳,政治經濟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提供不少理論,探討、詮釋個人、總體經濟利益。生產、消費、交易、分配本來就是經濟活動四大構面,關照經濟利益的主體、變化等。

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不但沒有衝突,反而相得益彰,不少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從個人選擇到公共利益,民主政治的經濟詮釋、同意的計算等,提出令人省思的答案。

   
中東政治變貌 五大支柱傾倒
中東政治在過去半世紀裡一直由五大支柱所形塑支撐,而如今這五大支柱都在倒塌。一個新的中東正在形成,但未必會如1990年代人們想像的那樣繁榮。

超神奇!小蘇打粉神奇妙用
小蘇打粉妙用多,舉凡居家食用、烹煮、個人清潔、美容、消毒、清洗……,幾乎都少不了它,到底它有哪些神奇妙用呢?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的小蘇打粉,在使用上有哪些禁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