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5日 星期四

聯合報社論/要開不開?民進黨執政桃園機場就變黯淡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EASY企管報】內容涵蓋領導統御、經營企畫、財務管理、行銷廣告、職場生涯,增加您在職場上所需的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9/16 第530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關係法》vs《政策法》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要開不開?民進黨執政桃園機場就變黯淡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申入CPTPP周年 挑戰仍大
民意論壇 台灣政策法 煞得住車嗎?
誰在卡疫苗 人民都在看
台幣兌美元貶值 慎防囚徒困境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條碼百家爭鳴 掃碼亂象叢生
霸權爭鋒後果 台灣承擔得起?
為供電緊繃先打預防針?治標不治本 缺電仍難解
偏愛選票之前 請政府偏愛人民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關係法》vs《政策法》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美國與中華民國在一九七九年斷交,美國國會為表示對老盟友的支持,起草通過了《台灣關係法》。這部很特別的法律,在過去四十三年來,儘管有所謂的「三公報」,仍然是美台關係的基石,保障了台海之間近半世紀的和平。

最近兩年,美中台關係丕變,中國大陸綜合國力大增,美國反中情緒高漲,美國國會突然覺得《台灣關係法》有所不足,提出一部長達一○七頁的《台灣政策法案》,聲稱要大幅翻修台灣關係法。

《台灣政策法》內容包山包海。除了幾個會讓北京跳腳的象徵性政策措施,例如駐美代表處改名為「台灣代表處」,還大幅介入台灣的國防政策,及電子資通等抗中的作為。法中甚至為台灣設下KPI,由美國來檢驗。

《台灣關係法》一共只有八頁,言簡意賅。美國真要保護台灣,反制中國大陸的侵犯意圖,其實認真嚴肅執行《台灣關係法》便已足夠。現在為了美國國會反中抗中,堆砌出一部《台灣政策法案》,北京跳腳就算了,白宮也面有難色,更干預台灣的國防自主作為。台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美國如果無意與台灣復交,最好回復到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本質,以維護台海和平為最高指導原則。弄出一部《台灣政策法案》,於大局無益,就像聖□樹法案,修修補補,造成的麻煩比好處多得多。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要開不開?民進黨執政桃園機場就變黯淡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作為國家大門的桃園機場,目前每周僅開放五萬人次入境,不到疫情前的四分之一。但因防疫計程車不足,加上防疫通關不暢,竟屢屢造成旅客塞爆機場的奇景。最矛盾的是,政府最近一方面發布「旅行業辦理入出境團客操作指引」,卻不解除「禁團令」;另一方面,民航局則要求航空公司不准增加尖峰時段的航班,搞得旅行業者和航空公司都跳腳。

從上述機場的亂象看,反映了四個問題。第一,蔡總統五月中呼籲國人要隨疫情趨緩「回歸正常生活」,並開放邊境;說穿了,只是為方便陳時中脫身參選,政府並未做好迎接「回歸正常」的準備。第二,政府發布旅行業操作團客進出指引,卻不解除「禁團令」,是欺騙民眾的「假動作」,讓大家看得到、吃不到。第三,每周僅區區五萬人入境,機場卻經常塞爆,說明機場管理有問題,其他部門的配合作業也嚴重脫節。第四,政府不設法打通機場塞爆的瓶頸,卻要求航空公司禁增熱門時段航班,則是因噎廢食,完全不為旅客設想。

桃機公司員工形容,所有問題都來自政府邊境防疫「要開不開」的矛盾心態;這是一針見血的說法。蔡總統大談開放邊境回歸正常,政府私下卻怕病毒因此長趨直入,所以人數管制得很緊。指揮中心假裝要開放民眾出國旅遊,卻不解除團體旅遊禁令,這是「假開」。最糟的是,中央想要做好人,卻無能解決邊境現場的人流,只好把責任都推給執行單位;下層單位無計可施,只能做出不合理的管制措施。

二○一九年桃園機場曾創下四八六八萬人次的載客量,到了去年,僅剩下八十一萬人次,不及原來的二%。機場變成了蚊子館,蔡政府毫不在意嗎?這三年的旅運蕭條,固然是新冠疫情影響所致;但當全球各國都在開放邊境,蔡政府也把「回歸正常生活」掛在嘴上,何以落實行動如此遲緩?桃園機場近三年累計虧損一百多億元,已瀕於破產,須由政府在明年總預算中編列一五○億元增資撥補。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還三管五卡,不設法簡化旅客入境通關防疫程序,到底要把國家機場帶到哪裡去?

桃園機場目前的困境,讓人回想起陳水扁主政時代的桃機景象。當年,陳水扁因提出「一邊一國」主張打亂兩岸關係,又將「中正機場」改名「桃園機場」,讓兩岸許多交流受挫,導致桃園機場變得冷清及黯淡。及至馬政府時代倡議兩岸和平交往,並開放兩岸包機直航,桃園機場旅客數方才翻倍,由一年兩千多萬人增至四千多萬旅次。但蔡總統上台後兩岸關係再度變調,陸客團驟減,加上二○一九年北京片面禁止陸客自由行來台,桃機隨即陷入黯淡。當時蔡英文曾發出豪語,稱陸客不來也不怕,台灣要射出「觀光三箭」,「讓世界看到台灣」。但如今,桃園機場僅剩二%不到的旅客,我們沒看到國際觀光客,倒是連國人要返台都阻障重重。

桃園機場因疫情而變得蕭條,外界或許還能理解。但最令人不解的是,原本規畫二○二○年即應完工的第三航廈,卻因招標不順及變更設計圖等種種因素,須延至二○二六年才能完工。如此一來,二航廈原訂於去年封閉進行整修的計畫,即因三航廈的延宕而必須一直硬撐下去。綜合而言,桃機在軟體的維護管理上缺乏瞻矚,在硬體的建設上效能不彰導致進度嚴重落後;在這雙重缺失下,台灣國門的榮光要何時才能重振,簡直遙遙無期。大話連連的蔡政府,可有答案?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申入CPTPP周年 挑戰仍大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去年9月22日,台灣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較中國大陸晚了六天,引起不少的臆測及爭論。在申請即將滿一年之際,有必要檢視目前進展。

在台灣正式申入CPTPP後,透過公投確立開放美國萊豬進口,並在之後解除對日本福島核災區食品的進口限制,得到美日兩國的正面肯定。政府宣稱除了展現台灣與國際接軌的決心,也消除台灣申入CPTPP的兩大障礙,對於加入CPTPP,展現無比自信。

不過美國礙於國內對市場開放疑慮的壓力,早已宣布不會重返CPTPP。美國目前將重點放在印太經濟架構(IPEF),打造不包括市場開放,以建立經貿秩序為主軸的美國版經貿協定,CPTPP早已不在美國關注的範圍。特別是CPTPP的擴張,對美國反而可能會產生貿易排擠效應,所以美國對於台灣申入CPTPP,態度冷淡與立場中立,也是可以預期的結果。

政治因素是台灣申入CPTPP一大障礙,中國大陸在台灣申入CPTPP後,即以「一個中國」為由反對台灣加入,此完全悖離CPTPP任何亞太經合會(APEC)成員均可申請加入的規定。

政府除駁斥中國外,也持續對國際發聲,強調台灣經貿制度已與國際接軌,符合CPTPP高規格要求。另外也積極遊說CPTPP成員以爭取支持。事實上加入CPTPP均是歷任政府優先的推動政策,也是朝野極少數具有共識的議題,政府投入的努力應予肯定。

不過由於申入CPTPP最重要的關卡是在執行委員會中,必須在共識決下成立工作小組,才能展開後續談判。中國大陸必然會阻撓,在軍演後兩岸關係更加嚴峻,中國大陸更會傾全力動員CPTPP成員阻擋台灣。

根據CPTPP過去運作經驗,每年會召開一至二次執行委員會,CPTPP生效迄今共舉行五次執委會,第六次執委會目前尚未排定。新加坡曾表示希望在今年10月召開,是否會討論到台灣的申入案目前仍未明朗。若是今年無法在執委會中成立工作小組,台灣可能還要至少再等上一年。

由目前CPTPP所釋放出的訊息,主要是以進度最快,已經成立工作小組展開談判的英國為主,中國大陸及台灣,以及之後也提出申請的厄瓜多及哥斯大黎加則甚少提及。CPTPP似乎會優先處理英國入會,對其他新申入成員態度並不積極。

在中國也申入CPTPP的情況下,台灣的申請絕非單一個案。雖然台灣條件不錯,但目前主要國家對於台灣申請的官方立場也僅止於「歡迎」,而非支持。例如今年CPTPP輪值國新加坡外長維文曾公開表示歡迎台灣加入,但也坦言台灣申請加入就像台海議題一樣,存在明顯的政治複雜性。

CPTPP不少成員對中國大陸申入持質疑甚至反對立場,因為以目前中國在數位貿易限制,干預國營事業,政府濫用補貼,以及其他多項措施,與CPTPP抵觸甚多,中國幾乎不可能達標。然而中國最近一些行動,例如參與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談判,展現其自由化決心。在地緣政治美中衝突加劇下,CPTPP對中國重要性增加,也提高中國大力爭取加入的意願。

CPTPP成員曾多次表達歡迎符合高標準以成熟經濟體加入,共同推動CPTPP成長。台灣雖然經貿制度多已符合CPTPP規範,但對於中國的經貿開放仍是鐵板一塊諸多限制。在中國也申入之下,台灣未來要有因應兩岸均加入CPTPP的可能性,CPTPP不太可能接受台灣繼續對中國維持限制,所以台灣要有對中國大幅開放衍生的政經衝擊的準備。

台灣申入CPTPP一年來,兩岸關係更加惡化,經貿齟齬不斷。在CPTPP成員普遍不願成為兩岸角力另一戰場,更希望兩岸經貿糾紛可透過體制內解決。緊繃的兩岸關係對於兩岸爭取加入CPTPP都是減分。如何化解此阻力,對我國政府是一大考驗。

   
民意論壇
台灣政策法 煞得住車嗎?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聯合報

正當國內媒體的注意力還在年底大選時,美國聯邦參院外委會已在十四日通過「二○二二年台灣政策法案」,此法案可說是台美斷交以來,除了「台灣關係法」,台美關係升級最具旗艦規模的一部法案。其主要內容包括:依國會建議,可將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處正名為「台灣駐美代表處」、五年六十五億美金無償軍援、以及在軍備移轉上以「主要非北約盟友同等待遇」對待台灣等。

從台灣人最在乎美國如何實質護台來看,「台灣政策法案」讓美方從過去軍售台灣防衛型武器,到現在直接轉為攻擊型武器。烏俄戰爭打到今天,眼看俄羅斯就要吃下敗仗,美國很清楚光是從旁助台,尤其是把攻擊型武器供給台灣,就足以恫嚇中共,就算中共執意攻台,下場可能就是步上俄羅斯後塵。

台灣過去有不同面向的疑美論,最初階的就是「美國頂多嚷嚷台美關係堅若磐石,都是口惠而實不至」。但這樣的論調,已隨著美國對台關係逐漸法治化,退讓為「兩岸關係不穩定,麻煩製造者不是中國也不是台灣,而是美國自己」、「兩岸倘若真的打起來,美國才不會來救」等認知。現在美國國會對台法案一波波的推,從川普時期的「台灣旅行法」開始,先是恢復台美行政與立法高層接觸,再漸至拜登時期的民主同盟、貿易倡議等,行政部門衝的還沒有立法部門快,最後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雖引起後續中共軍演,但基本上也讓美方看到中國能做的頂多就是這樣。

事實上,台美關係急速升溫,就算台灣要踩煞車還不見得踩得住,而且這樣的發展全然是中共自己造成的,也怨不得人。不管台北政界也好、中南海領導班底也罷,其實鮮少針對華府菁英的文化—不管是建制派或民粹派—好好研究過。老美是地表上最強大的計畫控,基本上只要讓美方行政單位形成要做的認知,漸而形成共識甚至文化,外國人發現時都已經太晚。一九七○年代尼克森外加季辛吉的對中破冰,不是如此嗎?美中關係一路升溫到歐巴馬,直到川普才急轉直下,至此局勢大變,就算拜登是個老謀深算的折衷派也擋不住,注定台美急速升溫。

「台灣政策法案」一出參院外委會後,最後在兩院通過入法的機率是高的。因為該法案提出者跨越民主、共和兩黨,提出者之一是今年四月才訪台的民主黨參議員梅南德茲,另一位是大川粉共和黨參議員葛理漢。換言之,現在歧見不在兩黨,而是如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所擔心的,不知道如果通過中共反應會到哪裡?法案由梅南德茲提出也說明了一件事情:美官訪台,絕對不是只有象徵性意義而已。目前看來包括蘇利文與布希時代副國務卿阿米塔吉表達不妥,筆者認為拜登近期應該會有對外說法。但國會端可管不了那麼多,隨著美國期中選舉將近,不管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只會更競相表達挺台反共,這已成為無法逆轉的政治正確了。

   
誰在卡疫苗 人民都在看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聯合報

民間購買疫苗捐給國家,沒有一毛錢可賺,還要花費一大筆錢。防疫部署沒有到位,疫苗短缺,民間購買疫苗捐給國家,按理說,政府應該歡迎、由衷感謝。是誰在阻攔、為何要阻攔呢?

猶記得,去年郭台銘在臉書上發布八點聲明,表示「關鍵問題無法突破」,請求面見蔡英文總統,因為「沒有您的明確裁示,疫苗的採購永遠不能真正的開始。」

政府說,疫苗卡關是國際政治力;慈濟證嚴上人與總統蔡英文視訊通話後,民間BNT就不再卡關,顯然,國際阻力並非主因。念茲在茲買疫苗,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親自飛往德國。買BNT疫苗,我國駐德相關單位「近水樓台」,未見發揮功效。

民間買/捐疫苗,阻力來何處、是誰在阻擋?民眾看在眼裡,社會自有公論。

   
台幣兌美元貶值 慎防囚徒困境
吳芳銘/自由撰稿(嘉縣太保)/聯合報

近期美元匯率猶如急行軍,今年迄今走強至近廿年來新高,美元兌日圓創下一九九八年首次升破一四四日圓,英鎊兌美元也跌至卅五年新低。

全球追捧美元,因為供不應求。首先是流動性,自九月後聯準會執行量化緊縮提高至九五○億美元,較六月正式啟動縮表上限加倍緊縮。其次,美國貿易條件改善,在美國進口領先指標、韓國出口及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等系列數據透露,美國進口需求將減弱,貿易逆差持續縮小中。再次,在全球邁向衰退預期下,市場風險偏好走低,全球避險需求上升,促發市場購買美元。

還有,俄羅斯北溪一號的斷供推升了歐洲天然氣價格,復因冬季能源需求旺季即將來臨,各國油氣庫存均在歷史低位,誘發天然氣和油價存在上漲空間,並衝擊各國製造業和經濟貿易條件變化。尤其,在製造成本飆升和市場需求趨緩導致出口導向型國家的順差縮小,甚至衰退,美元流動性和供給分布不均衡,埋下結構性美元短缺陷阱,助推升值。

如今歐洲以美元計價的實際購買力同比跌近一成,英鎊跌價一成五,日圓貶值十八%,而新興市場國家以美元計真實購買力下降三至五成,都對經濟產生衝擊。目前各國對美元大幅貶值、能源價格和通膨在高價區,導致許多國家貿易出現逆差。

正如美國前財長康利經典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是你們的問題」,強勢美元已成全球市場的痛苦。不只新興市場,日圓和英鎊貶值也扮演推倒貶值骨牌效應角色,迫使其他國家貨幣競貶,從「被動貶值」走向「主動貶值」,以維護自身產品出口競爭力。原本匯率貶值的確有助提振出口,但在全球大通膨背景下,貶值卻成為了「囚徒困境」,對於出口導向國家貿易結構言,貶值導致原物料進口成本增加,在輸入性通膨和貨幣貶值互對抗下,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同時觸發資本流出壓力。

以英國為例,經常帳赤字達GDP的八%,通膨率七月也升攀至十.一%,同創歷史新高外,未來將再攀向高峰。央行企圖以大舉緊縮貨幣抑制高通膨,但此舉正將英國經濟推向懸崖邊。日前英國股市、債市和英鎊「三殺」資產罕見同步下跌,若不能再吸引大量外資維持對外收支,英鎊只能以大幅貶值填補貿易赤字缺口,並恐觸發典型貨幣危機。英國貿易赤字要回復到十年平均水準,貿易加權英鎊還要再貶值十五%,以致國際貨幣基金預測,今年英國經濟將陷入泥潭跌出全球前五名。

全球除了競貶問題外,更壞情況是,全球處在「高價能源—高通膨—強勢美元—弱購買力」負循環套圈中,英國和歐洲尤比美國嚴峻。尤其外債多以美元計價,更易增加倒債風險,如歐豬三國—葡萄牙、義大利和希臘政府債務占GDP比高達一二七%、一五二%和一八九%,歐元區升息將推升,高債務國家主權債務違約風險。

台幣兌美元貶破卅一元關卡,也承受資金外逃壓力;前八月外資累計淨匯出,比金融海嘯時期更大;而且台灣為淺碟、貿易依賴度高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和全球景氣聯動大,宜提防走入前述「囚徒困境」中。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條碼百家爭鳴 掃碼亂象叢生
趙坤茂(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聯合報

為鼓勵消費者索取雲端發票,財政部日前宣布今年下半年獎金再加碼。除原有獎項外,再增開五百元獎五十萬組,使得每期雲端發票專屬獎金超過十二億元。若將十二億元獎金平均分給全台兩千三百多萬人,則每人可分配五十元以上,拿來享受銅板美食綽綽有餘。籲請尚未使用雲端發票的民眾趕快上線,莫讓個人權益睡著了。

筆者兩年前開始使用雲端發票,既省紙張,又省工夫。在結帳櫃台掃描手機條碼後,發票直接存入雲端,待開獎時還可自動對獎,並在中獎後自動將獎金匯入帳號。此外,在彈指間還能將信用卡或悠遊卡等載具歸戶,或選擇愛心碼捐贈社福團體。

愈來愈多商家提供雲端發票,個人近日經驗是大約五家就有四家提供,比去年增加許多,但另類結帳困擾也日漸普及。例如當餐廳服務生過來買單,聽到客人要使用雲端發票時,通常會請客人自己拿著手機到櫃台結帳。曾看過鄰桌一位仁兄將手機條碼印在紙上,一併請服務生帶去結帳。此舉固然方便,但個人覺得並不安全,因為手機條碼若遭竊用,可能會導致不明發票歸入自己帳戶,徒增法律糾紛的潛在風險。

櫃台結帳的「要打統編嗎」,常令國外來訪友人一頭霧水,如今再加上「要刷載具嗎」,必然更為迷惘。未來國境全面開放後,應適時讓觀光客知悉相關程序,以免阻礙我國推動國際化的腳步。

不只雲端發票,各行各業也正試著推出自家條碼,以便增加顧客的黏著度。然而,接二連三的掃碼程序已造成商家和客人的困擾,相關技術和程序的整合亟待改善。

最近結帳時,除了帳單總價有時超乎預期外,是否感覺結帳程序變得繁複呢?個人近日有次結帳,在回答不需統編後,緊接著是一連串的掃碼程序,包括雲端發票手機載具、百貨公司會員、餐廳會員、優惠券、行動支付和集點卡等,之後還要報上車號,以便抵免停車費。如果不夠敏捷的話,後面恐怕就要大排長龍了。

八月時曾與家人入住某觀光旅店,因刷卡購買電子禮券享有優惠,故事先上網下單。孰料電子禮券面額不高,辦理入住時竟需掃描手機裡七十幾組禮券條碼才結清帳目,最後還得再刷手機載具儲存雲端發票。所幸該旅店向以服務著稱,故在繁瑣的掃碼過程中,還能輕鬆喝了三杯茶。

如今街頭巷尾的結帳亂象屢見不鮮,各家條碼戰雲密布,其間整合商機甚大。但願早日出現大一統的整合工具,每一次結帳,掃碼一次就能畢其功。(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霸權爭鋒後果 台灣承擔得起?
張重玖/軍退(高雄市) 王亮/中�/聯合報

張重玖/軍退(高雄市)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各國領袖紛紛去電致哀。女王逝世前兩天,拄著拐杖任命新首相;握手時,可見其手掌背面烏青,強忍病痛,用和藹可親笑容,接見新執政首相,留下經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畫面。

比對中華民國前總統經國先生,晚年遭糖尿病折磨,坐扶著輪椅在行憲紀念日當天發表談話,民進黨在會場擾亂秩序抗議,但他老人家仍堅忍講完話,揮手致意離去,隔年元月過世。兩位領袖都是忠於職責,盡力於國事,不辭勞疾貢獻心力,令人感佩、懷念。

反觀現在台灣,民主選舉「類專政化」,凡非「辣台妹、天然獨、抗中保台」尚黑派,全都打為「中共同路人」或者猛查水表,把國家私有化,距離英國女王風采榮光,與老牌的民主憲政國家好遠好遠。

美國又在「掰弄」兩岸關係,參議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案,乍看對台友善,其實是包藏禍心,大都站在美方利益著想,給點糖吃好讓台灣繼續抗中,拖垮大陸避免與其爭霸,台灣領導當慎思應變,嚴防兩岸擦槍走火,苦了台灣民眾。

台海新狀態已讓兩岸緊繃,現在台灣政策法案伴隨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台灣承擔得起嗎?期盼執政者發揮智慧,讓「止戰於境外」心靈契合立即生效,壓垮霸權爭鋒。

王亮/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未承認「九二共識」,只表示「維持現狀」,未來國家路線到底如何並未進一步說明。「現狀」每天都在變,必須搭配「行為規範」始有意義。美國「一中政策」並無行為規範,在操作上就很有彈性。

蔡政府執政六年多,在行為上明顯變更過去的國家路線,兩岸服貿協議及貨貿協議均停止進行,接著又有一連串的親美抗中動作,其中以裴洛西訪台行動最大,影響層面也最廣。

日昨美參院外委會通過的台灣政策法案中,直呼我為「台灣」,將我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列為國會意見;在軍事方面,提供台灣主要非北約盟友的待遇。此法案若通過,對其他打台灣牌國家可能起示範作用,對台灣的安全當然會產生相當程度影響,得失之間須謹慎應對。

要維護台灣安全,不能單靠美國。陸委會一再表示,與中國對話不能有「政治前提」,但我方具體的意見如何須明示,透過管道溝通而非長期隔空相互否定,多費唇舌。兩岸雙方都說要以和平方式解決,但和平不是只靠嘴巴講,兩岸都必須要以行動去努力往和平方向走,而非嘴巴講要和平,行為卻往可能引起戰爭的方向走。

總之,兩岸都必須努力給「和平」一個機會,有和平,兩岸才能共好。

   
為供電緊繃先打預防針?治標不治本 缺電仍難解
葉宗洸/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聯合報

台電昨天召開記者會,鄭重揭示透過此一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的執行,將可提升未來短時間內因應事故及恢復穩定運轉的能力。該計畫以「推動分散電網工程」、「精進強固電網工程」及「強化系統防衛能力」為三大推動主軸,預計十年內完成,目標為打造分散式電網,並進行物流管理系統改善。

計畫立意良善,規畫內容也確實有助於提升電網穩定性。然而,記者會僅聚焦於耗費鉅資進行電網改善主題,但全台連續數年出現用電吃緊的核心問題,尤其是北部缺電嚴重,導致南電必須北送情形,台電卻並未詳細說明解決辦法,不免給人轉移焦點、避重就輕的觀感。畢竟,即使烹調器具再怎麼先進齊全,廚師也無法在食材不足情況下,做出傳世佳餚;同理,缺電的根本問題不解決,再優質的電網也一樣無電可送。

就以計畫中經費編列最高的「分散電網工程」為例,台電首要目標在於降低電網集中風險,因此有「電廠直供園區」與「綠能分散供電」兩項作為。不過,當電廠無充足電力可直供或是綠能停擺時,配套作法是什麼?如果最終還是必須透過他網電力調度應急,那麼跟現行作法又有何不同?

本工程第三項作為的「樞紐節點分群」,就更令人困惑了。目前龍崎、中寮及龍潭三大輸配電節點,早已各自分群涵蓋鄰近區域電廠。今年三○三大停電時,南部龍崎節點第一時間就與中、北部的中寮與龍潭節點切離,若不是中、北部地區自身供電不足,也不會導致各發電機組相繼跳脫自保,造成全台一起停電。因此,真正重點是,各樞紐節點涵蓋地區的自身供電必須充足,而不是進一步增加樞紐節點。

第四項作為的增加配送節點,確實有其必要性,而且應該要趁此機會,更新過去幾年經歷數次大停電及經常性降壓供電,而出現累積性受損的變電設施,以降低局部地區無預警停電的頻率。但必須提醒的是,若是供電不足困境無法排除,更多的新節點與新設備,終究難逃長期累積損壞的宿命。

最後,「精進區域調度」這項作為能夠成功執行的關鍵,也是供電必先充足。坦白說,台電目前電力調度其實並無太大問題,在可調度機組容量極度有限,且太陽光電發電量的日夜差距高達五百萬瓩,夜間用電尖峰出現時,仍可免於分區輪流停電,區域調度可精進的空間,已經不多。

總之,針對台電提出的強化電網韌性計畫,若要期待其對於供電穩定性發揮具體效益,必須建立在供電備轉容量充裕基礎上,否則,整體計畫只會淪為治標不治本的華麗門面。十月份機組歲修與空汙降載即將進入高峰期,供電緊繃危機必定浮現,此時提出強化計畫,不無先打預防針以降低責難的意圖。

   
偏愛選票之前 請政府偏愛人民
洪秋心/文字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近日,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受訪時透露,去年採購BNT疫苗曾遇到政商大老勸退等問題,讓大眾記憶再度被拉回那段對抗新冠病毒,心情七上八下的日子。

去年疫情下疫苗短缺,部分疫苗還是美國與日本贈送,甚至發生民眾搶殘劑摔倒畫面,令人民恐慌不安。政府採購BNT稱遇到瓶頸,但是當慈濟、鴻海與台積電相繼表態幫助政府,卻一度陷入政府制定規範中,郭董曾稱有各種看不見的力量在技術性拖延,讓全民心情也跟著一起洗三溫暖。

當時人民期待疫苗,就像電影「神鬼戰士」中,人民期待皇帝比出「讚」的手勢,讓麥希穆斯活下來,最終得以如願的人民在競技場邊歡呼;同樣地,當載著BNT疫苗的飛機落地那一刻,也讓全民內心激動、感激不已。

鴻海、慈濟與台積電採購BNT疫苗過程一波三折,引起各方質疑政府阻擋BNT。當時的陳部長即表示是不實指控,還稱就是「買不到」,更稱BNT疫苗部分可能是在深圳分裝,今日則仍堅持當時有國際掮客集團與境外勢力阻撓,指揮中心也再度稱是中國大陸介入。

其實,政府沒有阻擋BNT,只是比較「偏愛」、更加支持高端疫苗。總統、副總統接力透過直播施打高端疫苗,雖然人人皆有權利選擇何種品牌疫苗施打,但執政者在推行公衛政策時,不應該過度顯露自己對特定廠牌支持的態度,更何況當時高端並未如其他國際廠牌,通過完整臨床實驗,卻開放全民施打,政府不僅漠視國際標準,也賭上自己的信譽與全民的健康。

如今總統府再度澄清是共同解決,但過往事實歷歷在目,又「偏愛」事事牽拖中國大陸,讓人民恐慌並激起國族情緒。

新冠疫情尚未結束,希望政府往後能對人民多一些「偏愛」,面對問題請拿出「政府會做事」的態度與實力,不要偏愛遇到問題就先緊握拳頭、咬牙切齒稱大陸打壓,如同電影「臥虎藏龍」李慕白對俞秀蓮說:「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鬆開,你擁有的是一切。」

希望政府面對問題時,別總是想著要緊握權力、選票,而是能夠多為百姓處境著想,做出相應的決定與充分的準備,如慈濟、鴻海、台積電一樣,解救蒼生,方能擁有人民的尊重與選票。

   
太愛滑板了!霍皮族青少年找資源建場地
美國亞利桑納州印地安原住民「霍皮族」的青少年熱愛滑板運動,但該州東北角的原民保留地未規畫滑板場預定地。這群滑板青少年決定自立自強,發揮「為了更大利益而團結」的霍皮精神,主動規畫並興建滑板場地,盼鼓勵更多年輕族群在其他事物方面發揚這股精神,為眾人努力。

機器人幫你打掃不是夢!Dyson現正研發中
許多人因為生活忙碌無法有空閒的時間好好做家事,或是回到家時已精疲力盡卻還要收拾眼前髒亂的環境,面對這樣的困擾,Dyson現正研發的家事機器人即利用機械手臂能夠抓取物體的功能,讓打掃環境這件事變得更智慧化、自動化。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