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蔡英文從「反商」到「反勞」?


想提昇英語競爭力?想自修英語?快來訂閱【學生郵報電子報】,讓你增強英語溝通能力,並迅速掌握世界脈動!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5/15 第349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媽寶」是誰造就的
聯合報社論 聯合/蔡英文從「反商」到「反勞」?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政府推動網路治理 準備好了嗎?
聯合晚報社論 聯晚/自陷泥淖的台灣文創
民意論壇 食安管制 衍生外交風暴?
點醒蔡英文 再談點亮台灣
食安驚弓之鳥 回歸法令辦事
農業經營怎認定 農舍漏洞更大
多元入學錢坑 中學沒教孩子的兩件事
房地合一稅改 3謬大開逃稅門
酷經濟/中美利率政策大不同
只算死薪水 房價永遠太貴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媽寶」是誰造就的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想像一下這個問題:如果能投票選總統,能不能自己去參加一場口試?

最近又到了大學申請入學的季節,媒體報導了考生南北奔波、參加面試的情景,並反應多元入學的報名費及旅費已成為很多家庭的沉重負擔。多元入學方式未能減輕學生壓力,這是教改之過;不過,為了孩子的入學考試,造就全家動員陪考、住宿旅館、親子徹夜「排演」口試等現象,這筆帳難道也要算到教育部頭上嗎?

高三學生,年齡在十七、八歲左右,是目前推動修憲降低投票年齡的目標族群,可以想見社會期待能負起相當程度的行為責任。但一論及考試升學,可能家長緊張投入的程度更甚於孩子本人。早年大專聯考的考場,常見「一人考全家陪」,家長給孩子遞水擦汗搧扇子,當時已引起過公眾討論,建議家長放手讓孩子自立。

幾十年過去,大學生人數倍增,但父母過度呵護的程度,只怕有增無減。受訪者埋怨申請入學的花費昂貴,強調一家數口人一起「趕場」的交通和住宿所費不貲,甚至把孩子專為面試而置裝的錢也包括進去,但這些附加費用豈是多元入學方式的初衷?更從來不曾成為大學入學的必要要求。

可憐天下父母心!但不論是家長過度呵護,或孩子過度依賴,滿街「媽寶」,總不是教育目標或親子關係的健康現象。三十年前,龍應台為文論「幼稚園大學生」,批判教育體制未培養年輕人獨立思考的能力,造成大學「幼稚園化」。現在看看,「幼稚園化」的罪魁禍首恐怕不是學校,且至今未見改善半分,三不五時仍可見年輕人犯錯,父母代為下跪道歉的畫面。再想一下:「我要投票選總統」和「我媽陪我來考試」,此二現象之並存,何等諷刺!

   
聯合報社論
聯合/蔡英文從「反商」到「反勞」?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英文最近展開一連串拜會工商界人士的行程,試圖洗刷民進黨的「反商」形象,爭取企業界的信任。不料,她在彰濱工業區與廠商座談時,竟信口說出:「老實講,我真的也覺得台灣的假休太多了!」此話一出,外界譁然,更引起勞工團體痛批,蔡英文隨即在臉書上致歉。

還原當天的現場,蔡英文是在回應廠商有關工時與休假問題時,發表了上述的談話。對於廠商抱怨立法院一審通過《勞基法》修正草案,把勞工每周工時降低為四十小時,她把責任推給對手說:「那都是國民黨自己提出來的」,言下對縮減工時並不苟同,因而表明她覺得「假休太多」。蔡英文並說,民進黨其實有一個「更彈性」的備案,卻不知道為什麼,國民黨的草案就這樣通過了。

在日語的表達當中,有所謂的「建前」(場面話)與「本音」(真心話)之別,那麼,蔡英文在廠商面前說出「假放太多」,究竟是她的「建前」,或是「本音」呢?她是「真心話」,還是「失言」?而如果是「老實講」,為什麼還要道歉?

這些問題,恐怕連蔡英文自己也無法回答。在蔡英文心裡,她應是確實覺得台灣的假放得太多,否則不會如此輕易脫口而出,還加上一句「老實講」。尤其,坐在自己對面的,又是各種類型的中小企業廠商,這麼說一定最能和他們「博感情」。當然,如果蔡英文見的是勞工團體,這種話絕對不會從她嘴裡出來。因此,我們只能說,這恐怕是蔡英文「真心的失言」:當她急於拉攏資方時,她的心裡真的沒空想到勞工。

蔡英文為了洗刷綠營「反商」形象,卻跌入「反勞」的坑洞,這個陷阱,其實正是民進黨自己挖掘的。民進黨長期以來喜歡用「兩極化」的觀點談論公共事務:凡是與自己的主張不同的,便指為邪惡;於是在爭取勞工及環保選票時,便極力醜化企業經營者;在杯葛兩岸議題時,就給台商和藍軍扣上紅帽子;在鼓動年輕人上街時,就把上一代人的努力全部抹殺。台灣民眾在這種政治氛圍浸淫下,當然很難有折衷觀點,也學會用這種「二分法」看待政治人物。

台灣的政治人物,向來多「建前」而少「本音」,蔡英文也是其中佼佼者。長期以來,蔡英文對於特定政策從不輕易表示明確態度,時常以籠統、模糊的詞彙,來隱藏她內心真正的想法。例如,她在上次大選以「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來規避「九二共識」,這次則以「維持現狀」一語帶過;在操作上,她一方面反對馬政府的兩岸政策,一方面又強調要概括承受馬政府所簽署的ECFA協議,矛盾而不自以為兀。

最近,蔡英文對於二○一六選情自信滿滿,因而大舉拜會工商大老及中小企業主,名為「請益」,實則為表現她對企業界的親善。她為何選擇先從拜訪企業界下手,而不是先向勞工或社運團體交心,我們不得而知;但這樣的次序,顯然反映了她的選擇與價值,覺得前者是她首先要拉攏的對象。若不健忘,人們應記得二○一二年蔡英文說過:大財團挺九二共識,所以代表「國民黨與大財團站在一起」;如果這樣的邏輯成立,她今天進行的企業請益之旅,又是跟誰站在一起?

我們想要探究的,並非蔡英文是不是「反商」,或者她骨子裡有多少「反勞」成分。我們關心的,是她和民進黨有沒有一套比較完整、而不自相矛盾的治國方略,而不是天天在那裡努力把空話說得漂亮,把姿態擺得八面玲瓏卻模糊曖昧;而一旦執政,卻可能忽東忽西搖擺,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我們同樣關心的,是在蔡英文貌似自信而優雅的談吐中,究竟含有多少真實的信念,想要把台灣帶到更好的境界;或者,她關心的只是自己能不能坐上總統大位,民進黨能不能全面掌權?

民進黨從來不是一個左派政黨,在陳水扁執政的八年,它迅速和各路財團建立了緊密的關係,比國民黨猶有過之。因此,民進黨的「反商」形象,其實只是表面;從這個角度看,蔡英文會說「假休太多」,並不意外。問題在,要當一個稱職的國家領導人,蔡英文必須學會解決自己「建前」和「本音」的矛盾,不要老是用模糊策略來迴避立場,老是用「失言」來逃避責任。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政府推動網路治理 準備好了嗎?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因應網路時代衝擊,行政院日前召開全民意見徵詢會議,完成「網路智慧新台灣政策白皮書」初稿。相較政府過去召開經貿國是會議、全國能源會議等外界經常譏評為「大拜拜」的會議,最後往往各說各話,勉強稱為共識的結論,也因外界有歧見,不知何時可兌現。此時正當無國界的網路時代快速興起,政府務實談自己該怎麼做、角色如何變化,確實有令人期待之處。

這幾年,智慧型手持裝置大為流行,加上各國加快網路寬頻建設,推升虛擬世界蓬勃發展。現代人人手一台智慧手機,隨時可上網的生活方式轉變,也令各國政府面臨不少公共管理新課題。例如,現在有愈來愈多的選民,要求政府透明、開放,並藉由網路平台讓民眾直接參與公共決策;關起來「黑箱」,幾乎是民眾眼中不可饒恕的罪名。

此外,也有愈來愈多民眾在體驗比特幣、Uber、airbnb等網路新經濟後,開始減少使用傳統支付、交通與住宿工具頻率,而這些新經濟卻已對實體既存業者造成衝擊,政府該怎麼衡平管理?此外,網路世界一併滋養的黑暗面,如詐騙、霸凌、肉搜該怎麼管,也亟待政府思索管理尺度而能有效管理。

在國際上,已有不少國家以藍圖、計畫、願景為名,回應這一波波接踵而至的政府治理新挑戰。像是歐盟提出的Europe2020計畫,盼以高速寬頻加速經濟社會發展、縮減數位落差;新加坡在「2025資通訊媒體發展藍圖」也表明,要以智慧城市提升創新創業、公共IOT(物聯網)與打造美好生活。

國內剛完成初稿的網路智慧白皮書,則由基礎環境、透明治理、智慧生活、網路經濟與智慧國土等五大構面組成,在以民為本、公私協力與創新施政理念下,要讓年輕人、企業、老年人與弱勢,都能享受到優質網路環境的效益。

不過,正如行政院長毛治國所說的,網路時代的DNA,必須注入政府各部門的細胞,才能促使行政部門從內部啟動網路化變革。政府光是完成網路白皮書還不夠,還必須內外功齊練,辦好三件事,才能讓白皮書效益發揮到最大。

首先是,公務部門裡的政策制定者,必須習慣使用資通訊技術,讓每一個政策,更貼近民眾真實需求。這並不是鼓勵所有政府首長都要開設臉書、經營粉絲團,或是用Line等即時通訊軟體全天候緊盯下屬,重點反而是在政府官員如何藉助新平台,來驗證即將推出的政策,會是有效、有感的。

例如,在政策催生過程中,政府能否多方運用各部會不同的資料庫,加強論理佐證,甚至發現新「事實」。而在蒐集民意上,除了在自家網站張貼訊息,或是辦實體公聽會外,還應多運用網路投票、網路公聽會等,擴大民意基礎。

第二,政府重視軟硬體建設,除了重視「主幹道」的快速、通暢外,也要照顧到使用者心情。例如,政府宣示,要提升台灣學術網路骨幹頻寬100G以上,讓偏鄉學校及學生得以無縫連網,但是教育界長期抱怨,偏鄉的資訊人才不足、校園軟硬體設備也不穩定,政府也需一併重視。

另外,政府應注意到,積極找尋新場域讓民眾可做智慧體驗服務的同時,也應留意到自家網站夠不夠友善、科技與兼具互動。政府的網站往往是民眾體驗政策的第一站,少了使用者思維,溝通就無法到位。

第三,網路世界變化速度一日千里,政府的回應要快速、有彈性,不容行政怠惰,或依循經驗法則、照章辦事。舉例來說,這回網路白皮書裡,並未觸及到對於比特幣這一類的數位貨幣,政府該怎麼辦?在心態上又是怎麼看待Uber或OTT等新型態業者宣稱的「產業創新」?這些大哉問,都值得政府後續努力找出答案。

   
聯合晚報社論
聯晚/自陷泥淖的台灣文創
聯合晚報午後熱評/聯合晚報
文創產業的概念最早起源於英國,英國首相布萊爾在1997年開始推動文創產業發展,現在文創產業已成為英國第二大產業,產值僅次於金融業;台灣從2002年開始提倡文創產業,13年後,我們竟還在討論文創是什麼?什麼是真文創、假文創?

行政院官網上,還公告著文化創意的預期效應:台灣成為亞太文創產業匯流中心、國民藝文消費比率由13%增至15%、媒體總產值成長20%以上、海外獲利提升三倍以上等。這些發展文創的KPI指標,沒有一項達成,仍在畫大餅。

台灣當然有發展文創的本錢。導演蔡明亮曾豪氣的說,台灣文化底蘊非常強。被稱為「文化沙漠」的新加坡,沒有李安、沒有雲門舞集、沒有琉璃工坊,發展文創產業的起步比台灣慢,但急起直追,許多當地創意人才已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

文創園區應扮演文創產業「培養皿」的色色,提供本土文創工作者自創品牌的空間。像加拿大溫哥華葛蘭湖島文創園區的規畫,一樓是賣自有品牌的文創商店、二樓是文創工作者的工作室、三樓是住家;因為發展文創,讓這個三角洲地帶從廢棄船塢,搖身一變為今日溫哥華人文匯粹之地,有培養藝術人才的設計學院,駐村的藝術家工作室、戲劇院就座落在寧靜的巷道旁。

再看韓國坡州書城,整合出版、印刷、發行、紙業、運輸、設計、著作權仲介、學術研究,是全世界第一個以出版業為主所建的園區;原本是泥濘軍事演習場的坡州,變身為韓國出版業面向全世界的窗口。

反觀台灣兩大文創園區,華山規畫的「台灣文創旗艦大樓」案已胎死腹中,松菸BOT案還陷在「二房東」、「三房東」之爭的泥淖裡。從2002年至今,台灣培養了多少自創品牌?

台灣發展文創產業,別走進死胡同,要停止空轉,先抬頭看看世界吧。

   
民意論壇
食安管制 衍生外交風暴?
蔡增家/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聯合報
在經過台日多次協商之後,衛福部仍然決定,將於今天如期實施擴大管制日本食品進口措施;日本政府對於此舉表示無法接受,並揚言將向WTO提出申訴。一項單純的食安管制問題,是否會衍生成為台日的外交風暴,值得我們關注。

本文認為事情會演變到這樣,主要是台日政府在認知上出現兩項差距。首先是法律問題與政治問題的爭論。台灣認為這只是一項單純的法律問題,日本方面必須要徹底解決偽標問題,釜底抽薪之計便是日本產品輸台,皆要檢附產地證明,讓進入台灣食品的產地標籤都是正確的,以消除國人對於日本食品安全的疑慮;而日方則認為這是一項政治操作,之前偽籤風暴發生時,台灣曾經檢測所有日本輸台食品,皆未超過法定標準。因此,台灣擴大管制措施,其實是不具有任何科學根據,只是因大選將屆,台灣政治人物欲利用管制日本食品來爭取選票。

其次是,先管制後調查,還是先調查後管制的爭辯。台灣認為過去屢次要求日本政府對於食品輸台必須檢附產地證明,日本皆以沒有前例理由推拖,以至於三月初,出現偽造標籤的日本產品;擴大管制日本食品進口措施,不但可以消除台灣消費者對於日本產品的食安疑慮,同時也可給予日本政府更大的壓力,來配合我國的法令措施。

日本認為台灣在尚未調查釐清偽標事件的法律責任歸屬之下,便單方面提出要求日本產品進口需檢附產地證明及輻射檢驗證明,其中放射性物質檢驗一件,通常需要數千至數萬日圓,不但會增加廠商成本,以及產品輸台所需時間,同時也有可能造成沒有檢附文件,讓所有日本食品進口完全停擺。

另外,從應然面來看,台灣的這項擴大管制措施,是否符合國際間的慣例,其實要求日本產品檢附產地證明及輻射檢驗報告,並非只是台灣單方面的管制措施;在過去中國大陸,歐盟及南韓都曾經對日本食品進口採取相同的要求,而當時日本政府都配合檢附相關的產地證明,因此,日本政府不能因為是台灣,就採取差別性的標準與待遇。

再從實然面來看,我國政府因為某些立委的質詢及消費團體的抗議,在尚未與日本政府進行充分協商,以及許多相關法令配套都尚未完臻的情況下,就貿然在十五日進行擴大管制措施,許多廠商的權益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此舉是否操之過急呢?

在台灣如期進行擴大管制日本食品措施之後,當務之急應該是持續強化與日本之間的溝通與協商,並擴大對日本民眾的宣傳與說明,以縮短雙方的認知差距,並防止食安風暴影響到台日間正在進行的各項協議。

另一方面,我國是日本第三大農產品進口國,萬一許多日本食品因為雙證問題而無法進口,特別是在民生必需產品方面,我國應該要有因應的替代措施;最後則是要對於日方一旦向WTO申訴,做法律戰的最壞打算準備,我國政府應該要開始準備相關法令與說帖,以迎戰下一個國際戰場。

   
點醒蔡英文 再談點亮台灣
李菁羽/兩岸問題研究者(高雄市)/聯合報
國民黨總統初選領表將截止,依舊是大咖「等嘸人」,小咖「嘸人等」。民進黨的蔡英文已準備到美國應試了,要面對的試題很清楚,但她似乎依然想裝迷糊,不講清楚。

日前宋楚瑜接受鳳凰衛視專訪時,被問到對蔡英文參選宣言「點亮台灣」的看法,宋說台灣目前最需要的是「點醒」,不是點亮。

的確,台灣必須先點醒,看清楚周邊環境變化,弄清楚自己處境,才能談「點亮」,否則,終將因處變不「清」,而自毀於「愚」變。

今天先進國家大抵面臨財政窘困、青年就業不易等難題,都急於拚經濟。經濟獲益的一等國家,是拚訂有利於己的競爭規則,二等國家是創造傲人的優勢品牌,三等國家是靠勤奮工作。

所以,美國捍衛大西洋決心也好,重回亞太也好,都是想掌控規則制定。然而,其他強國甘願臣服嗎?太平洋容得下兩個大國嗎?

所以大國需小國入夥,小國需大國仗勢,國際間同盟協定、聯合軍演增多。彼此較勁,從暗潮洶湧到明浪驚濤。雖未天搖地動,已足以驚醒任何熟睡國家;唯有台灣,不知是無「識」,還是無「視」,依然不醒;但國際變化不會因你不醒,而讓你安眠,台灣必須先甦醒過來。

甦醒後,清醒的看看周邊變化。北韓九日宣布成功試射「潛射彈道飛彈」,這種技術讓北韓擁有第二次核打擊能力,雖尚不足讓美日坐立難安,但領導人金正恩常有驚人之舉,日前傳出人民武力部長被金指責時回嘴,遭當眾處決。美、日、南韓能不提心吊膽,希望中共幫忙看管看管金嗎?

美日新的防衛合作指針,把合作擴展至全球,美軍在全球面臨攻擊,日本都可出手。日本右翼虛榮心終得到滿足;惟為何美國媒體對此發展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及巴爾的摩非裔青年被警逮捕喪命引發的抗議?

顯然任何國家都優先關心內部問題,且有國際觀察家評論,此舉是否在為美國從西太平洋拔腿開溜做準備;連日本國內也有人憂心,美國終將「棄日」不顧。

俄羅斯慶祝歐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閱兵,西方國家抵制不參加,也在同段時間密集配合美國「大西洋決心」軍演,以波羅的海三小邦為例!

三月底美國出兵三千、戰車七百五十輛在拉脫維亞舉行九十天軍演,人口不到一百卅萬的愛沙尼亞,竟動員一萬三千人,舉行代號「刺蝟2015」軍演;立陶宛也動員三千多軍人,舉行「閃電打擊」演習。

三小邦公投獨立加入聯合國時,是多少台獨夢想的範例,祈禱「今天的三小邦,就是明天的台獨國」。但今天三小邦,劍拔弩張緊鑼密鼓的軍演,你希望是明天的台灣嗎?

更奇特的,是慶典結束後,德國總理、美國國務卿立刻前往俄國,與普亭會談,顯然國際關係不能逞強、僵持,都必須尋求化解。

英國大選,保守黨出人意料獲勝,首相卡麥隆連任,但選民投的是麵包,人民需要走出經濟衰退;就像英國,若不是有百萬人靠免費供餐才免於飢餓,會加入亞投行,讓美國難堪嗎?美國參院封殺開始辯論「貿易促進授權(TPA)」法案動議,凸顯美國總統歐巴馬,以及下一任美國總統,均不可能是強勢領袖。兩相對照下,大陸習近平在世界局勢變動中,將更具影響力及主導權。

當我們對國際局勢覺醒,再看看國內老人指數大增,財政赤字惡化,能否警醒要拚經濟,與大陸合作是必須的選擇。

正如印度需要美日的安全合作,更需要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印國防部長到日本擺樣子,總理則到大陸拉底子,是否給我們一些啟示呢?

要與大陸合作,九二共識是綠燈,台獨是紅線;波羅的海三小邦還有北約近卅盟國,我們呢?

美在台協會前執行理事施藍旗直言,蔡英文別裝糊塗,要說清楚,但所謂:「裝睡的人是點不醒的」,蔡英文若想裝睡裝糊塗,一句「維持現狀」不只是「空心蔡」,更是沒有政治良心,糊弄不了別人。

唯有「點醒」後的蔡英文,才有資格說如何「點亮」台灣?

   
食安驚弓之鳥 回歸法令辦事
張裕昇/藥師(高雄市)/聯合報
金門牛隻驗出首例A型口蹄疫病例,連日撲殺牛隻,禁止牛肉生鮮製品銷台,連金門燒餅、肉鬆貢糖都不放過。

二○一一年日本福島核災後,食藥署暫停福島鄰近五縣食品進口,三月卻發現有竄改產地標示的食品進口。食藥署要求日本食品進口須附輻射檢測證明,日本方面要求台灣撤銷這些食品進口限制,稱其為無科學依據的單方面措施,台日雙方協商破裂,今天起日本食品未附證明停止輸台。

近年來台灣持續發生食安危機,主管機關猶如驚弓之鳥,稍有風吹草動,寧可錯殺,絕不放過。問題是,政府處理這些問題時往往矯枉過正,憑媒體報導、民意風向在辦事,這不是正常的處理程序。食安問題的處理原則,應當是有法依法,無法則依科學證據處裡。

以金門口蹄疫事件來說,如果法令有相關的撲殺、禁止出口限制,則依法行事並無不妥,不能僅依民眾抗議,即更改撲殺範圍及輸台品項。如果法令沒有規定那麼詳細,則依科學證據來處理牛肉製品輸台問題,不能無限上綱,斷民生計。

同樣的,台灣在三一一震災後對日本表現出來的善意,其帶來的附加效益,恐怕在這次日本食品進口事件中消耗殆盡。

政府動輒得咎,不是放任就是過嚴,處理事情章法如果依媒體及民意風向辦事,損及利益的任何一方都會引發不滿。依法行政是政府最強力的依據,有法依法,法令不及之處則依科學證據辦事,明確建立處理原則,讓各方有依據可循,爭議也不會那麼大。

   
農業經營怎認定 農舍漏洞更大
葉昱呈/公(屏東市)/聯合報
內政部和農委會將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將限縮「農民」定義,僅限投保農保、健保第三類(畜牧、漁業業者),或實際從事農業經營者。惟個人認為,開放實際從事農業經營者亦可興建農舍,恐形成大漏洞。

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之農舍興建資格,為具農保或全民健保第三類資格者,係為防堵具勞保、軍保、公保等身分之「假農民」興建農舍,而作非農業用途,且其條件明確,認定上較無爭議。

一旦條文增訂實際從事農業經營者,由主管機關審查經營計畫書,或檢具農產品銷售證明、購買農業資材收據等文件,亦符合興建農舍資格,則易流於主觀或造假,而衍生弊端。

筆者曾詢問某縣市農舍承辦人員,如何審核申請人從事農業生產?該承辦人笑說:現地會勘當日,有些申請人(假農民)會頭戴斗笠、扛著鋤頭,裝扮成農夫模樣在田間耕作,讓人看了啼笑皆非,不知該如何審認其農民身分。

目前農地價格不斷飆漲,部分地區農地甚至被建商及財團炒到一分地近三百萬元,對於青年農民而言,不僅買不起農地,更遑論是蓋農舍。

因此,倘開放實際從事農業經營者,亦可興建農舍,只會讓財力雄厚的「假農民」,繼續在農地蓋豪宅別墅,無助於真農民,期盼主政者三思!

   
多元入學錢坑 中學沒教孩子的兩件事
王道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竹縣/聯合報
最近大學推甄申請的結果公布後,相關問題又被提出,這些問題表面上是甄選制度的缺失,卻可能更是反映我們中學教育的盲點,沒有讓孩子學好以下二件重要的事情:

一、未曾規畫人生:所有家長學生都知道,大學入學是重要的決定。但是我們除了日以繼夜讀書考試之外,還作了什麼準備?總以為只要分數到了,哪裡都可以去;但大學中卻充滿了許多自覺讀錯科系的學生,有著更高的退學比例。難道一個將近十八歲的青年,沒有權利更了解自己的興趣與能力?不能有嘗試的空間或失敗的機會?不應先更多認識大學的實況?他們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筆者記得,當年申請美國研究所時,為要在有限的經費中作最好的選擇,也曾掙扎於選校與讀書計畫,但反而因此更了解自己出國的動機與目標。其實整個申請入學的意義,就是要讓同學整理表述自己的規畫,為自己選擇最合適的方向。只可惜我們的教育總是趕完進度又再三複習,卻捨不得讓學生活出他/她自己,難怪備審資料都大同小異,口試回應僵化,只剩花錢作門面卻只有反效果。

二、不能獨立生活:不可否認的,面試的確可能需要南北奔波,但家長實在沒有必要隨行呵護,浪費金錢。一個十八歲的青年,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而獨自奔走,本就是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在歐美,這樣的青年可能已作背包客環遊世界或打工賺學費了,但我們的寶爸寶媽卻好像捨不得孩子上大學,寧願當幼兒般噓寒問暖,甚至希望他們選離家近的學校以方便照顧。

老實說,如果連上學這件事都不能放手,如何期待這些學生將來能成為社會的棟梁與支柱?

當然,在大學端對於甄試的進行,的確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例如應該設立專門的辦公室與專人處理申請資料,讓選才更有系統化並專業化。而學測的三倍率限制,也應該放寬,讓更多弱勢的學生,有機會進到較好的大學來攻讀,發揮其克服逆境的潛力,來成為造福社會的人才。但這些最後成功的關鍵,都在於社會大眾對教育的真正理解:分數只是人生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更需要我們與孩子一起規畫並落實於生活。只是這些更重要的事,我們並未教他們。

   
房地合一稅改 3謬大開逃稅門
孫振義/政治大學地政系副教授(台/聯合報
雖然房地稅制合一才能符合台灣房地產投資獲利「漲價歸公」的理想,但日前行政院拍版的房地合一新稅制草案,其中數處制度仍頗有爭議,非但引發軒然大波、各界一致撻伐,更讓立法美意蒙塵。所幸,此時仍屬立法研議階段,筆者列舉三項謬誤,敦請主政官員與立院委員參酌。

一、有利得就課稅,何來免稅門檻?

房地產買賣交易後,扣除購入價格與修繕等相關費用後之淨所得,理當就要以實價繳付所得稅,何來免稅門檻規定?無論免稅門檻設定多少,總會讓部分投機者在門檻值下,以人頭方式交易,此舉非但會誘使犯罪、創造不公平性,還會增加政府糾舉、稽核與管理成本。對於安分守法之民眾而言,一生僅能省得幾次換屋免稅,卻憑空讓投資客「依法」定期上演免稅秀,值得嗎?

二、有利得就課稅,自住與否何干?

有利得就課稅是最簡單、經濟的稅制形式。一般人買房,除了自住容身,反正一生購屋次數寥寥可數,倘若最終能稍享增值之利,依法繳納一些利得稅又如何?會斤斤計較的,反而是一開始就抱持著投資心態的買家,才會無所不用其極地設法用分戶籍、借人頭方式去買樓,並且肯定要「設法」取得自住證明,好避過政府辛苦通過的房地合一新稅制。政府此舉,究竟是在幫富?還是幫貧?終會揭曉。

三、有利得就課稅,換大換小何異?

在新制度中,政府甚至還為民眾將來換大屋、換小屋而籌謀,這實在是貼心過頭了!

若是政府考慮讓換大屋者全額退稅、換小屋者比例退稅,豈非鼓勵大家都去換大屋?或者是將來民眾必須換小屋前,一定得先換一次大屋,把所得獲利「洗掉」之後,再去換小屋?這種用直覺就可以解套的貼心設計,我看能免就免了罷!

以上三點,名為替廣大自住民眾謀福,實則更是為投資客開大門躲避稅賦,宜三思!更何況,許多房地產投資大戶都曾公開表示,他們買賣交易若有所得,都會心甘情願核實繳稅!政府又何必此舉?

此番房地合一稅制修法重點,恐怕是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意義,藉此更是讓奢侈稅退場的好時機!目前台灣的房地產買賣型態、實價登錄都是土地與房屋合一的總價型態,因此,房地合一稅制上路之後,理當是「利大於弊」。

立法院明年就要重選改組,立委們倘若能夠讓房地合一稅制在此任期通過,就是大功德了!

至於,若是你問我對於目前的稅率到底滿不滿意?我只能說,當然不滿意!不過目前只求過關,對於不甚合理的稅率,等正確的稅制上路之後,慢慢修來便是。

   
酷經濟/中美利率政策大不同
林建甫/聯合報
最近大陸人民銀行將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各下調零.二五百分點,這是大陸政府在六個月內第三次下調利率。為什麼大陸一再降息?因為他們有息可降。面對增長不再高速的新常態,甚至經濟下滑引起的副作用,人行不能不出手。

這次降息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至五.一%,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至二.二五%。這樣的利率,仍然遠高於西方先進國家及台灣的利率水準。過去卅年的改革開放帶來大陸經濟的高速成長,企業就是借高利貸融資也是值得,加上大陸政府的資本管制,資金進出不易,這些支持大陸長久以來的利率與國際行情的悖離。

另外,大陸政府越來越擔心今年經濟成長率可能達不到七%的目標水準,這是習近平領導班子下調後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廿多年來的最低數字。上周五發布的貿易數據不盡人意,上周六發布的通脹指標雖顯示通膨控制得宜,但背後凸顯大陸內需疲弱,製造業活動增速放緩。尤其是房地產市場依舊低迷,若算建築和相關產業,房地產市場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只剩五分之一,遠低於以前的三分之一。

而又鑒於海外需求放緩及人行阻止人民幣貶值的長遠政策,預計大陸出口將持續疲軟。內部需求方面好不容易創造熱絡的資本市場,但暴起暴落下造成股市人氣搖擺不定,利用貨幣政策工具繼續刺激經濟是可選擇的政策,因此降息在市場上是預料之中,只是此次來得有點快速。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降息同時,人行還擴大了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將區間上限由此前基準的一.三倍調整為基準的一.五倍,例如銀行可將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上調至三.三七五%。這顯示大陸逐步地走向利率自由化,未來互聯網金融會受到更多銀行的挑戰,大陸金融市場的超額報酬會消失,利率會逐步跟國際接軌。

然而,此次降息對存款和貸款利率影響並不相同。銀行在存款利率又獲得了更大的靈活性,這一變化可能推高、而非拉低存款利率,從而限制貸款成本下降速度。這可能造成反效果,顯示大陸利率要回到國際水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比西方國家,從金融海嘯後,量化寬鬆(QE)讓利率維持在超低檔已經太久,美國如果不升息,未來如果再發生經濟風暴,就沒有貨幣政策可用。因此美國聯準會要考慮的是盡快升息,維持經濟的可控性。

   
只算死薪水 房價永遠太貴
賈蓉/好房網編輯(新北市)/聯合報
「別讓大人覺得我們眼高手低,好嗎?」是我拜讀「廿二K買北市房要一四二年」新聞的第一感觸。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因此巢運喊出「房價太貴」,身為準購屋族十分感激,但似乎畫錯重點了。

房價高,的確讓大家都十分困擾、憤怒,但巢運的計算方式,只會遭有房階級嘲笑。希望有計畫購屋的年輕人積極規畫理財方式,而不是總用「死薪水」計算未來開銷,更何況,一輩子領廿二K的人還是住家裡、租房子就好了吧!

   
樂高迷照過來!別錯過滿是樂高積木的餐廳
餐廳的整體設計來看,從格局到細節滿滿皆是樂高積木的元素,一一呈現在不同牆面角落、櫥窗展示及櫃架上的擺飾,從踏入餐廳的那一刻開始,即圍繞在這份童趣意境的氛圍裡,讓喜歡樂高積木的人深深著迷。

尼泊爾美景不再,只能藉由照片再次回味
因強震導致尼泊爾的美景不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我們一起幫助尼泊爾走過這悲傷的時刻,願天佑尼泊爾!也藉由網友所拍攝的照片,再次回味這個神秘古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