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吳歆宜 圖_麥翔雲、王銘偉
假如要在大理新移民中找一名代表,林登肯定有足夠資格。 不只因為褐髮碧眼的外表,不只因為他走過80多國,選擇回到大理喜洲, 而是因為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往往令許多中國人自嘆不如。
林登Brian Linden 文化工作者 移居第8年 美國芝加哥人,1984年首次因獎學金來到中國,從此開啟他與中國一生的緣分,2008年創辦「喜林苑」,現與美籍華裔太太Jeanee Linden及兩名兒子定居大理喜洲。 | 林登:「我愛喜洲,希望世界也愛它」 1984年, 大學剛畢業、21歲的林登第一次踏上中國時,並不知道與中國的緣分將會持續卅餘年。當時北京的街頭上還見不著幾張西洋臉孔,建築物聚集在二環內,老百姓跟外國人來往會遭到嚴厲批評。美國藍領家庭出生的他,從15歲起便白天打工、晚上讀夜校,因爭取到當時乏人問津的中國獎學金,到北京大學留學。 就在他抵達北京的第三天,命運給了他一次驚人的轉折,「1984年8月31號我來到中國,9月2號就在街上被找去拍電影了,我的生命完全改變。 原來在美國,我只是一個在爺爺奶奶開的酒吧洗地毯的,到了中國我突然變成明星,跟鞏俐變成朋友!」這部名為《他從太平洋來》的電影,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林登在其中擔綱演出,是1949年以來極罕見的洋人男主角。因著演出電影的機會,林登接受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訪問,後來便為他們擔任駐華攝影記者,拍攝過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等名流政要。儘管四年後他為了攻讀史丹佛漢學博士學位而返美,但在中國求學、工作、旅行的經歷一直令他難以忘懷。
二十年後重返中國 因著對於中國的深厚情感,林登在2005年變賣了所有房產、暫停藝廊事業,帶著太太與兩個兒子移居大理喜洲,並向當地政府租下最古老的一座白族大院楊品相宅,試圖將這座荒廢的建築,重新打造成一座連結傳統與現代、溝通東方與西方的文化橋樑——「喜林苑」。 林登說,「我不想找一塊漂亮的地蓋漂亮房子,這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他希望創造一間可體驗的博物館、一個西方人在中國農村的家、一處中西文化會所。藉由本地員工帶領的文化之旅,即使是語言不通的西方旅行者,也能自在地穿梭於整座白族村落,參與婚喪喜慶與本主節、繞三靈等節日,甚至與村民一起下地幹活、拜訪穆斯林家庭等,「我們酒店的界限不在牆上,整座村子都是我們酒店」。 而這樣「一條通往中國歷史文化的道路」,讓喜林苑的故事登上紐約時報頭版,更獲頒美國政府頒發的「ACE美國卓越企業獎」,用以表彰其對永續旅遊發展與中美文化交流的貢獻.........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